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华夏证券 暴露出来的问题怵目惊心
7月1日,北京朝阳门内华夏证券总部大楼。一位公司员工来到一楼银行柜员机上取工资,但本该在6月20日发放的工资还没到账。“财务告诉我,公司的秘密账户又被法院发现了,用来发工资的钱也被冻结了。”华夏证券总部一层大堂已变成中国工商银行营业厅,“半年前产权就过户给工行了,还债。”其余各楼层也都加了门禁系统,“就怕上门讨债的和查封的。”这位员工说。
华夏证券沦落至此,究竟由谁负责?
审计报告分析称,造成如此巨幅的下降,除2001年后国内股市持续低迷外,华夏证券自营及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均告巨额亏损,是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周济谱任职董事长期间,对在财务决算中虚增利润掩盖经营亏损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
报告同时指出,赵大建任职总裁期间,在以下九个问题上负有主要责任———
2000年后运作重仓股票,包括太极集团(600129)、青海明胶(000606)和火箭股份(600879)等,亏损巨大;自营证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亏损巨大;自营股票为其他公司贷款提供质押反担保,导致资产流失;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违规运作,超过规定的指标,形成风险;挪用客户债券回购融资;自营证券与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股票进行倒仓;通过保险公司退保的形式,将退回的保费绕过财务核算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以逃避个人所得税;高成本大额违规融资,违规变相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担保融资;为规避监管,借助所属实体向银行融资。
此外,赵大建的责任还包括———
违规开展B股自营业务;华夏证券上海、重庆分公司开展账外委托业务;重庆分公司利用壳公司进行融资,开展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投资西藏矿业(000762)项目造成巨额亏损;三家营业部违规修改电脑数据,另有部分营业部存在挪券融资回购问题;已收回抵债资产未进行账务处理;任期内华夏证券涉及多起诉讼,潜在损失较大;公司所属实体费用开支混乱;等等。
华夏证券内部一位人士说,审计报告对于华夏证券问题的披露还是有所保留的,“比如对于西藏矿业的调查就很不全面。”这位人士还表示,“北京市也不希望现在就把华夏证券调查个底朝天,也许等到重组完成后,所有问题才会被调查清楚。” 刚被审计赵大建便履新“会管券商”
1983年至1994年,赵大建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团委、党委任职。1994年1月至1999年7月,他担任国泰证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赵进入华夏证券是在1999年。此前一年,华夏证券刚完成“银证脱钩”,原五大发起股东工行、中行、建行、农行和交行将所持股份转让北京市政府。至1999年8月,公司原董事长邵淳由于一个投资项目而被调查审计,随后被撤职。当时,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正在重组,赵正准备另栖新枝,经推荐调任华夏证券,担任四人临时领导小组组长。
据闻,赵当时曾带多名老部下一齐进入华夏证券,并掌控公司各要害部门,引起四人领导小组其余成员的不满。
在任命赵大建担任民族证券党委书记后,明确地提议他担任董事长。但这一任命最终未能在董事会通过。这并不影响他以民族证券掌门人身份对外行事。在4月17日的北京市证券业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赵大建出任副理事长,被业界视为重出江湖的第一次亮相。然而,民族证券事实上处于董事长、总裁双缺位状态。民族证券内部员工说,赵大建到任后,目前行事较为低调,事实上并未主持全面工作。公司事务仍由原班人马运作。“他把华夏证券搞成那个样子,还能到这当一把手?”民族证券一名股东这样说。
分析人士认为,赵在被免职九个月后即告复出,在审计报告上报一天后即被安排主政民族证券,似乎表明证监部门对他的看重。但这种“看重”又意味着什么呢? 和尚打伞 靠犯法还有脸见人
怵目惊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