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想追的票
面目全非
谁说技术分析不值钱
:P
其实还是个心态问题。 无聊啊无聊. 下四国大战了欧 欧的pp跌的残阿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天 at 2005-5-27 10:43
呵呵,公子水平一定玩不过她们,偶老婆办公室的那些,水平也是贼棒,偶只有佩服的份
你太英明了
苏校长都能闯通关了
我还在第三关生死徘徊 Originally posted by 万岁爷 at 2005-5-27 10:44
大盘冲锋跟你游戏一样:
又失败了!!
人生自古谁无潮
潮了一潮又一潮
呵呵
听不懂吧?
我们斗地主时的暗语 我营长,原团长号换公司丢啦. 价升量涨,,价跌量减 大盘真能忽悠人啊,今天的这一下冲不象是试盘,那是什么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魏公子 at 2005-5-27 12:25
你太英明了
苏校长都能闯通关了
我还在第三关生死徘徊
玩什么呢?
什么通关、第三关? 今天要是收盘是个星偶就进点票票吧,反正现在要玩就是赌。 做个广告
欢迎拍砖:)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725506&extra=page%3D1&stock=trade 下午看尾盘的表现了 垃圾时间又到了,无聊啊无聊,无聊之极。
股市为何始终“跌跌不休”?改革长痛不如短痛
[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周末 ]?
股市和楼市,好比跷跷板的两头,一头跌,另一头就涨,反之亦然。今年5月中旬,中国股市连创六年来的新低,楼市涨至近年来的高位,正是这种跌涨交替规律的真实写照。原因很简单——“钱往高处走”。
如果股市回升,当属治疗楼市“发烧”症状的“散热剂”,皆大欢喜。
近期,证 监会推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寄望殷切,却不料市场竟下挫1100点,有业内人将此次“5·19”大跌惨境与六年前著名的“5·19”大涨行情相对比,慨叹恍如隔世。
股市为何始终“跌跌不休”?围绕这个问题,市场的多空双方各持己见,或看涨或看跌;而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观望派”则显得更有耐心作壁上观。
多方根据政策分析,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有利于完善股市,对市场是长期利好;空方依据财务分析认为,从试点方案看,全部是送股或送现金,貌似利好,实则利空。其中尤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来送股的方案更具利空实质,增加市场整体容量的压力通常会导致股价下跌,其效果甚至还不如非流通股缩股。试点方案一出,大盘阴跌,足见市场目前还未能接受该方案,空方暂时占据优势。
以利益博弈为依据的观望派,则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剖析现状。数据显示,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0%,其中国资委旗下中央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168家,股本总额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近40%。可见,股权分置改革背后主导性的力量,实际上来自国有机构的管理层。为了维护各自利益,管理层与市场中各派资金势力必定激烈较量,博弈之后孰赢孰败,一时难辨。综观股市历史,这种分析发人深思。
受限于股市设立的初衷,有关部门对新股发行上市非全流通作了规定。由于高达总股本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得上市流通,市场容量明显偏小,物以稀为贵,股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形成了高企的股价。
这一后果严重削弱了股市的自我定价功能。投资者难以用股价来评判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加上做空机制先天缺失,风险不能对冲,很长时间里,中国股市走上了一条价值回归的道路,因为只有下跌,才能凸显价值。在市场主导的这个下跌过程中,股市非但没有发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反而蒸发了大量社会财富。这是管理层和市场参与各方始料不及且不愿看到的。
由此来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市先天畸形的结构形态,将定价权交给市场,股市仍将在管理层与市场力量的博弈中继续风雨飘摇。
一方面,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沟通机制缺失,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情况丧失话语权,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这导致不少上市公司抓住漏洞,把股市当作一个纯粹的融资平台,为达上市不择手段,先做假账谋得上市资格,而后一年赢、二年亏、三年ST……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强势群体与炒家联手坐庄,频出“老千”,中小投资者有如刀俎上的鱼肉,宰你没商量,不深度套牢才怪。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这种现象总结为“赌场论”。在臭名昭著的“基金黑幕”之后,难怪市场信心会逐渐丧失。
另一方面,作为管理层,当然希望股市能很好地发挥融资功能。于是,每当股市下跌无度,影响扩容的正常进行时,管理层便会出面干涉。然而,“政策市”终究拗不过市场基本规律和趋势,每次干预形成的上涨,总以市场更加深重的下跌收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的“6·24”行情。
诸如此类,积弊日深,直至积重难返。政策制订者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自1999年12月以来,在减持国有股、迈向全流通中,三次试验、三次失败,今年5月的这次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已经是第四次了。经过多次辩论后,市场初步取得共识:全流通会使市场供应大大增加,股价肯定要大跌,为中国股市作出历史性贡献的流通股股东,理应有获得补偿的权利。
而目前一事一议、分步试点的方法,难以消除市场最忌讳的不确定性,相对理性的投资者只能选择观望。由于市场对扩容的恐惧心理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主导资金的流向,下跌趋势短期内还是难以逆转。但不能因为试点效果不佳,就怀疑改革起点的正确性。
如果放任市场进行旷日持久的心理拉锯战,难免将伤痕越拉越深,由对话走向对抗,极端时走向崩盘。那时,股市流血漂橹,难免殃及银行,而外国投资者(QFII)坐收渔利,大获全胜,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这个角度上讲,市场各方最终都会意识到“长痛不如短痛”——补偿合理让利,措施果断明快,一时阵痛,却有助于伤痕较快愈合。种下病根总要收获苦果。但不能指望回到过去解决问题,正如不能期望把问题都留给未来。
时下,人们总是在解决前人没来得及解决好的问题中开创未来。“与时俱进”的车轮滚滚而来,逼迫着中国股市“痛改前非”。股权分置只是政策扭曲的一种表现形式,更大的畸形表现为,中国股市走势与GDP增长率完全悖反。要尽快结束这段畸形的历史,无疑必须具备解决历史问题的态度、果敢和高度智慧。
风物长宜放眼量。长期而言,上市公司整体资质的提升,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稳定回报,才能保证股市基本面积极向上。这比解决股权分置的技术性结构难题更为根本,同时,这也需要参与者痛定思痛之后的心领神会。
[ Last edited by 草地 on 2005-5-27 at 13:02 ] 沟通会变吵架会 谁在给态度冷漠清华同方撑腰?
不出所料,清华同方股权分置改革的投资者沟通会,变成了吵架会。
利益基础相隔天壤的两个群体,就算坐到同一张桌旁,也只会各说各话。沟通会现场气氛之紧张,离拳脚相向只差一步。
中小股民群情激愤,清华同方的态度是冷漠的坚持。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泳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即使清华同方的股权改革方案通不过,他们也不会再更改方案。这种宁愿股权分置方案折戟沉沙,也不愿妥协的勇气,是成熟资本市场所罕见的。
是谁给了清华同方无视流通股股东的权利?
究其原因,并不复杂。5月18日,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接受媒体采访,解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时说,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在清华同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磋商过程中,清华同方"听取"了证 监会、券商和国资委等各方面意见,换句话说,在这强势的三方之间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可见,作为高校科研以及部分市场化的企业,背后的强势团体,还有教育部、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同方的相关企业。
在昨天的沟通会上,荣泳霖坦言,我们必须保证国有资产不能流失,而底线就是保证清华控股34.17%。
利益保护行动被冠之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动听的名义。但中小股民却不管其中有什么微言大义,他们只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所谓"保护国有资产",在中小股民看来,只是保护了一个个具体的受益者,清华同方非流通股股东以1元1股的代价获取原始筹码,而后通过几次转增股份,数倍收益轻松入账。而中小股民的投资,则随着这两年清华同方业绩的节节下降而迅速缩水。
在国有控股企业占大多数的中国股市,清华同方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名与中小股民博弈的一幕,将会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而持续上演。谓予不信,不妨拭目以待。
从上市为国企解困,到今天的"保护国有资产",其名不同,其实则一,即股市的利益分配机制导向,究竟是行政性的,还是市场化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只能为中国股市演唱一曲"流水落花春去也"。令人欣慰的是,支配中国股市的力量,已从当年的纯粹行政主控,发展到市场与行政力量交叉作用。
中小股民应该成为股市扶危济困的侠客吗?当然不是。他们既没有成为侠客的义务,也没有成为侠客的本钱。 0673疯子啊。 Originally posted by kt266 at 2005-5-27 12:34
今天要是收盘是个星偶就进点票票吧,反正现在要玩就是赌。
今天就和它赌大一点 益邦午评:等待利好 利好究竟在那里啊!
市场投资者都在等待利好,等待管理层救市,但是我们认为真正的利好就摆在投资者面前,股价的下跌就是最大的利好。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涨高了总是要跌,跌多了必然要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股价到达极高位置后,再大的利好也会造成下跌。逢利好出货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而当股价连续暴跌之后,自身的修正就会出现,这时即使出台利空都会造成上涨,逢利空吸货是主力的常用手法。目前的市场已经到达了重要的底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买进股票最终都能获利。因为已经跌得够多,极低的股价都资金有了吸引力。这是可能还需要利好的刺激,但利好本身已经不是上涨的主要动因,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基金重仓股今日开盘后继续大面积暴跌,这种下跌的态势比起当初垃圾股的暴跌丝毫不逊色。我们在今年4月份以后连续反复提醒投资者注意蓝筹股的风险,提出这个板块将大幅度暴跌。当时大部分投资者都不理解,也不赞同我们的观点。但现在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我们曾经说过,以中集集团为例,该股在以往三年多的上涨过程中,五年股价如何暴涨,都没有太多的中小投资者来关心。但是到了今年4月以后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大量中小投资者开始关注起了该股,且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表明主力手中的筹码已经逐渐到了中小投资者手中,那么该股的长期上升行情也就结束。我们当时说你如果在中集集团三年的上涨中都没有参与,没有获利,那么在现在这个阶段再去参与就实在不值得了。蓝筹股板块已经进入长期下跌。当年美国市场的漂亮50就是前车之鉴。大家好自为之吧。
中国联通(600050)今日开盘后量比突然放大,盘中有大手笔买单连续推进的现象。该股的表现明显属于异动。在长期下跌之后,该股盘中有资金在介入。建议密切关注该股,同时由于该股的上涨可能导致大盘行情提前启动,这一情况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在关注该股的同时密切关注指数的变化。同时对其它超级大盘股进行跟踪。中国联通是目前市场中流通盘最大的个股,同时也是大盘股中股价最低的品种,对市场的股价中枢定位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联通(600050)的异动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益邦投资 和试点公司有什么好谈的,乘反弹卖掉了事,让他自己收购股权自己流通就双方都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