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日,星期五,看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看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1第1
1888
7、1
吉利啊
可惜今天亏损2万1
哦哦哦
多少给点安慰
路过加分了。。。
我会好过些
哈哈
弄点MACD币也不错。
[ Last edited by chenyoung on 2005-6-30 at 20:31 ] 60分,图中标定的两根放量K线,均为尾市 日线下跌趋势
周线,我认为一息尚存,具体突破要看下周 学习,谢谢 Originally posted by 凹凹凹 at 2005-6-30 20:27
日线下跌趋势
周线,我认为一息尚存,具体突破要看下周
同感,明天的收盘对后市有一定指导意义.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nyoung at 2005-6-30 20:20
1
第1
1888
7、1
吉利啊
可惜今天亏损2万1
哦哦哦
多少给点安慰
路过加分了。。。
我会好过些
哈哈
弄点MACD币也不错。
大吉大利!!!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潮 at 2005-6-30 20:32
同感,明天的收盘对后市有一定指导意义.
谢谢发表见解!!!:o:o:o 小样,执政党治不了你这股市。。。。。?
[ Last edited by chenyoung on 2005-6-30 at 20:44 ] Originally posted by 龙门阵 at 2005-6-30 20:40
报到
欢迎!!! 明天生日,要面子就踩下杀车,踩不踩得住看主力卖不卖力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龙门阵 at 2005-6-30 20:52
明天生日,要面子就踩下杀车,踩不踩得住看主力卖不卖力了。
考验呀。。。 到底要做什么,套股民,不可能。
股民狗延残喘,没油水,不会动这脑筋吧。
那几十万亿的存款才是肥肉啊
怎么能把他们弄进股市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nyoung at 2005-6-30 20:20
1
第1
1888
7、1
吉利啊
可惜今天亏损2万1
哦哦哦
多少给点安慰
路过加分了。。。
我会好过些
哈哈
弄点MACD币也不错。
输在哪几只票上...
明天先抑后扬给你根阳线怎样....
哈哈
是反转还是下跌中继就难说啦... Originally posted by 凹凹凹 at 2005-6-30 20:24
60分,图中标定的两根放量K线,均为尾市
量线有区别
前者长期(20日)均量线高高在上
后者三线(5.10.20)粘连
量柱突破三线 白薯 啥价? 资本市场的辩证法
作者:祁 斌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们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人类本性的很多东西,包括自私和贪婪,他们都会有。为了逐利,他们到资本市场中博弈。在人类本性驱动的资本博弈过程中,资本的配置效率客观上被优化了
善与恶
《伟大的博弈》中描述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富有女人海蒂·格林的故事。她是一个典型的葛朗台式的吝啬鬼,她曾为遗失了一张几分钱的邮票而疯狂地寻找数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她的财富所产生的利息足够同时代的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一年。为了财富,她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掉所有的亲情和友谊。无疑,在她身上有许多人性中丑陋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成为资本市场中出色的投资者。她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决定任何投资前, 我会努力去寻找有关这项投资的任何一点信息。赚钱其实没有多大的窍门,你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你要节俭,要精明,还要持之以恒。”当股市中成千上万的人这样做的时候,社会的金融资源便得到了更高效率的配置,推动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资本市场中有时还会有很多钻游戏规则的漏洞、甚至破坏规则的参与者。在历史上,这些试图钻制度空子的规则“套利”者,如出现在华尔街十九世纪中叶的著名“庄家”古尔德那样的市场操纵者,在华尔街的历史上几乎从未断绝过。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任何博弈中,最容易获利和取胜的方法莫过于钻游戏规则的漏洞或破坏游戏规则。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在尽力遏制市场不规范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由于一些规则“套利”者的存在,才使得市场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管者发现市场规则中的漏洞和不足,并不断去修订规则并加强监管。在这个破坏与修补规则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资本市场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
资本市场将人类本性中哪怕是一些恶的东西,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资本市场中善与恶的辩证法。
投机与投资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19世纪先后出现过银行股、运河股、铁路股的狂热,20世纪早期出现过航空股的狂热,90年代也出现过网络股的狂热。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20世纪的网络概念股,与19世纪的铁路概念股如出一辙。在网络股的狂热中抛弃了所有传统的定价模型的投机者们,如果知道历史上的铁路股狂热中,曾出现过通往月球的铁路的商业计划竟然也能受到投机者的追捧这样的荒唐故事,也许会更清醒一些,在90年代末期的网络泡沫中可能会减少一些损失。但是,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所以华尔街的人们说,英语最昂贵的四个词可能就是,“This time it’s different!”(这一次不一样!)。在每一次的狂热中,人们都会用这四个词来为新的投机狂热做出看似合理的解释,他们也往往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投机的问题。任何市场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流动性,而投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市场提供了这种流动性。即使在今天美国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既有像巴菲特这样几十年不换手的长期投资者,也有每年换手率高达2000%的互联网股票基金经理,还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短期利得的操盘手。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有不同风格的投资者存在,包括很多投机者,而杜绝了投机的市场不仅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实际上,只要有足够的措施警戒性来抑止投机过度,一定的投机性对市场是有益的。
崩溃与繁荣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其他市场经济一样,会有衰退甚至崩溃。我们在尽量采取措施来减少崩溃、降低市场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这种崩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过去两个世纪,美国出现了11次大的崩溃,而小的市场调整更是比比皆是。
股市崩盘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它会使社会支付昂贵的成本,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经济的正面影响。股市的调整能将经济体中的泡沫挤出经济循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一些原来臃肿的公司往往被迫裁员。虽然这对个体来说,可能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从总体来说,它让经济体更加健康,一旦经济复苏,社会的经济体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伟大的博弈》谈到美国历史上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发展的初期,美国人在修建运河、铁路和工厂的时候,欧洲人来投资,美国人建成了这些运河、铁路和工厂,欧洲人却拥有了这些运河、铁路和工厂。但是,当股市崩盘的时候,欧洲人会将这些股权全部低价卖出。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结果美国人既建成了运河、铁路和工厂,又低价买回了这些运河、铁路和工厂的所有权,实际上变相地洗劫了欧洲人的财富。
这或许能帮助从一个侧面说明,拥有一个金融中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来看,还是从国际资本博弈的角度来思考,中国都需要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作者为芝加哥大学MBA,中国基金监管部副主任)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股市“22条军规”
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常被人称作赌场。这个比喻不够合理。在我有限的经历中,多数赌场的输赢机会可以预测,监管良好,经营人员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而过去五年股价暴跌三分之二的中国股市却不具备这些特征。这里有大量黑幕交易、欺诈和无能事例。
这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脆弱的银行体系,而中国的银行体系长期以来也是坏账累累。除非中国发展出获得公众信任、规模更大、运作更有效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以分散风险,否则其增长的金融基础仍会处于脆弱状态。中国政府很清楚这一点。但它清理这一混乱局面的努力,却受制于其自身造成的两难困境。
15年前北京开始允许国有企业上市时,国家以非流通股形式持有上市公司的多数股。在国有股出售给私人投资者以前,改革和新股发行将继续受阻。然而,每当政府提及减持国有股,投资者都会陷入恐慌,而政府担心会加剧市场低迷,所以中途放弃。
在两次徒劳的努力后,中国政府开始又一次尝试。目前已有42家企业,包括一些蓝筹股,进入股权分置改革名单。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可能终于准备啃硬骨头。但似乎力度还不够。因为在国有股被出售的同时,政府官员还在谈论需要数十亿美元资金救市,以及向濒于破产的券商提供紧急贷款。这些券商曾不明智地向客户承诺提供有保障的收益。
救市提议表明中国政府仍未领悟真正的教训。顾名思义,政府只有买进流通股才能稳定市场。但这样做,就会变相将其希望脱手的企业再次收归国有。这相当于为了解救资本主义而去摧毁资本主义,而纳税人可能要承担巨额代价。这是不折不扣的“22条军规” (编者按:意指让人左右为难、无法摆脱的两难困境)。
中国政府与其对抗供求规律,不如将其影响减至最低限度。中国1377家上市公司中,多数品质低劣。这些公司当初之所以上市,不是因为它们是经营优良的企业,而是因为其业绩低劣或与政府部门有良好关系。这些差劲的企业应该摘牌,任其消亡。其它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则应尽快出售,让投资者确定其价值。这可能会暂时造成市场混乱,却是使市场确立坚实的长期发展基础的唯一途径。况且,股价已经极低,也没有很多进一步下跌空间了。
其次,中国不够完善的公司治理标准必须予以加强。在股市上公开发售三流公司的股票,指望借助股东压力使其成为超级明星,这不现实。投资者需要有信心,才能购买股票,特别是在中国股市已使他们遭受重创后。这意味着必须首先确立有效的公司治理规则和治理结构。
第三,政府必须在一个高效率股市和一个中资主导的市场之间做出抉择。如果政府要前者,就应该任由境况不佳的本土券商倒闭,让经验丰富的外国机构取而代之。香港经验可资佐证:香港市场向全球开放,并赢得了大陆金融中心这一领先地位。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北京必须告别两种陈腐观念。一是它有本事做到“两全其美”:私人所有权和国家控制;大量抛售股份和市场稳定;业绩平平的上市公司和高涨行情。追求面面俱到,最终得到的却是最差。政策应该是做出(而不是回避)选择。
另外一种观念是渐进主义,也就是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产品市场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成功得到重塑。但金融市场则不同,政策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动荡。有时候,过河的唯一办法就是跳进河里,迅速游向对岸。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候。 哎,我的股票倒涨了2个多点,还套我 我也是同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