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 发表于 2004-7-24 14:02

从个人专栏人气不旺说起

      个人专栏人气不旺,与专栏的定位有一定关系。大家来专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习、交流与表达等动因是并列的,并无主次之分。但个人专栏的现状是,这里成了专栏主笔原创贴的收藏室,让网友来阅读学习的韵味太浓,交流次之,网友的表达就无从谈起了。

      我浏览了一些专栏的帖子,主笔们的思想、文笔和责任精神有目共睹,就不多说了,主要说一说回帖,礼貌性回帖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回帖中少有争议,和平是和平了,可气氛也没了。关于这一点以后可能在帆哥的帖子中表现得更充分一些,因为“千万之旅”现在的帖子大多是原来在大众交流区发表而转移过来的,所以现在看,“千万之旅”的回复贴是最具活力的,但以后帆哥的帖子是否会重复原来其他专栏帖子的命运呢?

      解决专栏回复贴问题可能容易一些,在其他栏目加强宣传,浏览的人可能会多一些,回帖发表意见的人自然会多一些,但这不是解决专栏人气的实质性手段。我觉得将专栏版主的“主笔”定位改变为“主持”定位,可能会好一些。这几天我想在专栏发几个帖子,作为对主笔们的支持,可冷静一想,这样做对主笔、对专栏有意义吗?再如果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的思想,以主笔原创贴为核心的专栏定位有我的空间吗?也许别人会以为我要喧宾夺主呢!^_^,不要以为我有这样的能力,就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专栏版主的“主持”定位是否与论坛一级结构板块有冲突?我想不会的。现在MACD论坛一级结构板块的分类是详细的,参与面是广泛的,也可以说具有大众特色。但要提高论坛的生存质量,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收广泛、专业于“灵”,就是建立以个人魅力为灵魂的个性专栏。专栏的追求不在广亦不在专,而在人;专栏的宗旨不在于核心人物的展示,而在于与核心人物心有灵犀的共聚。这样,MACD就像一个大聊天室,提供一个平台;一级结构板块就像一个个专业聊天室,为每个人提供所需;而个人专栏就像是一面旗帜下的朋友聚会,而这正是论坛的灵气。

      对以“主持”定位的个人专栏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1、“主持”的原创积极性问题。个人专栏不是谁都可以开的,也不是开了就万事大吉的,制度约束是一方面,进取的人性也会自然解决这个问题。

      2、“主持”重“个栏”轻论坛其它基础板块的问题。个栏主持首先应是某基础板块的版主,版主可以不在基础板块发表新贴,但回复参与网友的议题还是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个人魅力的手段,^_^,进取的人性也会自然解决这个问题。

      3、BBS—MACD,现在还基本上是一个免费的平台,一个非常正规的免费平台。但这里能永远不引入某种商业模式吗?我不是创始人,但我一样有这样的希望(^_^,不要骂我,商业模式不意味着收费,广告点击也是其一啊!);如果将来引入了某种商业模式,版主们会安心在这里为别人做嫁衣而不去开辟自己的领地吗?我觉得,论坛的商业模式应是以创始人为核心所有论坛会员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个人专栏就是以版主为代表的所有会员在这里实现商业模式的一个“结点”,也是论坛实现商业模式的兴奋点。

      其它一些想法和建议:

      1、论坛板块的结构问题。以前有人说过关于“实战看盘”和“技术交流”分置的问题,实际上,我感觉不只是这两个板块的分置问题。就现有的内容,我理想的板块结构如下:

      a、基础板块:数据、软件、公式、新闻、分析实战、期货外汇等六大板块。

      b、专题板块:飞狐、爱略特、长阳读书、金融人工生命、易学、会员软件、娱乐等六大板块。

      c、事务板块:公告和事务处理、众议院版主讨论区两大板块。

      d、资料室或图书馆或收藏室板块:以论坛精华荟萃、证券学习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为一个栏目。

      e、个人专栏板块:以证券学习研究中心会员专栏为基础单列,提升其在板块结构中的地位。

      f、联盟板块:

      2、成员级别权限和义务问题。按照我的板块构想,主要说说编辑记者新的的责任义务。记者为各板块输送转贴或原创作品,同时将各板块的优秀帖子输送到资料收藏图书室。编辑做最后整理推广工作。

      兴之所致,请各位指正。

[ Last edited by 杨瑞 on 2004-7-24 at 23:00 ]

六月河 发表于 2004-7-24 15:07

杨瑞 朋友的观察和分析较细致,在提醒大家反思。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7-24 17:19

谢谢杨瑞,我将组织专栏版主们学习,找出各自栏目的差距,办出各自的特色。
可以这样说,开专栏的每个版主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每个栏目就象一个精品屋,会员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浏览和交流。
特色是生命,量的累积定会实现质的突破,
这个帖子转到会员专栏,供版主们学习和讨论。
奖励楼主12分。

欢歌笑语 发表于 2004-7-24 17:41

虚心学习、理解消化、做好工作。

帆歌 发表于 2004-7-24 18:00

谢谢杨瑞,我正在琢磨怎么把专栏办的像在技术交流区一样活跃。但是有一定难度。
      上网的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每天把这么大的MACD全浏览一遍,其实我就很喜欢到知总的〖证券学习研究中心〗里边去看贴,因为那里可以不用筛选的看,全是精品。而作为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又想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并参与,则《技术交流区》和《实战区》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来了,我现在就做不到每天去〖证券学习研究中心〗看一遍,连《实战》都不经常去。尽管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还是挤不出时间。我想更多的网友也存在这个问题。人们的一般习惯是爱往人多的地方去,而《技术交流区》和《实战区》又是在头版的位置,因此只有在那里活动才能使帖子具有活力。
      因此,专栏要想办得活跃,参与的人多,则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绝招,足以吸引网友们参加,否则沦为版主个人收藏则实属必然。而绝招需要细致而大胆,因为这是证券类论坛,咱们论的就是股票,涨与跌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益,敢于大胆分析并敢于公布于众,且准确率较高,也许是吸引人的最好办法。而这些都需要甘冒风险。不然人家进你的专栏干啥啊? 想了很多,还不太成熟,但我在想。

方圆王 发表于 2004-7-24 18:20

  杨瑞朋友确实动了脑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的建议和想法对版主是一种触动,也是一种激励,中心论坛要进一步活跃,离不开朋友们的参与,而论坛的活跃和大家的积极参与,则不仅是版主们多发几个贴子,回答、交流若干问题就可以解决的,象帆歌版主说的那样“想办得活跃,参与的人多,则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绝招,足以吸引网友们参加”。谢谢杨瑞朋友!

西部大奥 发表于 2004-7-24 18:55

感谢杨瑞朋友对论坛中的诸多问题作了较深的分析及评估,面对许多面临及应须改善的状况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议。

杨瑞朋友的建议和想法对我来说是一种触动,是一种推动,更是一种激励。

我们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绝招,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大奥走访了许多栏目,感觉到各栏目版主们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虽然各版主们在主笔或是主持各自栏目都有不同的特色、主导思想以及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希望把自己所辖的论坛搞好,吸引网友们参加交流。至于效果和最终结果怎么样,这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帆歌版主说的很好:“专栏要想办得活跃,参与的人多,则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绝招,足以吸引网友们参加,否则沦为版主个人收藏则实属必然。
因为这是证券类论坛,咱们论的就是股票,涨与跌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益,敢于大胆分析并敢于公布于众,且准确率较高,也许是吸引人的最好办法。而这些都需要甘冒风险。不然人家进你的专栏干啥啊?”

在帆歌版主回帖的感染下,我也在想,并且想的很多。。。。。

[ Last edited by 西部大奥 on 2004-7-24 at 18:58 ]

先机@纪律 发表于 2004-7-24 19:26

希望看到版主们拿出点绝活,酒香不怕巷子深,早晚会有识货人。
没有人看的论坛要的原因是没有好帖子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7-24 20:04

Originally posted by 帆歌 at 2004-7-24 18:00:
谢谢杨瑞,我正在琢磨怎么把专栏办的像在技术交流区一样活跃。但是有一定难度。
      上网的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每天把这么大的MACD全浏览一遍,其实我就很喜欢到知总的〖证券学习研究中心〗里边去看贴,因为那 ...
确实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绝招”,才可以将栏目办好。
我常说一句话:“要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绝大多数人爱热闹,这也是他们亏损的重要原因。尽心尽力,无愧己心就可以,这是我的为人和处世的原则,共勉。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7-24 20:07

Originally posted by 西部大奥 at 2004-7-24 18:55:
感谢杨瑞朋友对论坛中的诸多问题作了较深的分析及评估,面对许多面临及应须改善的状况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议。

杨瑞朋友的建议和想法对我来说是一种触动,是一种推动,更是一种激励。

我 ...
希望更多的有缘人能通过经常访问个人专栏提高炒股赢利能力,早日在股市中赚钱。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7-24 21:08

3

真炮手 发表于 2004-7-24 21:14

贴主说得好呀.俺也觉得专栏确实有些地方需要改善以更符合广大会员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像中心论坛那样,在热心交流,相互探讨的气氛下,不断有各方面的优秀贴子出现,既有版主的,也有会员的,这就很好了.当然,在专栏里可以把交流的范围大致集中到各专栏的特色方面.
这个改善,不光是制度的问题,其实也是广大会员对各专栏版主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俺自己也和贴主一样,也想过在有兴趣的专栏里探讨一些问题,但有时发了贴子,连版主好象也对俺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是时间太少,没法交流?),试了几次也就不再去啦~~
说实在的,现在俺来MACD基本上就四个地方:中心论坛,波浪论坛,软件区,数据区.俺不看啥人气,主要看交流地质量.所以如果各专栏如果能搞好了,俺能学到更多的东东,那么俺肯定更高兴,绝对支持的.

另外,对于基础板块,俺建议可以搞得更加细分一点,比如说增加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区,经济政策的交流分析区等,这样可以更符合不同层面的会员的要求,吸引更多有各方面水平的会员,也有助于提高MACD的专业水平,做到在增加会员的"广度"方面和增加论坛证券研究水平的"深度"方面同时发展.具体的细分可以广征意见,详细论证后确定.

千年隼 发表于 2004-7-24 22:37

我定期支持各位版主。

杨瑞 发表于 2004-7-24 22:46

感谢知总、各位版主和各位网友。

网络真的是一个很纯洁的世界,
来言去语都表达着我们共同的真诚。

论坛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
祝愿个人专栏以及各专版越办越精彩。

[ Last edited by 杨瑞 on 2004-7-25 at 02:35 ]

_丑丑 发表于 2004-7-26 01:43

好呀好呀

时价 发表于 2004-7-26 06:48

这段时间MACD搞得很常精彩,斑竹们的功劳功不可没;特别是知行合一总板主,真是工作狂(我凌晨时看到在网上,早上6点又看到在网上),可要注意身体.
我提点想法.
由于个人的精力有限,斑竹不可能每天出精品,知总不要对斑竹要求过高.
提醒斑竹:不要成真网虫,在自己的社会交际圈里脱离与朋友的交往,细水长流.
搞活个人栏目,我以为应注重方法,而不是逼斑竹每天交的好的作业.
我提点思路:
可让斑竹拉几个对有兴趣的活跃分子来,在此建个家;只有通过讨论才能更多的触发灵感,出好的文章;有了好的话题 精品,才能引高手发言.
还有,MACD有非常多的资料,各斑竹是否可以找来学习 总结.找有意思的问题来研究;如庄家心理,定个课题,翻来资料,大家讨论,最后斑竹总结.(因为个人栏目,目前最缺的还是好的话题).

[ Last edited by dxzcjkcq on 2004-7-30 at 09:38 ]

羽清 发表于 2004-7-27 07:45

谢谢大家提了这么多好想法,中心管理人员应该好好整理一下。

697021 发表于 2004-7-30 02:36

人气不旺,并不是坏事!

实战区和技术交流区人气就旺,可除了灌水和吵架之外,对股友对论坛能有多大作用?

各交流区的版主的职责,该不会只是管理、加分和删帖吧?

真正愿意交流的股友,是只在乎精华帖的!那么,版主的首要职责就是:筛选有质量的帖子!整理提升每日热点话题!锁定“谢谢”帖!

再这样下去,搞成理想那种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就完了!

各专栏的帖,来个每日专栏的连接,将专栏的新发话题集中进去,还怕大家看不到?各专栏都是高手坐镇,质量当然不会低,还怕没人参与?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7-30 06:04

Originally posted by 697021 at 2004-7-30 02:36:
人气不旺,并不是坏事!

实战区和技术交流区人气就旺,可除了灌水和吵架之外,对股友对论坛能有多大作用?

各交流区的版主的职责,该不会只是管理、加分和删帖吧?

真正愿意交流的股友,是只在乎精华帖 ...
谢谢您的建议,
希望您在MACD学有所成

信封 发表于 2004-8-4 19:59

我觉得可以学学闽发的,搞一个最新帖子窗口,这样哪个版的新贴子和刚顶起来的都可以在那里看到,就不用到处跑了。这样参与的人自然就多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个人专栏人气不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