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大盘意见!
个人认为这两天机构可能通过股指来给管理部门施压。小弟愚见,高手末怪 历次会议皆如此☆☆☆☆☆ 2005年03月03日 实战看盘交流专帖☆☆☆☆☆
又没人开了,那偶还开吧。。。。。。大盘今日早间在 中石化,长电,联通等大盘股带领下快速走高,并短暂冲破半年线,然没持续几分钟,随即形式急转直下,钢铁,汽车等等纷纷倒转车头,向深沟开去,集体跳水幅度相当之大,全天最后以低点 1287.45点收盘,离半年线愈来愈远,难道又要继续踏上漫漫熊途吗?
图中也可以看到 今天最高点触及半年线,2.618压力线,冲破0.382回吐点,收盘仍然在0.382线以下,压力依然十分强大,继2月25日收个上影十字,连续两日小挫,今日终于收个阴阴的倒转锤头,并且不少个股跌幅十分巨大,如汽车,钢铁中不少大盘个股,对人的心理影响也不小。
两会召开在即,政策不确定因素在加大,或许是导致不少前期强势股跳水的一个原因
大盘如接下来交易日继续走弱,那对好不容易让人们看到的一点希望或许会更快的破灭
建立热情难,失去却很容易,或许这是今早 几个指标股卖力的一个原因
半年线不能冲破,或许也和1783点下来两次攻击半年线都失败一样,大盘就此继续走下熊途,来日方长,继续漫漫等待下一次的冲击
大盘明日持谨慎态度
第一看低 1280附近,第二看低1275附近
第一看高 1309附近,第二看高半年线
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少个股有自己的走势,受大盘影响不大
明日 黔原电力上市 。。。
[ Last edited by 龙德 on 2005-3-2 at 17:20 ]
恭喜夕阳武士
今天的行情出乎大多数人的判断,因铁矿大幅调价,钢铁股大幅下挫并带动关联产业走低,股指收出中阴线。从上证指数多年的走势图可看出,每一轮大的上涨,第一波都会有较长的趋势和上涨幅度。而此次第一波在第14个交易日和10%的上涨就改变趋势,次轮行情的时间和空间将十分有限,尽管行情可能不会立即结束。
1300一带有很重的压力,此次调整是冲不过还是主力要把1300的筹码振出还要看看后面的走势发展,建议还是出来看看,等趋势明朗在进入,至少要控制仓位!
谈点盘外的,论坛的斑竹们都很辛苦,自己要操作,还有给大量的网友解盘,有的要2,3点才睡,没有好的精力,在大压力的股市中无法充分发挥。建议大家踊跃发言,特别是踏准大盘和个股节拍的朋友,介绍一下操作思路,减轻各位斑竹的负担。
[ Last edited by 冲浪的人 on 2005-3-2 at 16:14 ]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点位值得注意,1是1283点另外一个是1259点,只要这两点没有破,再加上两会的背景,个人倾向于看多,毕竟历史上这段时期是100%上涨的!因此,对于短线操作者,现在应该退出以回避短期风险,中期来看上涨趋势还没有被破坏,因此,回调还是买进的机会! 明日量能,决定后续方向
[ Last edited by Janery on 2005-3-2 at 16:20 ]
同意.
Originally posted by 冲浪的人 at 2005-3-2 16:09今天的行情出乎大多数人的判断,因铁矿大幅调价,钢铁股大幅下挫并带动关联产业走低,股指收出中阴线。
从上证指数多年的走势图可看出,每一轮大的上涨,第一波都会有较长的趋势和上涨幅度。 ... 中期看多只能这样. 呵呵,今天开帖子可是有很大的压力啊,怕大盘跌啊,股票市场上永远是少部分人盈利啊,大家都看好一只股票的时候,就是比较危险的时候了,股票因为大家的买入而发生了变化,主力的手法也变了,现在的60018×正好趁大家都看好的时候来打压,谁也不知道他打压到什么价位啊 2日股指如昨日所担心的,无量冲击半年线,失败告终,大幅下跌,终收1287点跌15点,10日均线失守,成交量较昨放大三成;七成多个股下跌,长江电力放量冲高回落,小幅上涨护盘,而宝钢股份大幅下挫,石油、电力能源股一度活跃,银行、煤炭股小幅回落,地产、本地及多数科技股均有所回落,上海贝岭大幅回落,武钢股份、长安汽车、铜都铜业大幅下挫,钢铁、汽车、有色金属股等跌幅居前,4家涨停,涨跌幅度过3%比41:246,52家跌幅过5%;尾盘宏源证券大幅拉升出现异动;沪指60分钟BOLL选择了向下调整,后市可能将考验1260-1280点支撑,1280点将是重要支撑,而今天的大幅下跌从中线角度看似乎有一跌到位倾向,且近两日的量价出现背离,预计明日沪指可能先抑后扬,关键还是看成交量和蓝筹股的表现,最近蓝筹股的调整提供了不错的中线选票建仓的机会,若3日内多方未能收复千三,建议继续减磅。昨日就建议大家冲高时无量就要减磅了,钱在手,不管是中线还是短线,主动权都在你的手里!
今天的走势也许是机构之间的博弈,或者说是他们达成的共识!从保险资金、企业年金、银行资金等大机构的角度看,大资金要入场,而千三附近有着很多筹码,他们愿意为这些筹码轻易解套吗?之前对比过03年底和近期的均线系统,得出需要时间来使得均线系统靠拢,这样才有利于发动行情。沪指运行区间,1240-1260-1280-1300-1320-1340,目前以1260-1280为最重要支撑。中线行情判断仍未改变,版块仍看银行、地产和部分科技股,其他蓝筹版块则谨慎看好!物流行业亦是重点版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nnd的国际铁矿石大户,尤其是日本,又来害我们老百姓!如果有一天……
话说回来,70%多的涨幅将对不少行业今年运行的预期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从我们角度看,中线选股策略应有所对应!
建议大家搞个年度收益计划,尤其是对一次行情中的收益估计判断,比如本次行情我就估计20%,当你达到了10%时的时候你就要仔细结合大盘行情位置分析自己的寸头和股票,不要让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其实这个市场一直都有获利机会的,只是我们不懂得保留利润,总是犯经验注意错误!还有就是贪婪的心让我们一次次的坐电梯,甚至……
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留有后路总是对的!
最后祝飞天兄早日出关!在这代表大家向飞天等版主们致敬!你们辛苦了!也祝大家多多发财!
[ Last edited by yqy520 on 2005-3-2 at 16:55 ] 快占个位置,开始听课 从K线形态上来看,加速下跌刚刚开始.但收盘最后15分未能创新低使人们能看到些许希望.明天的顺势下冲是必然的. 明天逢高减仓 证券法的修改已成明面上的事情,尾盘000562的拉升是对此的一个预期,证券版块能否形成联动值得一看. 在央视及新华网的调查中,证券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均成为中选票数最高的一项.国有股减持在两会期间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来讨论.这会给两会行情带来一定压力.往年两会期间的红股市在今年可能例外,小心为好. Originally posted by 龙德 at 2005-3-2 16:52
从K线形态上来看,加速下跌刚刚开始.但收盘最后15分未能创新低使人们能看到些许希望.明天的顺势下冲是必然的. 五月之后交行A+H上市 有关材料已经上报证监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鸿雁 北京报道
“交行A股上市有关材料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至此,交行A+H两地上市已无悬念。
“虎山之行”
“我到现在也不相信交行能做到两地同时同价发行上市。”某券商人士很执拗地说。
在他看来,A股和H股是如此地水火不容,“对于两地同时上市,交行曾做过内部评估,而评估的结果让交行内部都对此心存疑虑。”他说道。
在关于交行上市模式的争议声中,A股市场现有的银行板块股票价格已经是几起几落。也正是由于顾虑交行两地上市对于现有银行股的打击太大,有关方面才犹豫再三。
“第一家真正实施两地同时同价发行上市的股票基本锁定为神华能源,交行发行上市可能将推迟到5月以后。”有投行人士说。
在A+H模式上的纷争,最早还是起源于交行上市。实际上,在汇丰入股时,交行就已经确定了两地上市的基本框架。同时两地监管部门对于同时上市的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试点”的光环下,交行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可期的获利诱惑下,交行成功发行上市的目标绝对不是问题。关键是,获利的是股市的新进入者,而打击的是老股民(即现有的相应板块股票的持有者)。
如果仅仅考虑“交行或者是后来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发行上市”的话,监管者应该是毫无顾忌的。但问题在于是如何兼顾新老投资者的利益?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讲话很值得我们研究一下。”上述券商说。
成思危在2月28日的讲话中指出:“股权分置不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而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股市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淘汰一些差的上市公司,让能够给投资者提供合理回报的好公司进入股市。”
成思危认为只要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了,在未解决股权分置之前,投资者一样会有回报。“把成思危的话与交行上市结合起来看,管理层的态度可以理解为:先让好公司上市,提升股市投资价值,下一步再解决股权分置等难题。”上述券商说道。
事实上,拖累交行上市的并非在A+H模式上的选择,否则神华能源怎么能抢了“A+H”第一?而刚刚公布的交行2004年年报,则将进一步加重交行上市成功的砝码。
最新的交通银行年报数据称,2004年交行各项存款总额达10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2%,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93%,比2004年6月末进一步下降了0.4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经营利润123.59亿元,增幅达30.09%,拨备前利润也超过了100亿元,而税后的净利润为50多亿。
显然,交行如此好看的一份年报背后,上市的进程也日渐清晰起来。
H股国有股减持
就在媒体对交行上市模式“扑朔迷离”时,从外资承销商传出的消息称,交行的国有股东有意在H股减持。
“交行H股上市将参考平安保险模式,实施国有股减持并相应补充社保基金!”消息人士透露。
而来自财政部相关人士的说法也与该消息一致。
根据《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5条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按照融资额的10%减持国有股。
“虽然内地市场国有股减持被叫停,但在海外市场的国有股减持却一直在进行。中国财险(2328.HK)和中国人寿(2628.HK)2003年完成海外上市后,都先后进行了国有股减持,总计减持约5亿美元。”有投行负责人介绍。
“交行如果实施H股的国有股减持,则可能的情况是对现有的国有股进行存量发行,按照融资额的10%减持。减持所得将划转社保基金。”该投行负责人说。
根据已知的交行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中央财政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5.5%,外资股东汇丰为第二大股东,持有19.9%。其余,社保基金持有14.2%,中央汇金公司持有7.67%,其他国有股股东持有20.6%,非国有股股东持有12%。而发行上市后,目前的股东持股比例将重新洗牌。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的报道称:交行已原则上决定其扩大后资本的8%在香港上市,8%在上海上市,另外还有4%的股份将作价约7.5亿美元出售给汇丰银行?HSBC?。
虽然无法印证汇丰将为另一个4%支付7.5亿美元的代价是否已经铁板钉钉,但汇丰保持19.9%的持股比例的做法,在国有股H股减持的条件下,将有望挑战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汇丰在交行发行上市的同时,所购入4%的股份应该与同时发行的流通股股价一致。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汇丰作价7.5亿美元的说法值得探讨。”有市场人士说道。
而在参照平安保险上市模式上,同为大股东的汇丰显然更容易接受。根据入股协议,汇丰将以战略投资人的形式出现,并将所持有的股权锁定一定期限后才能抛售。
“汇丰入股的成本,将是交行上市后二级市场价格的底线。平安保险如此,交行也将如此。”上述市场人士说道。
他说,在H股市场从来没有股权分置的说法。所以,内资股东在H股减持完全是自由的。“至于要减持到什么程度,这与管理层将交行如何定义有关。不排除汇丰因为国有股股东减持而跃升为第一大股东的可能性。”
社保基金海外划拨等待政策开闸
同样是交行大股东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1.8元/股的成本持有交行现有股权的14.2%。按照社保基金各部门职能划分,这部分股权将由社保理事会股权管理部管理。
而伴随交行H股上市而来的国有股减持的是,社保基金海外投资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据悉,社保基金已经获得国务院对其海外投资的批准,目前社保基金启动海外投资只等有关管理办法出台。
在交行上市问题上,社保基金有两块进账。一是现有的14.2%股权在溢价发行时的账目增值,二是H股国有股减持上缴。
目前,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境外上市公司出售国有股所得。
在谈及海外投资问题时,社保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表示,目前,社保基金“出海”只剩下手续问题。
“届时可投资海外的资金额度预计为5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这个数字不到整个社保基金总额的5%。”项怀诚曾表示。
项的言下之意即海外投资资金匮乏,但解决的途径并非没有。
项怀诚透露,社保基金的一个重大收入来源即将启动:“16大文件里有表述,将国有资产划拨到社保基金,充实基金的规模,这方面的工作还未启动,启动后划拨进来的资产增加会比较多。”
他还表示,由中央统筹的“国有资产划拨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成员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他希望划拨工作能够早日开展。
在交行上市问题上,一方面是国有股减持所得上缴社保基金,一方面是交行作为战略投资人持有交行股票。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社保基金将如何处理所持有的交行股权,但如果是实施了国有资产划拨的形式筹集社保基金的话,也许交行股权结构又会有新的变化。 我想没有坏到哪里。
[ Last edited by 飞舟 on 2005-3-2 at 17:22 ] 搞不清楚。 学习!
先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