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铭 发表于 2004-11-9 18:57

学会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启发

学会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启发

要做好股票交易或想提高投资的效率(回报),
几乎没有人可以忽略对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但在一般程度上我们投资者总是将统计数据作为一个宏观的趋势指导
(或指标)来看待,
本文试图从几组数据来分析该方法对于实战业绩的影响。   
不同环境的市场获利比率。
某证券公司对其客户长期跟踪做了一个抽样统计,
从2000年初截至2000年6月31日止,
账面获利的投资者占六成半,
而2001年整年中账面亏损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我们很容易地看出行情的好坏显示在交易业绩上的巨大差别。
因此这里的重要概念就是要在行情好的时候尽可能做足利润,
而行情不好时应当克服赌博心理,
尽量避免交易。   

雅铭 发表于 2004-11-9 18:58

以下是笔者做的粗略的统计(以下仅以沪市为例):
从2000年初到2000年6月底,
大盘指数约上涨四成半。
2001年从2245点到年中低点1514点下跌了3成左右。
2001年整年沪市约交易20000余亿元(包括2001年上市的新股),
而2000初到2000年六月底沪市交易额就近20000亿元。
而在统计期内2000年初至2000年6月底有80%以上个股都上涨了,
理论上在这半年做10次交易就应有8次成功,
这高于实际盈利的比例。
而2001年从2245点到1514点,
下跌的个股占到95%左右,这
和投资失败的比例差不多。   

雅铭 发表于 2004-11-9 18:59

从上面的粗略统计看出大盘下跌时的普跌比例高于大盘上涨时的普涨比例,
而大盘下跌时的操作无论是持股或是短线抢反弹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错误的,
空仓不操作才是大众化的最佳选择。
而为什么行情好时实际盈利者比例会低于统计推理比例呢?
从成交量上可以看出浮躁心态应该是原因之一,
行情火爆时大多数人都存在频繁交易的情况,
投资心理都存在急功近利,
缺少谨慎等都是投资者的大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又有个有趣的统计数据从侧面反映了这点。
新华书店在2000年行情火爆时卖出了大量“ 黑马”,
“ 短线”的证券书籍,
而自2001年行情低迷后,
经典的系统理论分析的证券书籍却成了主角。   
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天天盯着电脑看盘不仅影响投资情绪还伤神伤身,
因此综上所述:   

雅铭 发表于 2004-11-9 19:00

1、认清大盘趋势后入场;   
2、做足波段再换股;   
3、循环直至大盘高位滞涨出局持币观望。   
这三点的交易策略才是大多数投资人应选择的方法,
上文段落中的统计结果也证明了这是胜率和效率很高的交易策略。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加强巩固的内容也应从该策略方向入手

缩水基金 发表于 2004-11-9 19:49

统计数据反映一种大多数规律,擅于总结经验,便能启迪于未来。

欢歌笑语 发表于 2004-11-10 17:58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会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