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acxz 发表于 2004-11-24 12:57

换个角度看市场(11月24探讨)

前二篇贴子,是我个人从技术面上运用了统计学和江恩角度线原理对大盘后市走向的一些拙见。今天我换个角度,从市场心理面进行探讨,最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就是众人找利好。最具重量级的可谓是“千三政策铁底”,接着“保险资金入市”、“QFII入市”、“企业年金入市”、“居民消费指数回落”等等,掰着手指数利好,甚至沉迷到“王小石一案牵连到新股的继续停发”也当成利好来数。我很纳闷,既然有如此多利好,每条利好算它平均涨30个点吧,那也得涨它个180个点再说,但现实中的大盘又是如何呢?10月至今最高也就100点,而且那个磨人啊。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大盘呢?我个人的拙见认为,除了技术上时空并未构成底部外。心理冲动是造成了目前很多人对基本面的理解过于偏面,并非一分为二。首先:“千三政策铁底”我觉的欠妥,凭什么千三一定要是政策底,而且是铁底,为什么铁底附近没有大资金入场,为什么铁底附近依然走的摇摇摆摆。江恩先生曾讲过,外力只能改变市场的短期波动比率,但改变不了市场的自身的主宰。政策也只能造成短期的冲动,改变不自身主趋势。其次,多种资金的入市,也要有条件的,这些资金入市的目的是来赚钱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给基金重股抬轿的,也不会给游资买单。再我看来,至少目前重组、基金重仓被各路神仙占有中,它们不会进来。其三,新股久而不发,应该不是好事。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第一,新股停发,意味着缺乏生机,股市缺少了活力,同时更缺少机会,不能吸引场外资金,这也就是千三仍不见大资金的影子,它们还在抄着港股和黄金呢。第二,未来上市的新股我想肯定要比目前的干净的多,业绩也要好的多,它们的定位,很可能会影响已上市公司进行价值重估。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市场部分绩平股走的如此耀眼的原因,因为,存量主力要自救,要出场啊。

pass 发表于 2004-11-24 13:06

“千三政策铁底”,这个是舆论的观点。当初在325的时候,就没有听到什么金底之谈。
“未来上市的新股我想肯定要比目前的干净的多,业绩也要好的多,它们的定位,很可能会影响已上市公司进行价值重估。”这个说的不错。已上市公司的价值在未来肯定会受到新上市公司定位的冲击,只是对市场的冲击有多大,现在还不好说。180与100指数平均市盈率现在是16倍左右,假设明年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降,那么维持在20倍左右应该也没有问题。只是这个20倍市盈率是不是就是我们证券市场合理的定位,这个值得我们研究。

suoluomen 发表于 2004-11-24 13:07

说的有道理。
可我却想,在1300点主力还要自救,还要急着出场吗?
该出的早出了。

dyacxz 发表于 2004-11-24 13:23

好象是价值投资,冷落了当时的ST和重组及券商重仓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换个角度看市场(11月24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