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时说道:"禅可以消除人的无明烦恼."有个人反驳道:"我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呢?"
禅师说道:"此等简单愚蠢的问题,你怎么提出来的呢?"
"你不回答也就罢了,怎么要侮辱我呢?"这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
禅师笑了一下,说道:"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大家看了以后,想想!!! 有的朋友对无明的问题还有许多疑惑,
有许多不甚明了之处,
所以我想先把有关无明的问题再详细讲讲,
这样以后讲如何打破无明的时候,
好多地方就更容理解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无明的产生都需要哪些条件。 我这人喜欢用比喻来说明问题,
如果我们用地里的茅草比喻无明,
那么长出草就需要种子、土地以及水和阳光、肥料这几个条件。
在这里,
草籽比喻无明的种子,
土地好比我们身体的觉知根,
水和阳光、肥料就是外面的色尘,
而草结出的种子,
就好比无明又熏染出新的种子。
对于草来说,
土地、水和阳光、肥料虽然都很重要,
但地里究竟能不能长出草,
真正关键的还是要看你往地里播撒的是什么样的种子。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你播草籽就长草,
如果播的是麦种,
长出的自然就是麦子。
我们众生也是这样,
根尘识这十八界只是无明或者智慧产生的必要条件,
最后究竟生出无明还是智慧,
关键要看你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种子。 有人说什么:
“念头所起处,正是无明根。”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念头所起之处不但是无明之根,
而且也是智慧之根。
要知道这个能起能生的根不是别的东西,
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原始觉性----本始基。 所以对于无明来说,
种子为因,
其它条件为缘。
或者说种子为内因,
其它条件为外因。
从这个意义说,
只有无明的种子才是我们斗争的对象,
其它的不但不是对立面,
而且是我们找出并进而战胜无明的盟友,
这一点是务必要牢记的。 前因后果,心静如明. Originally posted by 金钱黑豹 at 2005-3-26 16:05
一个禅师在讲禅时说道:"禅可以消除人的无明烦恼."
有个人反驳道:"我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呢?"
禅师说道:"此等简单愚蠢的问题,你怎 ...
善哉!善哉!施主大有佛缘.
妄动无明,也是佛家之大忌.
施主所说的无明烦恼属于佛家的"粗妄".施主如有向佛之心,可从"大悲心"学起.如能顿悟即可去"粗妄".
如想进一步消除“细妄"(即妄遍计分别念习气),则须悟透《般若经》. 前因后果,心静如明.
慢慢体会。谢谢。 本无何来有,未得不曾失。
无为无不为,欲求欲难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僧如来 at 2005-3-27 17:55
善哉!善哉!施主大有佛缘.
妄动无明,也是佛家之大忌.
施主所说的无明烦恼属于佛家的"粗妄".施主如有向佛之心,可从"大悲心"学起.如能顿悟即可去"粗妄".
如想进一步消除“细妄&q ...
师兄,谢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__<<心经>>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