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2 10:13
Originally posted by dtxipi at 2004-10-22 10:06:
1300也终于破了!
轻松告破!等待确认。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14
有什么样的交易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交易风格,
就如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一样。
性格具有难以模仿性,
交易风格同样如此,
你无法通过看书学习来获取。
成功的交易者都是个性鲜明的,
他们通过总结自己的交易来形成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交易理论,
而历史上所有的成功交易者的理论最终汇集形成了期货市场上的期货理论,
而到了这个阶段,
期货理论就更多的具有了共性的特征,
而个性特征相对不清晰。
但就投资者而言,
他们学习的都是具有共性的期货理论,
具有共性的期货理论具有很好的学习性和理解性,
但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操作性只能由交易经验来支持,
因为交易是个性化的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靠勤奋努力来掌握期货知识,
却无法靠勤奋努力来获得交易经验,
因为交易经验需要靠时间来积累,
而时间永远是无法跳跃的。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2 10:15
Originally posted by hailun at 2004-10-22 10:13:
寒江飞雪斑竹,上茶!呵呵
来了您哪!
没注意茶太糙,不适合女士,换一杯!
[ Last edited by 寒江飞雪 on 2004-10-22 at 10:27 ]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17
我们都知道市场上有很多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有不少都是由并没有交易经验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
他们靠出售系统来赚钱。
他们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大量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从理论上来讲,
肯定具有获利能力,
但开发人员自己却并不用,
而是出售具有获利能力的系统来赚钱,
这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有交易经验。
也有很多人通过朋友那里获得了别人用的效果很好的交易系统,
可这样的系统在他自己手里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帮助,
这同样是因为他并不具备与这个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和交易风格。
我在介绍我自己的交易系统时说:
这是一个相对机械的交易系统,
但其获利能力与交易者本身的能力有关。
确实如此。
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寻找具有获利能力的交易系统,
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交易经验的积累,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交易经验的重要性,
这样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
没有与交易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
任何交易系统都毫无价值。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19
关键时刻,
生死攸关的时刻,
只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可以帮你。
在沪铜从25600下跌到24500这次行情中,
我自己及客户都是持有空头,
当时获利近1000点,
但当价格突然跳高到25200之时,
新手与老手的区别就开始显现了,
我自己在价格再次回到25200之上时全部走掉,
而有很多客户却没能出来,
当天就涨停板。
很多客户抱怨说行情太快,
来不及出。
其实不是行情太快来不及出,
而是投资者的思考及反应赶不上行情的变化速度才没有出来。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你根本不可能靠正常的思考来决定出还是留,
而是靠第一反应来决定出还是留。
而第一反应就是来自于丰富的交易经验,
没有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不会有这种快速的、
本能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你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来!
就如同赛场上的临场发挥和灵光突现一样,
这样的反应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及无法模仿性的特征,
也具有无法学习性的特征,
而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支持才能达到这种忘我的境界。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2 10:20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0-22 10:10:
唱一段“理念赢家” :
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如何交易的书,
投资者每天都在努力的学习,
并且同时还有很多投资讲座,
我们在听投资讲座和看书时感触也很深,
当时感觉收获很大,
以为从此以后我们的交易将大 ...
唱的好啊雅总!
看似原地踏步,其实是在螺旋型上升,只是看你能不能坚持到底。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22
交易经验包括:
交易心态、
进出场的果断程度、
止损的态度、
对市场的客观程度以及面对同样的交易信号是否该做出不同或相同的决定等,
特别是盘中的震荡,
几乎只能靠经验来处理。
任何一套交易系统都会经常发出错误的交易信号,
而这也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坚持系统交易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认为不可能存在不发出错误交易信号的系统,
交易系统的弱点只能由使用者自身丰富的交易经验来弥补,
因为我们确实无法从数学的角度来找到严格的不需要人的交易模式,
任何系统都只能适应市场的某种状态,
而非所有状态,
这就需要交易者本人去弥补系统的弱点。
系统发出的交易信号本身就需要交易者去评估,
看这个信号的价值有多大,
值得我们投入多大的资金去交易。
在趋势状态中,
系统自然会告诉你该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下交易者本身的经验有时候反倒成了影响交易效果的因素,
但在震荡状态下,
如何保护自己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完成,
因为震荡状态本身的判别就需要交易者自己去鉴定。
在趋势行情中获利不是太难,
但在震荡行情中如何减少亏损则非常非常困难。
做交易难的不是如何赚钱,
难的是如何保护赢利!
凭着交易系统获利确实是可以做得到的,
但如何保护利润则和交易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的交易信号出现了,
并且在不同的品种上,
你是执行还是不执行?
执行多大的程度?
在哪个品种上执行?
资金如何分配?
有时候,
因为选择相同品种的不同合约或者放弃某个品种而交易了另一个品种,
虽然都是根据交易系统来做的,
但最后的交易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是使用同一套系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的原因。
具有丰富交易经验的人就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一样,
对最有交易价值的品种或合约具有敏锐的感觉,
他可以凭着几乎是自己的本能一样的反应捕做到最具交易价值的对象,
而会放弃相对次要的合约,
这种能力是根本无法通过学习来获取的。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
市场出现新的交易机会了,
而原来的持仓仍处于交易系统的运行之中,
这时候你是结束原来的交易开始新的交易还是放弃新的机会继续持有原来的头寸?
很难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
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来帮你决策。
百尺
发表于 2004-10-22 10:23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的性质,
这里量不够,还有新低。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23
总之,
我们首先理解交易经验的重要性,
其次,
特别应该清楚:
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性和跳跃性,
只能靠时间来积累,
所以你千万不要盲目的用别人的方法来交易。
交易经验的重要性贯穿交易的每一个环节,
但因为每个人的交易经历的不同,
又使交易出现千变万化的组合,
在这千变万化的组合中,
你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种,
用自己的经验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任何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交易经验同样如此!
hailun
发表于 2004-10-22 10:25
Originally posted by 寒江飞雪 at 2004-10-22 10:15 AM:
来了您哪! 谢谢,还有好看的茶具吗?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2 10:30
Originally posted by hailun at 2004-10-22 10:25:
谢谢,还有好看的茶具吗?
抱歉!抱歉!已经换了。
hailun
发表于 2004-10-22 10:32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0-22 10:19 AM:
关键时刻,
生死攸关的时刻,
只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可以帮你。
在沪铜从25600下跌到24500这次行情中,
我自己及客户都是持有空头,
当时获利近1000点,
但当价格突然跳高到25200之时,
新手与老手的区别就开 ... 本能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你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来!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2 10:32
基金有望开展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层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条例,特定基金资产管理的单个客户资产数额不得低于100万元。
[ Last edited by 寒江飞雪 on 2004-10-22 at 10:34 ]
why5421
发表于 2004-10-22 10:38
关注600150沪东重机9.25的阻力位,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2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目前市场正在进行的震荡调整,
既是技术面的要求,
而内在实质上更是市场主流资金的结构性换筹过程,
是重新进行行业配置的需要。
所以,
从短期来看,
大盘仍将在1300点区域展开整理,
而对于中期趋势,
还应该继续充满信心。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3
在近期盘中个股的两级分化走势可谓愈演愈烈,
大盘股指单边回落,
成交量也保持较低水平。
不过,
在这两个月时间里,
一批个股出现相当稳定的上升行情,
而且得到成交量的配合。
较有代表性的板块与品种如下:
包括自然资源板块的中原油气、西山煤电;
信息产业板块的中兴通讯、东方明珠、中信国安;
优质品牌板块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同仁堂;
绩优并具有垄断优势的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上海机场等,
这些品种均走出独立行情,
那么上述品种有什么特点呢?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4
至少表现为:
一、行业特征突出,基本上是行业龙头股;
二、平均涨幅已超过20%,并且有成交量的温和放大,呈现良好的“价升量增”;
三、获得众多机构的投资者认可,十大流通股东往往被他们中长期锁定;
四、而其中的科技股虽然目前经营业绩不甚理想,
但潜在增长因素正在酝酿形成。
比如数字电视、付费电视正在启动之中;
五、走势上开始形成群体性与联动性。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6
这几大特征表现增量资金正在对沪深股市中的中长线潜力进行全方位的挖掘,
而且同样按照去年兴起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展开,
从行业地位入手并从可能出现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领域寻找突破口,
特别是在运作模式上并不急于大幅度拉升股价,
而且不大关注大盘指数的波动。
事实上,
年底的股指波动已经基本上框定,
悲观的预期也仅仅是回试前期低点,
中长期正在步入转强初期应是必然。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
大机构资金的重要工作,
已不是对大盘中期方向的判断,
而是中长期潜力群体的选择,
以及在人们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收集到更多的筹码。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7
当然,
机构抛出原有的不良“资产”就在情理之中了,
近期我们相继看到了汽车、钢铁、银行股的全线跳水,
正是主力调整持仓的结果。
很显然,
过往的“五朵金花”已经败落,
投资者也不宜过多留恋。
而那些毫无业绩支撑的个股就更无持有的必要,
我们看到*ST吉纸、ST银广夏已经快速接近1元钱,
跌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垃圾股”抱有幻想无异于作茧自缚。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2 10:48
大盘走势仍处于探底的过程之中,
股指近几年以来数次回落到1300点区域,
均获得有效的支撑,
看来1300点下方仍可以认为是相对的安全区域,
应是逢低买入的机会。
而热点板块的表现明显是大相径庭,
盘中部分个股呈现屡创新低的态势,
显然已经被市场所遗弃;
而具有“篮筹”以及“资源垄断”概念的个股板块正受到越来越多资金的关注,
投资者不妨及时转变选股思路,
在大盘调整之际介入篮筹成长股,
目前股指在箱底运动的时候关注强势板块的运行应该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