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炮手
发表于 2004-9-27 10:01
卖压似乎很重,毕竟是关口.
huijl
发表于 2004-9-27 10:09
政策再不断地发出作多的信号,选好个股是关键。
雅铭
发表于 2004-9-27 10:21
市场就如同一般人们的激情一样,
激情过后会反思,
反思过后会平静,
平静过后会乏味,
乏味之后又会慢慢去寻找一种本质一样而形式不同的激情。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9-27 10:31
Originally posted by huijl at 2004-9-27 10:09 AM:
政策再不断地发出作多的信号,选好个股是关键。
实质性的政策利好会坚定市场的做多信心,看看把不坚定的仓位消化后,何时再度冲关.
ntuc
发表于 2004-9-27 10:38
量太小了,看来机构都在准备过节了。
缩量上涨,估计还得下来。
低能
发表于 2004-9-27 10:51
咋都不吭气?灌呀!把震荡搞成横盘就是利好的作用。
低能
发表于 2004-9-27 10:55
版主谁在?问个闲事;怎么我的签名栏里挂图的那一项是OFF?
实头
发表于 2004-9-27 10:58
【政策解析】《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规定》的三个硬伤
中国证监会周日晚间公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证监会表示,《若干规定》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切实落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社会公众股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的表决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维护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保障社会公众股股东的知情权;推动和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等五个方面。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这说明,落实“国九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宏新资讯认为,这一预期之中的利好,并未带给我们太大的惊喜,甚至还存在一些硬伤。
其一,回避了股权分置问题,同时暗示股权分置问题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解决。众所周知,要真正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是要根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对此只字未提。而在“《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中,证监会表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在许多方面制约了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适时、适度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这句话实际上是暗示,股权分置问题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解决。
其二,“强制分红制度”并未见到强制措施。此前市场预期,证监会近期将出台的政策,除了类别表决机制以外,就是强制分红制度了。但纵观《规定(征求意见稿)》,只是要求上市公司“应”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一个“应”字大大削弱了这一规定的强制性。并且,《规定(征求意见稿)》只字未提,如果上市公司不执行这一规定将会如何处罚。
其三,《规定(征求意见稿)》通篇比较务虚,用了34个“应”字,却没有1个“必须”,也没有处罚条款。除了类别表决机制能够落实外,其它的规定都存在相当大的弹性。
因此,宏新资讯认为,对于《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没有必要太过激动。我们还是坚持:只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没有进展,这一轮行情就不容乐观。
实头
发表于 2004-9-27 10:58
证监会宣告“救市”行动已经结束
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韩萍9月24日在香港出席一研讨会时表示,现时中国证监会没有救市的概念,现在大市已经很好,市场原本比较欠佳,但现时指数已回升。
韩萍表示,中国证监会一直支持市场化原则,无论市场升跌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九条》调节市场,暂没有救市的概念。
宏新资讯分析,证监会称“现时”没有救市的概念,是因为“现在大市已经很好,指数已回升”,这说明证监会前期的“救市”行动已经告一段落。这一表述与此前谢庚的“证监会不会托市救市”的表述具有一致性。但实际上,证监会还是承认,会按照《国九条》来调节市场,应该说今后市场的涨跌仍然控制在证监会手中。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9-27 11:12
调节市场与救市两个词,前者更好一点.
太阳升
发表于 2004-9-27 11:16
换汤不换药。
雅铭
发表于 2004-9-27 11:20
毕竟,市场处于一个敏感的指数位置,
敏感的时间位置和敏感的政策区域,
而值得赌的市场机会也不总是有的。
太阳升
发表于 2004-9-27 11:34
补完缺口,是最大的利好。做多。
太阳升
发表于 2004-9-27 11:36
下班了,下午聊。
无弦琴音客
发表于 2004-9-27 11:37
一个消息,是不可能改变市场本来的结构的。
如果说一个消息影响了走势,那也是建立在走势本身的基础上。
政策的出台,有利的提供了外部环境。
这是好事情,但是需要时间来逐步改变市场本身。
所以,政策的出台。往往短期波动巨大。
一定要结合中长期的时空因素来反观对市场的具体影响。
人性就是容易在接触到“利好”或者“利空”时
自我放大了后期效果。而忽视了市场本身。
雅铭
发表于 2004-9-27 11:41
作者: 无弦琴音客 说得好!
评分: 积分 3 点
雅铭
123gao
发表于 2004-9-27 11:45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9-27 10:21:
市场就如同一般人们的激情一样,
激情过后会反思,
反思过后会平静,
平静过后会乏味,
乏味之后又会慢慢去寻找一种本质一样而形式不同的激情。
激情过后会反思,
反思过后会平静,
平静过后~~~~~~~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9-27 12:00
Originally posted by 无弦琴音客 at 2004-9-27 11:37 AM:
政策的出台,有利的提供了外部环境。
俺个人意见,政策是市场地基础之一.
雅铭
发表于 2004-9-27 12:33
政策是什么?
政策不过是以现实政治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演变为基础,
并经过管理层逻辑演绎而成的一项决策而已,
它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天外来客”。
政策仅仅是“果”,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市场格局才是“因”!
丢掉对政策效果的感叹和虚幻记忆,
将高贵的智慧用于对政策逻辑及其背后的条件进行深刻的辨识吧。
雅铭
发表于 2004-9-27 12:37
政策一定能够决定市场吗?
不!
政策和市场其实是互动的。
我所感受的就是:
市场超常规的(过度的)下跌,就是最大的政策利好!
市场超常规的(狂热)上涨,就是最大的政策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