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基金重仓股及新形势下的基金市场运作思维
如何看待基金重仓股及新形势下的基金市场运作思维为什么基金的重仓股在本轮行情中涨幅很小?目前的基金总体操作策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研究基金重仓股?
基金,可以说是证券市场上的一个特殊“机构群体”。随着基金群体的性质改变(前些年的基金是以封闭式基金为主,目前是以开放式基金为主)、股市市场环境的变化等,特别是基金多年操作经验的积累,基金的整个市场思路也在不断地发生重大变化。而这种操作思维的逐步变化,也可以说是基金这种“市场特殊机构群体”在市场上运作的一种内在必然结果。
那么,近一年来,基金的操作思路或操作理念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呢?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基金的操作思路(主要指开放式基金)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了解“基金这个机构群体的市场特殊性(与其他机构的区别,如券商、其他大机构资金、游资等)”、“他们在市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最可能目标”以及为了完成基本目标或为了更好生存所要采取的最佳操作策略。
1.基金这个机构群体的市场特殊性
基金这个参与证券市场的大机构,其与其他机构的最重大差别就是“代客理财行为”!也即:
(1)基金的钱不是自己的,而是众多投资者(有老百姓,也有企业等较大资金)集合起来形成的大资金,委托基金公司代做股票。
(2)以上出资的各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目前的市值状态、市场状态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资金赎回,当然,也会有新的投资者通过买基金的加入行为。从而我们说,基金的资金规模状态(大小),是处在不稳定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减少或增加!
(3)由于基金在理财操作中,所挣的钱数,主要就是“提取管理费”!而管理费提取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资金规模!!!!而不是业绩好坏(当然,业绩好的,相对地委托他理财的人就多,但两者又不是完全的正相关)!!!
(4)从第三点可以看出,基金在实际中操作的首要目标,显然是:第一,尽量让目前已经进来的投资者最好别赎回;第二,基金目前的状态应该有利于让其他投资者进来!而由于基金的操作业绩和上述二点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因此业绩好,并不是基金追求的唯一目的,有的时候业绩太好可能对基金反而不利(这点以下还将详细分析)。而一般的投资者却不同,包括我们自己,追求的目标显然是挣钱约多越好,私募基金、券商等机构也一样。
(5)委托基金理财的投资者(买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他们所追求的收益目标一般都极其理性:只要比银行存款高几个百分点就可以。
正是由于基金与其他机构存在着以上的重大区别或以上5点原因,特别是“基金追求挣管理费,管理费可以提取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基金所管理的资金规模;而其他做股票的投资者追求的是股票操作利润最大化”,所以必然导致基金的总体操作思路与其他投资机构有重大区别。了解了这种区别,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操作,特别是大盘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操作策略。也只有弄清楚了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以上重大差别、及以上重大差别可能导致的操作策略差异,我们分析基金持股状态才有意义。以下就根据以上各点,来分析一下开放式基金在不同大势情况下的最可能具体操作策略。
在分析开放式基金在不同大势情况下的最可能具体操作策略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来认真了解一下中国股市的目前实际情况。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尽管目前两市股票总数已经1300多家,但对于规模几十亿的基金来说,市场适宜他们操作的股票目前可以说是实在太少!并且绝绝大`多数往往早已被其他机构占领(当然也包括基金本身)。比如有一些价位很低的垃圾股,超跌股等,尽管本轮行情它们有的已经涨了40—50%左右,但基金进入它们意义很小,因为在低位时它们的成交量可能已经很小,如果基金去买它们,当自己建仓的数量达到千万资金左右时,股价早已涨到很高位置,低位根本买不到多少东西,而过高价位建仓怎样出货?所以,在这种股票中基金难以挣到很多钱。也正因为如此,大基金一般也不会领会这些股票。
好了,以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开放式基金在不同大势情况下的最可能具体操作策略。
这里我首先给出几点结论:
第一,在弱势熊势的情况下,基金公司经理会尽量想方设法将基金单位净值维持在1元附近水平,即使低,也别过低(为什么?请先自己先思考一下)。
第二,在牛势情况下,基金当然希望收益高一些好,但短期过高的单位基金净资产对基金往往并不有利,有时还往往对自己有害!(为什么?请自己先思考一下),因此,在这种市道下,基金往往对某些自己重仓股票还会采取“压住股票股价不让其上涨”的情况。(为什么?请自己先思考一下),了解这两点,我们也就可以更清楚基金的某些市场操作行为含义。
为了弄清基金的操作策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股市里一般投资者的操作特点。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股票市场,一般的投资者最容易有怎样的操作习惯呢?我个人的看法是:
1.股价过高的股票普通投资者一般不太爱买(即使是该股的市盈率相对较低),原因就是:(1)过高的股价大家怕跌,或者说恐高;(2)股价太高,一般投资者往往认为上涨费劲。比如3元涨到6元(翻番)容易,但50涨到100元(翻番)却很难。
2.股价过低的股票一般的投资者也不太爱买,因为这样的股票不是ST就是*ST,往往业绩极差或上市公司经营能力极差,风险过大。
3.短期涨幅过大的股票一般的投资者都不太爱买,因为短期涨幅过大,往往意味着回调压力过大。再换句话说,如果某股票短期涨幅过大,前期已经持股者往往容易采取卖出的策略,或一旦价格出现回调,持股者往往会因为短期涨幅偏大而卖出(兑现利润)。
以上三点综合,我们就可以说,短期还没太涨的中价股,不容易使投资者卖出,而短期涨幅大的股票或者过高价格的股票以及过低价格的股票投资者最容易卖出!
实际上,普通投资者想买某股票时的心态和想卖股票时的心态,与开放式投资基金“社会投资者申购及赎回”时的心态是对应相似的!也即:
1.基金单位净资产过高,往往(1)场外资金因“基金申购价格”过高而往往不愿申够(比如A基金的单位净资产是1.30元,B基金的单位净资产是1.03元,则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倾向于购买B基金);(2)基金持有者因为基金价格高,赎会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必定,大多数基金持有人往往都是在基金刚发行时买入的,成本价为1.01元或多一点),所以容易采取赎回的策略。
2.基金净资产如果过低,如已经降到0.90元以下,则由于此类基金可能因为名声太坏,信誉太低,也会出现“1”的赎回多、申购少“的不利局面。
3.基金净值短期涨幅过大的,与股票类似,(1)因先前低位申购的人可能获利丰厚,因此容易采取赎回的策略;(2)基金净值短短期涨幅过大,大家必然担心净值回调,因此,后期一旦净值出现回调趋势,极容易导致基金被大面积赎回。
了解了以上三点,或者说在以上三点我们认为确实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就容易分析基金在股市中做股票最容易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了:
1.在市场处于严重低迷的熊市状态下,绝大多数股票都很难抵抗住大盘的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基金所持有的众多股票(轻仓股),必然也跟随着大盘不断下跌,从而将会使基金的净值不断低于远离1元,这必然导致基金被不断净赎回。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局面,基金就会在他最重仓的极其少数“高控盘重仓股”(最好是行业景气独特,股价少有可比性)上下工夫——不断护盘拉升这些高重仓股,以便抵消其他股票大幅下跌所导致的净资产损失!这是“在熊市市场条件下,开放式基金的最有效操作策略和生存策略,如去年底的中集集团、贵州茅台、海油工程、苏宁电器等。重仓这些股票的基金,采取这种操作策略的基金,由于其市值相对会维持较好,对基金的生存就极其有利!!换句话说,在大盘极度低迷的熊市市道中,由于基金为了维持它的单位净资产值接近1元,因此往往采取“大幅拉升高度重仓股的进行市值补救策略”,因此,在大盘极度低迷的熊市市道中,我们多研究寻找股价处于新高状态的基金“超重仓股”并进行介入等待拉升,往往是好的投资策略。
2.在市场处于“市场状态较好且未来预期市场将相对走牛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股票都会在大势推动下,股价出现相对上涨甚至涨幅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基金所持有的众多股票(仓位轻的股票),必然也会跟随着大盘不断上涨,从而将会使基金的净值不断高于甚至远离1元,这同样容易导致基金被不断净赎回(前述原因)。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局面,基金同样会在他最重仓的极其少数“高控盘重仓股”(最好是行业景气独特,股价少有可比性)上下工夫——不断压盘不让这些高重仓股上涨或不让它们上涨很多,以便抵消其他股票涨幅过大所导致的基金净值增长过快!这同样是“在牛市市场条件下,开放式基金的最有效操作策略和生存策略!这种策略就正好和大盘熊市状态下相反!
本轮行情众多基金最重仓的“优质潜力股只横盘不涨”,原因也就在这里!换句话说,在确认后期大盘一段时间可能会走牛市的情况下,我们的操作策略应该是什么?显然是远离基金重仓股!!!
同时,开放式基金为了保护自己,也往往采取这样的策略:净值一旦高出1元较多(如1.07元以上、1.10以上等)开放式基金往往会立即分红,以便使基金的单位净值能保持在1.01元附近!(因为分红往往容易被基金投资者忘记,或内心计算盈亏时对此忽略,所以,净值能保持在1.01元附近,容易使基金投资者觉得还没挣钱,赎回还要赔手续费,不合适!不爱赎回!而若净值高于1.01元很多,则投资者的赎回冲动就很大!)
另外:
(1)由于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往往都比较理性,他们的年收益率3—8%就相当满意,同时也不会因为市场走牛就大幅调高“收益目标”(他们也很少直接关心股市),因此,在大盘走牛时,基金并不采取大幅拉升所持股票股价及尽量压制一下市值增涨幅度,并不会降低基金的信誉。
(2)基金在市场牛市状态下,为什么要尽量压制自己所持重仓股的上涨呢?这里除了避免“因市值短期增长过快容易导致被赎回”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举例:
假如你在某学校找到了一份很好的临时性工作——给学校打扫一个较脏的操场,每天工资300元,时间:直到你把该操场扫完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会采取“每天起早贪黑地快速清扫呢?还是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慢扫呢?显然是应该尽量慢扫,或者说你的目标应该是把这项工作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在可能的情况下),必定,在市场上找到这样一份好差事不容易啊,应该尽量采取“细嚼慢咽”策略。
在目前的市场,尽管股票很多,有1300多只。但真正适合基金操作的股票并不多,因此,基金一旦进入一只好股票,在行业景气周期允许的情况下,基金同样会尽量采取“细嚼慢咽”的策略(尽量延长在该好股里可能呆的时间)!否则,好不容易进了一只好股票,如果你过快地把这只股票快速短期做完,你再到市场当中找到这样的同样股票就很难了。
在“基金挣钱也不归自己,基金只挣管理费”的前提下,在大盘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基金快速拉升自己的“优质重仓股”可以说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1)容易导致被赎回,也不利于投资者申购;(2)缩短了自己在好股票里的驻扎时间(找一只好股票并实现重仓多么不容易啊)。实际上,一个基金所拿的股票,基金最希望他们平均每年能稳定地只涨5—10%,这样一只好股票就可以吃很多年!
2003年第一季度,博时对自己的重仓股长安汽车等进行了大幅拉升,当时因缺乏经验图了一时之快,但实际上是吃了大亏:(1)接下来出现大量赎回(基金净值涨的如此之快,一旦出现拐点,焉有不被大幅赎回之理);(2)想再换入一只好股票,实际上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随着基金在操作上的日益成熟,象长安汽车那样,基金再短线大幅拉升自己的股票、尤其是在牛势状态下再象长安汽车当年那样,基金再短线大幅拉升自己的重仓股的情况今后恐怕不会常见了(特殊情况除外)。
前段时间基金重仓股一直不太涨,是什么原因?看了此文章大家也就应该清楚了。同时,未来如何对待基金重仓股,投资者也应该心里有数了。
在基金不断看透市场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进行大幅调整自己曾经的操作策略。同时,在牛势状态下,研究跟踪基金重仓股,应该说作用将大打折扣!但我们若能从反面来研究,意义还是很大。
[ Last edited by 避风港 on 2005-9-27 at 19:48 ]
有一些对!有一些错!呵呵!
[ Last edited by aaa8886660 on 2005-9-27 at 19:33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很有道理~~学习~~~ 不错,顶! 精辟,拍案叫绝 ,绝妙好辞!
不管结论是否完全正确,但思考的角度,思维的推理过程,值得学习!
一后多多学习
希望楼主加我的QQ:47180590
MSN:singsting@hotmail.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