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们的对手变了?市场主力正在和谁博弈!!!
最近,基金们在1100点以下拼命做空,让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信心崩盘危机中。
先是世界第一水电股长江电力跌破一年多的大平台,接着是第一权重股中石化跌破4元后大跳水。连被基金塑造成“新核心”的二线牛股,如中集集团、中兴通讯等最近也是一跌再跌,根本没有止跌迹象。前日,一向被基金作为最佳防御性投资品种、市盈率几乎都在15倍以下的高速公路股,也集体跳水。
市场惊呼:价值投资理念不灵了!
市场进入无理念的混乱状态。
基金们真的放弃股市的普世投资理念———价值投资理念了吗?在1100点以下拼命杀跌,基金们真的疯了?
孙子兵法上说,因敌制胜。基金登上中国股市的舞台后,它的假想敌(对手)一直是中小投资者,也就是说,基金炒股的战略战术,大都是围绕其对手———中小投资者来制定的。战胜中小投资者,基金就成了赢家。
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让基金突然意识到,它们的对手变了。从弱小的中小投资者变成了正虎视眈眈的非流通股东。
如果说以往在与流通股东的较量中,基金在资金、信息、知识、团体等各方面占尽优势的话,那么,面对非流通股东这个新对手,基金可以说处于全面劣势。
从筹码来说,非流通股东是大股东,基金与它们相比,只是小弟弟。
从信息和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说,基金们在非流通股东面前,只能俯首称臣。
基金们传统拥有的资金、知识、团体三大优势,非流通股东未必就输与它们。
更要命的是,非流通股东拥有的筹码不仅多,而且廉价,这让基金们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以试点第一股三一重工为例,在10送3.5送8元现金的“优厚”补偿后,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原始持股成本分别为12元和3元,4:1的关系。
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强劲,靠的是低廉的成本优势。
一个同样质量、款式和性能的商品,甲商家进货成本是100元,乙商家进货成本是400元。请问:甲和乙在竞争中谁能取胜?
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基金成了上面例子中的乙商家,而非流通股东们则是甲商家。
在这样极端不公平的持股成本面前,基金们只能暂时将市盈率、价值投资、技术分析等放一边。
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成了它们暂时唯一关心的问题,也是首先要对付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们只能乘非流通股东们手上“进货成本是100元的商品”还没上市流通前,将自己手上那些大量持有、而且准备长期持有的“进货成本是400元的商品”,先处理一部分再说。否则,自己高昂的持股成本,将使自己连与非流通股东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基金要处理重仓的股票,市场只有一个跌字。
这一切的根源,还在于历史形成的不公平的定价体系,这就是革“股权分置制度”之命时,每一个二级市场投资者不能不面临的成本付出。
大如基金者,也不能例外! 哈哈哈 tmd,你真有水平,简直就到说了我的心坎里。高。
hao
形势变了,保命要紧!股市要崩盘了!
希望能早点建立新秩序,否则时间精力就白耗了! 两败俱伤 理念不对!如果仅仅是基金对非流通股那问题简单了。
股权分置方案是基金重仓股的,基金否决掉就行了。 真是高手,这一点我还没想到。
非常感谢!
是原创吗?要加分。 基金要否决掉不合理的方案是轻而易举的事,用不着自残来和非流通股东博弈。
最近大规模做空是基金对市场也绝望了,预期股市要崩盘,只不过不敢明说而已。 是啊。否决就可以了。不怕非流通股东。
怕什么?
技术破位,底在哪里?怕
现在获利,走晚了,利没了。怕
非流通股流通,供求失衡,怕 顺势而为 看来我们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这样最普通最直白的讲解,这些同志要多多学习啊
我不是早在喊吗?立即停止全流通试点,股权分置,什么东西,连概念都没搞清楚,管理层当我们这些小股民全是傻瓜啊。还没懂的请记住这一句,现在的狗屁试点方案就等于明目张胆的抢劫!!!一个莽汉站在路中央,拿着一百张1毛钱面值的人民币,对你说,我用我这一百张换你的一百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我还可以10送1,我给你100张(合10元人民币),你给我90张(合900元人民币)就行了,你看,我用90张换你90张,还白送你10张,明显让利了。 tmd,你真有水平,简直就到说了我的心坎里。高。 Originally posted by hong111 at 2005-5-29 10:18
基金要否决掉不合理的方案是轻而易举的事,用不着自残来和非流通股东博弈。
最近大规模做空是基金对市场也绝望了,预期股市要崩盘,只不过不敢明说而已。
还有没有人幻想现在是我们股市的大底啊?
这位老兄说了实话,股市正在崩盘,而不是预期要崩盘。只要基金——中国股市最大的主力绝望,大肆抛售,崩盘就势如破竹。 有道理啊,真得不错 游戏规则开始混乱了,哈哈
d
哈哈 好 顶,看来要换思路了,空仓等500真正的极品文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