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8:59

操盘必读 8月9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一)股改政策动态

  每日经济新闻《股改新政将一揽子解决历史问题,以股抵债、储架式发行、定向增发与股改结合等创新政策会陆续登场》“8月20日左右,国务院、将分别出台有关‘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相关办法’等相关政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即将出台的政策将主要体现以下五大创新思路:第一,对含H股、B股的公司,在股改中,H股、B股不补偿,但对A股股东的补偿方案不能损害到H股和B股股东的利益,纯B股公司不进行股改。 第二,对于多重控股、股东结构复杂的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境外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改方案视为资产处置行为, 第三,对于非流通股股东存在各种历史问题的上市公司,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较高的公司(主要为经过受让、重组的公司),股改方案原则上由市场决定;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的上市公司,可以以股抵债;股份被非流通股股东质押、冻结的上市公司,支付对价部分股权须没有被质押、冻结;存在募集法人股的公司,原则上认同不支付对价也不获得对价的方式。 第四,对于ST等绩差公司和含外资股的公司:ST公司的股改须与重组相结合,实在无法进行股改的,不排除要求其退市的可能;非B股、H股的外资股,作为个案处理,并采取分步走的方式。 第五,相关政策将配合出台:将会进一步出台关于定向增发与股改结合、‘储架式发行’、管理层持股等相关政策;国资审批权在股改期间下放至各省市,多数股改方案由交易所审批,个别公司由‘指导’。”

  简评:由上看,股市将新增“以股抵债概念”、“ST公司重组概念”等新的、爆发性的机会。对于活跃A股市场有利。但是对于纯B股公司构成利空。

  (二)供求关系/资金供应

  四川金融时报《银行号基金再度起航 建行、美国信安发起设立基金公司》“据中国建设银行消息,日前,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共同签署协议,发起设立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将拥有建信基金管理公司65%的股权,信安和华电分别占25%和10%股权。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总部将设在北京。”

  简评:资金供应还是源源不断。围绕1129-1132点缺口,短线股指可能有争夺。回补或者不补该缺口,之后股指都可能继续上攻1231~1296点的目标位。

  (三)宏观经济动态

  香港商报《消费将刺激下半年经济增长》“在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纺织品等外贸品种面临贸易摩擦、出口受限的背景下,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昨日指出,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祝宝良表示,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明显摆脱了长期9%~10%的增长趋势,进入12%~13%的区间。”

  简评:对于市场热点而言,既有来自于政策的、购并的、也有来自于宏观面的。未来消费升级概念股的挖掘,是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需要继续的一项工作。从四五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叶剑主力动态监测系统经常性地搜索到商业零售板块有“板块主力”,其中可以继续挖掘龙头提供给会员。

  (四)供求关系/筹码供应

  香港文汇报《建行拟10月上市筹50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暂定10月赴港上市,拟公开发售15%左右的股份,筹资50亿美元。建行内部人士透露,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申请程序已经启动。”

  香港商报《四大资管公司股改将启动》“据某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间资产管理公司将被选中一间作为股份制改造试点,预计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开展工作。”

  简评:未来A股市场总有恢复新股发行的一天。虽然眼前不必过虑,但是注意:未来A股市场发行超级大盘股的时候,就可能需要谨防波段性见顶。届时可以全仓波段性退出、等待新的波段性低点。

  (五)股改动态

  深圳特区报《两家公司股改方案过关》“(600817)宏盛科技、(600469)风神股份称审议通过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议案。 ”

  《三家公司将复牌交易》“(600900)长江电力称,由于公司将于2005年8月15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简称变为G长电。(600030)中信证券称,公司股票将于2005年8月15日起复牌交易,(600500)中化国际称,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毕后,公司股票将于2005年8月12日恢复交易。”

  香港商报《清华同方表示将继续股改》“首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但方案未获通过的清华同方(600100)日前公布了一份较好的半年报,并表示,将继续采取措施,解决股权分置改革问题。”

  简评:未来股改当中能否获得大利,不在于追逐已经“G化”的股票,这些股票经过阶段性整理之后才能填权。未来的大利来于挖掘目前的“准股改概念股”,包括:沪市本地股、深市本地股、沈阳本地股、中小板,等等。

青滕居士 发表于 2005-8-9 08:59

申银万国-信息速递0809

申银万国-信息速递0809

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9:02

老庄股 险!险!险!


  昨日,除获利回吐压力较大的G股和被基金抛弃的高速公路股以外,风险最大的是老庄股。老庄股大都业绩不佳,要么亏损,要么在亏损边缘上挣扎。为帮助投资者规避高风险的老庄股,德鼎投资分析师对庄股进行了一个梳理。
  第一类:概念炒作型 太原重工、抚顺特钢属纯概念炒作型。它们是去年下半年经过重组概念炒作后并未进行实质性重组的公司;道博股份、甬成功是今年初的新网络概念股,当时炒作充分并产生了很大的涨幅,但实际上两家公司的业绩并未有实质性改观。这些股票不时有涨停出现,但涨停是为了掩护主力出货。
  第二类:股价蹦极型 双鹤药业、鲁能泰山、思达高科是股价蹦极型庄股的典型代表。它们都曾在高位连续跳水,动作异常惊险。跳水之后仍一路下行。虽然这些股票在经历连续跳水后风险得到一定释放,但业绩仍然不足以支撑目前的价格,风险依然很大。
  第三类:尚在炒作型 近期,仍有一些主力还在炒庄股。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飞乐音响,该股虽无业绩支撑,但主力炒作手法凶悍,“导演”了幅度巨大的上涨。另外,老庄股方向光电、南方汇通、南方建材虽然短线走势比较好,但投资者不可被短线形态所迷惑,对于这些股票应坚决回避。(记者 丁珺)
  成都晚报

青滕居士 发表于 2005-8-9 09:02

中信证券晨会纪要0809

中信证券晨会纪要0809

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9:05

专家揭秘权证玄机


  由于美国存托凭证计划为非美国上市公司提供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几乎所有的非美国上市公司都是通过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进入美国资本市场,而不是发行普通股的方式。
  主持人:近一段时期,中国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又形成一股热潮,分众传媒、百度分别采用存托凭证方式登陆纳市。许多投资者致电编辑部询问,发行存托凭证上市与国内的直接发行股票上市,两者有什么不同?本期,我们邀请投资并购专家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冀书鹏先生为读者予以解答。
  北京丰台区股民陈先生:什么叫存托凭证,它是怎么运作的?
  冀书鹏:存托凭证又称存券收据或存股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这里的有价证券即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1927年,美国人JP摩根为了方便美国人投资英国的股票发明了存托凭证。
  具体做法是,由美国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存托人,然后发行凭证的公司把股票存于该银行的海外托管银行,该存托银行便在美国发行代表该公司股票的可流通票证。可以看出,存托凭证实际上是境外公司存托股票的替代证券,本质上仍然是股票。
  北京海淀区股民赵先生:百度去纳斯达克为什么不直接发行普通股,而要采用存托凭证方式?
  冀书鹏:其实不仅仅是百度、分众传媒,国内的企业赴美国上市都是采用存托凭证方式。这是因为根据美国有关证券法律的规定,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注册地必须在美国,像中石油这样的国有企业不可能把注册地放在国外,那么就只能采取存托凭证的方式进入美国的资本市场。
  北京朝阳区股民韩先生:发行存托凭证有哪些好处?
  冀书鹏:在美国,一些机构投资者是不能购买外国股票的,如美国退休基金、保险公司,但是它们却可以购买在美国上市且向美国证管会登记的美国存托凭证。另外,存托凭证还有比直接持有外国股票更为便捷的优势,由于存托凭证以本国货币为结算单位,可以避免投资者因汇率波动引起的外汇结算风险,也省却了其换汇和结算方面的麻烦。
  北京朝阳区股民张先生:美国的存托凭证有几种?
  冀书鹏:在美国,存托凭证一般分为两种,有担保和无担保,目前无担保的已很少使用,有担保的ADR分为四种,分别适用不同的市场。如上海二纺机、上海陆家嘴采用的是一级ADR,它们的证券只能在柜台交易(OTC市场),没有筹资能力。而像中国南方航空、兖州煤业、吉林化工发行的是三级ADR,是可以在纽约交易所、NASDAQ直接交易的,具备筹资能力。另外还有一种是114A规则下的ADR,主要是面向私募市场的,它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非常宽松,如仪征化纤。(记者 张景宇)
  北京现代商报

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9:07

宏盛科技风神股份股改方案通过 长江电力15日复牌


  长江电力中信证券下周一复牌
  宏盛科技、风神股份今日同时公告,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宏盛科技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代表股份448.8117万股,占公司所有流通股股份总数的33.27%,其中赞成票406.51万股,流通股东支持率为90.57%。风神股份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代表的股份为4118.1147万股,占公司所有流通股股份总数的54.91%,其中赞成票4034.3102万股,流通股东支持率为97.96%。
  今日另有4家公司发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公告,其中中化国际、鑫富药业将于8月12日起复牌交易,股票简称分别变更为"G中化"、"G鑫富";长江电力、中信证券将于8月15日起复牌交易,股票简称变更为"G长电"、"G中信"。 (记者 何军)
  上海证券报

青滕居士 发表于 2005-8-9 09:12

天相每日投资快报 0809

天相每日投资快报 0809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15

股改新政将一揽子解决历史问题

--------------------------------------------------------------------------------



    以股抵债、储架式发行、定向增发与股改结合等创新政策会陆续登场

    当G股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如火如荼时,管理层也正在为全面推行股改作最后的冲刺。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获悉,近日正在上海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系列调研。在调研中,有关方面对于股改全面展开后所要明确的各种预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本达成共识,股改中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已逐渐明朗。8月20日左右,国务院、将分别出台有关“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相关办法”等相关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对于各种类型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即将出台的政策将主要体现以下五大创新思路,一揽子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第一,对含H股、B股的公司,在股改中,H股、B股不补偿,但对A股股东的补偿方案不能损害到H股和B股股东的利益,纯B股公司不进行股改。

    第二,对于多重控股、股东结构复杂的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母公司股改方案视为资产处置行为,量少的由董事会决议,量多的由股东大会决议,不需要分类表决,但信息披露须一致;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境外上市公司的,也视作资产处置行为,但需按照上市地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三,对于非流通股股东存在各种历史问题的上市公司,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较高的公司(主要为经过受让、重组的公司),股改方案原则上由市场决定,采取非流通股、流通股双方沟通的方式解决;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的上市公司,鼓励股改与纠正结合起来,可以以股抵债;股份被非流通股股东质押、冻结的上市公司,原则上以不影响对价支付为前提,即支付对价部分股权没有被质押、冻结;存在募集法人股的公司,原则上认同不支付对价也不获得对价的方式。

    第四,对于ST等绩差公司和含外资股的公司:ST公司的股改须与重组相结合,实在无法进行股改的,不排除要求其退市的可能;非B股、H股的外资股,作为个案处理,并采取分步走的方式。

    第五,相关政策将配合出台:将会进一步出台关于定向增发与股改结合、“储架式发行”、管理层持股等相关政策;国资审批权在股改期间下放至各省市,多数股改方案由交易所审批,个别公司由“指导”。

    名词解释

    储架式发行:是指发行人可就拟定发行的证券预先公开招募书,但不用立即发行有关证券,可以把公开招募书“储”于“架”上,在指定期间内等待市场环境配合时才正式发行证券。这为发行人提供了更大弹性,允许在某一理想市场环境中发行合适的产品。

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9:17

8月9日国内三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对价行情渐成燎原之势 “G”范围应扩大

  7月19日探低1004点以来的15个交易日中,沪综指收出11根阳线,涨幅几乎达到14%,强势个股更是此起彼伏。G板块显现的赚钱效应,令市场进一步看好股改前程,上证50乃至上证180成份股可能优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使得“含权”预期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股权分置改革

  “五·一”以来,中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落实国九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目前为止,前两批46家试点方案已有近半数以高票通过,其他方案多数可获通过已无悬念。

  谢平表示外汇注资的汇率风险已经对冲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日前表示,汇金注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其汇率风险已通过期权交易安排对冲。

  上海证券报

  宏盛科技风神股份股改方案通过

  宏盛科技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代表股份448.8117万股,占公司所有流通股股份总数的33.27%,其中赞成票406.51万股,流通股东支持率为90.57%。风神股份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代表的股份为4118.1147万股,占公司所有流通股股份总数的54.91%,其中赞成票4034.3102万股,流通股东支持率为97.96%。

  华融坐上科龙电器股东席

  科龙电器今天刊登股东持股变动提示性公告称,顺德经济咨询公司所持股权已转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用于接收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机构,而作为全资拥有顺德经济咨询公司的工商银行此举,似乎给人以所持科龙电器这6.92%股权已成不良资产的感觉。

  券商获专项贷款 银行界人士称主要用于投资股票

  增量资金源源入市。记者昨日从招商证券公司获悉,该公司已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发放的首期3.5亿元专项周转贷款。据悉,在此之前,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也分别从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获得首期专项周转贷款。

  证券日报

  3家涉外股股权变更有望获批

  近日,永新股份刊登公告,由于公司股权涉及外资法人股须经商务部批准股权变更,故股改实施方案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据查,第二批试点股改公司共有3家涉及外资股份。

  天威保变、郑州煤电股改方案获股东会通过

  风神股份今日公告,公司于2005年8月8日召开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以现场投票、独立董事征集投票以及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审议通过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议案。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指出下半年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

  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监测预警课题组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市场和政府调控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关键时期,经济中升温和降温的两股力量正处于相持期,经济景气将先反弹后回落,经济有望进入稳定增长期。

青滕居士 发表于 2005-8-9 09:18

国泰君安晨报20050809

国泰君安晨报20050809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19

股市趋势明朗QFII预期转变 股改机会千载难逢

--------------------------------------------------------------------------------


    在昨日里昂证券的研究报告会上,李慧使用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描述此次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李慧是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里昂证券被《机构投资者》评为2004年亚洲最佳研究选择。

    至于非常看好A股的原因,李慧解释,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正在一次性地被解决,未来A股市场将和境外一样均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由于不流通而带来的一系列衍生问题将得以解决。

    李慧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可能蕴含一次性收益的因素,这一次性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讲已经足够,但更重要的是公司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完善,投资者的长远受益将远远大于一次性收益。

    在今年5月下旬曾有媒体报道,李慧看淡中国A股,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政策调整的效果不明朗。

    当时,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正处于第一阶段,而第二批试点尚未展开。

    对此,李慧解释当时不看好A股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毛利率受到挤压。A股市场总市值领先的是中国石化(600028.SH)和一些周期性行业,它们的毛利率由于成本的上涨和价格控制等因素而受到挤压。

    现在,市场的这种担心正在渐渐消失。李慧称,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未来趋势是好转的。

    QFII的实际行动也显示,QFII曾大举建仓试点股。申能股份(600642.SH)、G龙盛(600352.SH)、G亨通(600487.SH)、G明珠(600832.SH)、七匹狼(002029.SZ)均显现出QFII的身影。

    但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宝钢股份(600018.SH)和长江电力(600900.SH)还未公布相关信息,所以目前无法得知QFII近期对此的参与程度。

    李慧称,QFII主要购买一些市值较大、流通性比较好的股票,QFII对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持有量都比较高。

    而里昂证券很有可能已经使用完5000万美元的QFII额度。此笔额度在2004年10月通过外管局的批准。据悉,里昂证券正在积极申请新的额度,但是没有公开披露申请金额。(记者 刘瑛)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9 09:20

开利时政参考》0808

............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22

股市趋势明朗QFII预期转变 股改机会千载难逢

--------------------------------------------------------------------------------


    在昨日里昂证券的研究报告会上,李慧使用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描述此次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李慧是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里昂证券被《机构投资者》评为2004年亚洲最佳研究选择。

    至于非常看好A股的原因,李慧解释,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正在一次性地被解决,未来A股市场将和境外一样均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由于不流通而带来的一系列衍生问题将得以解决。

    李慧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可能蕴含一次性收益的因素,这一次性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讲已经足够,但更重要的是公司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完善,投资者的长远受益将远远大于一次性收益。

    在今年5月下旬曾有媒体报道,李慧看淡中国A股,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政策调整的效果不明朗。

    当时,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正处于第一阶段,而第二批试点尚未展开。

    对此,李慧解释当时不看好A股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毛利率受到挤压。A股市场总市值领先的是中国石化(600028.SH)和一些周期性行业,它们的毛利率由于成本的上涨和价格控制等因素而受到挤压。

    现在,市场的这种担心正在渐渐消失。李慧称,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未来趋势是好转的。

    QFII的实际行动也显示,QFII曾大举建仓试点股。申能股份(600642.SH)、G龙盛(600352.SH)、G亨通(600487.SH)、G明珠(600832.SH)、七匹狼(002029.SZ)均显现出QFII的身影。

    但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宝钢股份(600018.SH)和长江电力(600900.SH)还未公布相关信息,所以目前无法得知QFII近期对此的参与程度。

    李慧称,QFII主要购买一些市值较大、流通性比较好的股票,QFII对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持有量都比较高。

    而里昂证券很有可能已经使用完5000万美元的QFII额度。此笔额度在2004年10月通过外管局的批准。据悉,里昂证券正在积极申请新的额度,但是没有公开披露申请金额。(记者 刘瑛)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24

[权威报告] 上半年34个工业行业利润基本呈零增长

--------------------------------------------------------------------------------



    上半年工业利润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增长格局,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幅同比回落了2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上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3%,增幅同比上升了57.8个百分点。

    虽然上半年工业利润增幅比一季度上升了1.9个百分点,但回升力度十分有限,并且这种有限的回升是去年二季度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导致的较低的基数和今年二季度迭创新高的油价为石油开采业创造的巨额利润所带来的。此外,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明显上升,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比一季度急剧上升22.9个百分点,亏损额增幅创1995年同期以来最高水平。石油加工业陷入全行业亏损,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下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上半年工业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上业,且主要是依靠价格上涨,其中仅石油开采业新增利润就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一半以上。在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除石油、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矿等5个上业外的其他34个大类行业利润基本处于零增长状态。下半年工业利润仍受价格处于高位的石油等上游产品行业的较大影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和市场需求变化将进一步挤压下业的盈利空间。

    一、新增利润高度集中在石油、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矿等五大上业

    上半年工业企业新增利润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新增利润563亿元、钢铁174亿元、煤炭117亿元、化工89亿元、有色金属矿53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99.1%,其他34个大类行业新增利润仅占0.9%。新增利润最多的石油开采业就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6.1%。在新增利润最多的五大行业中,有三个是采矿业,两个是原材料行业,新增利润高度集中在采矿、原材料等五大上业的现象为多年来罕见。这种情况表明,在上业产品价格较长时间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上下业价格指数差进一步拉大,下业实现利润增长的非价格因素已逐渐让位于价格因素,价格因素已成为影响当前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1%,原煤上涨26.3%,铁矿石上涨17.2%,有色金属矿上涨18.6%,采矿业整体上呈较大的价格上涨态势。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73.7%,增幅比一季度又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从分季度的利润走势看,石油开采业利润从2003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了持续上升的时期,今年以来则呈加速上升态势。由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6月下旬突破了60美元/桶大关,而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今年以来已开始转强,可见非汇率因素在油价上涨中已成为主要因素,油价是否已处于最后的疯狂对石油开采业利润走势至关重要。

    上半年煤炭开采业实现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85.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5.8个百分点。从分季度的利润走势看,煤炭开采业利润从2003年起连续十个季度处于持续的上升态势,这个趋势至今尚未打破,但近期煤炭行业走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原煤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追随原油价格走势,使得原煤价格出现了持续的上升行情。但国内原煤价格不同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地方在于,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原油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原油市场。而国内原煤供需均以国内为主,原煤价格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随着煤炭下业炼焦、炼铁、火力发电、水泥等利润下降引发的需求减缓和港口煤炭库存偏高等原因,煤炭市场由供不应求逐渐向供需平衡乃至局部性的供大于求转变,煤炭价格呈高位回落迹象。二季度煤炭行业利润虽继续走高,但同比增幅已明显低于一季度,煤炭行业利润保持原有势头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

    上半年利润增长贡献第二大行业钢铁行业实现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36.1%,增幅比一季度上升17.7个百分点。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幅比一季度上升并非行业景气回升,而是去年二季度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使钢材价格暴跌整个行业利润基数较低所致。从分季度的利润走势看,与石油和煤炭行业不同的是,钢铁行业季度利润从2004年一季度至今呈剧烈波动的震荡曲线。钢材价格在经过去年5月份的暴跌回升后,今年3月份再次构筑新的高点,4月份以后钢材主要品种线材和冷轧薄板双双下跌,6月份跌势加快,而且这种下跌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下跌同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钢铁行业在价格趋于筑顶的同时,季度利润也呈高位回落走势,月度利润更是从3月份开始环比连续三个月下降。上半年炼铁业和铁合金冶炼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9.2%和69.3%,降幅比一季度继续加大。考虑到去年7月份以后钢铁行业利润逐月迅速回升的基数因素,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幅回落的可能性极大。

    上半年利润增长贡献第四大行业化工行业实现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4.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的巅峰期已经结束,由于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明显加大了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半年化工行业销售成本增长37.2%,高出销售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而且化工产品价格涨幅虽仍居于较高水平,上半年行业价格累计涨幅13.4%,但月度价格涨幅已呈明显的回落态势。6月份除日化行业外,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合成材料等行业价格涨幅已明显低于上半年水平。上半年化肥行业价格涨幅较高、销售成本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从而使行业实现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较一季度还有所提高。其他多数化工行业销售成本增幅高于销售收入增幅,利润增幅均呈回落态势,如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实现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较一季度下降36.5个百分点;农药行业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8.2%,增幅下降28.9个百分点;合成材料行业实现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下降22.6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矿上半年第一次进入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之列,凸现采矿业的盈利能力。上半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5倍,在采矿业中是利润增幅最高的行业,也是今年以来利润增幅最高的工业大类行业。上半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同比18.6%,且6月份价格涨幅上升到24.5%。利润占有色金属矿近一半的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业上半年价格涨幅达77.2%,6月份涨幅更高达123.59%,这使得上半年该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达5.4倍之多,其中主要是钨钼矿采选业利润增长所致。

    上半年黑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其他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也分别达到50.6%、61.9%、103.6%的较高水平。

    二、石油加工业全行业亏损,化纤行业利润降幅继续加大

    受原油出厂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从4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全行业亏损,上半年净亏损42亿元,其中二季度净亏损102亿元,将一季度盈利的60亿元悉数抹去。尽管上半年成品油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7.8%,柴油上涨20%,煤油上涨12.7%,但仍远低于原油价格上涨31.1%的幅度,且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差距拉大,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已出现倒挂现象,炼油企业亏损累累。上半年整个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额就达159亿元,增长20.2倍,占整个工业亏损额的七分之一强,亏损程度可见一斑。国务院已高度关注今年以来炼油企业的亏损问题,由于国家发改委于6月25日和7月23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出厂价格,如果原油价格不出现新一轮的明显升势,下半年原油加工业亏损程度将有所减缓。

    上半年炼焦业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40.8%,降幅比一季度加大了8.3个百分点。由于焦煤价格涨幅较大,而炼焦业价格仅上涨7.5%,使得上半年炼焦业销售成本增长70.8%,增幅比销售收入高出14个百分点。炼焦业利润下降的趋势尚无缓解的迹象。

    化学纤维制造业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利润降幅继续加大。上半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一季度加大1.9个百分点。其中纤维原料行业利润下降27.6%,合成纤维行业利润下降50.4%。化纤行业利润走势仍主要取决于原油和化纤产品的价格走势。

    三、电力、建材、汽车等行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

    电力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减缓24.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利润比一季度增长了72.3%。电力行业二季度利润出现较大回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二季度多数地区根据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提高了上网电价,使得火电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润142亿元,比一季度增长1.2倍,同比降幅由一季度的58.5%回落到44.1%,且非火电企业搭车受益;二是二季度各地来水量普遍较好,水电明显增发,上半年水力发电量增长21.8%,高出火电10个百分点,水电行业实现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68%,而一季度利润不到1亿元;三是除火电行业外,水电、核电、其他能源发电等行业销售成本增幅均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幅,使得行业利润明显提高。除电力生产业外,电力供应业上半年实现利润127亿元,比一季度增长1.2倍,同比增长86.2%,继续处于高增长态势。

    建材行业一季度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但上半年降幅开始收窄,上半年实现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21.9%,降幅比一季度减缓21.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利润比一季度增长了1.6倍。建材行业两大品种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二季度利润均出现回升。上半年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76.5%,而一季度为净亏损3.5亿元。水泥产销量均出现回升,上半年水泥行业销售额增长10.4%,增幅比一季度回升6个百分点。上半年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利润9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减缓9.5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销售额增长23.4%,增幅比一季度回升2.5个百分点。但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成本上升较快的问题仍未缓解,上半年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1.3%和34%,增幅分别高出销售收入10.9和10.6个百分点。在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二季度利润有所回升的情况下,其他建材行业如水泥制品、陶瓷制品等行业利润增幅也有所回升。

    上半年随着二季度后期汽车产销量明显回升、汽车销售市场有所回暖,汽车制造业利润降幅有所缩小。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48.8%,降幅比一季度减缓9.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比一季度增长了83.1%。汽车整车业利润降幅仍然较大,上半年汽车整车业实现利润10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2.6%,但降幅比一季度缩小了12.8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汽车整车利润比一季度增长了1.5倍,回升力度较大。汽车整车业销售额继续下降3.6%,但降幅也比一季度缩小3.8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回升力度逊于汽车整车业,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实现利润97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仅比一季度缩小1.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利润比一季度增长了38.8%,也低于汽车整车业增幅。

    上半年除汽车制造业以外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其他行业利润增势相对较好。其中,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4亿元;飞机制造及修理业实现利润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0.2亿元;金属船舶制造业实现利润5亿元,而上年同期不到1亿元;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小幅增长3.2%和5.7%。

    四、电子通信业利润三年来首次下降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继一季度增幅较去年明显回落后,上半年利润出现了三年来的首次下降。上半年电子通信业实现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5.5%。多个电子类行业利润下降,如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实现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4%,而一季度增长9.1%;电子器件制造业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一季度加大14.6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1.2%,而一季度增长23.1%。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实现利润92亿元,同比虽增长24.5%,但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27.6个百分点。电子元件制造业实现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虽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与上年相比回落幅度仍较大。通信设备制造业中,除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36.1%外,通信传输设备制造净亏损0.8亿元;通信交换设备制造利润下降64.6%;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利润下降80.4%;其他通信设备制造利润下降59.8%%。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电子真空器件制造由去年同期盈利28亿元变为净亏损2.7亿元;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利润下降20.8%;集成电路制造利润下降56.8%;光电子器件制造利润下降36%。

    电子通信业利润出现普降态势除了产品价格降幅较大这个通常因素外,还有两个今年比较突出的原因:一是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上半年电子通信业销售成本增长21.6%,高于销售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大多数电子通信类行业都受到成本上升较快的困扰;二是电子通信业销售增速大幅放缓,上半年电子通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1%,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了26.2个百分点,增速减缓幅度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其中,通信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增速回落27.3个百分点;广电设备制造回落8个百分点;电子计算机制造回落30.2个百分点;电子器件制造回落35.9个百分点;电子元件制造回落14.3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回落13.9个百分点。其中,有三个行业销售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分别是通信传输设备制造销售收入下降30.8%;通信交换设备制造下降7%;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下降15.5%。

    五、轻纺行业利润增长稳中加快

    与饱受矿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宏观调控困扰的下游投资类行业相比,轻纺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轻纺行业的两大原料粮食和棉花价格均处于稳中趋降的态势,明显减轻了轻纺行业的成本压力。多数轻纺行业利润增势较为平稳,有6个大类轻纺行业的利润增幅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与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利润增势表现突出的主要是纺织服装类行业,主要涉及纺织、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及制品等三个大类行业,这不仅是这三个行业利润增幅基本超过了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水平,而且利润增幅在轻纺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上半年纺织业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44.6%;纺织服装业利润82亿元,增长38.1%;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利润48亿元,增长36.2%。纺织服装类行业在今年沸沸扬扬的各国关于中国的配额纠纷中利润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主要原因:一是纺织品实际出口增幅较高,而配额纠纷所涉及的纺织品比重并不大;二是原定的纺织品出口关税并未真正实施,减轻了纺织企业的出口赋税;三是上半年棉花价格相对去年同期水平不高。

    上半年利润增长表现较好的还有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由于粮食价格 今年处于回落状况,食品制造业压力减轻。上半年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34.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5.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上半年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9.2个百分点。

    下半年行业利润增长趋势不乐观

    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将继续延续上半年的走势,不会出现明显的回升,新增利润高度集中在采矿、原材料等上业的情况不会有大的改观,价格仍然是影响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迭创新高,尚未出现明显的见顶迹象。由于国内原油出厂价格涨幅滞后于国际原油市场1-2个月,可以预计国内油价未来仍将继续上升,从分季度的利润走势看,石油开采业利润目前已进入加速上升阶段,利润增幅仍将在高位运行。石油开采业不仅自身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贡献巨大,而且又影响了下业的利润走势。因此,油价已成为左右工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二季度出现了百亿元以上的全行业亏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已于6月25日和7月23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出厂价格,可以预计下半年原油加工业亏损程度将会逐渐减缓。整个工业主要因原油加工业引发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巨幅上升的势头可能在6月份已见顶,下半年工业企业亏损额增幅将逐步回落。

    煤炭开采业利润持续一年多的翻番增长势头可能已经结束,尽管下半年增幅仍会较高,但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已发生变化。到5月底,主要用煤行业库存明显恢复,直供电厂存煤比去年底上升58.1%,冶金重点钢厂精煤存煤上升67%,港口存煤上升76.8%,均已接近合理库存。原煤新增开采能力正在逐步实现,原煤价格追随原油价格走势正孕育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煤炭价格已由持续上涨向高位盘整的回落态势转变,下半年煤炭开采业利润保持上半年增幅就已属不易。

    钢铁行业利润已持续七年增长,目前已处于增幅顶峰的回落阶段,虽然二季度利润增幅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利润基数较低所致。钢材价格已再次从高点下降,而且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下跌同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重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已十分渺茫。由于去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基数较高,今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幅将进一步回落。

    化工行业在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和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的双重压力下,利润高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下半年化工行业利润增幅将与上半年基本相当,并有继续回落的可能,只有化肥行业利润有能力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电力行业二季度利润明显回升,促使利润回升的上网电价上调、水电增发等几大因素下半年将继续发挥作用,且非火电行业和供电行业利润持续走高,使得下半年电力行业利润整体上将有继续回升的可能。

    二季度后期汽车产销量明显回升、汽车销售市场有所回暖,但汽车制造业利润降幅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产销增幅与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以及价格、成本、汇率等多种因素作用。随着下半年汽车市场因基数原因导致的被动性增长,三季度后期特别是四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长情况将出现明显好转。

    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电子通信业利润整体上出现了三年来的首次下降。主要的子行业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以往并不多见,特别是电子通信业销售增速大幅放缓也为近年来罕见。上半年电子通信业出口交货值增长31.3%,而国内销售仅增长3%,由于其出口依存度高达65%,使得电子通信业内外销不协调的问题愈发突出,下半年电子通信业利润能否恢复增长未可乐观。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9 09:28

《开利A股市场》0809

............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28

货币政策:内求趋稳外寻自主

--------------------------------------------------------------------------------


    日前央行发布《200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初步显露央行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及未来可能的货币政策走向。

    央行对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乐观预期,指出“下半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认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外需动力均有望保持合理增长。对于今年以来因企业利润增速下滑而产生的“过剩”预期,《报告》以专栏形式作出分析,指出在盈利指标方面企业利润率比利润额增速更具代表性。目前工业行业利润率的总体水平比去年底仍有提高,其中加工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比去年底有所降低,但降幅有限。在结构方面,“大多数加工制造业能消化吸收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利润率继续上升或保持不变”;化工、电信、汽车等部分制造业则因成本上升及过度竞争而出现利润率下降,但目前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间差距趋于缩小,表明“企业消化上游价格涨价的压力有所减轻”。总体来看,央行对企业利润增速下降预示总量出现过剩的分析观点并不充分认同。

    在物价方面,《报告》预计CPI同比增速在“第三季度可望保持平稳下降,但第四季度将有所上升”。对于CPI中最为敏感的粮价因素,《报告》指出今年夏粮已获丰收,早稻有望取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在去年增加3300万亩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000万亩,粮食丰产无疑有助于粮价保持基本稳定。《报告》同时指出,“上半年各类价格指数平稳回落,为国家调节水、电、燃料、城市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价格创造了空间”。综合以上《报告》内容,粮价基本持稳及价格管制项目补涨可能构成下半年消费物价的主要运动特点,结合去年10月起CPI增幅开始回落的翘尾影响,央行对下半年消费物价增幅温和回升抱有明确预期。

    在货币信贷方面,《报告》预计“全年货币供应量增长为15%左右,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3万亿~2.5万亿元左右”,其中货币增速预期水平与年初预期目标相同,信贷增量预期水平则对年初2.5万亿元预期目标增加了下浮区间。若今年按下限目标实际完成2.3万亿元信贷增量,则今年信贷增长将基本与去年持平。今年上半年人民币信贷已实现同比多增240亿元,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基数影响,今年下半年信贷继续多增应较有把握。本次《报告》中将信贷增长预期目标反向下浮,更可能是为短期融资券扩容及其替换贷款融资留出空间,据此估计年内企业融资券发行规模约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左右。总体来看,央行对当前货币信贷增长进度较为满意,对货币信贷完成年初既定目标较具信心。

    从《报告》对经济增长、消费物价及货币信贷的基本预期来看,央行对目前“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经济形势较为认可,既不认为宏观经济已重现过热势头,也不认为经济将转折进入过剩与通缩周期,因此近阶段货币政策仍可能以中性取向为主。

    就利率工具而言,第二季度末1年期固定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达到7.46%,比法定利率水平高出1.88%,比上季度末水平继续提高48个基点。另一方面,3年期和5年期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分别为4.1%和4.12%,比一季度末继续回落11和17个基点,市场化的贷款及协议存款利率指标发生背离,表明单边升息或单边降息均不具有充分理由,央行在存贷款利率杠杆运用方面有望保持谨慎态度。就数量工具而言,6月份信贷出现大幅增长并一举扭转前期持续少增的偏紧格局,但从全年角度看目前信贷增速仍属合理,因此准备金率工具不会轻易动用。就汇率工具而言,在最新推出汇改及升值方案后应有一段正常的观察期,《报告》中同时提出,“将根据市场发育情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围绕目前8.11元的中轴作窄幅波动,待年内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明朗及汇率日常波幅进一步放开时,央行及更高层可能对汇率中轴水平另作后续调整决策。

    鉴于动用存贷款利率及准备金率等工具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未来央行货币调控仍将主要借助公开市场操作的常规工具。本次《报告》中未如以往一样强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但从实际数据来看,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101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增达336.5亿美元,相应外汇占款投放为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出93%,对冲性公开操作回笼货币为76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5%。从7月份以来人民币汇改前后的外汇市场交易状况来判断,目前结汇数量比起上半年仍呈有增无减势头,结合下半年票据到期及年底财政支出等额外货币投放因素,未来央行在基础货币方面的对冲压力可能更趋艰巨。

    综合以上最新《报告》要点,在国内经济增长、通胀水平、货币信贷等指标均较健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央行的注意力将可能更加集中在外部因素方面,外需、外汇流入、汇率、国际利率等因素将更多进入央行视野。在此意义上,不久之前的人民币汇改是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之始,更是在内部经济目标暂趋安定后央行向外寻求货币政策独立自主性的征程启动。

青百 发表于 2005-8-9 09:28

纽约油价开盘升破每桶63美元创新高   
2005年08月09日 00:09

字体:大 中 小

新华网纽约8月8日电(记者薛彦平)由于市场对原油供应不足的担忧再起,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在开盘后不久便升破每桶63美元,并再次刷新该原油期货合同进入交易2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当天,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上升至接近每桶62美元的高位。

国际油价继续攀高,其诱因主要是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称其收到恐怖袭击警告。另外,美国能源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同年初相比,7月份美国汽油消费量增加了1.1%,对其他成品油需求增加4.2%。而目前,美国炼油企业的增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这些消息使市场对能源供应短缺的担忧情绪加重,从而推高油价。

目前,国际油价水平已比去年同期高40%左右,航空和运输企业正承受巨大压力。为缓解美国公司成本负担,美国国会7月29日通过了一项包括为企业减税等措施在内的能源法案。

青滕居士 发表于 2005-8-9 09:29

上海视博开利财经050809

上海视博开利财经050809

高兴得很 发表于 2005-8-9 09:30

贷款利率不断提高 强势公司作壁上观弱小企业切肤之痛

--------------------------------------------------------------------------------



    在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规模较大质地良好的企业却完全可以作壁上观:它们获得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升反降。这也反过来意味着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群体面临的资金成本肯定高于7.46%的平均水平

    “我们(金地集团)获得的贷款利率甚至在基准利率水平上还要下浮5%至10%。”位于深圳的房地产开发商金地集团(600383.SH)财务总监王培洲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规模较大质地良好的企业却完全可以作壁上观:它们获得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升反降。这也反过来意味着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群体面临的资金成本肯定高于7.46%的平均水平。

    “一年期贷款的市场利率上升肯定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项目公司。无论是哪个行业,银行需要控制贷款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王培洲表示,“但是当银行采取惜贷政策时,它的资金也将出现大量闲置,这个时候银行自然倾向于以优惠条件放款给资质好的企业。”

    王培洲透露,虽然今年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增幅放缓,很多企业都谨慎拿地和上项目,但是他作为金地集团的财务负责人还是得不断地接待来自商业银行的人士。“他们希望我们多拿点资金,并且愿意提供比较好的政策,但是事实上我们目前没有那么多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尽管银行贷款仍然是金地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这家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融资途径多元化。除了去年年底刚刚增发融资近9亿元,近期又与平安信托合作地产信托项目。

    相比之下,深圳某待上市电子企业的处境则显然不乐观。该企业去年已经通过中国审核,准备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但是受去年年底暂停发行新股和今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至今仍未实现上市融资。“我们准备通过股权融资扩张生产规模,而银行贷款则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需要,”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市场利率的提高势必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如果金地集团乐观的因素在于它是银行放款的宠儿,那么家电领域的格兰仕的撒手锏则在于:强势企业占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代理商资金形成的现金流替代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一招同样只适用于大公司而非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

    “我们对供应商的回款周期是30天到60天。而销售方面大部分是通过代理商进入销售终端,对代理商的政策是现金拿货,即使有少量的直接铺货也是最多20天必须回款。”格兰仕集团副总经理俞尧昌对记者表示,“格兰仕有将近35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但实际上我们只拿了不到两个亿用于日常流动性需要。”

    “近两年来,家电行业的坏消息从来没有间断过:原材料不断涨价,运输费用攀升,强势零售企业挤占了利润空间,出口退税减少,以及人民币升值等等。”俞尧昌说,“中小家电企业没有实力与供应商和零售企业博弈,他们更依赖银行贷款,市场利率哪怕是小幅的上升对他们而言都会是切肤之痛。”

    俞尧昌表示,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最后的结果将是产业的洗牌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企业在整个过程中还是获利的。”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9 09:30

招商每周互动报告及招商香港报告0808-0809.rar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5年08月09日周二相关新闻及晨会报告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