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忠实的股民
只有一个办法
用脚投票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5-9 15:45
我想,壳资源在什么时候都有其价值,问题在于现阶段市场的主体交易者并不认为壳资源能够为他们带来升值的期望。
我想,seamon,你可能太乐观了。对于壳资源是不是有价值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证券市场,壳资源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如果能借壳上市,你就有机会到市场上去圈钱,哪怕你前面多付出一些代价,后面都能加倍的收回。如果放到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上看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壳资源一点价值都没有。
我们先观察美国市场,其粉红板上的股票有上万只之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从主板上因为各种原因不合格后退下来的(就如同我们的三板市场),此类股票的“壳”有价值吗?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
或许有人会说,你看看香港证券市场,不是经常上演借壳上市、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吗?那我们再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事。我们在这里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原来的壳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乌鸦”,它们本身具有比较好的公司质地,要么公司的现金或者地产(或者其他资源)储备很多,要么公司具有一定的分市场垄断等等。象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很多公司(大量的ST等),它们是不具有这样的质地,即使有公司想借它们的壳,估计也会再三考虑的。
如果发行制度向国际接轨,公司的IPO实行注册制,并非审批制,那么壳资源将更进一步被淘汰,因为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消亡。
ok!
真正的购并是否出现? 好人啊 老大!写的太好了呀!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5-9 17:20我想,seamon,你可能太乐观了。对于壳资源是不是有价值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证券市场,壳资源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如果能借壳上市,你就有机会到市场上去圈钱,哪怕你前面多付出一些代价,后 ...
呵呵,斑竹说的不错。我赞同您的说法。
ST、PT我是碰都不会去碰的。
也许我们对“壳”的定义不完全一致。
:P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5-10 12:18
呵呵,斑竹说的不错。我赞同您的说法。
ST、PT我是碰都不会去碰的。
也许我们对“壳”的定义不完全一致。
:P
不知道seamon定义的“壳资源”是什么意思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5-10 13:05
不知道seamon定义的“壳资源”是什么意思呢?
西西,斑竹考鹅呢。
鹅认为,所谓“壳”只不过是一种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比如在京剧中,最好理解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脸谱。在自然界中,就如同甲壳类动物或昆虫的外壳,在人类社会中,可能是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或身份。为了女性信徒能够接受,观音菩萨化为女身。孙悟空为什么要72变,是要适合不同的场合以方便其进行各种活动。
在经济社会或市场中,同样存在这种对“壳”的需求。难道说道“壳”,就必须要是一个“空壳”吗?很保守的说,未必。QFII已经在虎视耽耽的钻进中国市场的“壳”了。:P 在成熟市场里
只有壳是没有用的
同时还要有的
是现金资产和行业地位
盗版商
股权分置,现在对方没有权利在你的地盘卖货,为了卖货,他需要送一点东西,才能取得这个权利。如你开了一家书店,本来你通过正常渠道进购了一批书,成本是每本书要20元,现在有一个盗版商,他虽然是盗版的,可是质量或者什么内容与你真的商品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为了在你的店铺里卖书,现在他送一些书给你,然后他在你的书店里卖,请问你会同意吗?你可能会同意,你认为你的书还是可以卖出一些。但是,假如我告诉你,对方可能只卖2元一本,他还赚了100%的利润,请问你竞争得起他吗?如果你与盗版商竞争不过,那你赶快把书店趁早盘点,离场。 Originally posted by 35262233 at 2005-5-14 09:14股权分置,现在对方没有权利在你的地盘卖货,为了卖货,他需要送一点东西,才能取得这个权利。如你开了一家书店,本来你通过正常渠道进购了一批书,成本是每本书要20元,现在有一个盗版商,他虽然是盗版的,可是质 ...
说的好!!! Originally posted by pass at 2005-5-14 22:51
说的好!!!
pass兄也来加晚班呀!
近几天论坛人气有点。。。 Originally posted by 35262233 at 2005-5-14 09:14
股权分置,现在对方没有权利在你的地盘卖货,为了卖货,他需要送一点东西,才能取得这个权利。如你开了一家书店,本来你通过正常渠道进购了一批书,成本是每本书要20元,现在有一个盗版商,他虽然是盗版的,可是质 ...
形象! Originally posted by 赤狐 at 2005-5-14 23:09
pass兄也来加晚班呀!
近几天论坛人气有点。。。
前天晚上和朋友在酒店打牌,顺便上来看看。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5-10 17:34
鹅认为,所谓“壳”只不过是一种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比如在京剧中,最好理解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脸谱。在自然界中,就如同甲壳类动物或昆虫的外壳,在人类社会中,可能是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或身份。为了女性信徒能够接受,观音菩萨化为女身。孙悟空为什么要72变,是要适合不同的场合以方便其进行各种活动。
在经济社会或市场中,同样存在这种对“壳”的需求。难道说道“壳”,就必须要是一个“空壳”吗?很保守的说,未必。QFII已经在虎视耽耽的钻进中国市场的“壳”了。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公司IPO是实行审批制,而在成熟证券市场上,大部分是实行注册制。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公司满足交易所的条件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它就可以进行IPO。而在中国,明显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因为这个市场还是受计划控制的。为什么受计划控制着?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计划是经济体制的特征,所以证券的发行、交易、监管制度都难免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既然大环境如此,难道QFII还会虎视耽耽这些“壳”吗? 希望市场继续跌,不要让某些官僚以为自己是救市主,只有跌才能把政策跌停。
版主出马,不同凡响啊
Originally posted by seamon at 2005-5-9 15:45我想,壳资源在什么时候都有其价值,问题在于现阶段市场的主体交易者并不认为壳资源能够为他们带来升值的期望。
经济或经济体的转型不会在其本身高速发展的时候进行,就象很少有人在火车高速行驶中跳上跳下来寻 ...
虽的没啥,但如果全流通了,壳资源至少打个1折。。
现在股价才2-3块钱,要知道全流通后的股价的价格可能还没这么多。看看净值还有多少吧?
这些破上市公司好的一年亏你3毛,差的5毛,极差的1块。你那两块钱经啥赔的?
最后,流通后,说不定还落个担保的陷进,因为中国的监管制度,你也知道的。
以前是有法人给你顶着,搞重组,现在全流通了。。。唉,该值多少钱,你就值多少钱吧!
公司那些破办公桌,淘态的机器,486电脑。你说值多少钱呢?还有呐,当初净值里,10多块钱发行价
掺进去,现在是多少?2块-3块,净值在哪儿。
最重要的是,中国这样的股票太多了。
这些主力们,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逃,套现钱,够还债就还,不够就逃。
生活就是这么现实,在小股民水深火热当中,也有更多的机构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最后,如果股票交易真想买卖,我相信,没有人会做低迷的买卖吧?
一个字,我们当中 大部分还是在财,在博的心态。 说到壳资源,如果真有什么公司想借壳,大可到三板上去找。那里有些公司的基本面说不定还比主板上某些公司强。
PS:一直想再写一些关于全流通问题的其他帖子,最近感觉没有什么新意,暂时就不多说了。既然尚主席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想应该还有很多可探讨的。以后再慢慢聊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