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在实际市势评论中,尽管有许多金融行业的评论记者经常试图用当用当时即期性的新闻来评判和解释市场的动向,然而艾略指出这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市场在大多数正常的情况下,市场总是充满着过多的利多和利空消息,而这些新闻均是为了给市场最近的走势局面作一番合理性的解释。在《自然法制》(Nature's Law)一书中,艾略特对新闻的价值如下的评论:
新闻是对一种已进行一段时间的力量的一种迟缓认知,充其量只能对未知趋势作个令人警骇的结论。对于各个新闻的实用性而言,均早已为市场老手作为炒作或投机的题材。艾略特认为没有单独一个或连串的新闻可以用来构成任何一个趋势。由于市场与趋势随各个阶段的情况不同而不同,同样的新闻内容所造成的影响也互异。 不管是在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艾略特认为市场均依一定的步伐向前迈进,而市场对于新闻的反映,在市场的即时阶段亦会表现出适当的程度。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态发生,如地震、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只有这类自然事件(无论程度大小),市场作出一定反映后,很快就会消失其影响力,这些事件从根本上并不能改变既有的市场趋势。艾略特认为,将新闻看作是股市的原动力是很不合理的。造成股市运动的内在动力不是新闻或消息的本身,而是市场所处的运动阶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波动的等级。同样的,新闻或消息对股市的繁荣、或萧条时期的影响,其层面亦各自不同,当市场行进的方向和一般所预期的方向不同时,靠新闻或消息来操作股票买卖的人,无异是靠运气来测试他的成功。
投资者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在某一段时期中,当市场走向为新闻所影响时,后市的发展却会与新闻消息背道而驰,一些利多与利空的出现,市场走势并不会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结局。例如,在多头行情刚刚起步的第一波,各种消息或者媒体新闻均会一如既往地以一种悲观谨慎的笔调出现。而此时市场却已露出多头走势的征兆。为此,市场趋向会按其既成的步调发展。这就是典型的所;利空消息出尽,大势反转";而接着产生的第三波与第五波的疯狂扬升,只是利多的持续出现而渐渐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这种利多消息仅可看作在原有的趋势中锦上添花而已。
当市场在走向第五波的多头末升段时,由于利多消息的出尽,此刻已能感觉到趋势已有反转的味道。尽管市场上仍还在散布各种乐观的看法,恋多情绪不散,但是市场终将会以第五波的走势而掉头向下。
总而言之,艾略特认为股市活动能提前反映社会经济的变迁,市场的固有表现、基本上是来制造新闻和消息的,而并不是由新闻来创造股市荣辱。 顶
谢谢! 中央拟出猛招救股市 一揽子方案将在两会后颁布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1:47 金羊网-新快报
拟人行、证监会等部委联合制订,预计两会后颁布
新快报记者 辛木
据香港媒体报道,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中国国务院计划在两会后颁布由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及证监会、社保基金等中央部委共同拟定就落实《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的一揽子方案。
据悉,上述方案是经过各部门共同协商后的成果,并已上报国务院,主管金融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已同意方案内容。待国务院召开办公会议讨论及通过后,将会对外公布实施。
图为:主管金融事务的副总理黄菊,一直与各部委合作改进股市漏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该一揽子方案是由国务院推动资本市场“国九条”6个工作小组共同制订,包括了拓宽券商融资渠道、鼓励合规资金入市、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试点、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以及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等6个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人行、银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劳动部、保监会、社保基金、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会、国资委。
消息指出,方案内容主要围绕六个小组的工作重点,当中对市场影响最大,亦是市场要求最强烈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可谓方案的“重中之重”,多年悬而未决,以及对股市会产生结构性转变的股权分置解决方式,会在今年落实。
据悉,股权分置最重要的精神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已经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明。消息人士形容,方案中的股权分置解决结果,应是绝大部分股民都会接受的。
人们对利好的理解也不一样,可能趋向一侄时,就产生作用!
我就认为上述是利好,可是.... 如梦初醒。。。
kk
3楼的消息可信度太小。在这个消息没有公布之前,还不能算是新闻。 新闻对波浪来说是催化剂 Originally posted by 赤狐 at 2005-3-11 11:12新闻对波浪来说是催化剂
同感新闻只能配合波浪发展,不能改变波浪方向。
顶
顶 有道理!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