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铭 发表于 2004-9-29 10:01

时价金窗法则

时价金窗法则


成功地把握低点和高点成为昧已为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往往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我们都知道,在一定的时期内(往往是一年),如果没有送股或转赠股本,股票的流通盘是相对固定的。如果股本增加了,我们就以最新的股本为研究基础。机构操作股票都是有周期性的,比如一年期,那么机构就必须在前三分之一时间吸纳股票,用中三分之一时间推高股价,用后三分之一时间卖出股票。
机构吸纳股票的特点是什么呢?机构希望在更低的位置把散户的股票接过来,这就决定了机构买股越买越低,这就是常说的打压吸货。大家看到有很多股票在大底出现之前总是有10多天连续的大阴线,那往往是机构最后的打压了。当出现底部的时候,股价往往不是立刻大涨,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机构手中的筹码还不够,而之前股价已经大幅下跌,散户的惜售心态占了上风,机构只好把股价略微抬高,但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继续吸纳。
时价金窗融合了波浪理论和时间周期理论的精华,主要研究买入和卖出的时机。该法则通过对某个特定周期的价格波动形态(也就是浪形),以及成交总量与流通盘的关系(也就是换手率)的研究,来判断具体的买入时机。通俗说,就是通过观察股价从高点下跌阶段以及股价横盘阶段的成交量特点,来判断具体的买入时机。
股价从高点下跌至低点或次低点,换手率达到100%左右(90%——110%),股价将有较大回升。虽然法则看来简单,但功能却非常强大。怎样才能把买卖的机会呢?套利的方法无非就是低买高买,此法则的优势就是买入后股价能够快速上升,一般在5——10个交易日,涨幅在10%——30%,甚至更多。但也有个原则:为了提高资金效率,如果买入5天后,股价不能如愿上涨,则果断卖出,由于是低位买入,因此不会有什么损失。这是避免在一只股票上耗费光阴。一个高手不能没有认错的勇气,也只有这样才能腾出资金把握下一个机会。只要大盘不暴跌,个股的机会就层出不穷。

雅铭 发表于 2004-9-29 10:01

时价金窗法则二:股价从低点上涨到高点,换手率达到100%左右,股价将面临见顶。
从高点到目前高点(经过了一轮较大的涨势之后的高点),如果换手率达到100%左右(极限为110%)也是卖出的时机。
市场那么多股票,怎么才能根据法则发现这些股票呢?宏汇软件可以迅速归纳一段时间的换手率,并能灵活设置周期,这样就可以在任一时间搜索出符合换手率达到100%和50%的股票,然后再观察这些股票的具体形态是否符合高点到低点等规则。根据规则进一步过滤之后,在分析基本面情况,力求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使用该法则有一点要重点关注:买入股票后7天为观察期,如果价格能如期上涨,则等待机会卖出,如果7天后股价处于不利位置,则坚决卖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被一只股票套得太久。每次买进股票的时候都要怀着100%成功的信念,但是买入之后,一定以7天为观察期,按原则办事,绝对不固执己见。
时价金窗法则提示买入后,往往可以短线获利10%,于是有学生尝试,就是每次买入获利10%就卖出,也可以收到高效益。
时价金窗法则是经过了上千只股票走势验证的,经过一些条件的约束,使得成功率更高,比如30——34天、50-55天、100——110天和200天的约束,可以把一些非典型的走势过滤掉,同时辅以人工对股票基本面的分析,几乎就万无一失了。

天堂小组 发表于 2004-9-29 12:16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4-9-29 12:18

用户名: 无弦琴音客 [退出登录]
作者: 雅铭
评分: 积分 4 点
标题: 时价金窗法则

方圆王 发表于 2004-9-29 13:19

时价金窗通过观察股价从高点下跌阶段以及股价横盘阶段的成交量特点,来判断具体的买入时机。认真理解。

雅铭 发表于 2004-9-29 22:48

######用“时价金窗”寻黑马######

常言道:“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判断股票上涨和下跌,最重要的莫过于成交量这一关键因素。因为无论是庄家操纵也好,不操纵也罢,成交量总是反映主力的操作意图。当然,有时短期的成交量变化会被主力刻意制造,而这就要求对成交量的考察要有一个周期。  
那么多长时间的成交量比较可靠呢?通常来说,考察主力真实目的的周期有两个,一个是100天,一个是50天;而可供考察的换手率也有两个,一个是100%,一个是50%。笔者经过长期的操盘经验,得出如下结论:  

(1)股价从高点到低点或者最近的两个低点之间的周期不外乎是30天、50天、61天、83天或100天,而换手率达到90%—100%左右,这是最经典的股价见底回升模式。  

(2)股价从相对高点到相对地点或平台通常要用10天或20天的时间,换手率要达到50%—62%左右,这是股价短线调整后继续上涨的经典模式。  

笔者将以上模式命名为“时价金窗”法则。从去年11月以来,仅仅三个多月时间,如果运用“时价金窗”法则,投资者就可以轻松地捕捉到莱茵置业(000558)、ST中燕(600763)、ST圣方科(000620)等大黑马,涨幅都超过30%,其中ST中燕更是高达100%。  

经典战例:ST圣方科(000620)该股从2002年9月3日高点7.89元到2002年1月2日低点4.25元,周期为81个交易日,换手率为99.9%,符合“时价金窗”法则。至2月17日收市高点5.83元,26个交易日,该股涨幅为34%!

交易 发表于 2004-9-30 12:27

对机构的所谓打压吸货,我个人认为,跟机构的规模,和他根本的操作理念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盘面的时候,还需要确定机构的介入深度。举个例子,机构深度介入的股票,轻易不会打压到成本以下。根据资金的不同和操作上理念的不同,我个人认为,也许有一部分小小的底仓,配合大势,采用滚动操作,机构足以运作一直股票了。缩小而言,我个人认为短线资金正是这样的模式。当然,大资金要做大行情,还是要有充分的吸货过程的。

lg7829 发表于 2004-9-30 17:26

ddddddddddddddd

彩云^_^ 发表于 2004-10-4 07:50

谢谢,辛苦了!

轻快如飞 发表于 2004-10-4 11:10

不错,要学习学习.

xfn1988 发表于 2004-10-4 11:33

常言道:“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判断股票上涨和下跌,最重要的莫过于成交量这一关键因素。因为无论是庄家操纵也好,不操纵也罢,成交量总是反映主力的操作意图。

gffjw 发表于 2004-10-4 11:36

谢谢,辛苦了!

wuxiaodong 发表于 2004-10-4 12:28

谢谢,辛苦了!

zhihua 发表于 2004-10-5 20:48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价金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