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因政策盲动不如随市场麻木?
当股市面对一串串利好毫无反应的时候,升息突然降临,
竟也没有将大盘砸出个大窟窿。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麻木的股市,
麻木的股民。
这让许多股市预测者先后失算。
投资者慨叹,
这样的股市没法让人不麻木。
多数投资者在2001年至今的大熊市中损失惨重。
虽然指数还勉强维持在4年中的低位1300上方,
但多数股票的价格早已在800点以下,
中小投资者亏损50%以上者比比皆是。
9·14行情曾给投资者带来无限的希望,
但这种希望产生于连续暴涨数天以后。
只可惜股市刚一涨散户就抛股或换进大盘蓝筹股,
谁知道基金基本是不作为,
让进入的投资者不但没赚到钱,
反而增大了亏损;
也有换进超跌股的,
可惜暴涨后的超跌股又开始超跌,
多数创出新低。
惊慌中斩仓出局,
谁知超跌股又开始新一轮反弹……
实在是被折磨得累了,
中小投资者已经不想作为,
犹如基金一样。
现在想来,
基金当初的不作为似乎有先见之明,
一大堆的利好背后其实暗藏着升息周期开始、
新股发行急不可耐、
委托理财被清查等一大堆若隐若现的利空,
怎么敢作为? 只可惜中小投资者没有基金那样好的洞察力,
他们满腔的热情,
又换了市场左右两记耳光,
多数投资者的账户再次缩水。
除了麻木,
投资者没有选择。
但麻木的投资者还必须面对那一大堆时隐时现的利空,
因为自己账户上那点可怜的钱毕竟是血汗钱,
马虎不得。
升息周期一旦确立,
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中国内地自1993年以来,
这是第三次升息。
前两次升息让股市从1200点直落到325点,
这一次升息如果只是一个开始,
若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言要升到正利率,
那股市的前景恐怕真的不妙。
尽管有经济学家举出国外股市也有不为升息所动的例子,
但那适合沪深股市吗?
就在此次升息的说明中特别提到,
升息是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
新股不但要恢复发行,
而且会进一步加码。
几大行、上百家央企全盯上了资本市场,
场内的宝钢280亿融资还未启动,
招行65亿元可转债又钻了出来,
中兴通讯的H股之行重新启动。
清理委托理财正在进行中,
年终的资金结算和清查在即……
飘摇中的沪深股市在1300点上方苦苦支撑。
机构为了赚钱,
把苏宁电器拉到50元以上、海虹控股拉到近16元,
中集集团挺进25元,
超跌股天山股份短期猛涨50%以上,
这样一批“标杆”级股票已经是高高在上。
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猛庄吗,
如果没有,
那这些赚得盆满钵满的猛庄撤退的杀伤力又怎么消化? 但是投资者只能麻木,
因为他们已经深度套牢,
因为他们刚刚又经历了一番大折腾。
无论未来是涨是跌,
他们基本上只是看客,
只希望自己的股票能搭一段顺风船。
但事实的情况是,
他们的深发展、四川长虹、清华同方、深科技等等早已风光不再,
更别说当年的康达尔、亿安科技、东方电子以及不少退到三板的仙股,
但可怕的是陷在其中的多数是中小投资者……
麻木是投资者惟一可以采取的态度,
或许市场的表现也就只能用麻木来形容。
只是不知道那一大堆耳熟能详的利好能否抵得过那一大堆若隐若现的利空?
哪怕是给点安慰性的红K线也好。 据测算,
上证指数本周的波动区间为1287-1360点,
成交量600亿元;
深圳综合指数的波动范围是325-344点,
成交量400亿元。
本周行情的性质将决定11月月线的月初低点。
从波段跨年度行情来看,
1300点为年度低点的夯实还有待时日,
本周应选择股票,
分批进场。 两市集合竞价,均为:2千多万。
操作性极差,观望! 开盘急跌,可视为顺接上周五的行情。
有望止跌后回升。
早盘盘面超跌股依然火热。 小小缺口竟然补的如此“艰难”
主力用心良苦啊。。。 000616 亿城股份
目前跌停,前期除权走势。
到目前为止是两市唯一一只跌停的。
我们为什么富不起来
成功人士的致富原因千差万别,而处于同一起点、
同一平台上的我们大多数人一直富不起来的原因和教训却有相似之处,
归纳起来,
大致有五条:
不屑于做小事
我们往往放不下架子,
不能从小事、从最基层工作做起,
自命不凡,
总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料,
期望一步登天,
不知凡事都需要日积月累。
还有一些人总是抱怨周围环境不利于自己发展和成功,
诸如区域太小、老板不好、老婆不能干、朋友不帮忙,
这样的客观原因数不胜数,
将富不起来归咎于运气不好!
从来没有想过其实最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不屑于做小事。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害怕承担风险
投资,
投错了怎么办?
找合作伙伴,
找错了人怎么办?
辞职下海,
没有医疗保险和退休养老金怎么办?
思前想后,
还是待在原岗位最为保险。
当然,
是在原单位敬业爱岗,
还是自主创业,
的确要因人而异,
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可用!
估计真的只有下岗职工,
可以洒脱地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因为他们除了此路别无退路。 是否自主创业,
这也跟各人的实际能力和性格有关系,
应该仔细考虑、慎之又慎。
有些人疑心太重,
事必躬亲,
除了自己谁都不信任,
自己害怕承担风险,
又缺乏与别人合作、共同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
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并能争取事半功倍的机会。
事实上他们忽视了经营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社会人际关系网络!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不仅可以为自己分担风险,
而且可以取得1+1>2的效果。 抵触新的理念
我们喜欢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
见熟悉的人,
说熟悉的话,
按部就班,
做生意最好一帆风顺,
永不转向。
但是社会在发展进步,
顾客的消费理念变化了,
而这些老生意人的经营理念还是老一套,
难以接受新的机遇和挑战。
还有一些人自我束缚,
心有牢笼,
这个不能干,
那个怕不行,
实际上限制了自己的潜能,
殊不知自己有可能在新的领域做出新的更大的事业,
取得更辉煌的成功。 缺乏开创精神
这些人往往工作态度好、兢兢业业,
在单位,
这种作风堪称模范。
但是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
过于循规蹈矩、单线思维,
适合在别人的指挥棒下干活,
缺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能挣些辛苦的小钱,
发不了财、致不了富。
还有些人并不缺乏闯劲和干劲,
但是总也找不到感觉,
找不对门路,
没有在合适的领域和位置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经营业绩平平。
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仅要有开创精神,
还要“开对门、创对业”,
就是说要好好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而科学选择适合自己创业的领域! 败在纸上谈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
人们对于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转化为价值和效益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视了。
其实,
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转化成价值,
是每个经营者应该仔细考虑的课题。
因为在经营这个领域,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可以信手拈来!
但是有些人就是自诩满腹经纶,
未经任何社会实践和磨练,
却常常纸上谈兵、自鸣得意,
理论著说一大堆,
但是一旦真的用于实际,
依葫芦画瓢,
却发现根本不是书本上学的那么回事!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1-1 10:05
败在纸上谈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
人们对于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转化为价值和效益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视了。
其实,
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转化成价值,
是每个经营者应该仔细考虑的课题。
因为在经营这个领域,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可以信手拈来!
但是有些人就是自诩满腹经纶,
未经任何社会实践和磨练,
却常常纸上谈兵、自鸣得意,
理论著说一大堆,
但是一旦真的用于实际,
依葫芦画瓢,
却发现根本不是书本上学的那么回事!
交易没来?看看这一段。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1-1 10:01
害怕承担风险
投资,
投错了怎么办?
找合作伙伴,
找错了人怎么办?
辞职下海,
没有医疗保险和退休养老金怎么办?
思前想后,
还是待在原岗位最为保险。
当然,
是在原单位敬业爱岗,
还是自主创业,
的确要因人而异,
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可用!
估计真的只有下岗职工,
可以洒脱地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因为他们除了此路别无退路。
我收到了这一段。 Originally posted by 低能 at 2004-11-1 10:20
交易没来?看看这一段。 晕了,这一段我收下了,呵呵。:( 玉米期货出现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