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然法则进行证券交易的九颗念珠
一:没有绝对是绝对的真理。二:自然存在的方式是阴阳互根,对立统一的!
三:自然的本性是——遍存万有,无始无终。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0,1,2,3是自然母数中的母数,自然化生的基本模式。
五:经典的交易法则。经典的交易法则共通的特点——简单、清晰。江恩的3日图波动交易法则,海龟法则,墨非法则,《专业投机理论》中提到的1、2、3法则、2B法则……,这些都是经典的交易法则。
六:交易系统与个性。从你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你在这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个性与生俱来。在执行系统交易的初期,要忽略个性,无条件执行系统给出的信号,就是要毫无个性。达到极致,个性会自然显露出来。
七:执行一套系统,以不变应万变。多市场、多交易系统,是系统交易的重大误区。一个剑客,不管与之格斗的对象是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始终携带的肯定是他最为心爱的武器——一把剑。以自然法则为根,执行一套交易系统,付之行动,一直到赢。
八:股市之外。通过自然法则进行证券交易获取利润,同时反过来,让你更加彻悟自然,摘取人类意识最高的果实——开悟。历代大师利用自然法则进行内炼外用的实例:孙子创《孙子兵法》(无与伦比的兵法),鬼谷子创纵横术(无与伦比的公关外交术),张三丰创太极拳(无与伦比的武术拳种),宫本武藏创《五轮书》(无无与伦比的剑法),江恩创波动交易法则……。
九:公开与秘密。历代宗师在广传普渡时,为何对某些学生特别钟爱,收为关门弟子进行密授?江恩为何带走波动率的计算方法,给世人留下悬念?天机不可泄露? Originally posted by yepqcn at 2005-1-29 01:25
一:没有绝对是绝对的真理。
二:自然存在的方式是阴阳互根,对立统一的!
三:自然的本性是——遍存万有,无始无终。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0,1,2,3是自然母 ...
您的发言很有新意 本人将于《试解“太极图”、“自然法则”、“道”》篇中与大家交流各个门类的宗教、哲学,探索自我及自然;于《用自然法则进行证券交易的九颗念珠》篇中收集展示各个领域运用自然法则的实例;于《一套可行的交易系统》与大家交流交易策略、交易技巧。请大家给予提出意见,有争议才能有进步。文字是语言的浓缩、语言的精华,本人不敢乱语,时感写作吃力,发贴、复贴也比较少和慢,请斑竹和各位谅解
M.C.埃舍尔
M.C.埃舍尔(荷兰),无以伦比的画家。虽然他的名字没有梵高、毕加索的名字响亮,但他拥有跟其他开悟的宗师一样的姓氏:神秘。一直以来,艺术被认为只为了表达情感,“理智”几乎是反对艺术的代名词,差不多所有崇拜埃舍尔的批评家都忌用“理智”二字。根据埃舍尔的创作意图及一般的理解,显而易见他的作品充满理智。虽然,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缺乏通常意义上的激情,但画中那些精心雕琢的细节包含着一种使人如痴如醉的情绪。
他的作品属“智慧图象”,用他的话说:“是为了传达思维的一条特殊的线索——这是主宰我们周围世界的自然法则……通过观察结果,最终使艺术步入数学领域。”
下面展示的是他一幅最令人惊叹的作品——《昼与夜》:
画面的下方中部是些菱形的田地,我们的视线离开田地自动上升,田块的变形很快,刚升了两级已成了白色的飞雁,沉重的大地突然飘升到了天空,白色的大雁越过码头边的小村飞向黑夜的深处。
我们也可以从下面选两块暗色的菱形田——它们向上升腾的结果是变成一只只黑色的飞雁,朝着左边阳光明媚的田野飞去,下面的风景与右边的夜景完全一致。
从左到右,白昼逐渐变成黑夜,从下到上,大地变成了天空的生灵……
埃舍尔在19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表达了他对无止境的一些感叹:
“我们无法想象在宇宙的冥冥黑暗中,遥远的星星后面会有一个尽头。这个界限的另一面就是那‘虚无’的存在。‘填空’这个词汇对我们来说,还实际点,因为这个空间在我的想象中确实是空的,但我们的想象力没办法用无尽的空间去解释‘虚无’这个词汇。因此,自人类在这个地球诞生后,能躺、坐、站,能在地上爬行、跑步、乘船、骑马、飞行,又能飞离地球;我们就抓着幻影、九泉、炼狱、天堂、地狱、再世或长眠,在这里面我们能重新进入一个永久的时间和无尽的空间。” 让我们重温一个和尚的故事:
故事说,从前有坐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在讲一个故事:故事说,从前有坐山,山里有座庙……
下面展示的是埃舍尔的另一幅画——《画廊》。左下角是一画廊的入口,画廊内正举行绘画展览。眼光左移,我们看到一个青年站在一幅画前聚精会神地看画,其画上有一艘船,远处左上方沿码头有许多楼房;再看右上方,楼房绵延而来,到最右面时出现一栋角楼,角楼是一间画廊的入口,画廊内正举办画展……年青人站在那里看画……
整个画面是游戏,是幻觉,它基于埃舍尔的一张坐标网图(图3),这张表格本身就是一个封闭式的环形膨胀动势,即没有开端,也无结尾。对于这种结构,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
图1右下角有一些不规则的四边形,将它沿底边向左延长会产生另外一些不规则四边形,放大率为4倍,然后再沿左边线向上发展它们,又会产生同样数目的不规则四边形,放大率为16倍,再沿顶边向有延长,我们会得到放大率为64倍的不规则四边形,数目相同;再沿右边向下回到出发点时,这边同样数量的四边形已被放大256倍。这些原来仅一厘米的小东西竟成了2.56平方米大的不规则四边形。
这里,我们不能完成整个放大过程,只能完成第一级和第二级,另外的过程只能通过数字来表达。
埃舍尔起初试图用直线来完成这一设想,后来改用曲线(图2),但采用不规则四边形仍不变。运用这一构架已经可以完成《画廊》一画的大部分构图,但中心总有一块空白难以弥补。如果将结构按同样的道理放大,将原来的ABCD拉扯成A’B’C’D’,使之膨胀起来,但过程须得合符逻辑。
在图3中,我们只进行了两次放大,事实上埃舍尔在他的画中也是这么做的。《画廊》的右下部大左上部就有近似的情况。画面的空间到这时已经用尽,进一步放大在这一画面已不可能完成,因为更大的平面空间已没有了。埃舍尔的这个创举真是了不起,他驾驭住了最后两次流变性放大。他让一个在画廊在一幅画里出现,又让它在同一幅画里萎缩,而自己却从这里出发了。
我平静的心灵愉悦在这完美之中,它们证明不是我“创造”了它们,也不是我发现了它们。数学的规律根本就不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它们本身“存在”而且完全独立于人类的智慧。
——M.C.埃舍尔(ESCHER)
[ Last edited by yepqcn on 2005-2-1 at 17:13 ] 海市蜃楼最美丽.:o
回复 #1 yepqcn 的帖子
天机不可泄露 :*1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