硅= 太陽能 = 停板
我真不知道PV 的佈道者看到這一切是該笑呢,還是哭呢
所以,现在是李鬼遍地。等啥时重新发现时再回来 原帖由 the_top 于 2006-5-30 15:46 发表
硅= 太陽能 = 停板
我真不知道PV 的佈道者看到這一切是該笑呢,還是哭呢
top,你又回来了,喔,不要生气,不要不好意思,没什么,我就是和你打个招呼。
不许生气哦。
看见你又发帖子,感觉特高兴,不知道为什么。 原帖由 qinjiayu 于 2006-5-30 15:13 发表
楼主的意见,或者TOP,或者YJG,或者SHINE,或者卡布的意见就很重要吗?
看一个问题,有很多方式和方法,但,无论用何种方式和方法,你要选择一种最接近事实和真相的方式方法,然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虽然,那 ...
说得有道理,但如果我有楼主的水平,我就不来论坛了,来了不就是为了学习吗?高手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怎么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弱点、不足?
守着吧
自己的龟,是慢,看不上,就搞多晶兔好了.很快龟长寿.兔子尾巴长不了
时间是把熨斗,烫平衣服的鼓泡和水分
而钻石的纽扣,则会被主人檫得亮亮的.
[ 本帖最后由 franklyer 于 2006-5-30 19:11 编辑 ]
我尾巴长着呢,不要这样打击我哦
增发事项本周能确定吗?哪位兄弟说说 为什么没有第三届亚洲可持续能源大会的新闻报道?难道550又象上次在上海的会议一样,只参展,没见到实际成效? 管理好自己的资金,钱是自己的,至于其它的,难以猜测和预料,谁知道呢?影响一个人的操作有时基本面不是主要的,这好象谁谈过,你的持仓量,买的价位,特别在现在的形式下,都会影响到你的操作. 原帖由 pingxianren666 于 2006-5-30 20:37 发表
管理好自己的资金,钱是自己的,至于其它的,难以猜测和预料,谁知道呢?影响一个人的操作有时基本面不是主要的,这好象谁谈过,你的持仓量,买的价位,特别在现在的形式下,都会影响到你的操作.
顶:*9*::) 有望成为新的热点相比先前配股的再融资模式,定向增发具有显著优点:一是增发价格最低在市价的90%,除权效应小,不会侵犯原有流通股股东利益。二是锁定时间较长,最短是一年,如果是外资,则时间长达三年,不会对现有股价造成冲击。三是增发主要是面向基金、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这类机构大量持股,说明公司值得投资,能够坚定一般投资者的信心。 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说最近卖硅的,卖太阳能的怎么像卖白菜的一样,眨眼之间遍地都是,其中的真真假假我等小散还真是难以辨别。今天看到苏阳光的欲投资宁嘴山的新闻还真是吓一跳,一个劲地想,它凭什么,呵呵。。。。想不明白。看来没错,风险正在悄悄积聚,现在有点理解利好出尽就是利空这句话了,对于纯粹的题材炒作,没有了后劲之后,股价能从地面升上天空,自然也会从天空落到地面。 振荡之后再买入还是有机会的 600550 G天威 实施2005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0.05元(含税);税后每股现金红利0.045元;股权登记日6月5日;除息日6月6日;现金红利发放日6月9日。 “触硅股”暴涨再暴涨:网络版神话再现江湖
"触硅神话"
牛市期间,一个好的概念或许胜过公司真实的业绩。这句话,用在 "触硅概念股"身上,或许最为恰当。
5月29日,G南玻(000012.SZ)、 G苏阳光(600220.SH)再次涨停。此前的2006年 5月23日,两个上市公司的公告尤其引人注目。
G南玻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期投资建设4500吨-5000吨多晶硅材料项目。5月24日,G南玻股改完成复牌,当天涨幅达到47%。
G苏阳光(600220)则发布公告称,公司以2480万元和陈钟谋教授共同建立江苏阳光太阳能电力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占62%。G苏阳光4月底的收盘价不过2.37元,公告前一日股价变成了6.06元,11个交易日里上涨了155.69%。
无独有偶,早在无锡尚德海外上市重组早期,即2005年初,就有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在G天威(600550.SH)"排兵布阵"。
有市场人士计算过,G天威2004年底的收盘价为4.33元(经过复权计算,下同),至上周最高价,涨幅为583.6%。
另一个触硅概念G航天(600151),今年3月15日股改停牌时的股价为4.93元,4月7日复牌,当天大涨37.47%。随后一路上涨,到5月22日G航天最高上涨到22元,1个多月里涨幅高达346%。
暴涨背后
"国内太阳能概念股以及触硅概念股暴涨,始于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的上市。"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说。
2005年12月14日,招股价为每股15美元的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报收于20美元之上,此后最高至45美元之上,而其掌门人施正荣亦晋升为"国内新首富"。
张崎认为,新首富施正荣的财富路径不仅刺激了国内投资者,也刺激了国内上市公司,从而引发了一场包括太阳能、多晶硅等在内的"新能源运动"。
G航天的暴涨神话,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市场传闻G航天将控股四川新光硅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可能是51%;二是G航天5月17日发布公告,拟用自筹资金向上海航天新能源首次增资4亿元。
曾有分析师撰文评论称,5月10日,在"太阳能硅"龙头G天威、G航天的带动下,硅概念股全面爆发。其中G有研再度攻击"涨停",G钱潮、川投能源也凭借大股东的硅概念毅然开始了"涨停"之路,甚至厦门国贸由于一个金属硅概念也站稳 "涨停"。
在张崎看来,现在的"触硅概念"、"太阳能概念"与2000年的"网络概念"似乎是"异曲同工",甚至演绎得更为极致。
"G天威在16个月里,股价翻了5倍多。"
疯狂还是理性?
招商证券行业研究员汪刘胜认为,作为整个"触硅概念"板块的炒作,市场已经进入近乎疯狂的地步。不过,与以前"触网概念"不同的是,其中有些公司还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或者发展前景作为支撑。
2006年4月6日,汪刘胜发布了《光伏发电产业2006 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称"太阳能发电长期看好,近期受制原料短缺"。
在该报告中,刘认为5-10 年内整个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特别是具有完整产业链或处于产业链上游企业,其成长性值得期待。
据一位熟悉太阳能产业并有投资的人士介绍,全球8家晶体硅厂商几乎完全掌控了所有的晶体硅原料。而2005年,中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为1500吨,基本上通过进口。
"在硅原料公司中,四川新光硅业(主要是峨嵋半导体厂的技术)、洛阳中硅的技术比较成熟,至于其他进出入该领域的公司,至少要在2008年之后才有可能生产出产品并体现出业绩来。" 汪刘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香港天辉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硅原料贸易、太阳能行业咨询、人才猎头的公司。其国内代表处一位人士分析,对于新进入硅原料的厂家而言,面临的投资风险确实很大。此外,新进入企业还需直面行业状况可能发生改变的风险。
触硅上市公司,尤其是新进入该领域的公司,"钱途"到底如何?恐怕,还需时间检验。(廖新军) 原帖由 小散户1 于 2006-5-31 08:13 发表
600550 G天威 实施2005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0.05元(含税);税后每股现金红利0.045元;股权登记日6月5日;除息日6月6日;现金红利发放日6月9日。
这消息去哪能看 6244继续涨停................. 昨天卖出很正确,今天买回。再做差价。气死庄家 准备再卖出,谁让你老给我机会。靠,气死你。
太累了,不过很有效
原帖由 大愚若智 于 2006-5-31 10:10 发表准备再卖出,谁让你老给我机会。靠,气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