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0

吳敬璉:經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推進關鍵是政府

吳敬璉:經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推進關鍵是政府

『經濟體制改革現在看起來要進一步向前推進,關鍵是政府。現在有一個不好的趨勢,好像政府配置資源的權力還有所增強,市場的作用還有所削弱』。這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今天在『2004年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論壇』所指出的。

  吳敬璉說,必需改善宏觀調控。首先要避免過分依靠行政手段的偏向,要善於運用總量手段和價格手段來調控,這樣纔能保證經濟在降溫、著陸的過程中提高效率,這纔是長久之計。第二,要走一條新型的發展道路,所謂新型的發展道路,不是新到21世紀,首先是20世紀,不能走18世紀和19世紀,靠投入自然資源、靠投入資本來實現增長這條道路。要采用新工藝、新能源、新材料,開發新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各種政策都要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促進於生產效率的提高。要發展服務業,降低交易成本,發展服務業不光是發展獨立的服務業,包括我們的制造業要向服務業延伸。

  第三,要用信息技術,強調信息服務,用信息服務使得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得到提高。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0

  第四,政府的改革問題。經濟體制改革現在看起來要進一步向前推進,關鍵是政府。現在有一個不好的趨勢,好像政府配置資源的權力還有所增強,市場的作用還有所削弱。比如,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了投資體制要改革,投資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出資人來決定項目,可是在前一段時候,在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有人認為,還沒有改投資體制,已經是亂上項目了,這還能改嗎?要真到了出資人能夠決定項目的時候,那就要亂套了,還有最近出臺的行政許可法,國務院發了兩個文件,一個文件說有200多項過去的行政許可現在還要保持,後來又發了一個文件又追加了500多項。無線通訊器材是在700多項以外的,浙江的一個叫奧克斯的企業最近就提出來,既然沒有行政許可,自己可以自行生產了。但是有關主管當局卻說不行。看起來政府自身的改革比起一般的經濟改革還需要推進。否則,我們市場經濟體制就不可能建立、不可能完善。

  另外,吳敬璉強調,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我們現在教育狀況令人擔懮,要擺脫『賣硬苦力』的現狀,我們要從根本上做起,要采取全面的措施,來改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增長方式。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4

央行一季度報告:股市缺乏持續向好的市場基礎

央行一季度報告:股市缺乏持續向好的市場基礎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已出臺的利好措施均未觸及股權分置和上市公司質量較差等根本性問題,因而中國股市仍缺乏持續向好的市場基礎。

  這份題為《2005年一季度金融市場運行情況與特點》的報告說,雖然管理層相繼出臺了推動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入市、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等多項利好政策措施,但由於這些利好措施均未觸及中國股市股權分置和上市公司質量較差等根本性問題,因而股市缺乏持續向好的市場基礎。

  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股票市場走勢穩中有降,期中略有上漲,但隨之趨於下降,缺乏持續向好的市場基礎。上證指數1月初為1242.77點,3月底收於1181.24點,下跌61.53點。交易量隨大盤指數漲跌有所變化,期中略有增加,後又趨於萎縮。1月份,上證指數走勢相對平穩,月末有所下降;2月份,上證指數出現超跌反彈情形,大盤一路走高至2月下旬,此後大盤上昇乏力;經過約1個月盤整後,3月中旬大盤開始下跌,最終收於1181.24點。一季度中,階段最低點為1171.57點(2月1日),為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最高點為1318.27點(3月8日)。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6

股市還有多少利好可期待 專家解讀救市政策懸疑

股市還有多少利好可期待 專家解讀救市政策懸疑

--------------------------------------------------------------------------------

2005-04-11 13:49   中安網  



  北京現代商報4月11日訊 上周五,當晚將出臺五條重大利好政策的『消息』和中金的闢謠又讓『利好』問題成為股民最關心的詞匯。

  上周三起,盡管連續的走陽,改變了前一段時間步步陰跌的頹勢,然而這樣的行情仍然不能讓股市真正反轉的聲音底氣變足,相反,市場對利好的過分依賴加劇了人們的擔心,市場資金的敏感已經到了風吹草動都將產生較大影響的程度了。

  投資者把期待利好的目光都投向了哪裡?

  剔除已經無法兌現的傳聞,現在的股市又有多少利好可以期待呢,這些利好又能給股市帶來什麼?

  期待利好之一

  股權分置解決?

  一談到股市,很多人都會把所有的矛盾集中到股權分置問題上時,股權分置仿佛成了橫亙在中國股市發展道路上的『那道邁不過的坎兒』。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7

  那麼股權分置解決會有多大的利好呢?

  新時代證券高級分析師郝曉輝認為,目前解決股權分置的可能性極小。盡管跡象表明今年可能會有試點出現,但管理層對此肯定會十分謹慎。由於股權分置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以對試點個股來說是利好,對流通股有利,如果股價有利,會領起股市的狂漲,否則將帶來狂跌。也就是說股權分置很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利空。這也是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顧慮所在。

  另一位資深分析師也告訴記者,短期內解決股權分置是不可能的。

  期待利好之二

  平准基金入市?

  一時間,『政府將設置近千億平准資金出面救市』的傳言滿天飛。而證監會前主席周正慶的一番見解更是讓不少市場人士將他的言論解讀為政策出臺前的一種鋪墊。

  周正慶近日曾表示,『如果用拿出450億美元外匯儲備注資中行和建行的魄力關心股市,股市絕不會是這個樣子。』

  『冀望於「平准基金」救出一個大牛市是不可能的。這只能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義相表示。他同時指出?操作『平准基金』的時候會產生新的利益輸送,可能會引發新的腐敗。這是決策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7

  郝曉輝則表示,目前來看,平准基金入市是不合時宜的,可能性不大。

  期待利好之三

  停止新股發行?

  郝曉輝表示,短期內停發新股的難度不大。但如果說至此就不再發行新股是不可能的。暫時停發新股,直接的作用就是減少股票市場的股票供給,讓資金不再分流一級市場,屬於節流的權宜之計。停發新股能夠形成一定利好,但只會是反彈,不可能靠停發新股解決問題。

  群峰投資研究員王朝烽也認為,不發新股是不可能的,新股發行不僅可以改變股市分布,也是配合我國金融改革所不可或缺的。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已經沒有討論價值了。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月底發布的詢價公告,已經讓年內停發新股的傳言不攻自破。

海杉 发表于 2005-4-19 08:17

  期待利好之四

  免征股息、印花稅?

  『股息免征影響不大,畢竟股息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印花稅的下調是可能的,但免征可能性為零。』分析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郝曉輝則表示,若減免股息稅的政策得以實施,有可能會為投資者提供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富的機會。但總體來看,這個利好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國務院關於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