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 发表于 2004-12-5 09:03

关于技术分析在实战操作中的典型问题讨论

关于技术分析在实战操作中的典型问题讨论
      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实战版准备开专贴,讨论技术分析的一些问题在实战中如何克服,和验证其操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大家将这些问题不断的总结和讨论后,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操作方法和理念,操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大家对这个讨论的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大家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下面是一个会员的建议节选,我也在这里,对那些热心参与的会员表示感谢!
    “比如针对kdj的高位金叉的研究,针对macd老鸦头的研究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细致的研究,我说的这些只是技术方面的,其他的您可以再考虑。各个研究小组只研究一种套利模式,精力会比较充足,结果也是经过自己实践得到的,会对自己的实战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资料也会比较详细,对其他朋友也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信步 发表于 2004-12-5 09:46

908 发表于 2004-12-5 11:10

支持

我以前也喜欢看好多指标,看到最后一头雾水。后来只看macd指标,看它的分时线,日线,周线。每次介入的股票必须是二次上交的(短线主要看1小时线),卖出看盘面感觉,如放量过大,macd拐头就卖;如温和放量,等到二次下交,或者二次上交没交上去时卖出。

塞外居士 发表于 2004-12-5 11:25

不要十八般武样样都会,只要精通一门便可行走股湖

飞舟 发表于 2004-12-5 11:30

Originally posted by 塞外居士 at 2004-12-5 11:25
不要十八般武样样都会,只要精通一门便可行走股湖
是的,有问题的会员可以开帖子讨论,那么在论坛上的交流就变成大家帮助大家.

魁之首 发表于 2004-12-5 11:30

很好,论坛有了新的气象

cxycjmdy677199 发表于 2004-12-5 11:31

支持这样的讨论。

908 发表于 2004-12-5 11:49

再瞎说几句

这张是0088,做中长线的,看macd日线二次下交。

908 发表于 2004-12-5 11:51

600169,这段时间上涨没放量过

日线还没出现二次下交,可以留着。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12-5 12:13

围绕实战展开研究和讨论,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受益.

塞外居士 发表于 2004-12-5 12:31

班主可以综合一下实战版的近日的热点,以供大家讨论。也可将此处的交流带到聊天室去,以扩大本版的影响力

飞舟 发表于 2004-12-5 12:53

Originally posted by 塞外居士 at 2004-12-5 12:31
班主可以综合一下实战版的近日的热点,以供大家讨论。也可将此处的交流带到聊天室去,以扩大本版的影响力
希望有更多会员参与进来!不过不用有局限概念,管理是细分的,大家的知识是综合的,我们集中大家的建议来共同努力.

kkkddd 发表于 2004-12-5 15:49

主要用15分钟和MACD指标的背离

贾忠秋 发表于 2004-12-5 16:06

这样的讨论确实感觉很好,对初学者是学习,对有水平的是互补。我以前主要看KDJ
(不要笑我,我可是新手)通过在这里看贴,很受启发。我看发贴的都是我老师,向您们学习(我可是真心的)。

剃须刀 发表于 2004-12-5 21:00

向908学习,908老师多发些MACD的活!

剃须刀 发表于 2004-12-5 21:01

请问版主:论坛可能提供一些空间,用来传图片。想发图却地方,郁闷。。。。。。

lala_ihad 发表于 2004-12-5 21:50

我是新手,向大家学习,各位高手辛苦了

riverstock 发表于 2004-12-5 22:06

Good,Study,Thanks!

龙吟凤鸣 发表于 2004-12-5 23:15

"讨论技术分析的一些问题在实战中如何克服,和验证其操作的可靠性,可行性...."
我认为
1,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要知道分析或指标的原理,原理不清,怎知其长短处?
2,多看图,多读图,多模拟或实战,没有实践,怎能体味个中滋味?用计算机来验证,我不敢说.原先我曾用分析家进行验证,发现电脑不及人脑,人可以灵活处置问题,而电脑只能处理你让它处理的问题.除了资金雄厚的大机构外,怕是没多少人可实现计算机智能化处理问题.
3,任何一种分析方法或分析指标都是不完整的,具有片面性的,想一招(一个方法或一个指标)制敌,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比如,看K线组合,可能和均线结合起来;用MACD可能又得关注价和量,就是这个原因.
4,对于技术指标来说,常用的或通用的,实际上可能是最有效的.因为它的相对成熟,因为它被使用无数次,因而在很可能在较多的情况下是成功的.这样说并不是反对编写新的指标.
5,除了量价之外,专攻一两个两三技术指标,可能会比花大量时间编写新指标要好.卖油翁看不起养由基的"神射"功夫,也不认为自己的"油穿铜钱孔而不外溅"有什么了不了的,认为"但手熟而".

喜欢吃鱼 发表于 2004-12-6 09:28

指标我几乎不看,大方向搞清楚,细节和操作是很容易掌握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技术分析在实战操作中的典型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