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6---7日(星期六---星期日)谈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股市涨幅前十名沪市涨幅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昨收盘 涨跌幅(%) 日期 时间
1 600748 上实发展 4.66 4.24 9.91 2004-11-05 15:00:44
2 600526 菲达环保 7.74 7.14 8.40 2004-11-05 15:00:44
3 600561 江西长运 9.00 8.40 7.14 2004-11-05 15:00:44
4 600665 天地源 3.93 3.70 6.22 2004-11-05 15:00:44
5 600169 太原重工 5.17 4.88 5.94 2004-11-05 15:00:44
6 600387 海越股份 7.20 6.81 5.73 2004-11-05 15:00:44
7 600351 亚宝药业 5.98 5.68 5.28 2004-11-05 15:00:44
8 600842 ST中西 2.43 2.31 5.19 2004-11-05 15:00:44
9 600338 *ST珠峰 3.23 3.08 4.87 2004-11-05 15:00:44
10 600807 ST济百 3.45 3.29 4.86 2004-11-05 15:00:44
深市涨幅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昨收盘 涨跌幅(%) 日期 时间
1 000034 深信泰丰 4.09 3.72 9.95 2004-11-05 15:00:50
2 000599 青岛双星 4.91 4.62 6.28 2004-11-05 15:00:50
3 000025 ST特力A 3.50 3.33 5.11 2004-11-05 15:00:50
4 000155 川化股份 4.11 3.92 4.85 2004-11-05 15:00:50
5 000927 一汽夏利 3.19 3.05 4.59 2004-11-05 15:00:50
6 000007 深达声A 3.90 3.73 4.56 2004-11-05 15:00:50
7 000886 海南高速 3.04 2.91 4.47 2004-11-05 15:00:50
8 000006 深振业A 4.44 4.26 4.23 2004-11-05 15:00:50
9 000789 江西水泥 6.25 6.01 3.99 2004-11-05 15:00:50
10 000700 模塑科技 4.23 4.07 3.93 2004-11-05 15:00:50 股市跌幅前十名
沪市跌幅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昨收盘 涨跌幅(%) 日期 时间
1 600879 火箭股份 10.38 11.53 -9.97 2004-11-05 15:00:44
2 600715 ST松辽 1.83 1.93 -5.18 2004-11-05 15:00:44
3 600763 ST中燕 3.72 3.92 -5.10 2004-11-05 15:00:44
4 600503 *ST宏智 2.80 2.95 -5.08 2004-11-05 15:00:44
5 600735 *ST陈香 2.43 2.56 -5.08 2004-11-05 15:00:44
6 600752 *ST哈慈 1.38 1.45 -4.83 2004-11-05 15:00:44
7 600799 *ST龙科 1.42 1.49 -4.70 2004-11-05 15:00:44
8 600519 贵州茅台 36.52 38.31 -4.67 2004-11-05 15:00:44
9 600603 ST兴业 2.46 2.57 -4.28 2004-11-05 15:00:44
10 600869 *ST三普 2.53 2.64 -4.17 2004-11-05 15:00:44
深市跌幅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昨收盘 涨跌幅(%) 日期 时间
1 000769 *ST大菲 1.81 1.91 -5.24 2004-11-05 15:00:50
2 000515 攀渝钛业 5.30 5.58 -5.02 2004-11-05 15:00:50
3 000805 ST炎黄 4.23 4.45 -4.94 2004-11-05 15:00:50
4 000827 *ST长兴 2.72 2.86 -4.90 2004-11-05 15:00:50
5 000587 *ST光明 1.60 1.68 -4.76 2004-11-05 15:00:50
6 002024 苏宁电器 46.49 48.50 -4.14 2004-11-05 15:00:50
7 000426 大地基础 4.73 4.93 -4.06 2004-11-05 15:00:50
8 000620 ST圣方 1.91 1.99 -4.02 2004-11-05 15:00:50
9 000617 石油济柴 13.44 14.00 -4.00 2004-11-05 15:00:50
10 000557 ST银广夏 1.25 1.30 -3.85 2004-11-05 15:00:50 股市成交额前十名
沪市成交额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成交额(万元) 日期 时间
1 600900 长江电力 9.12 -0.44 26065 2004-11-05 15:00:44
2 600005 武钢股份 3.57 2.59 17742 2004-11-05 15:00:44
3 600110 中科英华 7.64 2.69 11850 2004-11-05 15:00:44
4 600601 方正科技 5.82 2.11 10413 2004-11-05 15:00:44
5 600050 中国联通 2.92 0.34 10224 2004-11-05 15:00:44
6 600519 贵州茅台 36.52 -4.67 9508 2004-11-05 15:00:44
7 600879 火箭股份 10.38 -9.97 9153 2004-11-05 15:00:44
8 600797 浙大网新 5.10 0.99 7634 2004-11-05 15:00:44
9 600028 中国石化 4.48 -0.22 7428 2004-11-05 15:00:44
10 600036 招商银行 8.97 1.59 7177 2004-11-05 15:00:44
深市成交额前十名
名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成交额(万元) 日期 时间
1 000039 中集集团 21.05 2.83 22471 2004-11-05 15:00:50
2 000503 海虹控股 12.99 1.72 17105 2004-11-05 15:00:50
3 000549 湘火炬A 3.73 1.08 14029 2004-11-05 15:00:50
4 000787 创智科技 8.40 0.84 10491 2004-11-05 15:00:50
5 000063 中兴通讯 24.52 1.03 9078 2004-11-05 15:00:50
6 000920 南方汇通 14.31 2.95 8555 2004-11-05 15:00:50
7 000088 盐田港A 13.37 -0.30 8297 2004-11-05 15:00:50
8 000066 长城电脑 10.21 -2.85 6485 2004-11-05 15:00:50
9 000423 东阿阿胶 8.25 -1.90 5287 2004-11-05 15:00:50
10 000858 五粮液 7.13 -0.42 5282 2004-11-05 15:00:50 保险资金直接已入市万事俱备 只待政策一声令下
◆保险资金入市加快了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步伐,近日,中国再保险集团、华泰财险已分别获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据悉,年内会有数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与此同时,有关保险资金入市的诸多配套法规和指引也在紧张制订之中。只有配套政策全部完成后,保险资金才真正可以直接入市。
保险公司冲刺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保险机构投资者既包括保险公司,也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因此,为实现保险资金尽快入市,不少保险公司加速了筹备资产管理公司的进程。据中国保监会透露,近日,中国再保险集团、华泰财险已分别获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而新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筹建申请也已上报到了保监会。此前,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曾透露,年内会有数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华泰财险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事关公司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将会很快,最快将于年底前完成。中国再保险集团方面也表示,冀望于今年年底完成公司组建工作。加上之前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到年底将有至少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提供通道。这4家公司将管理中国保险业1.1万亿总资产中的60%。
三大保险巨头已准备就绪
中国人寿拥有目前中国保险业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所掌管的保险资金占据半壁江山,是保险资金入市的“主力”。近日,中国人寿明确表示,投资股票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随时可进场操作。据了解,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制定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设立了独立负责股票投资的部门。太保集团有关人士也表示,该公司已在交易与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交易软硬件设施建设及资产托管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
就在《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颁发的第二天,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执行官杨文斌就公开表示,目前,平安正在向保监会报送相关文件,等保监会批准同意后将正式开始运作。据介绍,为了适应投资A股市场的需要,平安前期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入市配套法规两月内完成
据悉,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有关的配套政策正在紧张制订之中,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配套的法规和细则,有的还要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制订,这些配套政策的出台需要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很难在近期内完成进入股市的所有手续。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另行规定”的政策或法规,包括:“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具体比例”、“保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前需要确定的股票投资业绩衡量基准”、“股票投资的相关报表、报告的内容和报送方式”、“从事股票投资的股票交易独立席位的管理办法”。
另外,根据《办法》规定,建立股票资产托管机制,保险公司在从事股票投资前,都必须先选择股票资产托管人,“应当选择符合《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规定条件的商业银行或其他专业金融机构”。目前,《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尚未出台,也正在紧张酝酿中。据悉,只有配套政策全部完成后,保险资金才可真正直接入市。 五大指标股走势分化 长江电力有望成市场新王者
五大指标股近期走势“分裂”,中国联通、中国石化走弱,长江电力、招商银行和宝钢股份影响加大
在近期股价运行过程中,长江电力、宝钢股份坛、招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五大指标股,已经显著分化为3类:第一类是长江电力,其股价目前处在前期平台之上,且有上涨趋势,而QFII、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对其比较看好;第二类是宝钢股份和招商银行,它们的股价处在平台底部,K线形态一般,但下跌空间有限,在机构投资者中,QFII看好宝钢,基金则增持招行;第三类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股价或已经下破了平台底部,或走势不佳有很大破位可能。
三大原因促使走势分化
五大指标股之所以出现分化,我们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调控使得周期股票受阻,如宝钢股份就是典型的周期类股票;
第二,在与国际接轨导致预期估值下降的影响下,有H股或红筹股的股票,如联通、中石化等,令市场望而却步;
第三,交行上市的传闻使得招商银行估值压力较大。相对来看,长江电力由于属于瓶颈行业,又无国际估值压力,得到了市场更多的青睐。
国际化压力主导个股走势
近期,市场中估值、接轨之声不绝于耳。中国联通、上海石化、马钢股份等含H股的股票,纷纷创出历史新低。对此,投资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如果用国外成熟股市的估值水平来衡量中国股市的思路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含H股及红筹股的股票,应该谨慎对待,比如目前联通红筹的折合价为2.2元左右,那么A股市场中3元附近的中国联通,就没有太多上涨的理由;而如果国际化估值的思路有值得商榷之处的话,对待联通类的股票同样要谨慎,毕竟,在预期未明朗前,不应贸然操作。
与中国联通等股票相对应,部分指标股如长江电力、宝钢股份、招商银行等,由于不含H股及红筹股,其当前估值国际可比性相对来说较小,因而风险相对来说就小一些。
指标股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就未来走势而言,我们认为:第一,近期市场运行已经较为充分反映了“国际化”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期内指标股整体下行压力减弱,部分连续回落的指标股,如中国联通等有望企稳;第二,长期看,分化恐怕仍然会继续进行,其中长江电力、招商银行和宝钢股份,存在一些机会,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超级股票,在与国际接轨的不确定预期明朗前,依旧难以摆脱接轨的巨大压力;第三,在对大盘影响上,指标股近期不会对大盘形成负面影响,我们确实认为联通缺乏上涨的理由,但是,由于短期跌幅已经较大,其同样缺乏在目前价位继续大跌的理由。
所以,即便是大盘出现大幅回落,以联通、宝钢等为代表的指标股也不太可能再度成为做空的主要动力。长江电力作为国内最大的水电类上市公司,公司经营前景乐观,同时属于瓶颈行业,又无国际化估值压力,值得关注。 重心趋稳 量能不足
本周深沪股市表现为小幅下跌的走势,沪市综指总体在1300点一线波动,虽然也有过上冲下探,但交易重心仍在1300点,多空双方处于平衡。对于后市走向,有以下分析:
1.1300点的政策支持作用明显,但量能不足又制约股市短线的上行空间。在上周加息后,市场的总体预期相对不佳,股指也再次回到1300点以下。但在1300点一线,政策利好不断出现,首先是黄菊副总理主持召开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加紧工作,通力协作,落实《国九条》;其次是《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对市场也构成利好。市场不做反映,不意味着利好的无效,而是在等待一个突破口。从这个角度讲,底部应是相对明确的。投资者目前是等待量能的放大。就短线而言,1300点仍是近一阶段的交易中枢。
2.板块方面,本周总体上是低价超跌股活跃,从涨幅前10名个股看,除了信雅达和上海梅林外,总体股价水平均在5元一线,表明目前市场的炒作重心仍是低价超跌股。相反,一批基金重仓品种如南方汇通、沪东重机、火箭股份和深中集等均居于跌幅榜的前列。机构资金在减仓,这是一个可以得出的结论。预计下一阶段的板块动向仍会是超跌低价活跃,而涨幅巨大的一批个股会表现相对疲弱。
总之,政策利好不断,但成交不足,市场仍会整理。 水电重塑价值投资大旗
近期大盘持续在1300点附近震荡盘整,而市场中长江电力等主流电力品种却保持坚挺。从行业角度来看,在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电力类上市公司成本扩张,但其中例外的水电板块。由于我国水资源丰富,而水电利用率仍然很低,电价上调更使水电股业绩增色。长江电力前三季每股收益节节攀升更是说明水电板块的高成长潜力。随着市场资金加大对水电股的运作力度,短线该板块有望引领大盘展开反弹,新一轮价值投资将从水电板块开始。
根据最新电力行业统计,9月份全国完成发电量1809.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而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达到15574.7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14.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的结束,发电量增加略有下降,但马上面临冬季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仍将继续吃紧。而在发力量分布中,9月份水电量32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火电量1435.2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显然水电的增速要明显高于火电,也暴露出煤电联动,火力发电成本扩大的弊端。而我国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水电站的建设,相应也是政策扶持,这使得水电类上市公司存在良好的外围环境。
我国目前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不足25%,但是水电开发比其他能源有更大优势,无论是成本还是经营稳定性,水电经济效应相对可观。同时,开发水电可减轻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水电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火电,但其占发电总量的比例有待于提高。而水电板块中,长江电力作为最具代表型的企业,其业绩基本说明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高达0.302元,走势上更是成为股指涨跌的主要指标,并受到众多机构的积极买入。 政策利好不断 绩优股跳水连连
本周几个交易日都收于1300点上方,表明此处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度。但从短线趋势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均线空头排列和下降通道都没有改变,因此还不能盲目认为反弹已经展开。不过从技术指标上可以很清楚看到目前大盘超跌的事实,也许在底部最后出现以前主力还会营造一个空头陷阱。
在本周消息面上可谓“利好频传”,首先,中央政治局常委黄菊指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资本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把《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从制度建设上逐步解决历史积累的问题,确保资本市场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改革和健康发展。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办法放宽了证券公司质押条件,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可作为质押物,警戒线比例的最低值由130%提高到135%。这是对市场和券商的长期利好,但短期带来的资金增量有限。
综合来看,从“证监会将出台多项措施改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和即将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到黄菊副总理两次讲话、再到放宽券商融资。我们依稀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对于证券市场的空前关注,基本面切实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是目前市场人气低迷,投资者在诸多政策性潜在利好前显得麻木困惑,相信后市大盘在技术面进一步走好支持下应该会有所反应。
从盘面表现的信息观察,所谓稳定大盘的“利器”绩优股扮演了领头杀跌的角色,本周大商股份、佛山照明、中集集团、中兴通讯等纷纷跳水,周末“绩优人气股”贵州茅台、苏宁电器也加入到跳水的行列。其实在这种快速下跌的走势中主力很难达到派发的目的,那么另一种可能就是出于刻意打压股指的目的。我们知道在千三点区域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性利好,在中长线走势趋于乐观的时候,主力资金必然存在补充筹码的问题,显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只有在市场普遍弥漫偏弱的气氛中才能实现。不可否认,这部分个股经过前期的炒作,积累了较大的升幅,存在着调整的要求,但这种快速杀跌的方式很显然是“非理性”的。毕竟,这部分上市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佼佼者”,在股价调整之后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中线介入机会。
就目前情况,大盘的调整尚可理解为一种震荡。毕竟现在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持股心态非常谨慎,在预期利好兑现的情况下,减仓的愿望自然增强,一旦市场普遍有这种减仓的意愿,那么市场杀跌的动力就会骤然增强,从而造成大盘大幅震荡。由于两市大盘连收出阴线,反映短线市场有资金借利好出货的迹象,同时显示沪指1350点上方的技术压力比较大,大盘仍然需要通过反复震荡,以酝酿热点和积蓄上攻动能的要求。从形态上看,重心有所下移,显示短线大盘的运行趋势开始趋坏,走势再一次显得扑朔迷离。
总体而言,本周大盘如此低迷的走势对投资者信心形成较大的打击,看来弱势格局的改变并不是一般的利好所能改变的,提高证券市场公信力、恢复投资人信心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已经连续四周收阴,如果大盘在1300点区域附近整理时间过长,那么久盘必跌的经验告诉我们,最终还将向下破位。不过,周线上的技术指标已经明显背离,从1496点下跌以来还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后市即使向下突破,下跌空间有多大也是个疑问,在个股大跌之后跟风杀跌也不可取,因此目前最好就是保持较轻的仓位继续观望,在没有出现新的机会前不要盲目操作。 警惕大盘的系统性风险
做多依据:
1、利好政策不断出现,千三点位有惊无险在股指悬走于千三附近时,利好政策本周频繁出台。继黄菊副总理抓紧落实"国九条"讲话之后,本周五新《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拓宽了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显示了管理层对券商的极大呵护,同时反映出管理层对当前股市的高度重视。股指在周五跌落千三之后再度拉回,近期已是四破四立,1300点位置经受住了市场反复的考验。
2、蓝筹部分止跌企稳,热点板块时有涌现一部分前期杀跌的蓝筹股本周五出现企稳迹象。本周两个交易日跌去13%的中集集团(000039)周五止跌回升,上扬幅度达2.83%。沪东重机(600150)、海油工程(600583)等也是扭转颓势,转身成为盘中积极的做多力量。而纵观本周盘面,科技板块、地域板块、部分ST个股也轮番走高,不断做多大盘。周五科技板块与深圳本地地产板块更是反复活跃,成为大盘有力的做多力量。因此,随着蓝筹的逐步止跌企稳以及盘中热点的不断涌现,后市市场还是面临一定的个股操作机会。
做空依据:
1、市场人气依旧低迷,空头能量仍待释放市场信心的匮乏将极大地制约后市行情地发展。政策利好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对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但自"9.14行情"以来,成交量逐渐萎缩,本周量能更是创出新低,市场人气持续萎缩。而在本周利好持续发表的时期,市场人气依旧如此低迷,做多信心如此缺失,不能不视为一种警示。部分前期杀跌蓝筹股的企稳并没能阻挡新的杀跌力量产生,恒源煤电(600971)、贵州茅台(600519)等消费和能源类个股在经顽强抵御之后周五终于应声而落,多头的护盘大旗长江电力(600900)也渐呈将倾之势,逐步转化为一股新的做空力量。
2、系统性风险逐步呈现,实质利空如哽在喉随着年关的来临,市场的资金面也日渐趋紧,虽然本周五新《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缓解了一定的压力,但市场对其的反映却相当冷淡。而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在三季度已到达顶峰,后期有可能呈逐步滑落趋势,这将使的国内股市的估值水平大打折扣。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来临、新股发行重新推出,国内A股市场平均价格可能面临再度考验。这些利空都会严重制约着股市向好的方向发展。一目了然:虽然政策面的利好不断呈现,但短期内仍然没有激发起场内人气。鉴于一系列的负面因素可能逐步呈现,大盘系统性风险与日俱增。预计下周大盘走弱的概率较大。 股市不为政策频频所动
本周深沪股市一直在消息面的左右下围绕着1300点窄幅震荡,虽然管理层频频出招,但由于机构在价值股上大肆做空,股市根本无力对政策面做出积极反应。1300点的争夺旷日持久,大盘久盘必跌的风险日渐增大。
从上周五央行突然加息,到本周黄菊副总理深圳表示资本市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三次强调要加快落实"国九条",到周五三部委联合出台新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四部委联合出台意见保护小额投资者利益,近期管理层继续以罕见的密度出台一系列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的政策举措,这强烈地传递了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关注。但从二级市场的走势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政策面的反应较为冷淡,更准确地说,是市场的主力机构对政策利好反应冷漠,表现在机构对价值股的大肆做空,不仅体现在汽车股等基本面不被看好的板块上,更体现在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中兴通讯(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业绩增长势头良好的蓝筹股上。
主力机构何以逆管理层的期望而为?我们似乎可以做这样的两种解读:或者是机构认为政策面扶持股市的力度不足,毕竟近期政策面在频频出手同时也是规范稳定并重、利好与利空交织,机构冷漠甚至逆市做空有刺激管理层加大政策力度的意图?或者说,一些机构认为在消耗较多利好以后政策面难以持续作为,股市难以回避新股发行询价等实质性利空的冲击,股市还需要更多的调整?虽然不能准确猜测机构的想法,但在政策频频出手的情况下,机构做空价值股对市场的成绩是更为实在的。没有主力机构的积极响应,单靠一些游资和短线资金在绩差股、超跌股上投机炒作,是不可能推动大盘重新走强的。
又经历一周的激烈争夺以后,多空双方在1300点附近僵持的局面已经接近1个月,从股指的K线形态上已经走出较长的横盘震荡走势。虽然说对于1300点的争夺对多空双方都是能量的消耗,但毕竟对多头更为不利。众多的利好无法打破市场僵局,对市场信心也会造成较大的打击。很难想像随后大盘能够形成强劲的上攻行情。
是否就会形成"久盘必跌"呢?虽不尽然,但这种风险确实存在,而且僵持越久,后市一旦破位其杀伤力越大。不过真的出现破位走势,未必不是好事,表现在两方面:破位杀跌其实有利于大盘更快地探明底部,对转机早日出现有利;破位也是对政策面稳定股市决心的一种考验,或许能够迫使管理层出台更实质性的利好措施。因此在1300点附近对于大盘可能出现的破位走势,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
操作上,鉴于多空双方僵持局面一时难以见分晓,由于破位下行风险的存在,中短线的操作应以谨慎为宜。个股方面建议关注调整较为充分的价值股的中线建仓机会。 多头再胜千三拉锯战
本周,沪深股指仍然呈现震荡整理的态势,机构与政策博弈的局面愈演愈烈,1300点成为多空争夺的一个焦点。
加息的余震在周一依然强烈,中国联通跌破3元配股价,一些资产负债率较高个股受加息影响出现深幅下跌。周二,1300点的争夺更加激烈,多方在收盘前2分钟将指数顽强的拉上千三。周三,副总理黄菊的讲话鼓舞了人气两市中阳报收,但周四的一根中阴将多头的热情迅速浇灭。周五,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跳空高开后出现了逐波下跌的走势,但多方死守1300点,并取得了千三拉锯战的又一次胜利。最终,本周股指以1305点报收,周线为一缩量小阴线。
一、副总理为行情打气,中线向好可期
本周的证券市场再吹政策暖风,副总理黄菊一月之内再次强调切实把“国九条”落到实处。时隔一天,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就有了动作,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深圳市国资管理体制也实施了重大改革,14家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在周三发布了国家股划转公告。如果说,深圳本地股的重组、券商融资渠道的再次拓宽只对部分股票产生影响的话。那副总理的讲话可是一个全局性的利好,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它标志着管理层对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认识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政策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对行情的进一步发展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加息等困扰市场的因素将长期存在,但有了政策面的支持,调整幅度应极为有限,证券市场中长线向好可以期待。
二、机构与政策博弈,无碍中长运行轨迹
副总理黄菊扎扎实实地阐述了政府的观点,但一些实力机构却并不领情,每次利好的推出都成为其出货的最佳时机,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与政策博弈。中国联通、中集集团一直是市场的风向标,两只股票一个跌破配股价,一个连续跳水在本周的市场中引起不小的骚动,整个二线蓝筹板块的重心都随之下移。从周五的走势来看,这些股票在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后已经失去了进一步下跌的动力,中集集团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抄底迹象。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才是这个市场的如何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实力雄厚的机构虽有可能左右市场一两天的走势,但市场最终将回到其运行的轨道中去。
三、千三上下震荡筑底,本月行情仍然可期
从近期的调整来看,1300点的支撑力度还是很强的,加息利空的突降并没有对指数造成太大的冲击。股指几次下探千三都被多头迅速拉起,而今后的日子里除去新股重新发行外,应不会再有强于加息的重大利空。因此,股指短期内围绕1300点上下震荡,进一步消化加息利空后,再度上行的概率较大。
既然行情可以继续看好,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品种呢?在宏观调控将长期存在的大背景下,我们提醒投资者关注价值低估的消费升级概念股。 低价并购重组股历史性崛起
一、政策面持续利好同技术面共振显示大盘正处在历史性大底的构筑之中,
低价购并重组股是选股的主要方向。政策面本周黄菊副总理的再次讲话和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新规出台相当引人关注,其重点并不在于这些动作有多少实质性利好,最重要的是要能从中体会出力保千三的政策信号,在中国作空机构又怎能扭过政府和政策的大腿呢!技术面月KDJ指标中的J线已经触及零轴后钝化了4个月,在沪市历史中是第8次出现,在前7次中有6次随后产生中长期反弹,其中最少上涨为301点;最多上涨1181点。月线触及或接近零轴上涨概率为85.71%,6次上涨中93年的325点、96年的512点、99年1064点都跌出了历史性机遇,占上涨次数的50%。本次钝化从时间上看调整至今已经41个月,况且J线是第四次触及零轴,如果形成转折性反弹可能将非常不简单。另一方面连接95.79点和325点所形成的中国股市原始上升趋势线,以及93年1558点和98年6月1422点所形成的颈线支撑,正好在当前位置附近交汇。而120月均线1351点也在目前点位附近,再联系到总理、副总理罕见的连续三次讲话,那么多重重要趋势线、技术指标同政策面的共震效应最终将共同推动大双底中级反弹行情的产生。目前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再多一点点耐性,挣大眼睛在2—5元低价股中选好个股。
二、 机构大购并、大重组的最新战略思维和布局,将使2-5元低价股成为下一轮行情中盛产翻番机会的最大金矿。根据首放信息监测系统和盘中资金、机构动最新动向显示,在今年底爆发的新一轮中级行情中,2-5元的低价股将成机构作多盛宴的主角。当前高位蓝筹股回落、大盘见利好反复冲高回落震荡,正是机构利用高位筹码调整刻意打压大盘,一旦低位筹码收集充足,各种利好和技术面合力作用的巨大威力就将爆发出来。
从机构运做角度讲,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随着QFII、游资、基金等机构规模膨胀到一定阶段,当2、3、4、5元股票或10元以下股票过多时,部分外资机构或国内产业资本大鳄,很容易对其中具有资源或独特优势的公司发动并购战,进而对公司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那么在美国成熟市场上演的网易从不到1美圆暴涨到72美圆的传奇故事很可能就会在中国股市上演。对国内机构而言,目前2—5元低价股短线炒做思路较浓,如果中级行情一旦爆发,重仓大幅拉升炒做成功就是暴利。即使万一失败,还可以凭手中筹码成为公司大股东或前几大股东,进而改造或影响公司经营,这种运做成本比起2001年之前是大大降低。"915"和近期低价股的活跃仅是未来低价股大行情的预演,当然从客观严谨的角度看,也要提防部分机构在低价股启动前最后阶段的疯狂打压。
三、产业整和、外资并购、国有股权重组将成为推动低价重组股崛起的三大核心力量。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也是企业并购重组大规模发生的时期,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将掀起一场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间并购的高潮。兼并重组是企业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首选方式,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通过购并,企业间的资源得到整合,快速建立起新的组织,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且成本相对较低。此外,还有财务税收安排等方面的考虑。在目前国内已发生的兼并重组案例中,战略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其重组的目标更多地着眼于长期的目标,以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短期的投资回报
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并购将呈现出五大趋势。一是企业并购活动将更趋于国际化,跨国并购将成为主流。二是企业并购将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联,工业企业并购比例将下降,高科技和第三产业比例将不断增加。三是并购规模急剧扩大,不仅涉及金额不断上升,并购方式也将按从横向到纵向再到混合的步骤发展。四是并购相关的立法环境将得到不断改善,并呈现出愈加宽松的态势。五是资产剥离手段将成为主要手段,所占比重将不断增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在未来几年将大大加快,外资将在改组国有企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推动中国金融企业创新和改革。因此反应到股市上,以产业整合、外资并购以及国有股权的重组将成为引发低价股崛起的三大主导力量。近期深圳本地股、华融对德隆的重组等只是拉开了低价股重组购并的大幕。
四、3元股挖掘火暴上扬的潜在购并重组黑马。在2—5元的低价股中,天山股份、武汉中商等3元股已经成为涨停榜上最大热门,2.80—3.99元成为挖掘动辄涨停最敏感的价格区间,选股应重点锁定3元股。综观国内外股市,股权购并所引发的股价波动往往最具有爆发力,因此在3元股中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异常接近且股权转让频繁的品种值得高度关注。实战出击重点关注焦作鑫安(000719):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28.99%和28%,相差不足1%,很容易产生股权购并、股权之争,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股价大幅波动。更值得特别高度关注的是,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股份都是通过购买股权方式获得,而且第二大股东股权是今年从中泰信托手中购买,可见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股权变换相当频繁,随时有可能成为国内实力资本巨头的购并的目标,长线严重超跌、流通盘又极其袖珍,一旦放量随时可能展开火暴上攻。 利好让后市依然偏淡
本周大盘窄幅整理,上证指数在1290-1338点之间进行震荡。上证指数周五收盘1305.12点,比上周微跌15点。深成指收3122点,比上周跌94点。两市的周成交总量近620亿元,比上周缩减三成多。本周初长江电力一度强力扶盘,延缓大盘下跌,但是中集集团、中兴通讯等蓝筹股股跳水,经营没有起色的ST股股价继续朝一块钱进发。
消息面:为减弱加息的影响,本周政策面暖风阵阵。其中两则利好力度较大的消息是:第一、副总理黄菊主持召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座谈会,指出资本市场迎来难得机遇,要把国九条落实处,确保资本市场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改革和健康发展;第二、周四下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根据新办法,可进行股票质押贷款的证券公司条件有所放宽,同时,借款人的条件进一步细化,质押物的种类增加了可转换债券,质押期限也得以增加和延长。新办法对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但新办法对贷款的主体资格不会放宽到券商之外,对违规券商的资金帮助不大。
从本周市场运行情况看,上述两则消息给多方阵营很大鼓舞,对稳定人心起到一定作用。后市展望:近日的利好政策没有解决市场担心的下列问题: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大盘股发行的忧虑;A股H股的股价接轨问题。上述问题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困扰着市场。从近日发改委主任回应宏观调控8大疑问的行文看不出宏观调控有松动的迹象。只要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股市会继续受打压。 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
市场在1300点震荡了已有三周,三周的低点都差不多是1290点,本周虽然没有出现新的低点,但是,收盘的点位却是调整以来的新低。就短期看,种种迹象表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在明显加大,操作应该以慎重为主。
首先,就技术面看,我们在本周已指出大盘周线的形态受压于五周均线明显,处于二次确立底部的走势中,而且往往二次确认的底部可能会低于前一次。下周大盘运行也使处于十分敏感的时期,因为下周五周均线的位置将会快速下移,周初要下调到1320点以下,使上证指数的压力位会更加明显。大盘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五周均线的压力,弱市的格局就不能改变。当然,由于五周的均线位置较低,也会为短线的突破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就周线的KDJ和MACD等技术指标看,大盘出现二次探底的概率还是较大的,市场马上转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其次,在技术面不乐观的市况下,政策面的利好确实不断,特别是在大盘股指几度下跌到1300点以下后总会有一些利好出台,使股指收复此整数关口,似乎在1300点以下大肆做空又存在着政策面的风险。但是,我们也看到,政策面的利好是不断,可是对市场人气的稳定,市场信心的恢复确没能起到任何作用。无论是保险资金入市,还是股票抵押贷款的出台,以及领导人接连不断的重申《九点意见》的落实,其利好作用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一是目前的政策利好都不具备实质性,在市场核心问题不解决,市场面临接轨的压力、缺少投资理念的情况下,其它的利好都会显得十分苍白。二是,由于近期宏观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使市场对一些行业、一些公司的估值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在诸如利率走势、汇率走势等大的金融政策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其估值、判断的标准就不能有效建立,所以机构投资人整体会以观望为主,甚至会减持获利丰厚的筹码。
再有,从市场面看,随着季报公布结束后,短线的热点主要是一些超跌的绩差、题材股,但是从一年多的行情看,绩差股的活跃不仅不能改变市场的趋势,反而在短线的炒作之后,会给市场积攒新的做空能量,其短线活跃的个股也面临再创新低的可能。所以看到,虽然短线活跃的资金在1300点下方做短线是乐此不疲,但是对市场资金的吸引确越来越弱,更多的可能是自拉自唱的快速拉升,造成市场虚假的赚钱效益。在短线热点呈现递减效应是,前期获利大的蓝筹股又加入到了杀跌的行列中,特别是中金公司一些重仓的蓝筹股的大幅度、集中性的下跌更是使市场顿生疑云,不仅使市场刚刚有一点的理念、信心又出现了动摇,又是荡然无存。目前看,从市场面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观望的气候也会加重。
总之,目前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加大,1300点的得与失以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可能会出现一种方向性的选择。就目前市场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无论是向哪个方向突破,其空间可能不大,但是却决定了短线市场的性质。如果市场能出现向下突破,寻找二次探底,那么一方面可能会给市场打开反弹的空间;也可能会使政策面能出台一些实质性的利好,对市场核心问题的解决有所触动。 利好保住千三 并未改变弱市
本周以来消息面利好不断,尤其在指数每每跌至到1300点的时候,第二天都有管理层的讲话和落实国九条利好的出台,从消息面结合走势看,周一消息面真空,大盘是出现了下跌,主要是对上周五加息利空的消化反映,周二的消息是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关于要积极倡导现金分红的讲话,大盘是先破位1300点,然后再拉回,但力度明显没有前两次破千三再拉回的走势那么强烈,周三,三大证券报头版均刊登了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关于资本市场的利好讲话,指数则大幅上涨,但周四在消息面真空的状况下,指数再次被打回原形,在市场再次面临千三跌破的危机时刻,周四下午5点左右,管理层再度抛出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的利好,再次让投资者充分感觉到做空的市场风险,但从本周盘面的运行状况看,众多利好仅使千三位置暂时得以保全,而并没有改变大盘的弱市状态,整个市场依然维持在向上看不到空间,向下又不敢盲目做空的尴尬境地,盘面的表现就是热点的零乱以及本周成交量较上周有较大幅度的萎缩,盘面观望气氛逐步浓厚,预计在缩量的背景下,指数在震荡之后将进行短线的方向选择,我们认为阴跌的概率较大。
那么主要还是从市场与政策的搏弈状态进行分析,那么从近期整个政策消息面总结的话,有几个特点:首先从出台利好政策的背景上看,是先有利空再有利好,比如整顿券商、查券商委托理财资金问题、另外就是上周末的加息,而这些利空消息均是大盘在1300点的时候出来的,如果没有利好进行对冲,1300点的位置早已不保,那么我们觉得从出台政策的背景考虑,其目的主要是对利空进行对冲,缓解大盘下跌的速率,毕竟短线连续暴跌对于管理层而言将承受来自市场的较大舆论压力;其次,新股发行从8月份开始已经停了三个月,尤其是银行股的融资比较急切,稳定盘面的背后也有新股发行开闸放水的预期。另外,从出台政策的时机上分析,都是在市场跌穿1300点之后,明显可以感觉管理层是非常被动性的在出消息。那么总体上看,目前管理层护盘的意愿较为强烈,但展开大行情的基础仍不牢固。其次,就要考虑这些政策消息对于目前市场的利好程度有多大:首先,我们认为目前的利好主要还是一些长期的利好,市场对于这些消息也有不同的理解,比较乐观的看法是认为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质押这些消息出来,意味着管理层认为目前的市场已经没什么太大风险,但问题是目前保险资金入市一些细节上的法规文件至少还要再等上1—2个月,而离真正入市从时间上看也有一个过程,保险资金什么时候入市市场无法预期,至于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也是短期内不可能进行的,至少是不可能大规模进行,毕竟现在券商这一块国家对其在进行大手术,这是为以后这个市场整顿规范完成之后在铺路。那么虽然从长远来看,目前出台的消息都是大利好,但从1300点位置开始解决券商委托理财业务也可以看出管理层的思路是先动手术再发展。
第三点就是市场利空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从大的方面看,QFII、QDII之后的整个接轨的趋势以及中国市场估值的国际化标准、股权分置问题、加息之后经济是否放缓的预期;小到扩容的预期,部分周期行业业绩见顶这么几点,那么从这几点看,有些是长期的趋势,而短线制约行情的最主要因素是年底资金面紧张。而做多的理由是政策面、消息面的护盘,但这些政策并不解决短线燃眉之急。
那么从市场方面看,本周见利好不涨,绩优股整体遭到抛压,而长江电力也从护盘的角色开始转变,同时本周交易量较上周明显萎缩,短线投机盘也被削弱,一旦下周成交量继续萎缩而不见利好,则大盘走势并不乐观。 淡化指数概念 挖掘热点
在上周央行加息之后,本周政策利好频频,继前日黄菊副总理在考察深交所的讲话之后,4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也相继发布,可以看出,政策面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到进一步扩大券商融资渠道,可谓实实在在的利好层出不穷,可是大盘的走势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看来政策与市场的博弈还有待时日见分晓。
本周沪指收出一根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这也是股指连续4周收阴,量能也萎缩至近期新低,在1300 点区域多空双方再次胶着,向上和向下都显得信心不足和心有不甘,基金重仓股的高位跳水和绩差超跌股的持续反弹形成鲜明的对比,是长江电力的摇旗呐喊暂时稳住了多方的阵脚,让大盘尚存一丝希望,但若绩优品种持续低迷,长电还能长城不倒吗?假若如此,市场终将要再现1300点下方,投资者关心的是,1300点能否象前几次那样绝地反击?近期的 1300点区域徘徊是夯实底部还是久盘必跌?
市场近期虽屡有反弹但量能却极度萎缩,热点也模糊不清,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攻欲望,其实短线的弱势格局一览无遗。所以,千三对市场的意义已经不大,市场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对于一些涨幅过大的蓝筹品种应暂时回避,下周热点将仍旧围绕超跌品种展开。 关注深沪两市本地股
本周沪指基本是在千三点附近震荡盘整,股指虽两次击穿千三点,但在政策面持续利好的支撑下,均有惊无险。全周沪指以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报收,深成指以一根中阴线报收。市场的成交量水平与前周相比再度萎缩。从全周的盘面走势分析,盘中个股的活跃度虽然有所收敛,但分化却比较明显。一些业绩优良的蓝筹品种如中集集团,大商股份等成为新的做空品种。而在本周后半段,两市本地股受利好刺激又有重新活跃迹象。
对于市场的后期走势,大盘如果想在千三点聚集新的多方能量,一方面需要有量能的配合,以沪市为例,日成交金额不应低于100亿,同时也需要有新的热点的出现。量能的放大,意味着场外资金的介入,这是市场走强的基础。而热点的出现,有利于激发市场人气,才能坚定看多的信心。而目前的市场,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所以能否有新的热点,带动市场,激活人气,将是大盘后期走势的关键!
后市热点方面,两市的本地股值得密切留意。这是因为在本周消息面上,深圳本地公司正进行大规模的重组,而重组的过程,一方面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同时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使得本地公司焕发新的活力。由此我们还联想到上海市政府对本地公司的重组,包括百联集团、锦江集团的诞生,均对相关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从近日活跃个股来看,包括深宝恒,沙河股份,深信泰丰到上实发展等深圳上海本地股放量涨停的走势中,也可以看出部分主力资金正在关注两市的本地股,那么下周两市本地股的行情能否由点及面的展开,并成为市场新热点,就值得思考。至于个股方面,包括沙河股份,深天健,一致药业,大众公用等有业绩支撑的两市本地股,是值得跟踪留意的。 市场低位蓄势 面临方向选择
昨日,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三大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了修改。新的《办法》进一步拓宽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融资的渠道,这对券商来说可谓是一大利好。按照修改后的《办法》规定,质押物范围由以前的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证券公司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证券投资基金券,又增加了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同时,在股票质押贷款期限方面也做了调整,以前是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而现在已经增加到1年。综合来看,券商活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办法中规定对于前六个月内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最高价/最低价)超过200%的,以及可流通股股份过度集中等有关的股票均不能作为质押物。这将对累计涨幅过高的绩优股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程度上降低了其对券商的吸引力,而那些业绩较好但涨幅并不是很大的股票将获得重视。从最近市场中传统绩优家电股放量逆市上涨来看,政策导向的作用正在发挥效力。
周五,两市均高开后振荡走低,沪市最低探至1298,以小十字阴线报收于1305电点,成交62亿,又有一定萎缩。从近期新核心股连续大涨又连续大挫的振荡走势来看,主力波段操作特征日益鲜明。尽管目前市场人士对于中集,盐田港,中兴通讯等个股长期信心依旧,认为前期过大升幅是造成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并非代表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而引发抛盘。但此效应有扩散迹象,如贵州茅台和恒源煤电周五一度大跌5%,短期不可小视这类品种给市场造成的心理压力。盘中另一看点便是深圳本地股的活跃,其中深信泰丰涨停。这主要于近日深圳市国资委于先后下发的《关于成立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决定》和《关于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划归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通知》有较大关系,而QFII看中深南电更增添了短期该板块的想象力。而受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新规则消息刺激的券商板块走势相对较强。
由于市场围绕千三已达12个交易日之久,下周很有可能面临方向选择,能否在顺利形成拐点向上需要充分观察二线蓝筹股的走势,如其不能迅速止跌,则将促使市场考验前期低点,从而延长股指探底时间。 千三再度告急 利好为何失灵
今周多空双方围绕1300点展开激战,1300点数次易手,最后收于1305点,全周下跌15点。从政策面来看,管理层显然非常“焦急”,不断推出政策性利好,包括发布了《关于印发<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券商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但毫无疑问,投资主体融资渠道的放宽对市场的止跌稳固还是有帮助的。还有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出台收购个人储蓄存款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款项全部由中央政府负责,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解决公民存款和交易结算保证金以及个人债权的风险,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政府发挥其最后支付人作用的主要体现。
出了利好,量能没有放出来,也未见号召力的热点出现,市场反应平淡,大盘只是维持震荡走势,乏善足陈。一段时间以来,不得不反复提到的一个是政策底,每次在1300点附近出台的政策都具有保护这个点位不被击破的,技术调整的压力当然存在,但相比于击破1300后再拉回,显然在目前位置反复震荡更能是市场趋于平静。如果在1300点下方长久徘徊,那么整个前提的挽救行动基本上是失败的,这肯定是所有的参与者不乐见的。但目前的市场还存在明显的上行压力,导致了50点范围的反复震荡,或许后市还有陆续的政策出台,管理层是不甘心功败垂成的,政策底的特征依然明显,但推出的利好应更实质性,如降印花税等。另外,只有政策底是不够的,还需要热点的配合。两市本地股表现良好,的确给市场带了一定活力,但热点轮转太快,加上不时有二线蓝筹破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后市需要一个龙头个股的出现,或者龙头板块的出现。普遍意义上的超跌只能维持人气,而不能带领大盘。从周五盘中稀疏的成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没有明确的热点,大盘不可能改变总体震荡的特征。
周四的中阴线把周三的阳线全部吞没,形成了穿头破脚的K线组合稍有点出人意料,不过与前两周指数围绕1320点反复震荡相比还是很正常的,并没有改变三周来的多空拉据,之所以冲高回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成交量在上扬过程中一直不能有效放大,尤其是长江电力的反复上攻还是带动不了其他机构重仓股的活跃,说明机构资金搏奕的行为相当严重,导致股指反复拉据。从技术面观察,三十日均线经过一段时间的走平后,开始调头向下,对大盘起着较大的反压作用,均线系统呈空头排列状态,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对于后市,沪市大盘在箱体1300点-1350点内已经震荡了十几个交易日了,1300点处又出现利好消息,所以政策利好的累计效应将在短期释放,如成交量不能迅速放大,则短期内大盘还将保持反复拉锯状态,大盘将再次考验1300点,大盘走势已经向着“久盘必跌”的老套走势演变,多空双方在1300点附近的消耗战很有可能以1300点失守告终。 无视利好 我行我素下跌
本周的沪深股市走出大幅震荡行情,虽然市场出台了两则中性偏好的内容,但投资者抱有谨慎心态,因此利好内容并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盘最终还是以周阴线报收。当然,纵观本周的市场走势,我们也不难看出,此时大盘在技术上所存在的超跌反弹要求是多么强烈,后市的人气恢复将是关键所在。
本周消息面可谓利好扶持内容不断,但这也不能阻止上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力,众所周知,加息对于债市和股市无疑是一种过激的政策,它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可从近期大盘的走势中完全可以体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明年的财政政策将是一个从紧的政策,这对市场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该内容在二个月前都有所传闻,因此影响的时间不应太长,但市场人气还存要一个充分恢复的过程,对此投资者应没必要置疑。当然,本周市场所出台的内容,的确也对市场存在积极意义,但它要让此时市场的人气马上恢复如初,也不现实,但至少反映了当前管理层的一种心声,理应对后市大盘的止跌回升存在较大的作用!两市大盘经过近期的持续调整,虽然很多个股在技术已存在强烈的反弹要求,但近期消息面却不近人意。除已出台的加息利淡因素外,市场仍被其它利淡传闻所困扰。在这种状况下,才出现了本周大盘的持续调整。按理说,本周市场也曾出过两项利好,大盘应有所表现,但事与愿违,股指的反弹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以周阴线报收。从本周股指的一度考验前期低点1289点,我们不难看出,此时市场的做多气氛是多么脆弱,而市场的利淡传闻的杀伤力何其之大。因此,后市大盘的能否向好,完全将取决于这些方面。
由于本周大盘一度考验前期低点,市场表现十分低迷,根本无视利好的存在,因此个股几乎无热点可言。与其相反,很多质地优良的个股也出现了大面积下跌,而且跌幅不菲,这反映了目前市场的观望气氛是多么浓厚。虽然像深市本地股、ST板块也曾出现过走好局面,但它们始终难以维持长久,这充分显示当前市场中的个股风险较大,而即使有一部分会出现走好,但也只会是转瞬之间。
两市大盘在本周一度考验1258点,虽然在利好的作用下,该点并没有被沽穿,但其后大盘的走势已显示该位置在下周仍将面临考验。倘若这一位置不能够形成有效支撑,那么1259点的低点将岌岌可危。届时将不排除前期较为抗跌的个股,会走出一波补跌行情,从而带动大盘持续下探,这也将使短期市场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我们认为,投资者在近期的操作中还是以谨慎为主,即使参与个股反弹,也一定要快进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