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贴被收入MACD中心主页 !)
就目前国内投资机构和股民对中国股市的过激反应的几点看法:中国股市的换手率很高,在西欧,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股民,有的买股票、有的买基金,机构和股民持股都相对稳定,入市基本上是投资。一只股票的换手率是很低的,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十,而在我国,一只股票的换手率高的一年就可达百分之几百。这个原因和我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人的想象力丰富不无关系:
1、中国股市就目前来说股权关系复杂,除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外,流通股中又有A、B、H股,目前中国市场上(准确的说是大陆)只有A股和B股。国内市场的A股和B股还没有接轨,就谈到A股和H股要接轨。比如京东方,A股现在为6。22,而B股为2。55。
流传A股和H股接轨,那些带H股的A股便大幅大跌,H股的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每股的净资产决定的,比如ST吉化,其H股才2元多,A股有5元多,A股便连续几个跌停,但在中国的股市,净资产低可能是好事,在将来的非流通股上市后将是受益者,所以我认为不能完全以H股来衡量A股的价格。
2、个股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太敏感了,比如说有色金属类股票,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最近才回调不到3%,而相关股票却跌了近10%,表现为股票的敏感性超过期货,这是很不正常的。
3、对宏观调控也过于敏感,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是国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有一定的利好因毒,看你怎么理解罢了,所以在中国一遇到加息股市便要大跌,在美国几只加息股市反而上涨的道理,这决不是因为中国的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情雨表的原因,恰恰相反,国外股市才是。中国的股市一遇到不算什么利空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股市也要跌了一下,而最近的下调又没有一点反应。
总之中国的机构和股民都不成熟,因为股市本身也不成熟。
[ Last edited by 苏州活梅 on 2005-3-22 at 17:37 ]
很不错的原创贴 !
不錯! 就逻辑来说,楼主的观点我不造成.凭什么国外的标准就是对的,而国内的一切都是不成熟的?!
3q
说得很好。比期货更敏感的地方 中国的票票是不含资产的票据 现在不是说对错,而是说盈利。很多事情本无对错,看你的目的而已。 谢谢好帖
看看这位网民的观点,再对照谁有说服力。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676946&extra=page%3D2&stock=trade 总之中国的机构和股民都不成熟,因为股市本身也不成熟。 呵呵你是在透过本质看现象。 面对如此多的风险点,中国会发生金融危机吗?从中国经济难以遏止的扩张速度看,从迅速积累的不良资产看,留给我们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004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大,提高利率没有明显遏止投资和房地产价格,而银行体系不得不首先承受因利率上升引起的国债资产价格下降的损失;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下,中央银行使劲浑身解数也来不及回收不断扩张的货币供应,相反不得不承受增发央行票据付出的利率成本。从连“国九条”也救不活的股票市场看,或许中国经济已经处在慢性金融危机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大,发生类似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概率不大,也许喜欢渐进的中国人也会选择渐进的风险释放形式。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总要为不良资产埋单。
谁来埋单呢?统统由国家财政吗?刚刚结束的中央银行工作会议披露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是“加快建立市场化的金融风险补偿机制”,说的明白点,最终要靠市场埋单。尽管国家有义务保护金融体系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不会为所有的不良资产埋单,机构该破产要破产,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和保险公司的投保资金也未必全额获得赔偿,更不必说证券投资了。面对可能到来或已经到来的金融危机,您准备好埋单了吗?
有道理!
说的很深刻,但我国的股市还要经过长期的调整。上市公司的质量还是太差 的确,你了解中国吗? 我没来得及看后半段,怎么没有了 总之中国的机构和股民都不成熟,因为股市本身也不成熟。这一句是最后一句吗?
说白了,中国人真的过敏得狠。不过是有的方面而已。人性化的市场。不是一直有人说是赌场吗? 一切都是不成熟 中国的股民大多都是老老奶奶,
那一代没有市场经济,只懂大家一起赚钱,
股市这个集体的智商大大低于精英个人的智商,
中国人平均来说做生意真的不太会。。。虚拟的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