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炼金术〉讨论(读书会)
一直以来在看索罗斯先生的《金融炼金术〉,由于本人没有学习过基本分析,所以对书中很多细节无法具体阐述,而仅就反身性理论与技术分析的联系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书中对反身性理论进行了很全面的阐述,而我只能谈谈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因果关系实际上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双向的关系,主要可以表现在相互加强和相互减弱2个方面“,简单的就股价的走势而言,人们预期会上涨,那么将买进,而股价出现上涨会加强人们的预期。而整体认定了某种上涨模式以后,产生的行为将使股价进一步加速的运动,同时还可延伸的思考到股价的运行是有序还是无序的,在我看来有序无序并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人们认识不到就是无序,而人们认识到了这种秩序将被打破,因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决胜的关键,技术分析也是如此。面对同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每个人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操作策略都是不同的,用波浪的人也有挣有赔,这是很显然的,下面我用2个图例具体说明一下。当然,我的观点也许很片面,甚至是绝对歪曲的,但是,这就是我的认识,它指导我的观点和行为。[ Last edited by 交易 on 2004-11-4 at 12:34 ] 图一,中国石化,三条逐渐加速的趋势线,表明预期导致的买进产生股价的上涨,而上涨导致了预期的加强,从而股价加速。预期与股价的加速行为是相互加强的。 图二,依然是中石化,然而画线有了改变,这是一条抛物线(是画线的抛物线,而不是技术指标当中的sar)。这里面体现了一个问题,函数上抛物线最简单的数学定义是y=x的平方,实际上就是一种匀加速运动,然而当运加速运动被认定以后(无论是思维上的还是潜意识的),匀加速运动本身的加速度也可以被加速,假设加速度的变动率为a,那么这种形式被认定以后,a也可以被加速,这么循环下去将有无穷的变数,或者说次级。那么,股价的运动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呢?看你在哪个次级来考虑,总一个次级的某个函数可以确定走势的进行,然而一旦被大众认识,这种秩序(也可算是某种规律把)将被打破(图中股价的变动也在逐渐的偏离抛物线,加速度本身也在变化),那么,到底是有序还是无序?我认为怎么说都可以。进而我们不妨考虑形态本身的意义所在。是一种认识角度的问题,从有序和无序的角度来看,我还无法理解形态学的意义,所以暂时不做讨论。
这些观点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许,我可能根本就没有理解到反身性理论的本意。所以,欢迎批评,讨论)这些观点也许没什么意义,就算是我对于股价运动模式的一种理解吧。
作为补充,相互减弱的情况就是减速的趋势线,和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并且,我们是否能联想到渐大3连阳,以及奇特三川形态呢?
[ Last edited by 交易 on 2004-11-4 at 12:59 ] 不错~~
支持一下~~
感觉和移动平均线有异曲同工之效啊~~
没看过金融炼金术~~
现在觉得很多经典的书籍是应该看的~~
补课了~~ 书俺看了,但用法就仁者见仁了.
索罗斯老爷子看问题在全局上,并没有只落在咱们看的层面.
我不想说水平,毕竟无论年龄,处境都不同.
书里自我观念很强,一不小心就迷路拉.
俺还没捣鼓出路来.
再看看 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 Originally posted by 华斌 at 2004-11-7 11:16
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
你的认识,可以交流一下吗?
我们一起谈谈。 Originally posted by 华斌 at 2004-11-7 11:16
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 我赞同,不过我的理解略有不同,这里面有些词语是需要分辨的:认识,认知,认定。模式的形成和以任何形式的接受,这是市场变动的依据。 认知是重点~~
本人觉得~~
呵呵~~ 索罗斯以前专门研究过哲学可能我们也因该去看看哲学书 Originally posted by wald12345 at 2004-11-7 14:38
索罗斯以前专门研究过哲学可能我们也因该去看看哲学书 恩,这个应该,不过哲学的研究有很多方面和层面,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交易 at 2004-11-4 12:32
很多因果关系实际上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双向的关系, ...
兄说得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单向因果关系根本就描述不了复杂的系统。互为因果才是本质。有点像开环系统。 Originally posted by wald12345 at 2004-11-7 14:38
索罗斯以前专门研究过哲学可能我们也因该去看看哲学书
哲学来源于生活。 看看<易经>吧
这是目前哲学中的颠峰 这书学起来很费劲,可能是我的基础太低。
我的理解,虽然说互为因果,也并非有相同的作用力。
就价值和价格来说,两者互为因果,但价值对价格的作用力要直接、主动、主要。而价格对价值的作用力则是间接、被动、次要。 Originally posted by 毛盾 at 2004-11-7 22:38
这书学起来很费劲,可能是我的基础太低。
我的理解,虽然说互为因果,也并非有相同的作用力。
就价值和价格来说,两者互为因果,但价值对价格的作用力要直接、主动、主要。而价格对价值的作用力则是间接、被动、 ... 价格是绝对的现象,价值的定位存在缺陷是一种相对,价格,价值这个因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最少在我看来如此。 价格是客观的,变化快。
价值是主观的,变化慢,但有时有突变。相对而言,我更愿意称它为基本面。
索老的书中,我认为,股票价格和其基本面关系是一对矛盾。基本面对股票价格有决定性的作用,股票价格对基本面有反作用。
基本面和股票价格之间这种相互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其作用力大小的相互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此消彼涨的变化。
当这种矛盾处于微观经济的时候,基本面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高度的强化。巴菲特的一句话对这种强化做了很好的注解:在投资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
当这种矛盾处于宏观经济的时候,股票价格的反作用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对这种提升做了很好的注解:证券市场有优势资源配置功能。 价值的缺陷就在于,价值的认定上,没有绝对的认定和体现形式呀。 为何在价值的认定上需要绝对的认定和体现形式呀?
买,是你觉得值
卖,是你觉得不值 交易:“价值的缺陷就在于,价值的认定上,没有绝对的认定和体现形式呀。”
价值的认定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就是如此。尽管理论上可以证明存在这个数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却无法准确地确定它(数值)。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论述了:由于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向,因此价格不可能正好与价值相等。他认为经济学中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不平衡是必然的结果。并提出了他的反射理论。索罗斯的理论在解释某些经济现象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现象时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理解传统的经济学均衡理论方面也存在片面性:均衡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换句话说,反射理论并不普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所有经济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价格在均衡区间内围绕价值波动,双向反馈机制虽然存在,但“它十分微弱,所以我们可以安然地忽略它”。然而,由于主流偏向的作用,当价格在远离均衡区波动时,反射性的双向反馈机制占据主导地位,这时候,认知的偏差与现实价格之间就会互相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或者自身无法承受而发生崩溃为止。
这里应该有一个平衡与远离平衡的临界点(或区间),可是索罗斯大师也未能在书中明确地加以界定。难怪会令有些想在书中寻找“炼金术”秘方的朋友失望。可是索大师成功地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无法解释的“价格远离均衡区间”时的波动现象,在实践中加以分析和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应强调的是:他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计划以控制风险的做法无疑也是他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