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烂才
发表于 2005-6-3 18:31
“从温水煮青蛙到爆炒田鸡'呵呵,青蛙和田鸡又啥子区别?
无缘的情
发表于 2005-6-3 18:38
放心,股市不会蹦盘的,这时候就体现出涨跌停板保护中小股民的效果了。
10块钱的股票我有1w股,第一天跌停我损失了1w,第二天跌停我就损失了9000了,第3天损失8100。。。。一直下去,10天以后的跌停我才损失。。(懒的算了,反正第10个跌停我才损失大概1000多吧),看,每天越赔越少,多好啊,呵呵。
大盘也这样,每天最多了跌10%,还能跌成负数啊,肯定是正数,慢慢跌好了,不转头不建仓。
魏公子
发表于 2005-6-3 18:43
Originally posted by kt266 at 2005-6-3 16:13
周一在黑就进了,天天不操作难受的慌....
大哥
你也是老股民了
手痒有时要不的呀
魏公子
发表于 2005-6-3 18:54
Originally posted by 无缘的情 at 2005-6-3 18:38
放心,股市不会蹦盘的,这时候就体现出涨跌停板保护中小股民的效果了。
10块钱的股票我有1w股,第一天跌停我损失了1w,第二天跌停我就损失了9000了,第3天损失8100。。。。一直下去,10天以后的跌停我才损失。。 ...
第10个跌停你要损失3874
还是不少的
绊马索
发表于 2005-6-3 19:17
Originally posted by 魏公子 at 2005-6-3 18:54
第10个跌停你要损失3874
还是不少的
听说公子教数学哈
10块的股票1w=10w元,第一天跌停,市值有9w,损失1w
再跌停市值8.1w总损失1.9w
................
第10次跌停,损失3874
那么上面的森森白骨就可以让你..........
血纷纷
发表于 2005-6-3 19:29
还有多少人会盼望周末的“利好”?
越少越好!这个周末一定会有关于股市的消息!能起多大作用?
不知道!
laixi
发表于 2005-6-3 19:40
大家都一样,对救市心存幻想,,,,
澈之
发表于 2005-6-3 20:08
点位并不代表什么,只不过是趋势中的一个点而已。
梦空
发表于 2005-6-3 20:20
Originally posted by liwen6806 at 2005-6-3 16:06
不可能出利好,因为现在任何利好都不能救市
只要政府有决心,肯定能把股市往上拉。
sxxcdf
发表于 2005-6-3 20:29
对,等利好
bbg666
发表于 2005-6-3 20:30
大家忘了一个事实:
中国有2个股市,香港股市说到底是中国的股市。
这说明什么?大陆股市关了无所谓,
中央离开大陆股市照样可以在香港继续融资,而且可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别指望中央救市,那不治本,中央一系列措施都是治本无暇治标
------铁了心要整顿大陆股票市场,使其真正地规范起来
----全流通只是从制度上迈出的第1步
----稳定后,第2步,第3步大措施预计将很快陆续出台
-----股票期货,股指期货,期权等陆续要推出
------
现在多头本质上是旧势力代表,代表了将要死去的过去
(原有的高价圈钱体系将彻底死去,高价圈钱不分红将成为做梦,哪个券商妄想支撑高价圈钱体系,他就得死,即使是广发,国信,银河证券,易方达基金公司都不例外)。
而目前的空头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特别是中金。让垃圾回归本色,这点他没做错。
当大家可以做空获利时,中国股市才算真正融入实质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和银行联在一起
(融资买股票将很常见,A股股票抵押贷款会普及)
绿箭香口糖
发表于 2005-6-3 20:35
Originally posted by 川西烂才 at 2005-6-3 18:31
“从温水煮青蛙到爆炒田鸡'呵呵,青蛙和田鸡又啥子区别?
青蛙是处
田鸡是破了处的青蛙
[ Last edited by 绿箭香口糖 on 2005-6-3 at 20:45 ]
半夜敲门
发表于 2005-6-3 20:39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okok8888
发表于 2005-6-3 20:55
赌场还有个规矩,现在老千公然的出
稳定的最小单元
发表于 2005-6-3 21:09
Originally posted by signorino at 2005-6-3 17:31
文章出处:财富论坛——江南七怪 2005-05-09 08:22
所以,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止损,是选一个好股票。要在深入了解这个股票的基础上再来谈风险控制,谈止损。否则你会越止越瘦。
精华!补充一句,好股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好股票”,其标准是不一样的。庄股时代,高度控盘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基金时代,集中抱团的股票就是好股票;未来,还不知好企业是否就是好股票。我倒是始终相信一点,股票上涨必然是资金推动的,不管其推动的方式如何,否则,股票走势只会是市场随机漫步,不会有趋势。资金推动的模式也是在当时的游戏规则下赌徒们辛勤摸索出来的,是当时条件下最具“适者生存”能力的模式,他们都是时代英雄,应该向他们致敬!哪知道,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老这么变来变去,搞得我们这些徒子徒孙们措手不及,亏损累累。所以,不怪别人,只怪自己。
稳定的最小单元
发表于 2005-6-3 21:23
Originally posted by signorino at 2005-6-3 17:31
文章出处:财富论坛——江南七怪 2005-05-09 08:22
在现在的基金公司里,我唯一佩服的是博时。
唉,对他我可是又爱又恨啊。
去年,选股的时候(当时的大盘在1700)选中了中集和伊利,冲着博时的名头和眼光,全仓杀入伊利,结果经过惊心动魄的一年,现在还没解套呀。
ct740723
发表于 2005-6-3 22:00
我等不及了,下午全仓买进了600971,13.48元,大家看看怎样
炒股新手
发表于 2005-6-3 22:28
Originally posted by bbg666 at 2005-6-3 20:30
大家忘了一个事实:
中国有2个股市,香港股市说到底是中国的股市。
这说明什么?大陆股市关了无所谓,
中央离开大陆股市照样可以在香港继续融资,而且可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别指望中央救市,那不治本,中 ...
说的好,上面的人不是笨蛋,不会不知道出的这一系列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他们时不时出来说两句以及舆论的配合都是为了尽量减少对股市的影响,把下跌减少到最少。。。。。可惜市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有市场的规律。。。。这些都是对市场实质性的大利空,小小的利好只能暂时减缓市场的走势,但改变不了市场的趋势。。。。。。而且中央铁了心要对股市重建。。。。“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估计是老尙的上方宝剑。。。。。。
不多说了,再说就麻烦了,还是老老实实空仓等吧。。。。。。。真正的牛市或者大的反弹不会只走一天的。。。。。。现在很佩服公子的忍功。。。。。。还好,元气未伤,耐心等吧,好好学习,提高技术,等牛市吧,牛市一个月应该能把熊市一个月的损失补回来,有这个信心就不怕。。。。。连这个信心都没有那您还是把钱取了走人吧。。。。。。(注:不是人人都能在牛市赚钱的。。。)
炒股新手
发表于 2005-6-3 22:37
Originally posted by ct740723 at 2005-6-3 22:00
我等不及了,下午全仓买进了600971,13.48元,大家看看怎样
希望它会回抽15。70的颈线,而且从最高点下来有50%了,按常理应该要反弹下。。。。。
只是这个大盘。。。。。唉。。。。。。要是星期一是大阴,这个PP不做抵抗的话,今天的小十字就会成
为下跌中继。。。。。
自己看着办吧,随便说两句,别当真,星期一很可能开盘就涨5个点呢,那样就是早晨之星。。。。:D
夕阳武士㊣
发表于 2005-6-4 06:14
河证券滕泰:崩溃后期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文/滕泰(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中心主任 首席策略师)
一、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崩溃后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
按照股市成长阶段论,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初生阶段、操纵阶段、崩溃阶段和成熟阶段四个时期。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初生阶段、操纵阶段,现在正处于崩溃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
中国证券市场初生阶段大致为1992年到1996年,该阶段的特点是了解股票市场的人不多,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很多人发现持有股票的收益远远大于其他收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买进股票,从而造成股票供应的稀缺和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
中国股市的操纵阶段大致为1996年到2001年,该阶段的特点股票数量较少,只要买进一部分股票就能够哄抬价格,并能够吸引其他人购买,因此证券商和其他机构开始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2001年以后,中国股市从1996年以前的以市场炒作、消息炒作,1997年以后挖掘资产重组、通过不同性质机构联合做庄进行题材和概念炒作,逐渐转变到成长型、价值型投资和相对规范的资本市场运作方式。按照其他国家股市发展的规律,对绝对投资价值的追寻和对制度缺陷的反思应该导致市场的迅速崩溃阶段。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政策调控能力,不允许股市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崩溃,因此通过4年熊市,分阶段下跌,以比较曲折的表现形式,基本完成了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崩溃过程。
虽然中国股市不曾经历较短时期的全面崩溃,但四年的熊市,从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其他国家崩溃阶段对市场的洗礼,并且将下跌的损失分解到不同的投资主体。
二、崩溃后期的资本市场主要特征
崩溃后期的资本市场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投资理念和估值标准:从迷失到逐渐清晰。
操纵阶段的投资理念和估值标准迅速瓦解之后,崩溃阶段的投资理念和估值标准一般不能迅速建立起来。对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本身尽管是非常肤浅的,但是却是一个市场投资主体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崩溃阶段后的第一个肤浅的争论表现在2001、2002年,很多投资机构都在争论所谓投资策略、盈利模式的问题。比较常见的争论主要探讨“到底是集中投资好,还是组合投资好”,仿佛所谓盈利模式和投资策略只包括集中投资(做庄)和组合投资两种。其实做庄是股市操纵阶段的特有现象,必然成为历史,组合投资是一种必然选择,而不是一种策略。
第二个比较浅薄的争论就是“价值投资”和“非价值投资”。其实所谓投资理念、投资哲学、投资策略从来就不是这么划分的。价值投资(value stock)只不过是主流投资理论基本面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基本面分析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分支是成长性投资(growth stock)。相信价值投资哲学的投资者必然以投资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价值低估股作为主要投资策略;相信成长型投资哲学的机构必然以投资业绩增长股票作为主要投资策略;噪音交易者必然倾向于短线投资;技术分析学派会以技术指标和图表模型为参照进行投资;相信随机漫步理论的投资者会选择复制指数或购买指数基金进行投资;相信数理模型的自然会按照资产定价模型的组合进行投资;对市场判断为牛市的必然选择买入并持有的策略;认为市场是平衡市的必然选择波段操作策略;将市场定性为熊市的肯定会选择短期套利策略…… 不同投资策略的优劣不是绝对的,哪种策略适应特定阶段的市场情况,那种策略就是最有效、最正确的。整个市场不可能完全排斥某种投资策略,也不可能完全拘泥于某种投资策略。
第三个阶段的讨论已经接在为市场走向成熟阶段作准备,即估值标准的国际化与本土定价权之争。讨论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吸收国际估值方法基础上本土估值体系和估值标准的确立。一旦这种理论体系和标准建立起来,标志着证券市场已经走向成熟阶段。
2、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底线的逐渐跌破。
一般而言,在股市崩溃阶段后期,所有的风险因素都会被非理性放大,证券市场会惯性性超跌。该阶段,多有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底线都可以跌破,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股息收益率也好、低于国际水平的市盈率也好、净资产也好,统统不能构成底部支撑。
3、制度缺陷反思与政策困境
几乎所有的证券市场崩溃阶段,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制度反思与制度变革。在国外资本市场崩溃阶段后期,还会引发整个金融体制(例如:金融分业或混业经营、资本市场交易制度、相关法案)的变革。由于市场最终会把崩溃归罪于制度和政策,因此政府管理部门通常会陷入政策上的被动局面。
在中国,可循的案例是1999年初的B股市场。当沪市B股下跌到30点附近市,国内各金融媒体上到处是关于B股市场出路的文章,国际部的人走马灯似的出来调研,市场人士支了很多招,都因为这限制、那限制不能实行,似乎市场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可是最终B股市场还是走出了困境,政府也摆脱了被动局面。
现在,中国A股市场把崩溃的原因最终归罪于股权分置,不管这是不是根本原因,趁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都不是坏事,但是可能反而延长了崩溃向成熟过渡时间。政府面对股权分置试点引发的预期混乱,其被动局面与1999年面对B股崩盘时的状况很相似,但是市场终究还是会摆脱困境,政府也会走出被动局面。
三、崩溃后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机会
中国的资本市场现在这种人气涣散、信心崩溃的状况,同1999年初的B股和H股市场非常相似,当时B股不到30点,H股300点左右,对制度不信任带来的风险折价同样成为做空的主要理由。在沪市B股指数跌到29点的时候,整个市场的现金股息回报率已经达到5%以上,高于当时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但是即使在这样的股息收益率背景下,上证B股指数又进一步下跌到21点。
现在的A股市场也一样,即便一些理性的做空的理由正在逐步消除,对制度本身的怀疑也可以压倒一切关于价值低估的理性的分析和关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策博弈的正统、非正统理论。所以,不存在价值底线和估值标准的市场,是非理性崩溃阶段的市场,其具体的底部点位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当前阶段的市场特征既可以说是熊市末期的市场特征,也有些类似于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崩溃后期的市场特征。如果仅仅判断为熊市,那么后面就是牛市。如果简单从熊牛转换的规律而言,一般来说率先反弹的总是超跌的股票。比如近期很多相对价值高估的股票纷纷补跌,而大部分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的股票价格却开始稳步回升。但是超跌股领涨只是阶段性现象,真正牛市来临的时候,还是要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只有那些能够容纳主流机构资金,又有上市公司良好基本面支撑股票才能有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如果从更深刻的层面去认识,认为是崩溃的后期表现形式,那么之后中国证券市场迎来的就是成熟期。因为同样的表面特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成长的不同阶段,本质上是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崩溃的一种渐进替代形式,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够对未来的证券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一定要按着西方成熟市场的经验来分析,投资者把握今后的市场机会,回避风险,最好不要简单地按照过去熊牛转换的规律去赌大盘,不能仅仅用中国过去熊市末期的眼光去衡量未来,也就是说,必须思考中国证券市场真正走向成熟阶段后的投资机会。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市场,估值方法应该按照全流通背景和制度下的估值标准和估值方法。国外证券市场大部分没有类似中国的股权分置现象,基本上都是全流通市场。因此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阶段后,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和估值方法就更有借鉴意义。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有350多家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有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跌破净资产;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低于国外同行业可比的估值水平(上述三个指标统计的公司有相互重叠部分),整个市场的估值风险已经越来越小了。如果在国外,这样超跌的价格通常会引发标购,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企业,可以比重构新企业来得便宜。但是在中国,你就是把流通股都买了,还是不能够控制这个企业--所以收购价值和重置成本也不构成底部支撑。仅仅从这一点分析,完全照搬西方的标准还是不行。因此西方成熟市场的标准可以更多地拿来借鉴,但是不能照搬,也就是说要有全球化的投资视野,国际化的投资理念,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股权分置改革的确没有国际案例可以借鉴,因此必然会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运行轨迹。但是我相信成熟市场的很多给上市公司定价的方法还是有借鉴意义。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得到补偿以后的“除权价”,可以同国际市场的同类公司估值水平作个比较。如果补偿除权后的股价水平,参照国际市场平均估值水平和估值方法,结合中国的相应参数调整后,发现仍然低估,那么这样的公司毫无疑问是有投资价值的。
无数投资的案例次证明,那些企图在最底部买股票的人,往往成为在底部反转后的追高者;而敢于买套的投资者,至少能够买到相对底部区域。要么你相信这个资本市场会被关掉或自己死掉;要么你相信为中国资本市场不会被关掉或自己死掉。如果你认为它不会死掉,那么 “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不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