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谁 发表于 2005-2-4 02:10

中国证券市场月度报告(2005年1月)

1月份市场回顾

    1月份大盘承接去年跌势,呈现加速下跌态势,市场价值重心继续下移,指数创出5年以来新低,平均股价创出了1996年4月份以来长达8年的新低,市场交投清淡,表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金入市谨慎、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股指继续下跌探底

    2005年第一个交易月,大盘承接去年下跌走势继续下跌,一个月内出现三个低开缺口,并呈现加速下跌态势。1月份上证综指以1260.78点开盘,最高上冲1265.95点,最低下探1189.21点,收盘于1191点,当月股指下跌了75点,调整幅度为5.92%,创出5年以来新低。从成交量分析,1月份大盘维持缩量下行态势,当月沪市成交量为1071.42亿元,较上月的1279.23亿元减少了207.81亿元,减少幅度为16.2 %,月换手率维持较低水平,市场交投清淡,不够活跃。这种缩量下跌态势表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金入市谨慎、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也预示大盘做空能量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后市还有进一步下跌机会。从月K线形态来看,1月份月K线组合为二连阴,没有止跌迹象,这也预示大盘还有反复探底可能。

    二、市场重心继续下移   

    由于1月份股指继续下跌,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市场价值重心继续下移。1月31日,沪深两市平均股价为5.20元,较2004年12月底的5.52元下降了0.32元,减少幅度为5.8%。同时1月31日平均股价创出了1996年4月份以来长达8年的新低。

    1月份高价股数量继续减少,7元以上的股票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6至10元股票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减少幅度为3.1%;而低价股数量继续增多,4元以下的股票数量增加最为明显,其中3至4元股票增加幅度最大,增加幅度为4.3%。这表明1月份低价股比例在继续增多,市场重心持续下移。

    虽然就股价水平变动而言,1月份市场重心仍在下移,但就涨跌幅度而言,1月份市场出现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上涨个股家数较2004年12月份明显增多。上涨股票家数为252只,较上月增加了8.3%;而大幅下跌的股票明显减少,1月份跌幅大于10%的股票总数为415只,较2004年12月份减少了5.3%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印花税降低刺激市场出现短线大幅反弹,导致上涨个股增多、下降个股减少。

    三、股价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剧

    1月份股价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剧,一个明显标志是,在一些蓝筹股逆势走强的同时,比如中集集团、中兴通讯、贵州茅台、中化国际等,低价股数量明显增多。另外,1月份股价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个新变化,那就是受低价大盘股发行以及A、H股接轨影响,相关个股出现大幅下跌。电力、H股板块跌幅较大,1月份跌幅最大的前20名股票就包括了创业环保、东方电机、涪陵电力、恒远煤电、许继电气等。

    股价结构调整还表现在行业和板块指数涨跌幅度方面,1月份板块指数上涨最大的是旅游酒店板块,上涨幅度为4.29%;下跌幅度最大的是煤炭石油板块,下跌幅度为13.66 %。

    1月份板块涨跌最大特点是蓝筹板块逆势走强,汽车、钢铁、金融、白酒等蓝筹股表现出色。同时,消费升级类板块,比如旅游、通信、传媒等也出现阶段性活跃,成为月度表现强劲的板块之一。

    四、资金流向出现分化

    1月份市场资金流向发生明显分化,老牌绩优股尤其是行业龙头成为资金流向的重点,中集集团、中兴通讯、贵州茅台、中化国际、海油工程、盐田港、大商股份、烟台万华、华鲁恒升、宝钢股份等反复走强。同时,新网络板块也成为市场资金流向的阶段热点,道博股份、武汉中商、甬成功等吸引了短线资金的介入;地产板块月底出现整体走强态势,新湖创业、万科A、金融街等成为资金流向的主要品种。

    1月份资金流出明显的板块主要是上市公司"高管风波"涉及到的个股,以及经营业绩出现重大亏损或发生重大违规事件的板块,相关公司股票均出现大幅下跌,资金撤离迹象十分明显。其中,三毛派神、开开实业、山东巨力、深圳机场、鄂尔多斯、青鸟天桥、东泰控股、闽东电力、科苑集团等成为资金流出最明显的品种。

    五、融资情况

    1月份结束了2004年8月份以来新股发行暂停局面,询价制度下的发行开始实施。同时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步伐也明显加快,市场融资功能得以恢复。



                           1月份重要信息点评

    ●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尚福林为今年资本市场发展定基调

    200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于1月6日-7日在北京举行,尚福林主席作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工作报告,为今年的资本市场定下发展基调,即2005年全面贯彻落实"国九条",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仍将是市场发展的主线。与2004年不同的是,今年多部门参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落实"国九条"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解决影响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上将力图有所突破。对照"国九条"中提出的各项要求,那些尚待落实、存在相当难度的问题都将可能被纳入今年的工作重点。这表明市场制度化建设步伐将继续加快,尤其是股权分置问题可能会提到议事日程,这一方面为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在这些重大问题尚未明朗之前,市场将维持震荡探底走势。

    ●恢复新股发行,实施股票发行询价制度

    中国证监会14日宣布自即日起恢复新股发行,今年春节前将安排两只新股发行, 2005年第一只新发行的股票将是华电国际,这表明自2004年8月30日起停止的新股发行工作得以恢复,市场扩容速度将加快。在股指维持反复探底局面下,扩容因素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询价制度下发行的股票价位较低,由此引发相关股票及市场重心出现下移。如在华电国际公布发行期间,电力板块影响最大,电力个股普遍出现了大幅下跌,1月份整个电力板块的平均价格由月初的6.08元下跌到月底的5.4元,下跌幅度高达11.2%;同时H股板块也出现大幅下跌,H股板块平均股价由月初的5.63元下跌到5.17元,跌幅为8.2%。由于节后还将发行一些超级低价大盘股,询价制度对市场的负面冲击远远没有消除,市场重心将由此面临继续下移的严峻考验。

    ●非流通股股份转让办法引人关注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中国结算公司共同制定颁布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业务办理实施细则》,公开股份转让信息由证券交易所在其指定网站上予以披露,证券交易所于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发布公开股份转让信息。但截至1月31日,证券交易所并没有发布一则公开股份转让信息。由于目前市场仍处在反复下跌过程中,询价制度对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非流通股股份转让引人关注。

    ●财政部决定证券印花税下调至1‰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书所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这一重大举措的出台,一方面是对"国九条"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也是管理层呵护市场、保证市场稳定发展、不希望股指大幅下跌的体现。受此鼓舞,大盘在1月21、24日出现短暂强劲反弹。但由于降低印花税属于中长期利好,其根本目的在于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因此,过多地把降低印花税利好与大盘反转联系在一起不够客观。当然降低印花税在减少交易成本的同时,对提高市场交投活跃程度还是有帮助的。

    ●高管风波拉响个股警报

    进入2005年1月份以来,随着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相继落马,短短一个月先后有9家上市公司10位高管受到查处。最引人关注的主要有东北高速、开开实业、深圳机场、山东巨力等。同时,包括利嘉股份、国光瓷业、丰乐种业、方大A以及ST数码等五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高管风波显示了管理层打击违规犯罪、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净化市场、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具体操作中,难免引发相关公司股票出现大幅跳水,这提示广大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一定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管理水平。对于那些管理混乱、经营不规范,尤其是发生过重大违规或被谴责、查处的公司,一定要注意规避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

    ●年报披露工作拉开帷幕

    1月8日,首份年报亮相,恒丰纸业公布2004年报。截至1月31日,共有4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其中沪市26家、深市17家,市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年报业绩优良或发布业绩预增的公司股票出现逆势走强,中集集团、中化国际、五粮液、辽通化工、齐鲁石化等股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一些业绩出现大幅滑坡或重大亏损的公司,其股价则出现了大幅跳水,比如青鸟天桥、四环生物、北亚集团、龙头股份、山东巨力等。这表明在大盘反复探底的弱市格局中,业绩或成长性良好的公司将成为市场投资的重点,而基本面恶化的公司,将成为市场抛售的主要品种。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品种时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以质取胜。

    ●大鹏证券被长江证券托管   

    1月14日下午,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在大鹏证券总部宣布了大鹏证券被长江证券托管的处理决定。受此影响,一些参股大鹏证券或存在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比如科苑集团、华夏建通、东北高速、江西水泥等,这表明市场非系统风险依然较大。



                               2月份行情展望

    由于询价影响尚未消化、扩容压力巨大、不确定因素影响加大,大盘在相继跌破1300点、1200点整数关后,几乎找不到什么重要支撑,市场很难走出反转行情。当然,由于个股普遍超跌,这就为2月份出现一定的反弹行情创造了条件,投资者可关注逆势走强、基金增仓以及超跌严重的个股。

    一、股指将继续探底

    首先是现实的询价影响尚未消化。由于1月份市场恢复了新股发行,并实行了询价制度,作为询价制度第一股,华电国际由于其发行价格只有2.52元,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电力股价格,引发电力板块大幅下跌。同时,由于华电国际发行价格与其H股价格非常接近,导致H股板块也出现大幅下跌。即使具有蓝筹概念的仪征化纤、东方电机等也出现持续大跌,从而引发股指下跌。目前看,新股发行对行情走势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如果华电国际上市后的定位依然比较低,这势必会再次引发现有股价的结构调整。另外,作为中小板上以询价制度发行的第一股黔源电力虽然公布了招股说明书,然而询价结果尚未明确,也还没有具体上市日期。但其上市后如果像其询价区间那样价格依然较低,也必将引发中小板个股大跌,这是最为令人担心的做空动力。因为截至1月底,38只中小板个股的平均价格依然高达11.58元,而主板市场目前高于10元的股票只有104只,只占所有股票的7.5%。这表明中小板个股的价格依然偏高,下跌空间较大。黔源电力如果低价上市将引发中小板整体下跌,将对股指产生较大的冲击。

    其次是扩容压力较大。虽然询价制度正式实施后只发行了两只股票,但市场广为关注的一些超级大盘股,如四大银行、中石油、华神集团等目前仍没有明确发行时间,这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凡是大盘股发行前后,股指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历史经验也显示大盘股的发行必将促使股指重心下移。这可以从最近两年大盘股的发行与股指的波动情况来说明。中国联通、长江电力、华夏银行、南方航空、白云机场、中信证券实施IPO的当月,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幅度分别是-4.69%、3.63%、-3.86%、-0.62%、0.72%、10.47% ;实施IPO的前一个月,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幅度分别是 -5.10%、-1.38%、-3.71%、-5.72%、-0.09%、-5.34%。由此可见,虽然大盘股实施IPO当月股指有涨有跌,但实施前一个月股指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这表明大盘股的IPO对指数的负面影响确实不容忽视。

    最后是不确定因素影响加大。2月份由于春节长假影响,交易时间较短,市场谨慎、观望情绪占据上风,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无疑加深了这种心理。"国九条"将逐渐得到落实,而对于股权分置问题,1月份管理层也表示股权分置小组工作进展顺利,这使投资者普遍感到股权分置问题距离解决已为期不远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不论是中小投资者,还是基金等机构,更多是采取离场观望策略,不愿贸然大规模入市,这恐怕是影响2月份股指走好的主要因素。

    二、重要支撑位缺失

    过去为了抑制股指的长期下跌,管理层多次出台救市政策。但由于诸多政策救市的着眼点是"挽救股指本身的下跌、促使股指上涨",并没有注重市场制度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市场发展的障碍。因此,历史上每当出台重大利好政策,股指总会出现力度较大的上涨。但这次政策救市的目的不同,其根本思路在于制度化建设,彻底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最近一段时期内虽然也出台了一些重大利好政策,但市场反应较为平缓,并没有出现较大级别的上涨行情,使得市场对政策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投资者普遍感到无所依靠,信心不足,这是股指持续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技术层面分析,1999年以来,市场多次在1300点一线产生大级别的上涨行情。当前期股指再次跌到1300点附近时,市场也寄予厚望,但遗憾的是股指最终选择了向下突破。不但跌破了1300点,还多次跌破1200点,使得市场不敢再相信技术支撑。同时,从技术形态本身分析,一旦有效跌破1300点,下跌空间巨大,几乎找不到什么重要支撑,市场目前也不敢再凭借技术去寻找支撑位。可以说,股指目前已经失去了运行目标,完全是一种"自由落体"运动。在市场重大问题尚未解决、投资者信心尚未恢复之前,市场很难走出反转行情。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2月份大盘仍面临继续下探机会,但并不意味着股指会出现单边下跌走势。因为目前大盘毕竟处在较低区域,加上经过1月底的连续下跌后,个股超跌越来越明显,这就为2月份大盘出现一定的反弹创造了条件。虽然时间和力度都可能较为有限,但个股机会会较多,值得关注。

    三、三类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1、逆势走强个股

    根据历史经验,在弱市中反复走强的个股往往蕴藏着较大的投资机会,对于弱市中表现出色的个股一定要高度关注。从具体操作而言,弱市强股主要有两类:一是题材、概念性股票,比如1月份曾经反复炒作的以IPv6为主的新网络题材股。这些股票由于缺乏业绩支撑,更多的是阶段短线机会。虽然1月底这些股票也出现大幅调整,但由于受到资金关注,下跌后蕴藏的反弹机会也较强,不妨对于龙头品种予以适当关注。二是业绩优良股票。在1月份大盘持续调整过程中,一些业绩优良的个股表现独特,基本没有受到大盘影响,比如五粮液、贵州茅台、中兴通讯、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化国际、振华港机、大商股份等。这些品种由于受到业绩和成长性支持,成为市场主力资金长期运作的重点。虽然短线机会不是很明显,但中长线机会十分可观,追求中长期稳定收益的稳健投资者可在回调过程中适当关注。

    2、基金增仓个股

    1月份基金相继公布了持仓情况,这无疑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好的选股思路和机会。在根据基金仓位变化选择个股时,中小投资者可把握两种股票:一是基金连续增仓的个股。不要只看一个报告期的增仓情况,最好是把2次以上增仓情况连在一起分析。对于基金在不同季度连续增仓个股要重点关注,因为这表明基金在有计划、大规模介入,未来上涨空间较为可观。二是基金在低位增仓明显的个股。经过大盘持续下跌,一些个股目前处在历史低位,风险释放充分。如果有基金在低位大幅度增仓,说明基金已经认可了该股价位,下跌空间将极为有限,这是非常好的投资品种。根据基金公布的仓位变化数据,可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类中的白酒、医药、房地产等基金增仓品种。行业龙头个股,如港口、通讯、机场等基金增仓品种也是非常好的潜力股。

    3、超跌严重个股

    经过连续下跌,两市股价平均水平创出8年以来新低,低价股尤其是2、3元的股票数量大幅增加,个股超跌现象十分明显,这无疑为其中个股展开超跌反弹提供了机会。在把握超跌股机会时,中小投资者一定要留意基本面情况,最好是选择那些首次出现亏损或微利的超跌低价股。这样既可以把握超跌反弹机会,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规避退市风险。重点关注农业、医药、商业等发展前景看好的超跌低价股。



1月份个股涨跌幅情况   
涨跌幅区间个股家数所占比例(%)较上月占比变动(%)   
小于-15%   171       12.4         0.1   
-15-- -10%   244       11.9          -5.4   
-10-- -5%      570       41.4         2.3   
-5-- 0%       311       22.6         5.3%   
0--5%      164       11.9         5.1   
5--10%      61      4.4         2.2   
10--15%      16      1.2         0.6   
大于15%      11      0.8         0.4
      

新股首发   
发行时间证券名称发行规模每股发行价格   
1月24日华电国际7.65亿股2.52元   
1月25日黔源电力5000万股5.38-5.97元   
配股   
证券名称股票代码配股数量每股配股价格   
青岛双星   000599   2800万股4.33元   
标准股份   600302   2700万股5.26元   
增发   
证券名称股票代码增发数量每股增发价格   
航天长峰   600855   6500万股4.79元   
天通股份   600330   4500万股6.28元   
南钢股份   60028212000万股6.55元

(策划:上海证券报全国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总裁联席会议 执笔: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报)

海杉 发表于 2005-2-4 07:58

Originally posted by 谁怕谁 at 2005-2-4 02:10
1月份市场回顾

    1月份大盘承接去年跌势,呈现加速下跌态势,市场价值重心继续下移,指数创出5年以来新低,平均股价创出了1996年4月份以来长达8年的新低,市场交投清淡,表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金入市谨慎、参与 ...
值得一读。
希望您多发表原创

谁怕谁 发表于 2005-2-4 14:37

Originally posted by 海杉 at 2005-2-4 07:58

值得一读。
希望您多发表原创

原创不好发啊?

向大家求教和讨论到是可以。

sdliy 发表于 2005-11-21 11:00

有证券行业的研究报告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证券市场月度报告(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