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tinhe 发表于 2005-1-20 19:33

d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0 21:53


          10 .“道氏线”可以代替次级趋势 —— 在道氏理论中的术语中,一条“线”是一个或两个指数进行一种横向运动,它持续两三周时间,有时持续数月;其间,价格在(其平均值的)大约5%或者更小的范围内波动。“线”的形成表明买卖双方的力量大致平衡。当然,最终或者是在这个价格内的卖盘被耗尽,那些想要买入股票的人不得不提高买价以使持股者出卖股票;或者是那些基于出售的卖家发现在这一条“线”的价格区间内的买盘已经消失,从而他们为了卖掉股票只能降价。因此,价格上涨突破一条已经形成的“线”的上线是牛市信号;相反,价格跌破其下边线是熊市信号。一般来说,“线”持续的时间越长,其价格区间越窄或者越紧凑,其最终被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

       道氏线经常产生,道氏原理的追随者一定要认出道氏线。它们可能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形成(表明出货或建仓期),但它们通常更多地出现在已经确立的主要趋势中的修整或者说巩固过程中。在最后一情形中,它们代替了典型的次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但价格运动出(无论向上或向下)一条道氏线之后,通常会有一轮沿同一方向的运动——其规律大于一轮新的价格浪冲破前一基本浪设置的限制之后(理论上计算的)价格运动的规模。在实际运动产生之前,价格突破道氏线的方向不能确定。通常对道氏线设置的5%的限制只是基于经验而主观给定的;一些稍微宽点的横向运动,鉴于其内价格紧凑而且边界整体,也可以认为是真正的道氏线(在本书的后面,我们将会看到道氏线在许多方面都与在个股图表中出现的被叫做“矩形”的一种定义严密的形态相似)。

~~~~~~~~~~~~~~~~~~~~~~~~~~~~~~~~~~~~~~~~~~~~~~~

       在这里,包括很多方面,都以“指数”为例说明道氏理论的研判或者根据。这些除了作者当初就是有“市场指数”观察总结而来的“道氏核心”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指数的研判技巧和个股是不同的。

       由于指数的统计不同,所以不同的成分股构成的指数也就代表了相对应的市场重心方向。即使是以上涨指数为例的话(上证指数是将所有A B 纳入统计),也会因为成分股的分歧等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在个股研判上,则不需要这么复杂。相对“主力”而言,个股走势基本上就是以他为代表的单方的主要影响力量。对于指数,表现复杂但趋势一旦形成则不易更改,同样反转一旦形成则也将持续发展。即细节表现相对复杂但趋势研判要叫容易些;个股恰好相反,表现较为随机明显,相对研判具体变化就复杂。

       那么,如果“道氏线”是发生在趋势中,基本上还是会继续延续原趋势的。除非“道氏线”产生的位置是处于“出货区”和“建仓区”而导致反转出现。

       以本文中提到的,持续“两三周到数月,波动大约5%”等条件。给出向上突破则牛市,向下则熊市。需要注意,作者在这里只是摘取了市场趋势中的一个阶段定义。虽然本身给予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但是由于并没有定位在具体的趋势发展中,所以本文也是一种现象的解说,而不能定义突破就是“熊、牛”的市场含义。请注意酌情区分。

       在明显的趋势形成后,如果出现“道氏线”现象,则意味着原趋势的“过渡”或者原趋势的“衰竭反转”。视其定位趋势循环周期和空间波动的具体发生位置,而做后期的具体推测。象书中提到的突破后一般情况是要大于上一轮的幅度,只是其中的一种变化。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1-21 at 10:49 ]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2 19:22


          11 .只用收盘价 —— 道氏理论并不关心收市之前一天中出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而只考虑收盘价——即成分股一天中的最后成交价格的平均值。在讨论图表绘制时,我们已经讨论过每日最后成交价格在心理上的重要性,这里我们不再去做进一步的讨论,只是指出一点:这是道氏原理中另一条经受住了时间检验的原则。它是这样奇作用的:假定基本上行趋势中的一轮中等上涨在某一天的上午11点达到其峰值(比方说此时工业平均指数达到152.45点),然后又跌回150.70点。为了表明基本趋势仍在上涨,下次上涨只需收在150.70点以上即可。前面的这个日高点(152.45点)则不需考虑。反之,如果第一轮上涨的数据不变,下一轮波动将价格推至日内高点,比方说152.60点,但收盘时价格未能站到150.70点之上,则基本牛市趋势是否在持续仍然处于不确定之中。

       一个指数应该超过前一界限(顶部或底部数据)多大程度才能给出(或验证或再确认)市场趋势的信号?近年来,市场研究人士对此存有不同的见解。道与汉密尔顿显然把收盘价的任何穿透(即便只有0.01点)都认为是有效的信号,但一些现代评论家已开始要求一个整点(1.00)的穿透。我们认为原有的观点是最好的表述,历史记录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或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新提法的修证。1946年6月市场发生的情况(在下一章中我们将对其进行描述)展示了这一正统的“任何穿透都有效”原理的决定性优势。

~~~~~~~~~~~~~~~~~~~~~~~~~~~~~~~~~~~~~~~~~~~~~~~

       道氏采用收盘价作为趋势发展的衡量标准,包含一下几层角度意思:

       1 .以道氏自身角度而言,收盘价往往被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所认同。象我们通常在讨论一只股票多少钱时,一般而言都是找到昨日的收盘价作为标准的。好比一天下来人们总结工作后得出结论。股市中多空双方交易行为后产生收盘。这是以 人 的心理因素来解释的。而且这一 心理认知因素,是一种思维模式下的产物、习惯,只要人类还有着这种思维模式,其股市 收盘价 这一作用,将永远不会更改。

       2 .以自然的因素而论,物体的运动也罢,事物的发展也罢,目标的达到也罢。从 开始 的那一刻起,只要还未结束,所发生的一切都视为 过程 ,包括在过程中体现倾向某一方的明显的迹象等。只有事物结束了,或者由开始 - 过程 -结束 、短暂休止,都是某个小、大循环、能量的波动体现,而这个 结束或者短暂结束 ,都意味着前面的总结和对后面的承接。

       而事物所呈现的螺旋发展现象,预示着发展中的“拐点、过渡”出现。这个拐点和过渡,在现象的表现上,也呈现一种和原事物运动的明显相反不同和出现新的力量。

       3 .从市场主力一方考虑,在经历了一天的运作后,也需要对当天的市场情况做出统计、总结和根据以上情况,而做出新的策略调整。这些都是必须在市场本身“静止——休市”的前提下。

       那么,收盘价如此的重要,在价格趋势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道氏理论本身不重视开、最高、最低的价格现象。这是建立在趋势的基础上的。而且以道氏对指数的经验总结,越是大型的趋势,越是有着自我的规律。比如惯性。而收盘价就最好的给予说明与解释。

       道氏提到,收盘价只要比前一个交易日收高,意味着趋势将永远发展下去。这参意思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容易会然朋友们理解。并且很好运用。当收盘价收在了前一交易循环周期代表的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以下时,则就要注意是否出现调整和反转。包括这点的最高价同样创出了新高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时,道氏理论一直以指数为例,一直以趋势而谈。所以如果出现收盘价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情况,一定要看清此前上涨的“趋势”情况,这样才会较好的灵活运动。

       从自然界来说,任何的穿透都有效!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在趋势中取收盘价做为一种衡量的标志,其实对开、最高、最低来说,都是同样适合在具体的现象中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多看看K线走势。

红十 发表于 2005-1-22 23:57

跟斑竹认真学习!好帖啊!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4 18:32


          12 .在反转信号被证明给出之前,应该假定原有趋势继续起作用 —— 道氏理论的这一基本要点招致的批评也许比其他任何要点都多,然而,如果正确理解的话,它象我们已经阐述的其它所有原则一样,也经受住了实际应用的检验。它所说的实际上是一种概率,它告诫人们不要过早地变动自己的市场头寸,不要“抢跑”。它的意思并不是在趋势改变信号的出现之后,交易者还要等待一段不必要的时间而延迟行动。但是,它表述了这样一种经验,即那些能够等待直到确有把握时才采取行动的交易比那些买入(或者卖出)过早的交易者有更大的几率获利。这些几率不能够用类似 2 : 1 或 3 : 1 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事实上,他们不停地在变化。牛市并不会永远上涨,熊市迟早有一天会达到底部。当两个指数的行为第一次明确地给出一轮新趋势的信号时,这一趋势将持续的可能性达到最大 —— 即便近期出现一些调整或者中断。但随着基本趋势的演进,这一趋势将持续的可能性将逐渐减小。从而,对牛市的一系列重新确认(指数中等规模运动的新高点被下一个中等规模运动的新高点确认)来说,其重要性一次递减。当一轮牛市运行数月之后,买入股票的欲望、买入股票能获利卖出的前景都比基本上行趋势第一次识别的时候小,但道氏理论的要点十二说:“您持有您的头寸,推迟下达反方向的指令”。

       这一要点的推论——初看上去可能显得自相矛盾——趋势被确认之后,其反转“随时”可能发生。可以简单地把这当作一个警告:道氏理论地投资者哪怕只持有一点市场头寸,也应该一直关注市场。

~~~~~~~~~~~~~~~~~~~~~~~~~~~~~~~~~~~~~~~~~~~~~~~

      在反转信号被证明给出之前,应该假定原有趋势继续起作用 这句话读者应该很好理解,言下之意地意思;估计后面编者解释的话语会迷惑读者们。

       其实这段文字时简述了趋势反转过渡的“形态结构和市场特征”现象。因为道氏理论非常强调对“反转”形态的识别,这起码需要给形态以时间完成,所以道氏希望市场自己来完成自身趋势演变,而不希望投资者主观的加以意识。

       另外,由于这个“反转”趋势下的市场,赋予“反转形态”的市场含义,决定了只有少部分有能力和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并且这少数的投资者还要从多数的普通投资者手里那到筹码,使其交换。

       就是说,这里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博弈建仓”行为而引起的股价涨跌,和针对普通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反向操作。何况这些都是在需要一定时间下的“反转形态”结构的内部。所以道氏提倡等待直到确有把握时才采取行动的交易比那些买入(或者卖出)过早的交易者有更大的几率获利 。

       这些几率不能够用类似 2 : 1 或 3 : 1 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市场不是可以固定化的模型,即使是“概率”的发生。通常股民由于自身没有实力连续影响股价的涨跌,因此往往在获得利润后而忘乎所以。似乎股票的上涨全靠自己,主观的给予定位。失败则不可避免!

      道氏中提到的数学概率,是对市场自然的发生来记录和跟踪的描述。我反复说,西方思想对客观事情的认知是建立在反复观察、总结事物本身运动变化的基础上。因此他们的思维主体就需要事物给予实际过程的配合才可以下结论。

      记得中国有个古代故事,相传佛教教主释伽佛对其弟子说,东方有个古老的国家,人都很聪明,它们能利用烽火传递情报,知道有烟就说明有火出现,你们以后可以到那里传法。 这段话对现代的人来说并不觉得特别什么。我想说的是,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趋势”反转。

       不明白吗? 呵呵 ~

       假设平常没有战事时则没有烽火,为一种现象或者规律或者趋势都可以,那么有战事时则有烟火,则打破了旧有模式,便是一种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依靠连续烽火信号的传递,好比趋势展开的惯性特征。所以,通过烽火 ,就知道起了战事 ! 这叫观——烽火——变化——新局势。

       趋势就是在生活中吧,这种例子和思维,需要读者朋友们自己去贯通和理解。靠我说只能起到一种指示方向的作用。细细思量。

       :“您持有您的头寸,推迟下达反方向的指令” 这个我也是认同的。注意一点,道氏说的是 “头寸”。而不是全部。说明道氏的本意也是一种“灵活”的根据市场应对的态度。没有什么定式标准,一错全错,一对全对。如果错了后面则修证,如果对了,继续加码。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5 19:00


          编者按:道氏理论对于当代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新的综合市场
             理论的必然性

       道氏理论确有许多令人击节叫好之处,它所提出的许多概念直至今天依然有效,这些概念作为技术分析思考的出发点仍然很重要。诸如波浪以及基本运动、次级运动和小运动等概念绝对是市场现实的真实写照。还有其它一些观点——如所有信息都被市场(指数)消化吸收;主要的市场运动就像海潮,当潮水涨起的时候,所有的船只都被推高;趋势倾向于持续等等——同样也十分重要。这些概念可不是凭空的冥想,而是对现实进行观察的结论。

       道氏理论除了在技术上有合理性外,现在还被不切实际地用于另一个目的。它现在具有了和最初的目的相关的一种指示性功能。道和汉密尔顿最初只是把他们的这种对待市场的度量手段看作衡量整体经济的一个晴雨表,道氏理论被用作股市投资者得指导工具是后来的事。

       本版编辑认为,道氏理论今天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它最初的目的——甚至后来这个目的也无法胜任了。它只是在一个环境相对简单的年代里提出的一个简单理论。随着铁路指数(现在的交通指数)和公用事业指数的引入,道氏理论解释家们深深地认识到必须要对理论地基本教条予以改进。最初的 30 只股票对于反映当年的美国经济似已足够。但是今天没人能否认:要描述远比道和汉密尔顿时代复杂得多的经济结构,就必须对原来那些简单的方式予以改进。进入 21 世纪的美国和全球经济需要的不只是道氏理论,而是更为复杂精密的计量经济学。

~~~~~~~~~~~~~~~~~~~~~~~~~~~~~~~~~~~~~~~~~~~~~~~

       基本运动,次级运动和小运动等概念绝对是市场现实的真实写照 基本运动——核心运动、核心发展趋势。这个判断或者认知是基础,离开了这个,便容易犯大错误。

       而我们通常在谈论道氏理论或者波浪理论时,过多的给予了预测空间的功能。而忽视了历史股价所形成的轨迹——对目前走势涨跌的定位。比如说下跌时,发生的头部破位走势多以“较快速度”的、很少反弹的下跌出现;而通常对大型形态结构展开破位是,则也是用急跌走势出现。而在这两者之间通常又会遇到支撑而使股价得到一段横向运动借以过渡的走势。

       那么,对这种下跌趋势的对待,基本趋势的判断必须要有明确的认知,要了解每一个市场阶段的“阶段特征”,而反过来定位目前市场的下跌属于那一个阶段。比如道氏提到的对市场阶段的划分等。

       而基本运动是始终贯穿在趋势发展中的。所以基本运动还不如说是看不见的市场内在规律,然后以次级波动和小波动给予组合修正等。

       如所有信息都被市场(指数)消化吸收;主要的市场运动就像海潮,当潮水涨起的时候,所有的船只都被推高;趋势倾向于持续等等——同样也十分重要 交易的股价由投资者持有各种观点、态度包括外部可知因素和不可知因素、内部可知不可知因素等而买卖。所以这些都将一一体现在涨跌上,体现在(指数)价格上。指数是市场的代言人,但指数无法真实的反映市场的全部——那些不可以被记录的一切因素和即时环境。

       指数上涨,多数股票皆上涨。呵呵,犹如涨潮,所有船只都被推高。这个原理说的太好了。在加上主力的可以运动,以及 趋势倾向于持续——其他投资和的协同参与。一轮升势即展开!

       后面编者说了道氏理论的一些和现在市场欠缺的东西。对这个我个人保留意见。仅做一点解释:

       道氏理论和道氏模型是两码事,好比刚才说的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市场全部面貌一样。而大海的运动现象会引发各种不同时期和具体对应模拟现象。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1-25 at 19:08 ]

寻找无双 发表于 2005-1-25 23:28

多谢兄的祥解,辛苦!
希望朋友们都能从中多多受益.
认真研习兄的心得祥注,启发良多!
thanks a lot!

多空决 发表于 2005-1-26 18:19

见到无弦先生的帖子,才去长阳买了本。
今天发到了,可以对照学习了。
谢谢!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7 09:07

Originally posted by 寻找无双 at 2005-1-25 23:28
多谢兄的祥解,辛苦!
希望朋友们都能从中多多受益.
认真研习兄的心得祥注,启发良多!
thanks a lot!

写的比较慢,相对详细一些。
选择本书,是看中了该书很多对市场原始的描述和基本结构
书中提到的许多其它东西,其价值一点都不比正文内容差多少。

我写这本书的体会是轻松的、随意的。
也是我对各种事物融合的过程,牵掣的方方面面很多。
不一定适合大众,但相信肯定多少有些启发。

呵呵,无论私心还是公心。
保持着快乐,随缘而行。
其它的,都无所谓。



Originally posted by 多空决 at 2005-1-26 18:19
见到无弦先生的帖子,才去长阳买了本。
今天发到了,可以对照学习了。
谢谢!


好啊,那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同道!
呵呵 ~

看来我要找长阳要点回扣才好。。。


欢迎所有的有兴趣的朋友,加入该书的学习交流中。
我希望有火花产生。有碰撞激发。

虽然我本人并没想过得到什么,或者丢掉什么。
可是在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确实是得到或者舍去了什么。

什么? 你问什么吗?
只有用心的人才能发觉。

多空决 发表于 2005-1-27 17:38

今天看了无双先生提到的<日本蜡烛图技术>史蒂夫.尼森著(呵呵,也是刚从长阳购的),仅仅看了译者丁圣元先生作的序,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突然很想拜读丁先生的其他著作。
俺看的书一直很少,呵呵,土的很。
主要是认为市场才是真正的老师,书本仅仅是引导人的工具。
俺觉得,书本似乎不是用来读的。看的慢也好,看的快也罢,看完了也没用。
书对人是种启发。启发是种变速的运动。全靠人悟,各人所得不同,多少就靠缘分了。
呵呵,来到这里,对无双和无弦两位仰慕的很,这才去找了这两本书来作修炼。
谢谢!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7 18:26


          鉴于此,我认为要实现道氏理论原来的那些功能,我们必须使用多种平均数和指数来度量市场的状态——这里没有提经济,因为经济相对于市场而言是另一个问题(即使不完全是)。迈吉在他的著作中预示了一些用于这一目的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迈吉评价指数(见第38章)——这个指数可以适用于整个市场,而不仅仅适用于一个代表性指数或者平均数。但该指数的价值和能力至今仍然很少被使用和理解。

       21 世纪的市场中不仅仅只有开阔的海潮和单一方向的市场运动——或许“迈吉海”曾经是这样。相反,海流、滩上海潮和横向穿越的侧流如同移民拥入西部乡村的经济一样,它们现在的标志是太平洋上进出胜弗郎西斯科海外的汹涌潮水。当道_琼斯指数显示出一个次级下降通道时,成分股范围更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却在冲向新高;当这两个指数都在横向整理时,纳斯达克市场却火箭般地向上猛冲。因此,现在我坚信:只有一个综合了这三个指数的符合指数才能整体上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而且,要深入研究市场的内部结构,还必须在这三个指数的基础上使用迈吉评价指数。

       道氏理论要求铁路和工业指数互相验证才能明确地指示一轮牛市或熊市。在本世纪,同样需要各种指数协调一致以从整体上来指示出当前的市场状态。
       当这三种指数的趋势都朝同一个方向(向上、向下或横向)的时候,我们通常才可以比较肯定地认为一轮牛市已经到来,相反熊市也是一样。如果这三者不一致,那就清楚地表明市场力量混乱,投资者最好调整资金的投资或者资产组合以适应经济的不确定性。这时资本自然应该流向最具生产性的领域。而当纳斯达克狂飚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要死抱着道指不放呢?只要投资者遵循本书的法则,他在面对一个长期的下跌趋势时就决不会消极地坐以待毙。如果不直接做卖空,至少投资者还可以进行大套期(就像爱德华和迈吉更偏好的那样,也如编者更偏好的那样)。


~~~~~~~~~~~~~~~~~~~~~~~~~~~~~~~~~~~~~~~~~~~~~~~

      这部分主要是讲了指数的问题。在这里我就聊聊我们中国的指数吧!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分为上海和深圳两地。但对于能够体现各自市场的真实面貌的,却只有上海市场。有人说上证已经被新股稀释或者虚假抬高。先不去管对不对,反问一句,难道要发行一只股票就要设立一个指数吗?显然这是非常可笑的。市场就是要吐故纳新。过去的指数是不能和现在的指数做竖线比较的。

   上证所指数列表    截止日期:2005-01-19

指 数 名 称            基 准 日 期               基 准 点 数

样本指数类
上证180                     2002-06-28                     3299.06
上证50                        2003-12-31                     1000
红利指数               2004-12-31                     1000

综合指数类
上证指数               1990-12-19                     100

分类指数类
A股指数                1990-12-19                     100
B股指数                1992-02-21                     100
工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商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地产指数               1993-04-30                     1358.78
公用指数               1993-04-30                     1358.78
综合指数               1993-04-30                     1358.78

其他指数类
基金指数               2000-05-08                     1000
国债指数               2002-12-31                     100
企债指数               2002-12-31                     100

   *注: 上证180指数是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并更名而成的。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所谓的成分股,就是采样的群体个股。而通常说的指标股,都是属于这类180指数、50指数等。

      只有上海综合指数类的上证指数将全体A、B纳入了统计范围,最能有效的、真实的体现市场的波动。

      如果要更精确,那就将A、B 股指数分别对待、

      深圳的指数都是成分股,选取的个股都是非常有限的,不能完全的体现深圳市场的真实走势。

      作为一个理解,即指数有涨跌,个股分属多空双方。所以只要指数有波动,个股就存在机会。但作为指数本身,他虽然是一个综合体,也同样是一个指数个体。他也有趋势,也要遵循趋势的发展和利用、制约、创造。

      只不过到了最后一步转化时,都是人。人是枢纽,理解任何问题都不要抛开人的因素即可。

      很多股民朋友别看整天谈指数谈市场,其实根本就不明白怎么回事。连一些股票老手也都半懂不懂,说起来也是很可笑的事情。

      留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指数?指数是怎么来的?

      2 .指数的涨跌是有多空组成,那么指数波动时,应该如何处理波动的
          指数和个股之间的关系?

      关于指数的详细介绍和如何使用,另开帖子。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1-27 at 18:30 ]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9 18:18

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本书中提到归纳的有关道氏理论的几个重点:

基本要点

1 .平均指数包含消化一切(除了“上帝的行为”)

2 .三种趋势——“市场”(意指股票价格总体)以趋势波动

3 .基本趋势——总是大规模的、总体的上下运动,通常持续一年或数年之久。

4 .次级趋势——价格沿基本趋势方向演进中产生的重要回调。三周--数月,回调为前一轮上涨幅度 1/3 ~ 2/3 ,或 50 % 处。

5 .小趋势——短暂的价格波动,很少持续到三周,通常少于六天。

主要趋势的阶段

6 .牛市——基本上行趋势通常可分为:建仓期、上涨期、出货期;

7 .熊市——基本下降趋势通常也分为三个极端:出货期、恐慌期、低迷期;

确认原理

8 .两个指数必须相互确认

9 .成交量跟随趋势

10. “道氏线”可以替代次级趋势

11. 只用收盘价

12. 在反转信号被明确地给出之前,应该假设原有趋势继续起作用。


原《道氏理论》一书中极其重要的“三个假设和五个定理”

       道氏理论有极其重要的三个假设,与人们平常看到的技术分析理论的三大假设有相似的地方,不过在这里,道氏理论更侧重于对市场含义的理解:

       假设一人为操作(Manipulatino)——指数或证券每天、每星期的波动可能受到人为操作,次级折返走势(Sscondqry reactions)也可能到这方面有限的影响,比如常见的调整走势,但主要趋势(Primary trend)不会受到人为的操作。
      
       假设二市场指数会反映每一条信息——每一位对金融事物有所了解的市场人士,他所有的希望、失望与知识,都会反映在“指数或价格”中,因此,市场指数永远会适当的预期未来事件的影响。如果发生火灾、地震、战争等自然和人类导致的灾难,市场都会迅速的用自身的行为做出评估。

       假设三道氏理论是客观的分析理论——成功利用它协助投机或投资行为,需要深入研究,并客观判断。但主观使用它时,就会不断犯错,不断亏损。
      
       道氏理论的五个定理

       定理一道氏理论的三种走势(短期、中期、长期趋势)
       定理二主要走势(空头或多头市场)
       定理三主要的空头市场(包含三个主要的阶段)
       定理四主要的多头市场(也有三个主要的阶段)
       定理五次级折返走势(也成“修正走势”,多头市场中的下跌走势,或空头市场中的上涨走势)

       集中统一贴出,希望朋友们在这里有个完整的了解道氏理论的重点,请牢牢的记在心里。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9 23:11

~~道氏理论是非常之精彩的对市场的假设、认知和总结及推测等。当然这跟西方整体科技文明的基础平台和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关系。

    问题就在于西方和东方的思维。现在的西方科技文明为代表的认知自然的方式方法,有着严谨、严密的逻辑关系和模式。在其道氏理论的论述表达中,可见一斑。

   如《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中的:

1.   基本要点 要点的内容,第一个是假设 ,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对趋势个体的思维角度总结;

2.主要趋势阶段请注意这里是对市场的划分,不同于基本要点中对个体的划分。市场是个综合体反映,个体只是针对自身的反映。去分开来,在实战中这一点很重要。

      将市场分为熊市和牛市,然后对熊市和牛市的阶段发生进行特征总结描述。主要趋势阶段 和 基本要点的关系是这样的:

      A主要趋势阶段 是对市场综合体的总结描述;
         基本要点   是对平常我们所说的“指数”运行的总结和描述;

      B   主要趋势阶段 中,不同的市场(牛市与熊市的各个阶段)可以有着基本要点中的对趋势走势的三种具体走势,所以但有了一些看起来象、或者但是看起来是某个趋势划分下的走势,却不能代表市场就次确认!

          基本要点   中,其不同的走势组合,可以反映市场发生的阶段。 但同样,这些组合并不能替代对市场阶段的划分。

         那么,这两者不是绝对的对立或者协同。有协同的时候,有错位的时候,也有矛盾的时候。充分的了解,有利于对待具体的发生。

3.   确认原理   对确认的原理的总结,实际上是对 基本要点 和 主要趋势阶段 两者发生的上述关系、呈现一个动态的个体特征由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所以在理解确认原理中的内容时,要一种“总结性、结束性”的类似——能量 的变动形式认知应用。

      为什么呢?这个很重要,相当的重要,在实战中是一种转化,是对价格时空趋势形态的划分和运用。可以由其内容看到:
8 .两个指数必须相互确认
9 .成交量跟随趋势
10. “道氏线”可以替代次级趋势
11. 只用收盘价
12. 在反转信号被明确地给出之前,应该假设原有趋势继续起作用。

      非常明显的“总结性”语言。切记!!!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1-29 23:28

从《道氏理论》原书中可以看到:

      首先声明是一种“假设”,当然这种假设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通过“现象”观察到的及通过这些现象推测到的。之所以用“假设”,好在我也愿意用,呵呵,假设--一切都是假设。世界本体空,一切皆现象。

      就像曾经提到过的“坐标”,把大盘当作坐标来对待,通过大盘这个坐标的发展来定位和发现个股的各种方向、机会,这种理解作为一般投资者都好理解,后一种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明白的了;就是一种动态的修证和利用。因为这个过程、或者说方法不是静态的描述,用语言描述根本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是对它的抹杀。所以这一点无法真实表达,希望有心的股友好好的思索一下。

       三个假设、五个定理,总结归纳的非常棒。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来投资市场。可是大多数人为什么还是失败的呢? 还是我们并没有明白理论是怎么回事?

       就是刚才说的。描述和总结,都是一种对历史总是的归纳、发现,而不是一种“动态”的应变之道。可为什么这种总结在投资者眼中看起来是那么的正确呢?实际上他必然是正确的,因为这是规律。规律一旦展现,必然受其制约;可规律如果没有展现,则必然存在人为的博弈转化。这是造成看起来很美丽用起来很失败的重要关键因素。

       如果有朋友从开始看到现在,可以发现我已经多次反复的说明和解释了“这种转化”现象。非常之重要。如果想步入股市真正的大门,如果想去发现那个真理,就一定要转化这种思维模式。切记!

多空转换 发表于 2005-1-31 15:43

好书
好贴子
搂主理解的深刻
学习中。。。。。。

jxh999999 发表于 2005-2-2 08:54

" 我和大多数投资者一样,从被众多高手肢解的所谓秘笈绝招理论理念等等,学得片言碎语,便以为了这就是股市。好像掌握了天下的财富。"---------------讲得好,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痛苦经历。回忆当时自己是多么的莽撞、可怜、可笑。可失去的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是迷失后的探索。终于找到了此书,并有琴音客无私的讲解和指点,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心中有些开朗。
   那这句话怎么理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皆以有为法而有区别,一切皆是心的角度反映。但放下了角度,一切,自然而然的显现 。”
   谢谢!                   --------无花果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2-2 10:0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皆以有为法而有区别,一切皆是心的角度反映。但放下了角度,一切,自然而然的显现 。”
   谢谢!                   --------无花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道即地道、天道,曰法自然。

      我们的思维以“有”的状态表现,但思维本身而言其体性却是“空”,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无”的时候,其实是在“有”的思维现象平台上来讨论和理解、阐述的;换个角度,则我们是在“空性无的本体下”而表现了“空性无的——有”。

      如果想要明白“无”“自然”等,只有透过“有”而进入 “无”的本性,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道”是什么。语言文字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呈现一种“物质形式”如音波的存在。只要还是等同于“有之思维模式”下的一切表现现象,都是“有”的平台阐述“无之本体”,或道。

   所以,其“道”者,生一,生二,生三后有万物。非有一、二、三之不同,非是 一、二、三单独而有道,而是其“道”者始终贯穿在 一 、二 、 三 中;一、二、三 是个体、是过程,道是本体。所以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想要了解道,得用心,不能用“脑子”。可并非说道是在脑子之外或者脑子之里。这句话是入门得知识,进入了,有 就是 无 。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2-2 at 10:05 ]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2-3 20:07


          这两天比较忙,要过年了,事情也多了,加上自己又在搞一些专题研究,所以不能及时的写这个交流体会帖子。呵呵~ 抱歉了诸位。。。

      下面的章节将不断的使用图片,但是由于本人对图片制作方面知识欠缺,书中图片无法上传帖中,只好请各位朋友自己查找书中对应的图片观看。
         
      如果有朋友能将图片上传,本人十分感谢和欢迎~!

      请注意本人使用的是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的 第八版 。


          第四章   道氏理论的实际应用

       读到这里,读者如果先前对股票市场没有任何知识,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这些内容。道氏理论内容极多,很难一次理解透彻。在前一章我们对道氏理论的原理做了不同于通常顺序的解释,以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我们所列举的十二个要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核心规则包括在第2、3、4、5、8、1和、11点中。当然第一点是基本的假设,是这些规则的原理性基础。其他几点(6、7、9和12)起辅助作用,就是新闻记者们常说的“背景材料”。理论上,您应该在严格遵守这些核心规则的前提下,利用这些附加的辅助证据,得到尽可能多的结论。

       但道氏理论毕竟是用于解释市场的,您也能一字不差地记住道氏原则,然而一旦您试图将其运用到实际市场操作中时仍可能会不知所错。只有真正具有几年市场经验,而且弄清出道氏理论家眼中的市场行为究竟为何物,我们才有可能将这一理论融会贯通。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以1941年后期到1947年开始这一段为例,来做一说明。这一时期包括了一轮熊市的收尾、一轮完整的长期牛市以及对另一轮熊市的一部分,囊括道氏理论所涉及的市场现象中大多数典型范例。


~~~~~~~~~~~~~~~~~~~~~~~~~~~~~~~~~~~~~~~~~~~~~~~

      只有一点,学习到了知识,不一定会运用知识,在现实中转化成实际的能力。 造成这些欠缺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一种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教学体制、相关教授的学习、认知方法等不匹配造成的。

      对我本人来说,也是在经历过了一次“彻底的思维转型”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种转型是痛苦的,非常痛苦。一种与过去的“自我”彻底决裂的痛苦。

      人都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所以但您认识到一些什么时,特别是认识到了一些非常深层的东西,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颠覆你过去所学的知识、思维、个体世界时,那种震撼是无与伦比的,是充满巨大矛盾的。

      你要从中选取一个方向,要么是过去的自我延续,要么是一个崭新的自我新生。打却那些自我保护的世界框架,然后去重新建立属于你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真的很痛苦、真的很矛盾。

      你想,越是一个成年人,越是有着已经形成“自我”潜意识的存在,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这些都是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到现在,潜移默化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个人不会觉得特别明显什么,或者能特别明显的给个体带来明显的快乐和痛苦;可如今,需要全部的打破这些的时候,能放的下吗?

   禅宗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或者过程。当一个人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时,你可能迷惘,可能恐惧,也可能充满希望,充满憧憬,但最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一旦你夸出了这一步,你将无法回头,无论以后的路如何艰难,如何快乐,如何寂寞,如何辉煌,你——都将毫无选择的必须走下去。

   因为,如果你回头,那可能你会更加的痛苦与沦落。为什么?因为你明明知道了一些对的东西,可就偏偏做不到,你会如何对待?自我欺骗?麻木?无可奈何?置之不理?

    一旦你决定了,就必须走下去。没有第二条路可以供自我选择。

    切记,没有第二条路。要充满勇气,勇敢的走下去,无论有多苦、多难,只要自我相信,光明和快乐一定会“永恒”!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2-4 17:56

         
      关于《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贴的征求意见和交流讨论(见第四楼议题-2月4日)

      从05年1月1日开贴至今,《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读书体会已经写了不少篇幅了。对于本人来讲,是一种新的思想融合和贯通。但对有的朋友读起来就感觉特生涩。

      本着交流和讨论的目的,以及增加互动的效果。所谓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这样才可以形成一种彼此的思想交流。写此贴的主要目的,不光是要学好成熟的理论、理念,更重要的是要融合这些经过市场验证的理念于自身,从而给我们的实际操作带来效果。如果只是一种理论的学习,意义就不大了。

      从帖子点击的数量来看,还是有部分朋友在阅读的。那么就请这部分朋友动动笔杆子,写写您对此贴的看法,对这种交流的方式有什么建议,对书中的内容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和对我的解读有什么想法等等。在下面这个网址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617043&page=1#pid6328980
关于《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贴的征求意见和交流讨论(见第四楼议题-2月4日)
跟贴一一阐述一下。 谢谢 ~!

      当然您发在这个主题贴里也一样 。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2-15 at 12:03 ]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5-2-4 18:27


          道氏理论对市场5年历史的解释

          图2(第八版第20页,有能力的朋友请帮忙上传图片,谢谢)是一简图,表明了两个到_琼斯指数从1941年1月1日至1946年12月31日变化情况。这一图表只标出了所有得到承认的中等涨跌(基本的和次级的)趋势而忽略了绝大多数小趋势。我们将使用完整的日图来详细分析讨论这一过程的某些部分。

       1941年以一个小反弹开始。一轮基本熊市在1940年春季价格暴跌时就已表现出来,这一轮熊市仍在作用于市场。5月恐慌结束之后,一个次级反弹出现,持续了五个多月,指数回升了前期跌幅的一般还多,工业指数收盘价从6月10日的111.84点回升至11月9日的138.12点,铁路指数收盘价也由5月21日的22.14点回升至11月14日的30.29点(这样一个长的熊市次级中,成交量偶尔也会在反弹中趋于增加,这会使那些未能严守第1条准则的交易者认为这是一轮新牛市的开始——我们在第三章“成交量”一节中做了说明)。然而,从11月的高点起,市场趋势就再度回落。借着,如前所述,年末又发展了一轮小反弹,至1月10日达到顶点——工业指数收盘价为133.59点,铁路指数收在29.73点。从这一顶点开始,价格再次回落,2月14日时两个指数分别跌至117.66点和26.54点。

       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接下来的几个月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因为在这一期间,道氏理论得到了真正的检验。图3(第八版22页,有能力的朋友请帮忙上传图片,谢谢)显示了1941年2月1日至8月31日七个月间市场日成交量以及两指数的波动幅度和收盘价。在我们详细研究之前,先回顾一下2月14日的市场行情。1940年5月至6月一轮熊市地点已显示出来。之后,一个超长的中等反弹出现,工业指数升了26.28点,铁路指数升了8.15点。随后三个月内它们分别下跌20.46点和3.75点,这一轮下跌时由三个很明显的小波浪组成的。从前一轮趋势的持续时间和价格变动幅度来看——铁路指数变动46%,工业指数则接近78%。这种下跌是一种中等趋势,而现在价格正在回升。道氏理论家对此保持警惕:如果两指数都在持续上升到高于上年11月的近期高点收盘价(138.12点和30.29点),那么市场行为就发出了新一轮大牛市已开始的信号,于1940年5月从市场撤出的资金就会马上再次投入。现在,我们也许有必要回过头来,将1940年5月至6月的低点当作一轮熊市尾声,把11月的上涨行情作为新一轮牛市的开始,而把2月份的下跌作为牛市第一个次级回调。但留意一下我们前一章提到的第12条原则,我们就应该认定到此时仍是一轮熊市,直到反转的信号确定无疑地出现为止。

      回到图3,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工业指数的回升持续了六个星期,于4月3日达到124.65点。铁路指数在同一天涨至29.75点,上涨百分比幅度达到工业指数的两倍,但两指数都低于11月高点。然后工业指数滑落,两周之内就跌破其2月低点,接着指数跌至5月1日的收盘价115.30点。由此可见,工业指数此时仍处于中等下跌趋势中。但与此同时,铁路指数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它由4月3日的高点跌落两周后仍保持27.72点,随后是一轮漂亮的反弹,却又再度下跌至5月31日的27.43点。这已现象值得我们琢磨。两个指数发生了背离,无法相互验证,铁路指数在错过两次机会后最终仍与工业指数背道而驰。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5-2-4 at 20:22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学习体会交流与中国股市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