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的尺度
一只股票总是强弱的循环,大盘也是如此,各股的标志性阳线,大盘节奏的掌握,等等,也许,我们拥有了大部分,但是,亏损还是不能避免。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分析市场,然后落实到板块,其后是个股,这是大体的过程。但是,把握一些事情的时候的关键是细节。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获利。当我们第一次说支撑位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观察价格在支撑位的反应更为关键。当我们追求必然的时候,发现必然不很现实,当我们追求精确的时候允许了模糊。其实,让你挣钱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你能适合什么,而是你能顺应什么。这是必然,而进行,维持的关键在于相互反馈的二者的状态。
没有绝对以后还有什么呢?——顺应。买跌的人也是买在低点。
其实炒股就是买卖和不动,但是,执行起来有那么多的意外。无论我们用什么说话,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扑乳动物取代恐龙的过程是一场竞争。胜败也是眼前,但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应该‘是你为什么买入。
大师永远明白为什么买卖,输者总是在事后说为什么买卖。成王败寇,是大部分的文章,而成而王的文章不见得能让你获利。
变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道理。衡量靠自己,应变靠积累。
[ Last edited by 海杉 on 2005-3-2 at 18:17 ] 买跌的人也是买在低点。
这句话,下面还有内容啊。 “顺”是为取胜,应变是为减少损失,怎样“顺”,怎样应变,这就是能力。
说得好! 变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道理。 衡量的尺度到底是什么呢?
如何判断股票的强弱转换呢?
阳线对技术点位的突破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
真的有标准答案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