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小马 发表于 2004-6-30 16:20

讲一个小故事——《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句成语是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那是现在使用的语意,但看过原著却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

说周宣王特别爱看斗鸡,他命令手下养了许多精壮矫健的斗鸡。他心想,能不能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呢?

他的手下四处打探训鸡高手,终于打听到齐国有个名叫纪渻子的人是驯鸡高手。周宣王把他召进王宫,让他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

纪渻子从宫中的鸡群中挑出一只鸡,把它关进了斗鸡房。十天过去了,周宣王问驯鸡的情况。纪渻子回答:这只鸡的性情还很高傲,整天高昂着头,很不冷静,现在还不能与别的鸡斗。

又过了十几天,心急的周宣王又催问纪渻子,他说:还不行,这只鸡听到声音或者看到影子还会做出敏捷的反应,需要再训练。

周宣王又耐着性子等了十几天,可纪渻子说:它的意气太强盛,而且很容易激动,还应该再训练一段时间。

就这样一直训练了四十多天,纪渻子对周宣王说:现在斗鸡已训练好了。你看,它站在那里,心神安定,不骄不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别的鸡见到它这副样子,全都吓跑了,哪一个还敢与它斗?

这就是呆若木鸡的原意。那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

很喜欢处于那种状态时的眼神。看过一部动画片《全金属狂潮2》,其中一集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训练队员的过程。那种看似呆滞却闪着令人战栗泛生恐惧的眼神,仅仅站立就能吓倒对手的锐利,令人着迷。

很想就这个寓意作些深入的探讨,但发现这其中的寓意很难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在这市场中,处于完全交易状态的必然是我们所不知的所不了解的,因为他们“呆若木鸡”,不会有任何信号供人去分析判断他们。他们不会受诱惑,不会被鼓噪,完全超脱出世俗的所有的规则,那就是一种“道”的境界吧。

纵然只需要迈进一步就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愿意迈出这一步的恐怕也是廖廖无几,更何况路途之艰辛实是难以想象。

迈出这一步就是“心死”,断绝所有的期望,切断灵魂与肉身的联系,而最终是入魔还是入道,没有人能预料,这样的风险几人愿意尝试?

道之精神便是如此。吾别无所求,但求一死。

交易 发表于 2004-6-30 16:41

这是一种无法表达的境界。。。。。。道与魔该如何区分呢?很简单,魔由心生,心死必然无魔,然而我却要再度去悟——到底什么是心?心在哪里?也许有些东西只是该来自然就来了,强求不得。。。。。。。道法何时可以自然?呵呵:D:(

飞翔的小马 发表于 2004-6-30 16:53

找对路,然后一直走就是了。

交易 发表于 2004-6-30 16:54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翔的小马 at 2004-6-30 04:53 PM:
找对路,然后一直走就是了。
找错了,走不下去了,让自己崩溃好了,呵呵,畅快。

analyst 发表于 2004-6-30 17:11

木鸡为什么是最厉害的?

其中一种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我不跟你打? 那么就是你永远都打不赢我,

那么就是不败的.

应该说是超脱胜负的更高层次境界.

analyst 发表于 2004-6-30 17:14

心是什么?

就是感观.

analyst 发表于 2004-6-30 17:15

那些鸡不是被吓跑的. 是因为它们没发现敌人, 自然而然走掉了.

analyst 发表于 2004-6-30 17:21

道法自然, 夏天觉得热,冬天觉得冷.

热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人抱怨.

冷到一定程度同样如此.

做为人,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analyst 发表于 2004-6-30 17:23

道不是境界, 万事万物都是道,道无所不在.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6-30 17:28

木鸡需要训练,人入股市更需要训练

交易 发表于 2004-6-30 17:28

Originally posted by analyst at 2004-6-30 05:23 PM:
道不是境界, 万事万物都是道,道无所不在.
呵呵,您的观点另我受益,谢谢。
我认为境界是对道的感悟程度,或者说深度。。。。。
兄在这方面研究的比我深,希望兄以后多多来参加讨论,以便兄弟我跟您多亲多近。:o

egu123456 发表于 2004-6-30 17:41

木鸡,木鸡,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那只鸡真的是不是一只用木头做的鸡,纪渻子用此麻痹周宣王,

飞翔的小马 发表于 2004-6-30 19:33

Originally posted by analyst at 2004-6-30 05:11 PM:
木鸡为什么是最厉害的?

其中一种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我不跟你打? 那么就是你永远都打不赢我,

那么就是不败的.

应该说是超脱胜负的更高层次境界.


说笑了。

时价 发表于 2004-6-30 20:22

我是练太极拳的。飞翔的小马兄的故事使我想到太极拳中的太极眼。
外家拳练的是金刚眼,大眼圆睁,不眨。
而太极拳中要求的眼神内敛。眼神配合动作,它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如:向左出拳,身体左传的同时,眼看着对方,转正头部,用意 将眼神集中起来 再用眼神将对方收过来(就象“吸星大法”)。所以真正的太极拳大家在你面前,一用意,就有你被他罩住的感觉。很恐怖的。我就说这点。

时价 发表于 2004-6-30 21:23

呆若木鸡不说错的话,木鸡的姿态是伸直头颈,张开着头颈的羽毛,一副雄赳赳 气昂昂争斗的样子。两只鸡争斗时,谁先弯曲头颈,就说明认输。
成语是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那是现在使用的语意,但看过原著的意思我以为不是这样。

我都是就事论事的看法。

交易 发表于 2004-6-30 21:30

Originally posted by dxzcjkcq at 2004-6-30 08:22 PM:
我是练太极拳的。飞翔的小马兄的故事使我想到太极拳中的太极眼。
外家拳练的是金刚眼,大眼圆睁,不眨。
而太极拳中要求的眼神内敛。眼神配合动作,它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如:向左出拳,身体左传的同时,眼看着对 ...
兄,太极拳我知之甚少,我只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内敛的是精气,是神髓,而不是简单的眼神,眼神内敛只是修炼的过程。就如同一个绝顶的杀手,杀气内敛更可怕,这问题不知道我是否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了。
这也仅仅是个人愚见,见笑。

时价 发表于 2004-6-30 22:01

兄,知多甚广。
我补充一点,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精气还有神。神包括神情,神态,眼神。
它讲究:随曲就伸,粘连粘随,不丢不顶,象影子 棉花一样粘老你,在你的劲路上罩老你。弄清你的劲路,方可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发力。
所以,太极眼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一个小故事——《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