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准备上,包括温州正泰,我的感觉是,上得都不是最好的企业。
600980、600340、002047三选一,您怎么选?
上得都不是最好的企业 这话不一定对 以前也许是 现在不一样了
好的企业应当善于资本运作 广泛运用社会资源
可惜啊 这本经到了中国 给有些人念歪了
正如"投机"一词 在中国一直是个贬义词 还没有纠正过来
ZT 机构掘金中小板 风水轮流转成长股暴利机会来
机构掘金中小板 风水轮流转成长股暴利机会来“你要想在股票上赚大钱,还须在较小的公司上投资。”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其所著《战胜华尔街》一书中,如此鼓励投资者捕捉价码可能上涨十倍的股票。
2月15日,中小板指数在沪深三大股价指数中,率先突破前期8463.82的历史高点。而在此前的1月底,中小板指数在此轮行情中已经率先实现了翻三番的目标。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小板公司股票走势的强劲,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不过一批资金已经先知先觉悄悄潜入,中小板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开始崭露头角。最具成长性的中小板企业或将成为春节后乃至2007年全年资金追逐的目标。
被忽视的机会
按照中原证券高级策略研究员张冬云的测算,截至去年年底,除少数刚刚上市或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外,9成以上的中小板公司股价均已创出历史新高,不少公司股票涨势超出预料,其中苏宁电器(002024)甚至在几年间创下股价劲翻20多倍的纪录。
但即使如此,业界对中小板公司的关注仍然不高。“由于基金公司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对小盘公司的资产配置比例较少,所以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跟踪小盘公司的成长情况。”国盛证券研究员王剑说。
王剑告诉记者:“作为公司逐渐独立出来的研究机构,券商研究所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大盘蓝筹公司的研究上,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更愿意在这些重仓股上花钱购买研究报告;另外,由于蓝筹公司较大的流通股本可以容纳的机构较多,同一份蓝筹股研究报告可以卖给多家机构投资者参考。”
而实际上,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真正暴利的投资机会恰恰来自于规模较小、成长性较强的小型上市公司。
林奇看来,如果深入研究后投资于10家小型公司,哪怕只有一家实现翻10倍的目标,也会超过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大公司取得的回报。
实际上,林奇的经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并非遥不可及。尽管A股中小企业板开辟时间不足3年、公司数量仍然不多,却已经涌现出一大批股价劲升数倍的上市公司。苏宁电器上市以来复权价较之上市首日价已经翻了20余倍,华兰生物(002007)盘中最高涨幅也接近10倍,大族激光(002008)、天奇股份(002009)最高涨幅接近7倍等。
风水轮流转
“更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放在了中小板几家已经被证明成长性较强的明星公司身上。”深圳某基金经理也对记者坦言,“随着中小板扩容的加速,确实将会有更多的成长性公司值得挖掘,而那些股价还没有升上来的公司才是最大的金矿。”
去年11月之前,除几家明星公司之外,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普遍表现欠佳,但自从11月14日二线蓝筹发力以来,中小板指数已经经历了一轮快速拉升。截至2007年1月底,中小板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0%,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涨幅。
然而,“中小板指数的推高主要动力还是来源于一些明星股的强劲上涨,这些明星股在中小板指数中所占权重比较大,但更多的中小板公司股票仍然处于拉升的初期阶段。”张冬云认为,中小板机会仍然很多,关键是认真挑选成长性较强的潜力品种,选择适当的时点介入。
实际上,在年初大盘回调行情中,即使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中小板指数也一直保持强势,跌幅低于沪深主要股价指数。一个最为直观的证据是,从中小板指数周K线上来看,基本看不出下跌的势头,而月K线更是保持了强势向上的格局。
“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大约在39倍左右,而主板公司市盈率约为34倍,考虑到高速的成长性带来的动态市盈率的下移,中小板的投资价值比较明显。”上海证券研究员蔡鈞毅说。
机构掘金“成长性”
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信息,已有包括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内的部分机构投资者在春节前开始密切关注中小板股票。
“真是不容易啊,康强电子中了5个签,还多亏这次大多数资金都跑去申购平安保险导致小公司的中签率特别高。”2月14日,首次斥资“打新股”的深圳某私募基金牵头人袁先生笑着告诉记者,此前几天他还在为这部分资金踏空反弹行情而郁闷,但新股申购的资金中签率超过以往,让他感觉到少许安慰。
2月14日早盘,袁先生用此前踏空反弹行情的“打新”资金,拿出3成用于集中买入中小板的一只股票。而在此之前,袁先生在这轮行情中一直热衷于大盘蓝筹股,自去年以来从未投资过中小板公司的股票。
但机会的变化显然悄悄改变着投资者的心态,让袁先生最终下定决心投资中小板的,一方面是他已经觉察到有大资金在建仓中小板的部分股票,另一方面,“大盘蓝筹公司已经被炒作得差不多了,资金下一步追逐的热点应该是发掘成长性较强的公司,而这类公司在中小板显然是最多的。”
实际上,在部分眼光超前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小板的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也开始频频闪现在中小板公司的股票买卖中,仅从交易所公开信息中就能发现部分迹象。
2月13日,孚日股份(002083)已经连续拉出两个涨停板,而根据深交所公开信息,仅在2月13日买入该股金额最大的前5名席位中,就有3名是机构席位,机构当天净买入孚日股份0.96亿元,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金额的58%。按照当天换手率测算,相当于机构在一天之内购入孚日股份11.5%的可流通股份。而在2月14日,又有两家机构大举买入三花股份0.15亿元,占该股当天总成交金额的46%。
朱昆锋 中国经营报 税官 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根据新规定,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时,分子中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母中的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这使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移位”不影响业绩指标得到了明确,也真实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了两大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也有较大变化,修订后的项目增至15项,其中新增5项,剔除4项。以前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短期投资损益、以往年度各项减值准备转回等项目,今后将不再列为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报告披露的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将关键财务数据的计算依据和方法说明白,为普通投资者读懂财务报告提供了方便。
而600319
异动科目(利润分配表)
━━━━━━━━━━━━━━━━━━┯━━━━━┯━━━━━┯━━━━━━
报表项目(单位:万元) │ 06-09-30 │ 05-09-30 │变动幅度(%)
──────────────────┼─────┼─────┼──────
加:其他业务利润 │ -110.1861│-13.8646│ -694.73
减:少数股东损益 │989.0639│274.0615│ 260.89
这里有没有猫腻? 是指少数股东损益 也就是这个少数股东损益 600319第3季的利润下降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13:06 发表
十大航天军工概念股
我在周五16号尾盘8.56元进了600677 这个票大华的弟弟也看好 税官 我从000501出来后 一直关注000785 说实话 武汉3个商业股有题材
前面同你讲过 我是啥价位进的
我的一个帐户000785舱位较重 今天好玩画了几根线
看图 6连阳 价升量增 创新高
[ 本帖最后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16:53 编辑 ]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2-24 00:49 发表
谢谢明朝老大教诲,潜移默化中,变化发生了。
翻到一只票,您看看如何?
哈哈,代码也没有,猜谜我可外行了。 原帖由 明朝 于 2007-2-24 18:04 发表
哈哈,代码也没有,猜谜我可外行了。
好像是600980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18:10 发表
好像是600980
多谢老李哥!
税官的这个习惯很不好,呵呵。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16:31 发表
税官 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根据新规定,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时,分子中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母中的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这使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移位”不影响 ...
我是做这个的,也就从不看这个
鲍鱼在杨贯一眼里不如一碗泡饭来得亲切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2-24 19:58 发表
我是做这个的,也就从不看这个
鲍鱼在杨贯一眼里不如一碗泡饭来得亲切
做这个的,也就从不看这个??熟视无睹哈哈这里的花头不少呢
杨贯一? 还是杨贵妃 ?哪个时代的人 李大哥就是牛,看一眼就知道是哪只股票!:*22*:超级银河计算机。
您看看5802、5803的图,一只票怎么三张图会不一样?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20:08 发表
做这个的,也就从不看这个??熟视无睹哈哈这里的花头不少呢
杨贯一? 还是杨贵妃 ?哪个时代的人
在国际美食界各种各样的协会当中,有一个独特的机构:国际御厨协会。这个协会由世界各国领袖们的御厨组成,是世界上最为独特、最为尊贵的美食学组织。该组织给自己的成员颁发的最高荣誉徽章奖是C.C.C金章,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获此殊荣:其中一人为前法国总统御厨,已逝世;另外一人是美国5任总统的御厨,已退休;第三个人是一个中国人,来自香港的号称“鲍鱼之王”的杨贯一。 看到大家都在这里,偶也凑个热闹。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7-2-24 16:51 发表
税官 我从000501出来后 一直关注000785 说实话 武汉3个商业股有题材
前面同你讲过 我是啥价位进的
我的一个帐户000785舱位较重 今天好玩画了几根线
看图 6连阳 价升量增 创新高
我还是对制造业更有感情,当然我记得李大哥买过的000987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600655、600859
000785不知道是啥情况 老李学习画 费氏圆 000785不如600821 原帖由 bearlu88 于 2007-2-24 20:20 发表
看到大家都在这里,偶也凑个热闹。
HAPPY。 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 目前磁材行业基本概况
我国磁材工业经过 50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05 年我国永磁铁氧体产量达到 35 万吨,软磁铁氧体产量 16 万吨,稀土磁体产量 2.85 万吨,分别占全球产量 51% 、 36% 和 70% ,我国已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世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由于世界各类磁体配套市场向中国转移,中国同时成为磁性材料的最大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2004 年国内整机市场对磁性材料的需求分布如下: 1 、永磁铁氧体 —— 家用电器 34% 、通讯 4.1% (钕铁硼永磁 2.6% )、计算机 5.6% (钕铁硼永磁 0.5% )、汽车 8.8%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5.5% 、电机 15.4% 、电声 30.3% ; 2 、软磁铁氧体 —
— 家用电器 47.3% 、通讯 3.5% 、计算机 8% 、电子整流器 17.1% 、变压器 24% 。
随着世界磁性材料制造重心向中国转移,一些世界著名磁性材料制造及应用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包括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禾,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等。日本 2003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其磁性产业生产量呈整体下降趋势;美国的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由 1995 年的 11 家下降到现在的 5 家,稀土永磁生产企业由 7 家下降到现在的 3 家。这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带动我国由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衡量一国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指标之一的人均磁性材料消耗值增长迅速。统计表明,在美、日、西欧发达国家,人均磁材的消耗约为 4.5 美元,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均磁材的消耗约为 0.25 美元,两者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从 1990 年到 2000 年的 10 年内,中国人均磁材消费值的年增长率在 10% 以上, 1990 年中国磁材的人均消耗值是 0.18 美元,而 2000 年上升到 0.74 美元。由此可见,在中国磁性材料的消费趋向看好。
(摘自《 21 世纪中国磁性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
我国磁性材料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激烈。据统计,在我国从事磁性材料生产的厂家约 600 余家,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仅有少数几家,其余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生产硬件基础薄弱,行业总体投入产出比低。根据全国磁性材料及器件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我国从事软磁铁氧体生产的厂家中,年生产能力在 500 吨以下的企业占 40% 左右, 500-1000 吨的企业占 18% 左右, 1000-3000 吨的企业占 20% 左右, 3000 吨以上的企业有 20 余家,约占 22% 。生产集约化程度较 3 年前已有提高,但总体上仍偏低。
目前国内磁性材料行业企业在规模、技术上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4 年中国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为 25 亿元,全国磁材生产企业平均销售额仅为 3000 万元左右。而日本TDK公司年销售收入约 85 亿美元,约是中国磁性材料工业总产值的 5 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量占 30% 的高档产品要占市场销售额的 70% 。磁性材料行业内的高档产品几乎被日本垄断,中国磁性材料产品的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 50% 以上。
公司行业内地位与发展前景
发行人在设立之初,产品为四氧化三锰、锶铁氧体预烧料和磁分离及相关配套设备;后来通过控股通力磁材公司、新建铜陵锰业分公司和钕铁硼磁材制造部,产品增加到现行的品种。公司业务的拓展主要围绕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而实施向前和向后一体化战略。
公司近 3 年在磁性材料及器件业务上累计实现收入 30328 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66% 以上,其中:四氧化三锰销售收入 24441 万元,锶铁氧体预烧料和永磁铁氧体器件收入分别为 3139 万元和 2619 万元,钕铁硼 129 万元。 日本磁性材料生产科研走势
日本磁性材料生产及应用现状
从总的情况看,在各类磁性材料中,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除了在新兴的第三代稀土永磁体NdFeB上仍有较大发展外,其它磁性材料的产量、产值均为负增长或基本持平。其中,日本铁氧体软磁的产量、产值近几年基本保持在4.6万吨、7.2亿美元左右,其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8%,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类家用电器(包括小家电)、开头电源及抗电磁干扰等领域。在烧结永磁中,烧结铁氧体永磁的产量、产值由8.1万吨、4.2亿美元降低到4.8万吨、2.9亿美元,年均分别减少7.1%和5.2%,目前占世界产量的12.6%,产品主要用在汽车、摩托车电机及电声器件上,烧结稀土永磁由1698吨、3.9亿美元增至4600吨、6.1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达15.3%和6.6%,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发生在NdFeB永磁上,1999年日本烧结NdFeB6404吨,占世界产量的42.4%,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产品大部分用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用音圈电机(VCM)、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及其它电机上;烧结Sm-Co稀土永磁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日本年产量约350吨,占世界产量的50%,产品主要用在军用电子对抗、电机及导航系统上。铸造AlNiCo永磁由于处在廉价铁氧体和高性能NdFeB永磁的夹攻中,加之贵金属Co的价格居高不下,在日本的发展也不乐观,其产量、产值呈下降趋势,年均分别减少6.5%和7.4%,目前产量约为1000吨,占世界的16.4%,产品主要用于工作条件恶劣、温度稳定性要求很高的仪表领域(如汽车传感器等)。
适应电子信息整机轻、薄、短、小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粘结永磁,可分为粘结铁氧体和粘结稀土两类。其中粘结铁氧体永磁应用最早、用量最大,但发展趋于平缓,目前日本年产约2万吨(产值近1.9亿美元),占世界产量的33%,传统用途是电冰箱门封条、复印机和打印机磁辊及各种磁片;粘结Sm-Co永磁60年代末进入市场,在粘结NdFeB出现后其产量明显下降,但因其热稳定性好,在精密电机和大功率电机中仍有一席之地,目前日本的产量约70吨,占世界产量的44%,预计今后几年日本的粘结铁氧体和粘结Sm-Co的产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在粘结永磁中发展最快的是1987年才开始商品化的各向同性粘结稀土磁体NdFeB,日本的产量由1987年的约15吨增至1999年的930吨左右,年均增长高达45.5%,目前约占世界的60%,产品主要用在HDD、FDD(软驱)、CD-ROM、DVD-ROM及家电中的微型直流主轴电机和步进电机中。
对于性能更优异、潜在应用市场更广阔的各向异性粘结NdFeB永磁,目前日本三菱和旭化成等公司已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类磁体将给汽车挡风玻璃雨刮驱动电机、玻璃清洁电机、观后镜驱动电机、电动门锁和电动调节座椅电机等带来革命性变化。预计2004年日本各向异性粘结NdFeB永磁产量将达到5000吨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述指标中虽反映出日本近年来多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和产值均为负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磁性材料需求量的相应下降,比如铁氧体永磁,该国正继续将其生产转移到海外,以低成本来对付日元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满足日本在海外生产整机的企业的需求。目前日本在海外工厂生产的铁氧体永磁已高达8万吨,加上本土生产的约5万吨,这就是说其实际产量在13万吨左右,仍比中国的产量略高,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尚需持续努力。而在NdFeB永磁上,日本之所以能不断增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用途不断被开发出来;二是计算机领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三是国外特别是我国价格低廉的NdFeB永磁(仅为日本产品的1/3左右)无法进入受专利保护的日本市场,使其受冲击较少。
日本约有60家厂商在从事磁性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其中TDK公司生产各类磁性材料元器件及磁应用制品,是全球磁性材料品种最全的生产厂家,该公司在铁氧体软磁、铁氧体永磁生产上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位,其稀土永磁生产也颇具规模(在日本排第三位),是举世公认的磁性材料王国中的“王中王”。住友特殊金属公司是世界烧结NdFeB永磁的专利拥有者和最大生产厂家,其AlNiCo永磁在日本也排第一位(其次是三菱制钢公司)。但日本磁性材料行业一些人士评论,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的NdFeB生产有可能赶超住友公司。在粘结稀土永磁的开发生产上,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的年产量>400吨以上,占日本总产量的40%左右;紧跟其后的是大同特殊金属公司,该公司于1992年停止生产铁氧体永磁而把重心放在发展粘结稀土永磁上。此外,意欲在永磁方面不落后于其它大公司而对产品结构作调整的还有日立金属、东北金属、三菱制钢等著名磁材公司。
日本磁性材料科研进展
在铁氧体软磁高频低功耗材料方面,自70-90年代,日本TDK、FDK、东京铁氧体、川崎制铁等铁氧体知名公司已先后开发出四代开关电源用功率铁氧体材料,目前这些公司都能大批量生产PC40、PC44、PC50等第三、四代材料,其使用频率一般可达数百kHz-1MHz,为开关电源的小型化作出了显著贡献。另外,为适应计算机显示器和HDTV发展的需要,TDK等公司在90年代初还开发出用于制作回扫变压器的HV22、HV38、HV45高频铁氧体材料,也有极低的功耗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在铁氧体软磁高磁导率(μi)材料方面,TDK在过去生产H5C2(μi=10000)的基础上,90年代又先后开发出(μi=13000)、H5D(μi=15000)和H5E(μi=18000)材料;FDK、东京铁氧体等公司也相继开发出μi=12000-15000的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感器、滤波器、扼流圈、宽带变压器和脉冲变压器,需求量很大,可广泛用在数字技术和光纤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
在铁氧体抗电磁干扰材料及元件方面,目前TDK公司已开发出6种EMI吸收材料、23个抗EMI器件71个品种,是目前世界上开发生产铁氧体吸收材料及抗EMI元器件品种最全、水平最高的企业。
在铁氧体永磁方面,尽管日本早已实现“444”即Br≥4000Gs(0.4T)、Hcj≥4000 Oe(320kA/m)、(BH)max≥4MGOe(32kJ/m3)的目标,但因离铁氧体的理论值还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路要走,为此许多日本企业仍在想尽办法推进永磁性能的发展。如TDK公司继在90年代初率先推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FB5、FB6系列材料后,近年又通过选用高纯原材料、合理调整配方、掺杂、提高取向和密度严格控制产品的显微结构等措施,使铁氧体永磁的性能指标再次发生飞跃,已大大接近其理论值(FB9系列)。住友特殊金属公司对铁氧体永磁的研制,最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将剩磁(Br)提高到450mTc以上,并将这一技术成果在日本、西欧、我国申请了专利。日本金属公司紧步后尘也开发出四种与TDK公司FB6系列性能水平大致相当的材料(YBM-6B系列)。
日本铁氧体磁体开发的另一个动向,是从磁性能的改进转入便入使用的改进上,如发展超大弧度、超长、超厚磁体等等。
在NdFeB永磁方面,日本科研开发的方面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向高磁能积方向发展,目前批量生产水平在400kJ/m3左右,如TDK的NEOREC-50、住友特金的NEOMAX50、NEOMAX48BH、日立金属的HIROREX-SUPER52等; 二是向特高内禀短顽力方向发展,如住友特金的28EH、32EH产品,其Hcj超过1000kA/m(25kOe),工作温度最高可达240℃;三是研究开发(BH)m≥256kJ/m3、耐腐蚀性优于烧结磁体的各向异性粘结NdFeB永磁;四是积极探索纳米复合双相稀土永磁,向(BH)m≥800kJ/m3的目标迈进。
(摘自“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