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嘻嘻啊 发表于 2005-4-10 22:26

在股市冬天进场:揭密新生代实力机构操作策略

2005年04月10日11:46 上海证券报
   
    过去的四年,沪深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冬季。在这个冬季,一些券商倒下了,私募基金解散了,大多数庄家消失了。然而,以开放式基金为首的新生代机构却在这个冬季活了下来,有些还活得挺好。它们在股市冬天开始的时候进场,却书写出了让人惊叹的冬日传奇。(



    探寻这些机构过冬的方法,也许可以给我们今后的投资带来些许启示。

    开放式基金:顺势而为(

    当2001年9月首只开放式基金向投资者发售时,沪深股市进入熊市已经三个月了。如今近四年时间过去了,熊市尚未扭转,但这并没有妨碍开放式基金成为目前股市活得最好的群体之一。

    有人把开放式基金安度股市寒冬的方法归结为"抱团取暖"。的确,从基金交叉持股、集中持股的投资表象上来看,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抱团取暖"的背后,是开放式基金对股市结构性分化趋势的深刻领会。易方达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江作良的观点就相当具有代表性。他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坦言,开放式基金入市时市场整体高估,但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市场机会也比较多,只不过这种机会由于企业的不均衡发展而体现出结构性特点。有些企业可能获得惊人的增长速度,如果能找到这些企业,就能获得超额收益。

    可以说,开放式基金之所以能在熊市中脱颖而出,就是顺应了股市结构性分化的运行趋势。事实上,股市结构性分化的特征在四年大熊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003年的五朵金花,2004年的贵州茅台(600519)、中集集团(000039)、上海机场(600009)等都是股市结构性分化的产物。这些公司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业绩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宏观经济的增长水平。开放式基金正是通过持有这些公司来应对股市寒冬的。

    显然,顺势而为是开放式基金的制胜法宝。

    QFII:国际化视野

    2003年7月,瑞银投下A股第一单,这标志着QFII在沪深股市步入熊途两年后冲了进来。尽管现在上证综指已经比瑞银入市时跌了300多点,然而随着一些QFII重仓股的浮出水面,人们开始惊叹QFII的国际眼光了。

    说到QFII的的过冬方法,就不能不提一个股票,那就是中兴通讯(000063)。作为当今的QFII第一重仓股,中兴通讯是QFII国际视野的最好体现。而H股的增发正是促使中兴通讯流通股构成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所在。

    中兴通讯首次公布H股发行消息后就引发股价狂泻。2004年公司再度启动H股发行计划,同样引发了股市的大幅波动。在这过程中,公司流通股东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前由清一色的内地机构把持,变成主要由外资机构主导。难怪当时有人发出感叹,中兴通讯发行H股的过程,似乎成了内地机构给QFII腾位子的过程。到去年三季度末,两家QFII分别持有中兴通讯流通股1939.99万股和1900.21万股,中兴通讯成为外资"下注"最重的A股公司。中兴通讯H股上市后,股价一度超过A股,这一市场表现让QFII笑到了最后。

    显然,QFII的国际视野成为它们征战A股市场最有力的武器。

    社保基金:另辟蹊径

    如果说战略配售中国石化(600028)可以看作是社保基金间接入市的话,那么直到两年后的2003年7月,社保基金才被市场发现首次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中。

    与QFII第一单相比,社保基金入市显然要低调得多。经过几年的运作,社保基金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股思路,那就是目标公司中小型化以及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化策略。尽管目前尚没有清楚证据显示社保基金过冬的业绩,但这种投资策略不失为抵御市场风险的高招。

    据目前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社保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家数达到了109家,持有市值总额为31.84亿元。比较而言,QFII的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6家和36.3亿元。从这两个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保基金分散化投资的特点。另外,从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看,社保基金持股中几乎看不到大市值股票,中小型的成长类公司已经成为社保基金的主要选股方向。

    但愿独树一帜的投资策略能够成为社保基金过冬的护身符。

    保险资金:拿来主义

    对于最晚直接入市的股市新生代机构保险资金而言,拿来主义成为它们对抗股市寒冬的重要方法。

    中兴通讯、盐田港(000088)A、长江电力(600900)、万科(000002)A等这些机构现成的重仓股成为众多保险机构直接入市第一单的目标,虽然它们都已经有相当大的涨幅,但毕竟抵抗住了股市历时四年的寒冬,而且机构对这些个股观点的高度一致,足以证明它们基本面的优秀。保险资金的拿来主义不能不说是目前状态下的优选。

    然而,最晚入市的保险资金显然并不甘于成为拿来主义的代名词,因为此时入市对于它们而言,既是劣势,更是优势。虽然多数优质上市公司几乎已全部被其他机构抢占,但是四年寒冬已经为股市春天的到来埋下了伏笔。如果说开放式基金入市正好巧遇股市冬天,那么,保险资金入市则显然希望结束这个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长冬季,高调而又密集的直接入市方式正是保险资金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漫长的冬季已经接近尾声之际入市的保险资金,更愿意讲述"春天的故事"。

    尽管股市春天将要到来的预期已经越来越强烈,但我们还是不要忘记冬天给我们的启示,因为只有经过冬天的洗礼,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股市冬天进场:揭密新生代实力机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