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另一层含义:专门说假话——房地产商害怕了
原文:第二届房地产形势报告会昨在蓉举行,厉以宁、杨慎、沈建忠作专题报道
厉以宁加息有利房产发展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物价上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弄清楚采取宏观紧缩的政策是否起作用。对于目前的物价上涨问题,如果采取的措施不是体制的改革,不是投融资的改革,搞宏观调控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起根本作用。”昨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蓉针对当前经济大势和热点作报告时如是说道。
进城农民增加购房需要
谈到央行加息,厉以宁分析说,这次利率调整是必要的。那么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他说,对房地产的不利主要表现在抑制了需求,但有利于抑制房地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房地产作为下游产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对其是有利的。另外,房地产业的结构将得到调整,这对该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厉以宁还认为,“房地产业的持久繁荣将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民收入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最大利好。农民收入提高了,他们就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一方面城镇化的加快会给房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另一方面进城的农民又会增加城市的购房需要。
谈到房地产泡沫现象,厉以宁明确表示否定。厉还再次阐述了他的第二套住房理论,他认为很多居民有了“第二套住房”的需求,应该把它看成是扩大需求的方式。
宏观紧缩难抑物价上涨
厉以宁分析说,有四大原因促使目前的物价上涨,但现今采取的宏观紧缩政策对其中的三大原因都不起作用。他说,第一个原因是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比如中东局势的影响,包括铁矿、石油在内的诸多产品,中国都要依赖进口。这种情况下采取紧缩政策用处不大。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一直过低,现在所引发的价格上涨。要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应该是加大投入而不是紧缩。第三个原因是由国内电力不足、交通运输紧张所引发。要解决这种问题也应该靠加大投资增加瓶颈部门的生产来解决,而靠宏观紧缩就不行。第四个原因才是由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引起,只有这一点紧缩政策才可以起作用。
杨慎:中国房市没有泡沫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在演讲中说,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整体性的过热,不存在整体性的泡沫;即便有不足,也只是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方,存在增速过快的情况。
我国房地产没有出现泡沫
杨慎说,评价房地产是否过热,是否存在泡沫主要看3条。首先,看房地产创造的贡献率占GDP的比重。他说,目前国际上为8%—12%左右,高的占到了15%,而我国现在只有2%左右;其次,看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比例是否恰当。去年,我国达到了18.3%,而国际上这个数据在15%—20%之间;再就是看住房的产销率是否正常。我国产销率2003年达到81%,这个比例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高的水平,同时,如果把出租的房子也计算在内,产销率将达到90%以上。
他认为,我国房地产出现过热和泡沫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按照国际上通用的3种有关空置房屋计算率的计算方法,我国房地产空置率分别为3.52%、9.16%、5.37%。这3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都没有达到15%这个数目。
地价涨是价高第一因素
对于房价上涨过快,影响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能力一说,杨慎说,土地的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屋质量的提高、房屋需求的提高等,都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地价格上涨应该是房价上升的第一因素,所占比例为40%—50%;其次是建材成本占30%;各种税费占20%,开发商的利润占10%。
补钱让低收入者可租房
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杨慎对目前国内各地大量进行经济适用房建设表示异议,而建议用货币的方式予以解决。杨慎说,对于低收入者尽量采用租赁的方式实现“居者有其屋”。他说,在国外很多国家,当地的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解决居住问题的。因为目前国内各地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在20年后,这些经济适用房大多又成为了新的“建筑垃圾”。
沈建忠:打压房价得不偿失
“这次0.27%的加息幅度对房地产行业影响不大,但对百姓心理影响较大”。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司副司长沈建忠昨日在蓉评点此次加息对房地产影响时称,金融政策是调控房地产的闸门之一。对央行而言,此次加息仅仅是一次投石问路而已。
中国房市总体健康稳定
沈称,央行此次加息对中长期存贷款项目调幅较大,而住房按揭贷款的涨幅不大。按照他的分类,目前对房价未来趋势主要有两类观点:悲观派和乐观派。悲观派主要以海归的经济学家为主,而乐观派则包括国内一些房地产大佬。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此前发表研究报告,称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中,而且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谢国忠预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个月内破裂,最长不会超过一年,这次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震中将是中国炒房之风最烈的城市—上海。谢国忠还称中国不加息,将导致房地产崩盘。
对此“耸人听闻”的观点,沈建忠副司长对此不敢苟同。沈称,基本上来看,中国房地产是没有问题的,总体上向着健康、稳定、有序的目标发展。针对加息后的种种预测,他提醒对房地产的资金市场加以关注。
沈建忠还预计针对房地产,明年的“银根不会出现松动”。
打压房价将得不偿失
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不是调低房价呢?沈建忠认为,房价应该与物价保持平衡。采取打压房价的政策将得不偿失,香港曾经采取类似措施而一度造成房价暴跌60%,至今才有所恢复。沈称,对房地产应针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中低价位房应该增加,才能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沈指出,去年以来,由于商品房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和“被动消费”,导致普通市民的中低端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此外,一些城市大拆大建,购房需求增加,也捧高了房价。沈指出,缓解房价上升的关键在于把握土地、信贷两扇闸门,并进行结构性调整。
-----------------------------------------------------------------------------------------
历的总观点:宏观调控没有用
1、进城农民的需求增加
2、城市居民“第二套住房”的需求增加
3、物价长期上涨不可控
4、调控抑制短期房地产成本,反而对房地产长期有利。
笔者:前两种需求可能是历的“感觉需求”,不知道他看过几个在城市的农民,了解过商业或住房价格上涨给他们带来的成本负担,是否看过深夜擦车的一张张疲惫、瘦弱的脸?是否看过一到天黑就出门捡拾垃圾的城市居民?笔者看过一些历的文章,只有一个感觉:经济理论上早就退休,经济业务上还没有退休。所有的东西只有两个模糊的标签:供、需,随便往哪里贴都是万灵丹。
杨的总观点:地产商本身没有泡沫
1、统计数据没有行业泡沫
2、泡沫是政府批地产生
3、政府补贴低收入者租房
笔者:统计口径与经济环境没有可比性,缺乏总量的比率没有代表性,拿数字蒙普通人。将责任从房地产商身上推卸给合作者:地方政府,其中是否也算上了灰色的交易成本?政府补贴谁?城市居民?流落街头的?那么外来迁入者呢?补贴款最终谁出?房地产商?狗屁不通的推卸责任,总之一句话:地产商赚头不大,最大的不是地产商。真是狗咬狗。
沈的总观点:维持现状,价格下跌对利益群体中的谁都没有好处
1、不应调低房价,高房价有政府的规模拆建原因。
2、政府与信贷要精诚合作维持局面。
笔者:整个会议专家意见就是在帮房地产商开脱,或者有加入房地产商价格作弊联盟之嫌,房地产商看来已经坐不住了。还是那句话,市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弊只能获得短期竞争优势,房地产商可以短期明哲保身却无法控制整个房地产行业链。 有机会我们联系一下。 “进城农民增加购房需要”————看到就好笑 房地产商看来已经坐不住了。竟然收买“专家”,做鼓吹手。 骂的痛快,这帮混蛋经济学家就是雇佣学者,给什么钱说什么话,也难怪郎咸平比较受大众欢迎.
没错
看过个两年房价下不下李燕
[ Last edited by guoyanning on 2004-11-11 at 20:34 ] 哈哈,我们这里有公司在报上做广告,大意就是你买它的商铺,它帮你租出去,每年租金率为6%~10%,十二年后它以原价收回商铺。————地产的投机商们开始不择手段地要逃命了。 呵呵,斑竹观点鲜明
斑竹好久买来了?经常关注!
d
唉!!一言难尽 好,就是不买,气死他。 有思想有见地,好帖! 关键是我想买,可是买不起.^_^ 看过个两年房价下不下 房价太贵,想买可买不起. 我国房地产没有出现泡沫就是不买,气死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