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8

从反弹的共性来研判反转

从反弹的共性来研判反转

 反弹与反转的基本转化定律:反弹未必能演化为反转,但反转却一定由反弹演化而来。在弱市调整中的大多数反弹是不可能演化为反转走势的,往往是昙花一现后就重新归于沉寂,真正具有反转性质的异动出现的次数很 少。但这少量的反转恰恰是在一些投资者不抱希望的反弹中逐渐演化过来的。因此就形成反弹与反转的基本关系准则:反弹未必能演化为反转,但反转却一定由反弹演化而来。

  反弹与反转的基本关系准则决定了投资者的基本投资策略,当处于调整阶段中所出现的任何异动,投资者都要首先将其视为反弹进行对待,不要股指稍有反弹,就欣喜若狂的认为大牛市来了。在反弹中如果判断准确,果断快速出击并且获取了一定短线利润的投资者,要及时获利了结。如果一时应变不及,和股价都已经涨高时,不要轻易追涨。同时,要不断研判分析的运行特点,把握其演化成反转的可能性,据此采用相对应的投资方式。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8

  反弹的产生仅是依托技术指标的支持

  目前的股市正运行于一条标准的下降趋势通道中,这条通道形成于6月中旬,在至今的将近4个月时间内,共出现过四次反弹,每一轮反弹高点和创新低时的位置都恰好在该通道的上下轨道线附近,股指的波动被严格限制在两条平行线内运行。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一次都是诞生于布林线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时。

  例如:6月23日~7月2日期间,股指触及布林线的下轨线,并保持匀速下降,当7月2日,股指成功摆脱布林线的下轨线以后,大盘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达两周半的反弹;8月1日周五沪指的最低点离布林线下轨线仅相差一点,紧接着的下一个交易日,即8月4日星期一沪指随即展开短线反弹;8月25日股指再次触及布林线下轨线,此后四天时间里股指维持窄幅盘整走势,并于9月1日产生单日强劲反弹;9月29日,大盘再次跌穿布林线下轨线,结果第二天即9月30日,股指随即展开强劲反弹,终盘收于1367点。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8

  反弹时的成交量并没有配合增加

  当反弹向反转演化时,如果伴随着股指上涨时适度放量,而指数回调时缩量,则说明上升趋势状况良好;如果成交量放大速度加快,则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将意味着上升趋势将出现变化。股市中的资金运动才是本质的,没有新增资金介入的止跌反弹,其上涨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都不会太大。而新增资金的介入程度主要通过成交量来研判,股指上涨时成交量放大,意味着有增量资金正在积极介入,会比较容易形成向上突破走势,从而最终实现反转走势。

  这种成交量的放大不是指单一交易日的,也不是放的越大越好,关键是在于量能的放大要能够保持一定的持续性,要能够显示出有增量资金正在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建仓过程,一旦增量资金的介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个股往往会形成向上突破走势,随之有产生质变的可能。但是,最近的几次反弹中都没有出现成交量有效放大的迹象,反弹也缺乏持续性和产生质变的基础。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9

  反弹时的热点不具有发动的基础

  最近几次反弹中,热点都存在着不明确突出和不具有实质意义。股市中的各种均与中热点的运行特征紧密相连。无论规模大小或持续时间长短,也都与这轮的热点板块的兴衰息息相关。从以往的反转的发展分析,凡是能够发动一轮强势反转的热点板块,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热点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并且能有效激发和带动市场人气;

  2、热点具有向纵深发展的动能和可持续上涨的潜力;

  3、热点具有便于大规模主流资金进出的流通容量;

  4、热点的持续时间长,不会过早的分化和频繁地切换。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9

  如果当市场中表现更多的只是冷门股补涨或超跌股强劲反弹,而并非强有力的主流热点的兴起时,将会给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这类昙花一现的热点将无法形成真正的热点,因而对大盘的涨升力度构不成实质性地帮助。而且,当成为热点个股的流通盘过小时,也说明只是小资金或过江龙资金在乘机兴风作浪,形成不了气候。同时,热点较为零乱、切换节奏过快、后续热点不能及时接力,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反弹的过早夭折,根本不会出现有效的反转。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49

  反弹缺乏来自于政策基本面的实质性支撑

  政策面、基本面是制约股市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反弹向反转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股市走势却与宏观经济环境背道而驰。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政策面的实质性支持。5月份以来,证券市场融资额呈现加速递增态势,市场扩容的节奏明显加快。华夏银行刚刚发行上市,长江电力紧接着将于十月发行。除了新股融资以外,上市公司也在抓紧再融资。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不仅表明了央行紧缩银根的态度,而且在目前股市资金面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不排除有部分资金将从股市中抽离的可能性,从而对股市产生新一轮冲击,从而导致反弹很难演化为反转。

淡雪 发表于 2005-5-3 09:10

反弹的另一面看反转:
1、反转有来自于政策面基本面的实质性支撑;
2、反转时热点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并且能有效激发和带动市场人气,有持续上涨的潜力、有流通容量、不过早切换
3、反转有持续的量能配合
4、反转不仅仅依技术指标而产生

网有战事 发表于 2005-5-3 10:10

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国家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分,当资金在实体经济中循环能够赚到钱时,虚拟经济(包括股市、期货)等所能够得到的资金总是有限的。

只有当实体经济政策发生偏差,资本在实体经济中很难赚到钱时,资本才会转移到虚拟经济(包括股市、期货)中来,搞一些表面的繁荣,钓鱼一样的把小散户的钱钓走。这就是资本的本性。

我们国家的这两种经济,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大家自己判断。

解决高失业率是国家稳定的最大的政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兴办实业,而兴办实业和扶持企业成长需要资金,国家没有就向股市伸手,这就是我们国家政治家的现实需要。

我认为不要对股市的期望值太高,短期内没有什么大牛市。无论出什么样的政策,都暂时无法把实体经济中的资本转移到虚拟经济(包括股市、期货)中来。



所以,现在谈反转是空谈,缺乏大的宏观环境支持。好好找一找个股,才是正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反弹的共性来研判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