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板块市场盈利能力比较
不同板块市场盈利能力比较市场底部反弹有其自身的特征,无论是国外还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形态理论、技术分析方法等都给予了较为准确的定义。结合我国市场运行的历史过程,许多投资者把市场底部反弹的演绎过程概括为:个股普涨、超跌股强劲反弹、板块轮动、机构借题拉升、基金最终锁定绩优蓝筹,大盘横盘或回落,市场反弹过程停歇或结束。从9月14日到20日的这轮市场反弹看,应该算是自"5·19"行情以来较为典型的市场底部反弹,其过程可能还没结束,但已沿袭了以上反弹过程的部分特征。而在这轮底部反弹阶段中,市场不同板块的盈利能力具有怎样的特性,我们通过统计为投资者做一些基本概括。
不同板块市场盈利能力比较
我们根据在本轮反弹中的实际表现,将市场的个股划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超跌板块(4月7日-9月13日,跌幅达50%以上的个股)、中小企业板块、市值最大50家个股、市值最小50家个股、前期未跌个股、不同价位的板块、基金重仓股、券商重仓股等。统计这些板块从9月14日到20日的实际市场表现,看它们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
从表1可以看到,大盘上证指数从4月7日-9月13日的下跌过程中,跌幅高达29.10%。而在9月14-20日的反弹过程中,从1259点上涨到1466点,上涨207点,涨幅达16.10%。在这期间,各板块高于大盘涨幅的有8个,低于大盘涨幅的有4个。涨幅最高的是前期跌幅超过50%但剔除ST的股票,累计涨幅为28%,高于大盘涨幅12个点位。涨幅最小的是前期没有跌的股票,累计涨幅仅为13.92%,低于大盘涨幅2个点位。具体排序为:前期跌幅超过50%但剔除ST的股票、前期跌幅超过50%的股票、中小企业板、市值最小50家、<4(元/股)、4-6(元/股)、6-8(元/股)、8-10(元/股)、券商持有股票(超过流通股的10%)、大盘(上证指数)、>10(元/股)、市值最大50家、基金持有股票(超过流通股的10%)、前期没有跌的股票。
从附表排序看,板块涨幅基本遵循大盘底部反弹过程特征,首先是超跌股率先反弹,继而是其它强势板块跟进。由于目前基金重仓股尚未跑赢大盘,这一方面说明基金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对行情的看法与其他投资者虽然一致,但其操作策略完全不同于其他投资者。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没有基金强势作为的条件下,要么是反弹行情的终止,要么是行情的短暂歇息。没有基金的强烈操作欲望,实难判断后市的市场反弹表现。 表1不同板块市场盈利能力表现
股票板块分类 复权累计 收盘 复权累计 每股收
涨跌幅 价 涨跌幅益摊薄
(%) (元) (%) (元)
大盘股 -29.10 16.10
中小企业板 -25.67 11.4324.73 0.28
<4(元/股) -41.113.3618.94 -0.03
4-6(元/股) -34.514.9318.60 0.07
6-8(元/股) -31.886.8518.50 0.15
8-10(元/股) -28.338.8218.35 0.19
>10(元/股) -21.34 13.5715.99 0.33
前期跌幅超50%的股票 -56.714.8324.12 -0.07
前期跌幅超50%股票(ST除外) -56.016.1228.00 0.01
前期没有跌的股票 4.01 13.9913.92 0.41
市值最大50家 -24.89 15.65
市值最小50家 -48.9 19.48
券商持股超过流通股的10% -27.85 17.2
基金持股超过流通股的10% -22.83 15.42
股票板块分类 前十大流通 户均持有 股票
股东占流通 流通A股家数
A股比例(%)数(股)
大盘股
中小企业板 38
<4(元/股) 4.52 3154.28 245
4-6(元/股) 6.34 3203.61 577
6-8(元/股) 9.85 3901.53 267
8-10(元/股) 13.22 4725.65 136
>10(元/股) 15.52 4840.93 108
前期跌幅超50%的股票 6.70 3941.46 100
前期跌幅超50%股票(ST除外)8.35 4525.21 71
前期没有跌的股票 11.52 5298.78 18
市值最大50家 15.44 6729.7
市值最小50家 5.54 2875.96
券商持股超过流通股的10% 28.17 7080.9 39
基金持股超过流通股的10% 27.46 9071.2 如果按筹码乖离率来统计就是一哑铃状分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