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5 11:41

市场分析的三大因素之一[供求关系]

从多年的市场分析中,有三大因素是必须考虑的[供求关系]、[主力加入与减持的变化]、政策导向对市场的影响]
    供求关系历来都是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当商品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会回落。股市是一个特殊商品市场。它买卖的只不过是股票这种特殊的商品。我们从公开的信息中看到,今年新增资金大约在1300~1600亿左右。市场的存量资金[保证金]大约再2500亿左右。目前总流通市值约12000亿。假设,今年的总融资与去年持平,是1100亿[包括新发、增发、配股和发可转债],总体成交保持去年的水平。那么,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个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你怎样来分析和判断市场的走势。假设这些条件不变的话。市场的最大涨幅会到那里?你会怎样算?怎样看?

[ Last edited by 一粒尘土 on 2005-3-6 at 13:34 ]

kingsboos 发表于 2005-3-5 15:41

当商品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会回落。

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6 10:36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看到,是场的资金供给大于商品[股票、转债]的供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求大于供,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现象。由于股市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的市场,它的供求关系内涵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单看一方面。
    我们结合市场的历史来看市场供求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和变化。你不难发现新增资金的供给和存量资金的多寡对市场走势有着极大的关系。自1996年起,这种关系就更为明显。当新增资金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之下时,存量资金大体上决定了行情的涨幅。
    我们来看看2004年的行情,新增资金大约在1800亿附近,新增各类商品总额大约1100亿。从供求矛盾来看。需求大于供给约700亿。但这只是供求矛盾的一个方面。它存在着对资金的抽离我们还是要算的,其主要是:1:新股的发行对资金的抽离,以新股上市获利30%计算,去年的680亿新股抽离约266亿,2:交易费用的抽离[手续费和印化税],去年的总成交约为4。6万亿。交易费用大约为单向千份之四。这也抽离了约370亿。由此,我们看到,去年供求关系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之下。并不存在着求大于供。
    我们再来看看去年市场的真实走势。行情自1307点起动到1786点结束。总升幅约是36%,去年的存量资金约为3900亿,起动时的总流通市值约为12000亿。实际上,大盘的涨幅约等于3900/12000=32。5%,它之所以大于32。5%到达36%,这只要是大盘在上行的过程之中有新开户资金的加入。由于32。5%从供求关系来看,已达到了极限。往上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区域。所以,在1730点的时侯。我们就叫大家离场休息了。
    那么,大盘为什么又破1307创1187的新低?我们同样可以算算。去年高位是的流通市值约为16500亿。到1307点幅近时,场内的存量资金约为2500亿左右。比3900亿减少了约1400亿。与最高市值比,减少的幅度约为8。5%。1307*8。5%=1110亿。这也就是说。总市值需要减少1110亿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12000-1110=10890,减幅约为9%。我们再看看大盘1187低点与1307的关系。1187/1307=9%。
    从上面所说的,我们不难看出,供求矛盾是市场走势的一个最要因素。也是我们分析市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

junshaoge8 发表于 2005-3-6 10:50

谢谢!

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6 11:20

上面的,只是市场分析的一个方面,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的,你分析市场的依据是什么?政策?消息?还是什么的?特别是中期的趋向。

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6 11:28

对市场分析,正因为是市场,而且是一个特殊商品的市场,涉及的方面太多了。 但是,我们在抓矛盾的时候,要抓的,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方向。

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6 13:03

在分析中,我们还应通过市场各个阶段的成交来分析判断主力的筹码动态。要通过政策的导向来分析对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工程。

一粒尘土 发表于 2005-3-6 13:06

本人只给一些引子和思路。看能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5-3-6 19:19

选为精华,奖励10分

wzx66 发表于 2005-3-10 08:21

收藏。

fish9631 发表于 2005-3-10 21:49

有理

yona 发表于 2005-3-10 22:33

:)tks

baolong 发表于 2005-3-13 19:28

存量资金容易知道,新增资金总数你是怎么得到的?

xbuffalo 发表于 2005-3-13 19:33

好,支持

lm565656 发表于 2005-3-13 21:34

今年呢

飞天 发表于 2005-3-13 21:54

好贴,无愧精华,谢谢了

heli1_1 发表于 2005-3-13 22:41

很有道理,抓住了本质的东西!如果有更深入一点的分析就更好了,不错的思路!在实际测市中可能还有一定的问题!希望能够加强

cvb13 发表于 2005-3-14 00:50

gaoshou

颠颠 发表于 2005-3-14 03:13

谢谢!

佛一点 发表于 2005-5-5 20:18

拜读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场分析的三大因素之一[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