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价 发表于 2005-5-3 06:23

国有股减持试点计划启动

华尔街日报   (2005-05-02)

  为了淡化政府在中国股市中的角色,中国监管部门表示,部分上市公司现在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减持国有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简称:中国证监会)在周末时表示,上市公司可以逐步在市场上减持国家持有的非流通股。这项新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在减持国有股的步伐方面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这表明监管机构担心大量的国有股一下子涌向市场将造成股市暴跌。

  一旦一家公司的非流通股获得证交所批准上市流通,而且得到了少数股东的批准,其持有人必须承诺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转让。

  长期以来,所谓的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巨大障碍。在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总计4,500亿美元的市值中,国有股的市值占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左右。

  周六出台的新政策是中国政府首次对如何将国有化转化为流通股作出明确规定。在前两次造成股市重创的国有股减持努力被紧急叫停之后,监管机构近期曾表示,将对解决国有股问题再做一次尝试。

  中国股市正徘徊在6年低点附近,这种低迷的局面与国有股减持问题悬而未决有一定的关系。上证综合指数]综合指数上周五收盘下跌0.9%,至1159.15点,该指数今年迄今为止下跌了8%。

  监管机构选择在五一长假期间推出新政策,显然是为了让投资者有充裕的时间来消化新政策的细节,以免市场出现下意识的抛售。中国的股票交易所在5月1日至7日之间将休市,5月9日恢复交易。

  新政策明确提出,中国监管部门将把部分上市公司的国有化减持问题交由企业自主决定。由于是由企业董事会制定减持方案,政府等于是把说服少数股东、使他们支持减持计划的棘手任务也交给了上市公司。

  近几周来,几家上市公司相继否认了它们将成为国有股减持试点的市场传闻。

  中国证监会表示,由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需要透过试点审慎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中国政府曾在2001年中推出了一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试点计划,但在上证综合指数]综合指数一年中大幅下跌30%后,政府最终被迫放弃了这一计划。这次,政府显然是更多地考虑到了少数股东的意见。去年12月,政府推出的规定赋予少数股东在决定董事会重要提议方面获得较国有股东更多的投票权。

  中国证监会称,这个改革试点方案旨在消除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差异。今后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时将不再区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个规定是否会立即实施。近期有一些国有媒体报导说,新股发行已被暂停。

  即使在国有股变成流通股之后,它们在何时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以及出售的数量方面仍要受到严格控制。例如,一旦国有股转化为流通股,在12个月之内国有股股东不得将其上市交易。

  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即持有试点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来说,他们还需要遵守额外的限制。在度过12个月的初步禁售期之后,12个月内的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不得超过5%,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试点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数量,达到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做出公告。

  中国证监会还表示,一家公司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以及得到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而且,一旦一家公司被选定为改革试点公司,则必须申请暂停股票交易。

海杉 发表于 2005-5-3 07:07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05-5-3 06:23
华尔街日报   (2005-05-02)

  为了淡化政府在中国股市中的角色,中国监管部门表示,部分上市公司现在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减持国有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 ...
送上几分表示谢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有股减持试点计划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