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0:37

我的中长线价值投资持仓


600309烟台万华
000027深能源
600087南京水运
200541粤照明B
000956中原油气
000817辽河油田
000651格力电器
以后会整理我的持有观点陆续发表

[ Last edited by sxsxiao on 2004-8-13 at 11:10 ]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0:39

600309 烟台万华 我的持股策略:中长线
主营MDI(聚氨酯),精细化工龙头,国内的"巴斯夫""拜耳".不需要增发的高成长篮筹股.公司自上市以来高速成长,目前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极具投资价值.
国内从事MDI只有万华一家,市场占有率20%.具有独特的垄断性
.而国外的厂家生产厂家也不多,只有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为数不多的5,6家.公司生产的MDI目前供不应求,世界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市场需求在逐年成长.公司产品价格在随着全球通货膨胀不断上涨
公司近期公告将银行贷款18亿新建年产16万吨大型MDI项目,目前公司产能是8万顿,将扩大1倍.
2006年前国内外没有新的产能扩产.2006年公司将有16万吨的产能扩张,国外的一个厂家也将在06年扩产.在国内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公司保持高速成长是可期待的.

近期产品价格       纯MDI价格         聚合MDI价格
03年12月            18000               15500
04年6月             28000               22500
04年8月             29500               28000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0:41

兄是老会员啦,感谢对MACD的长期支持~~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0:50

我的观点以前在〖基本分析资料版〗里说过,今天刚刚发现这里,更适合在这里发表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0:53

呵呵,中心论坛的研究气氛很好,俺也是看中这点~~

尤其对于会员的原创优秀贴,俺们是大力支持的.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1:09

中国灯王佛山照明---连续多年高派息,两市无人能比

照明B股极具中长线的投资价值,年平均会有15%回报率(成长性10%+派息5%)
目前公司动态市盈率12倍,市净率1.3倍
以现在B股价格计算股息率5.7%(股息/股价),明显高于5年期国债4%-4.5%的受益率,B股的优势不但股价低,而且不需交纳20%的利息税

公司常年派息率70%左右,且派息逐年提高,在如此高的派息的前提下,平均能保持8-10%成长性,十分难得.

公司经营稳健,最近几年负债率10-20%
"佛山照明”连续6届入选中国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50强
高管持股:副董事长庄坚毅(香港),每年分红派息后买入锁定,现持股241.55万股,占总股本0.67%
利润增长点:投资5000万元开发和生产机动车辆启动打火器火花塞产品,现以投产

我持有照明B股已经2年了,虽然现在市盈率不是深B市场最低的,他的高派息是我依然愿意持有他的原因,深B市场比沪B市场走势强的原因,是他更具有可投资的品种
比如:200039 中集B,200002 万科B,鲁泰B,200037 深南电,200022 赤湾B,晨明B

why5421 发表于 2004-8-13 11:16

Originally posted by sxsxiao at 2004-8-13 10:37:

600309烟台万华
000027深能源
600087南京水运
200541粤照明B
000956中原油气
000817辽河油田
000651格力电器
以后会整理我的持有观点陆续发表

[ Last edited by sx ...
与我的观念相同,又找到一个同好,真高兴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1:30

Originally posted by sxsxiao at 2004-8-13 11:18 AM:
以现在B股价格计算股息率5.7%(股息/股价),明显高于5年期国债4%-4.5%的受益率,B股的优势不但股价低,而且不需交纳20%的利息税

虽然如此,但好象还不够高~~(俺是不是有点贪心):*20*: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1:32

Originally posted by why5421 at 2004-8-13 11:16 AM:

与我的观念相同,又找到一个同好,真高兴
希望朋友们能够多多交流,共同分析,一起进步~~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1:35

设为精华,奖励!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1:46


虽然如此,但好象还不够高~~(俺是不是有点贪心)

先谢谢,版主.
彼得.林齐和巴非特的年平均成长在30%左右.哈哈,我真能年年有15%的增长我也谢天谢地了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1:48

Originally posted by why5421 at 2004-8-13 11:16:

与我的观念相同,又找到一个同好,真高兴
很高兴遇到知己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2:09

Originally posted by sxsxiao at 2004-8-13 11:46 AM:
不怕在高价买入,因为我可以在更高的价格卖出

兄不喜欢在下跌时买票吗?能否说说兄是如何把握进出点的?:*3*:

木卡姆 发表于 2004-8-13 12:23

俺的A股投资组合:
暂时只有一只,希望可以抗衡楼主的B股组合吧。哈哈哈。
600519

[ Last edited by 木卡姆 on 2004-8-13 at 12:26 ]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8-13 12:32

木卡姆兄
why5421兄
sxsxiao兄
rose123兄
加起来已经差不多可以组成中心论坛的一支价值投资研究团队啦,呵呵,希望朋友们都来积极交流,寻找在证券市场里赚钱的机遇~~:*30*::*29*::*18*: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2:32


俺的A股投资组合:
暂时只有一只,希望可以抗衡楼主的B股组合吧。哈哈哈。
600519

欢迎共同交流,把买入的观点也说说,俺也可以学习学习

15547123 发表于 2004-8-13 13:24

学习支持!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5:29


兄不喜欢在下跌时买票吗?能否说说兄是如何把握进出点的?

当然喜欢在低价买,只不过在别人眼里会说太高.我的进出价位没什么太高的技巧,我看好一个股时,我就分2-3次买入.大盘上涨高的时候也调整调整仓位,保持灵活的仓位,低的时候再选股买入

[ Last edited by sxsxiao on 2004-8-13 at 15:37 ]

木卡姆 发表于 2004-8-13 17:27

Originally posted by sxsxiao at 2004-8-13 12:32 PM:

欢迎共同交流,把买入的观点也说说,俺也可以学习学习

白酒酿造业正在进行的行业整合中,生产和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贵州茅台由于产量不断增长、售价稳步提升,加之营销网重新布局、股权多元化改革列入议程,有望在新的行业布局中占据优势地位,持续高速增长。
  
  什么公司值得长期投资?
  虽然难免有种种原因导致短期波动,中国经济将长期、快速增长的大趋势是确定无疑的。在这个前提下,很多行业将受益于消费升级而高速成长,比如汽车、乳品市场的扩张速度将大大超过GDP的增长;也有一些行业如水泥、啤酒等,将由于市场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未来十年,这些行业当中的优秀企业将会持续高速成长,发现并长期投资这样的公司,可以不必理会宏观经济或者股票市场的种种短期波动,也是分享中国经济腾飞的最佳选择。
  这样的公司,至少应该具备下列特征:
  —专注主业经营至少10年,并且已经成为行内最好的企业之一。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满足这一条件的公司才算得上形成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难以复制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是公司未来规模和盈利都能保持增长的关键。
  —有明确的盈利增长前景。这个增长不应该是概念性的,而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市场份额、产品价格、生产能力、成本等作为基础。
  —管理层以及员工队伍诚实、进取。
  —公司治理结构基本有效。只有股东的利益得到保障,公司的发展、增长才对投资者有意义。要求公司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最高目标,目前在中国还不太现实,我们这里要求股份公司的资产结构完整、关联交易有限,并且在合理的制度监管之下,流通股东的利益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让人欣慰的是,近两年,国内证券市场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这也是我们有信心长期投资上市公司的前提之一。
  —所处行业不会出现恶性竞争。否则,最优秀的企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这时我们宁愿等待,等到大部分低效率的企业被淘汰,行业整合开始的时候再投资。
  我们相信,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存在合乎上述标准的上市公司,贵州茅台(600519)就是其中之一。
  拥有200多年历史,产品尊享“国酒”美誉;茅台镇山清水醇、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无法克隆的核心竞争力,“离开茅台镇产不了茅台酒”;业绩在行内企业整体下滑时逆势而上,最近5年产销量连续高速增长,销售收入从8亿元猛增至约24亿元,未来5年产量还将每年递增1000吨左右;背负传统锐意创新,着力构建多层次营销网络,摘取“2003年全国质量管理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贵州茅台,作为民族品牌的中坚,将与中国经济一起高速成长。
  
  下滑市道逆势而上
  贵州茅台置身的白酒行业,近年来企业业绩整体下滑。1996-2002年,全国白酒总产量连续6年下降(图1)。2001年白酒产量为420万吨,比上年下降9.3%,比1996年下降近50%。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限制性产业政策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
  1994年,国家将白酒列为限制发展的行业。在酿酒行业协会制定的各主要酒种发展目标中,白酒成为惟一以减产为目标的酒种。1994年起,国家税务总局对酒类开征消费税,而且针对不同酒类的消费税也有差别,其中,限制发展的粮食白酒,消费税率高达25%,薯类白酒亦达15%,葡萄酒等则为10%,黄酒和啤酒更低。
  此外,由于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白酒的需求量也日益减少。仅2001-2003年,白酒的需求量就下降了16%。葡萄酒、啤酒等低酒精含量的酒类,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低档白酒的消费量,令白酒产量占酒类总产量的比例直线下降,尤其在1992-2002年国内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10年间,白酒的市场份额从63%大幅下降到18%(图2)。
  这样的大环境下,茅台却逆势而上,从1998-2003年,产、销量连续5年高速增长,2003年产量近1万吨,比1998年的4000余吨增加了一倍多(图3),销售收入从8亿元增加到24亿元(图4),利税从4亿元增加到18亿元,净利润更是增长了2倍多,2003年达5.8亿元(图5)。
  茅台业绩高速增长与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的鲜明对比,正是白酒酿造业正在发生的市场重构的充分体现。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成熟,高档名酒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青睐。近几年茅台的吨酒出厂价持续攀升,表明高档白酒的产量比重不断上升。在来自消费终端的需求影响下,白酒生产的集中度正迅速提高,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大型优势企业,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再加上自身拥有品牌优势,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白酒企业。2003年1-9月,国内20家白酒集团销售收入达208.91亿元,占全行业的55%;而这20家集团去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相当于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05%(部分低档白酒生产企业亏损)。其中,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三个企业的利润就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87%。
  谈及这一现象,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白酒消费的绝对值会逐步下降,但是白酒不会消亡,而且白酒消费量的下降也不是等比例下降,而是有升有降,高档白酒会升,中低档产品则会降。”他认为,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增加,国内高档白酒在国外的销量也会上升。
  按照专家估计,国内白酒总消费量不会降至300万吨以下。因为在中国,白酒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口味不会轻易改变。年轻一代现在虽然更愿意接受啤酒、葡萄酒,但当他们的年龄超过40岁后,很可能也逐步转向传统的白酒。日本的情况正是如此,在其酒类消费总量中,蒸馏酒的比例相当稳定(图6)。欧美国家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过去30年中,葡萄酒的消费量的确大幅度上升,但是传统烈性酒的消费量并未明显减少(图7)。
  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地方保护政策会日益减少,这将加速酒业优胜劣汰的进程,生产和市场会进一步向优势酒厂集中,大量的落后低档小酒厂将被淘汰,少数优势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更趋上升。日本的清酒行业过去30年的情况就是这样,总的消费量持续下降,但是优质高档品牌产品的消费量持续上升。
  因此,为在新的行业布局中占据优势地位,贵州茅台正从加大产量、改进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为持续快速成长搭建基石。
  
  未来产量年增千吨
  茅台酒虽有“国酒”之誉,但是在国内白酒生产厂家中,茅台集团的产量一直排在十几位,从来没当过产量上的老大。季克良说:“这是由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决定的。”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复杂,标准严格,每年7次蒸出的酒要封盖存放3年以上才能勾兑,再封存1年以上才能装瓶出厂。加上投料发酵烤酒的时间,出厂的茅台酒龄至少都在5年以上。2003年茅台的年产量已经接近1万吨,但是销量不到5000吨。过去5年,茅台酒的产量以平均每年1000吨左右的速度增长,所以,可供销售的茅台酒未来5年将每年增加1000吨左右,到2008年可达到1万吨,比目前增加一倍。
  对于茅台公司而言,快速提高产量就意味着可以快速提高收入和利润,但是,季克良认为:“不要计较超产那点区区小账,要算质量这笔大账。如果质量出现问题,负面影响难以挽回。”为此,茅台的提产一直比较稳健。
  茅台提产也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为扩大茅台酒的产量,国家有关方面曾在遵义市郊筹建了茅台酒异地试验场,并原样搬来全套酿造工艺、最好的酿酒技师、发酵的大曲乃至窖泥。然而这场试验历时10余年仍不免失败,应验了一句老话:“离开了茅台镇,就产不了茅台酒。”
  茅台酒口感保持独一无二的根本原因,在于茅台镇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由于冬暖夏热、风速小雨量少,极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整个茅台镇就像一个非常理想的大酒窖,令贵州茅台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里的酿酒活动千百年经久不息,更使微生物的活动愈发活跃,种类相对稳定,利于出产高品质酱香型白酒。
  据季克良介绍,由于贵州茅台2000年以来利用上市募集资金,已在茅台镇的国家原产地保护区域内征地近2000亩,令其可以启动“第二个1万吨”茅台酒工程。公司计划从今年开始,以每年新增约1000吨的速度提高产量,到2010年左右,实现年产量2万吨的新目标。
  从当前市场上高档白酒比重不断增长的情形看,茅台酒的实际销售量今后每年增加1000吨左右是可能实现的。即便其销售量达到了1万吨,也只占白酒总消费量的0.3%,比例仍相当低,上升的空间较大。
  
  稳步提价不求暴利
  市场营销一向被认为是贵州茅台的弱项,2003年,该公司明显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多层次营销网络,同时加大产品宣传和打击仿冒。这些努力不仅为茅台公司赢得了“2003年全国质量管理奖”,也在2003年的销售业绩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今年,茅台公司又打破一直以经销商为主的经营模式,开始以广东为试点实行总经销制改革。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专卖店的管理,2004年茅台专卖店将扩大到500多个。
  随着销量不断上涨,茅台酒的售价也在稳步提升。尽管目前中国最贵的酒仍是茅台—其80年陈酿售价3万元一瓶,50年陈酿在酒店也卖到6000元一瓶,而水井坊、国窖1573等高档白酒的面市,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争夺,适当提高价格,实际上有利于进一步巩固茅台酒的“国酒”地位,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量的增长。自1998年以来,茅台公司3次成功提高了产品售价,最近一次为去年9月提价20%左右,结果其第四季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
  谈及提价问题,季克良坦言:“国内最高档的白酒应该定什么价,有人糊涂。”他说,认为价格是老大了,品质就是老大,是低估了消费者。他坚持,一瓶普通茅台的价格应该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目前,茅台酒的出厂价为278元,在贵州卖300多元,在北京等地卖到400多元,的确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茅台产品的利润空间已经比较大,提价应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考虑同行业的价格和市场情况,茅台也会逐步提高价格,但是坚决反对在紧俏季节提价,不与经销商争利,不乘人之危。”季克良此语足令投资者对茅台的诚信刮目相看。
  
  公司存货价值被低估
  基于2004年、2005年的盈利预测(表1),贵州茅台目前(2004年3月24日)的市盈率分别只有14倍和11倍。而该公司2003-2005年每年的盈利增长至少可达到20%,那么其合理市盈率至少应该在20倍,即PEG(市盈率比年增长率的百分数)为1。
  折现现金流分析显示,贵州茅台的股权价值为84元/股(表2)。这个结果是基于如下的保守假设:2005-2011年盈利的年增长率为10%,2011年后的年增长率下降到只有2%。折现率取10%。对于茅台这样一个经营前景非常明确的公司,10%的折现率是比较高的了。
  贵州茅台的存货价值也被低估。截至200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产成品存货价值为12亿元,但这些存货的市场价值超过150亿元。
  贵州茅台库存的基酒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酿的窖藏不足5年的半成品酒,另一部分是从集团购买的窖藏年份超过5年的老酒。由于贵州茅台库存的基酒与最终成品酒的比例为1:1,所以我们从茅台历年的产量可以估计出目前茅台库存基酒最终能够生产的成品酒的数量。
  贵州茅台1999年的产量为5000吨,2003年产量近万吨,平均每年产量增加1000吨,我们可以大体估算出目前茅台酒的库存量为36000吨左右,按照高度茅台和低度茅台3:1的比例以及每吨44万元和33万元的价格计算,仅此一项资产就价值148.5亿元。而贵州茅台从集团按照22万元/吨的平均价格收购的老酒,是茅台自建厂以来留存的全部陈酿,年份久远,其内在价值远远高于收购价格,其中超过30年的老酒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贵州茅台将在2004年完成总计5200吨老酒的收购工作。我们即使按照40万元/吨的最保守价格估算,该项收购也可以为贵州茅台带来10亿元以上的潜在收益。所以,茅台的酒类存货内在价值实际上超过160亿元,而公司2003年底的存货项只有12亿元,扣除包装物、原料等项后,实际在产品的入帐成本不到10亿元,潜在的资产增值高达150亿元以上,按照茅台目前股本计算,每股潜在增值为50元。
  当然,贵州茅台要兑现这部分收益还要付出各种税收和费用,最终收益没有这么高,但上述计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贵州茅台品牌价值的方式。
  近年来,各种品牌评估层出不穷,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品牌评估值过百亿,但实际上并没有反映在企业利润方面,所以很难衡量其品牌真正的溢价。贵州茅台的存货价值说到底反映了茅台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正如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一张纸和几滴油墨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一样,贵州茅台的酿酒师们把赤水河的水变成了液体黄金。
  
  酒业以外投资蕴含风险
  2004年,贵州茅台计划销售茅台酒5400吨,而此后每年产量增加1000吨、商品量增加800吨,到2010年左右,产品销量将达到11000吨。茅台酒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的能力是否也能够达到如此迅速的增长,将是公司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做好酒文章”的主题下,茅台公司也在展拓啤酒与葡萄酒市场。1999年茅台集团着手开发啤酒,并投入数亿元兴建茅台啤酒工业园区,在今年3月的2004春季糖酒交易会上,茅台啤酒王被隆重推出。它沿袭茅台的高档路线,据称,330ml瓶装的茅台啤酒零售价在6.6元左右。但啤酒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尽管产品一推出就在国内评比中获奖,但意欲“做中国最好的啤酒”的茅台啤酒有限公司能否延续茅台白酒的成功尚未可知。而目前,茅台葡萄酒公司生产的“茅台牌”葡萄酒系列在市场上也是藉藉无名。
  茅台公司在酒业以外的投资也是潜在的风险之一。目前,茅台公司除参股交通银行、南方证券、华创证券、泰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外,还与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合作,投资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及微生物发酵等领域。去年,贵州茅台又与关联企业贵州世华光电科技公司、美国Asante公司共同设立“光电运用”项目公司,为此出资600万美元,并为项目公司提供不超过400万美元的贷款担保。但是,因为茅台公司没有这些行业的运作经验,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在这些新领域形成明显的优势。不过,茅台公司表示,今后这方面的投资会比较慎重,将先由母公司进行尝试,在获得明确的收益之前,不会轻易让股份公司参与进去。
  目前,茅台公司也在考虑进行股权多元化的改革,引进民营资本或境外的大型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员工和管理层适当持股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并且今年结果如何将会有眉目。相信经过股权改革后,茅台公司的投资行为会更符合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贵州茅台前世今生
  
  贵州茅台一带在宋朝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贸易和酿酒业兴旺发达。茅台镇所处的仁怀,是当年川盐入黔的必经之地,赤水河畔随处可见盐运码头。正是频繁的盐业运输,将茅台酒及其声名散播到全国各处。
  白酒的向外扩张,促进了赤水河两岸的经济繁荣,也刺激了当地酿酒业的不断发展。200多年前,现今茅台酒厂的前身之一“大和烧房”就已声名赫赫。
  “大和烧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嘉庆(19世纪初)年间。咸丰年间,“大和烧房”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同治元年(1862年),商人华联辉于旧址重建酒坊“成裕烧房”,后改名为“诚义烧房”。起初其年产量只有1750公斤左右,直至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产量才扩大为8500-9000公斤,1944年更达到21000公斤,所产白酒俗称“华茅”。光绪5年,另一酒坊“荣太和烧房”成立,后更名为“荣合烧房”,1949年时生产能力达到12000公斤,所产白酒俗称“王茅”。第三家酒坊“衡昌烧房”于1929年开办,后因所有权变动,更名为“恒兴烧房”,1947年其产量为32500公斤,所产白酒俗称“赖茅”。
  解放后,政府将三家烧房收归国有,统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1997年1月,在酒厂基础上组建了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股东除茅台集团外,还包括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团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市及江苏省的糖烟酒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2001年8月,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茅台酒古时就曾为贡品,不过其为世人所熟知,始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奖使茅台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酒。

sxsxiao 发表于 2004-8-13 17:51

好,弱势行业的优质公司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中长线价值投资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