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_byw 发表于 2004-12-5 12:02

怎样才能学习进步得快一些?

个人天生的秉性不同,有人学得时间长一些,有人学得短一些,也有人一生也学不好。学习要有智慧,没有自己智慧的学习,你所学的永远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做什么事都是这样,希望大家学点学习智慧的方法,至于怎样成就智慧,在此借用《大学》的一段话供参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一块交流一下,以使大家共同进步。

spyshine 发表于 2004-12-5 13:18

very good !!

雅铭 发表于 2004-12-5 13:21

希望您多发表原创,鼓励一下。

bb_byw 发表于 2004-12-5 13:57

股市是不创造新财富的,只是财富的转移(这一点显现出分红对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在股市中赚钱就如炭中取栗,你怎样才能增值你的财富而不会被陷入市场的旋涡中呢?古人说得好命由心转,但这个心怎样转才对呢?我想大家还是多听听多看看流传几千年的大道理吧,不要说你一看这些道理就明白了,如果你明白了,你的生活中早已没有困扰。这些道理无处不在,印证股市中亦然,当你已成熟的真心再来学习时,那已是沧海横流,波澜不惊,你才能体会到股市的真谛,赚钱对你来说已是伸手即来,但它已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bb_byw 发表于 2004-12-5 14:15

技术面来讲股市就是量价,由量价变化而成上、下、横向趋势,由前面的趋势而对后面的趋势形成压力、支撑,以最近的趋势对新趋势的影响最大。此理体现在股市交易的一切面上,短、中、长趋势,以至最近的分时图上,道理很简单,细节难把握,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

雅铭 发表于 2004-12-5 16:25

我知道,
任何市场与市场普遍预期,
不一样的实际市场走势,
都是应该反复琢磨的,
而多年的市场经验也告诉我,
市场顶部往往是由于买力不足,造成的;
市场底部则是卖力不足,才形成。

bb_byw 发表于 2004-12-5 20:49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2-5 16:25
我知道,
任何市场与市场普遍预期,
不一样的实际市场走势,
都是应该反复琢磨的,
而多年的市场经验也告诉我,
市场顶部往往是由于买力不足,造成的;
市场底部则是卖力不足,才形成。
对,都是多空消长的变化所致。

luyei 发表于 2004-12-6 05:37

可能不一定有捷径走?读低年级偶尔会做几道高年级的题仍然是低年级。

jun81877 发表于 2004-12-6 08:53

有捷径

bb_byw 发表于 2004-12-6 11:10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天生的不好的本性的东西是很难改掉的,而他往往是你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叫做“战胜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好说,可谁又知道从哪里入手来战胜自己呢?你和自己作战总得有个作战对象吧,这个作战对象又是什么呢?由此入手可以引申出,你要战胜自己就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身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说一个人的自我反省能力是很重要的,你只有能反省到你的错误,你才能改正自己,可话又说回来要改掉本性的东西是很难的,这就如同一个胃口很好的胖子想要减肥,他很清楚自己的毛病在哪,但又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这又牵涉到一个人的意志力的问题了,但的确有减肥成功的。兜了一圈,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呀,自助则天助。

交易 发表于 2004-12-6 13:46

琢磨。仔细想想这是个有些难度的过程。用刻刀雕刻出来以后,还要用沙纸慢慢的磨。

[ Last edited by 交易 on 2004-12-6 at 13:48 ]

momamsmo 发表于 2004-12-6 14:07

战胜自己!!!!

bb_byw 发表于 2004-12-9 14:38

人生处处需要智慧,不管是事业、家庭、还是股市,有一则格言是这样说的“没有100%正确的东西”,所以周易的最后一卦是“未济”,人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永远变化的,没有结论的,平时我们对人、对事又做了多少结论呢?所以在股市中,我们要少下结论,多看多思考,你也许会说“哪怎么赚钱呀?”,如果你总是亏损,还是不要操作的好,至少你的资金不会减少。说实话,即使感觉你的心已和市场的脉搏一块在跳动,操作起来还是会出错的,我想起了一位禅师说的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也许我说的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不伦不类,但学习思考就是这样,你要超越你所学的才有可能成功。

时价 发表于 2004-12-9 15:32

高论 有深度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这句话我的理解是:
没有足够多的见识,是不能理解某些道理的.

我对聪明人的评介原则是:
1,有自知之明.
2,不犯重复的错.
3,积极面对人生.

bb_byw 发表于 2004-12-9 16:13

佛说过,众生有“所知障”,知识是会妨碍你了解事物的本质的,所以佛家和道家修行都要求先要达到“无我”,学的知识越多,你形成的观点越多,观点是什么,就是你对事物的认识的看法和想法,所以这个越多,越容易形成“我执”,举个例子说,一幅画了一个苹果的画,我们看见的是这幅画而不是苹果,所以人的想法啦、观点啦,并把这些东西写成书、或录音、或记录,可这些东西都是画不是苹果。所以学习很难,也许你一听就理解了,是要了解事物的实质,哪以前那么多大师还说那么多干嘛,只说这一句就得了,就是因为我们转来转去的都还没离开这幅画。大乘菩萨戒第一要戒“自赞毁他”,这与周易的“谦”卦有些对应,因此我们学习更要虚怀若谷,如果不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宋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在这本名著中,司马光对很多历史事件是有评论的,他是儒学大宗,他对佛学不太了解,当涉及到一些历史中有关佛家的一些事时,他虽然不理解,但也不做评论,只是如实按前人的记载写下来,这就是我们古人的精神。我的文字般若太差,不知所画的这幅“画”象不象,如果我说的不象,请大家原谅。

交易 发表于 2004-12-9 16:17

Originally posted by bb_byw at 2004-12-9 16:13
佛说过,众生有“所知障”,知识是会妨碍你了解事物的本质的,所以佛家和道家修行都要求先要达到“无我”,学的知识越多,你形成的观点越多,观点是什么,就是你对事物的认识的看法和想法,所以这个越多,越容易形 ... 是呀,学得多了,深入了,思想却没有开拓,终究是落后的人。毕竟所谓忘记不是简单意义的忘记,而是形神的转化。确实不易。

bb_byw 发表于 2004-12-9 16:46

Originally posted by 交易 at 2004-12-9 16:17
是呀,学得多了,深入了,思想却没有开拓,终究是落后的人。毕竟所谓忘记不是简单意义的忘记,而是形神的转化。确实不易。
我们要学会物我两忘,融会贯通。

bb_byw 发表于 2004-12-9 16:48

Originally posted by 时价 at 2004-12-9 15:32
高论 有深度

我也是画饼充饥,只是虽不能及,心想往之。

淡雪 发表于 2004-12-9 19:04

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且徐行

飞翔的小马 发表于 2004-12-9 19:5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要想成功,两个条件:
一、找对正确的方向;
二、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才能学习进步得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