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5-17参赛股票:600486杨农化工11.25 买入 5000股
[ Last edited by 红色中国 on 2004-5-16 at 20:27 ]
交易系统发出买入信号:
[ Last edited by 红色中国 on 2004-5-17 at 14:38 ]
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随时关注系统卖出指示,严格遵守纪律。 交易系统不错,600486小箱体已经突破,好.
而600371小箱体确没有突破,还在小箱体内运行.不知兄的交易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能详细得说说吗?
[ Last edited by fgfwh on 2004-5-13 at 16:21 ]
XBS-3-02 红色中国
代码+股票名称+即时价格xx.xx元+买入(或卖出)+xxxx股”不懂
Originally posted by 红色中国 at 2004-5-13 04:21 PM:代码+股票名称+即时价格xx.xx元+买入(或卖出)+xxxx股”
我的系统
Originally posted by ass2004 at 2004-5-13 10:29 PM:[ Last edited by ass2004 on 2004-5-13 at 22:50 ] 有了自己的额角仪显然,就可以从容操作。 kan看看
红色中国交易系统实战检验
转贴:略论‘增长型投资’的定性分析和指标量化 2004-05-14 价值博弈
在西方成熟市场,以基本面为主要依据的投资者可分为“增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两种类型。“增长型投资”又可称为“势头投资”,典型代表是比得.林奇。“价值型投资”主要是以寻求“被低估的价值”,如顶尖大师巴菲特。其实二者的底牌是一致的,都是寻找“价值”的。
我国现在也流行“价值投资 ”,事实上的价值投资者大都“叶公好龙”罢了,各种变形的理论非常容易形成误导。根据多年来的失盘经验,笔者试图理顺一下‘增长型投资’的定性分析和指标量化方面的基本思路。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中长期看, 在经济强劲增长的态势下,“增长型价值投资”将依托‘蓝筹股’在板块轮动中深化和演绎。目前中国股市难以造就出真正的蓝筹股,更难以出现低估的情况。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又稳健的投资者是不得不选择“增长型价值投资”作为自己的主要投资方式。
目前,基金已逐步成为投资主体,而我国基金业所奉行的价值投资在相当程度上相当于“增长型”,鉴于当前的情势,实质上不过是投机炒做而已。根据我自6.24行情以来的观察,真正能够靠近“价值投资”的国内基金大概只有基金融鑫(184719),自2003年初以来业绩连续列于封闭式榜首,其投资风格最接近巴菲特。由于它属于封闭式基金,没有开放式基金的短期融资优势,故其业绩受到了极大局限。03年4月初写的一帖名为《中国的比得.林奇---融鑫基金》,实际上是对它的误解。另一业绩名列榜首的博时开放式基金虽然树立起良好的品牌,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略带赌性的高流动性投机炒做,似乎更接近比得.林奇。
关于“增长型价值投资”当前情势的“定性分析”
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其启示
现在中国经济逐步纳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众多产业向中国转移,我国证券市场的产业周期和资本定价开始有了新的内涵。分析哪些属于未来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应当成为投资的主题。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相适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也表现出全球性特征,即经济序列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从而产生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形成了国家或地区性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
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转移的基本规律是,一个产业一般从发达国家开始萌芽,然后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以及外围地区扩散。处于萌芽期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一般在发达国家;处于成长期时,产品的消费需求就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但是产品的生产中心仍然在发达国家;当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产品竞争的核心已经由技术方面的因素转移到生产成本方面的因素,所以该产品的世界生产重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间的转移规律,造成了不同国家的产业价值的不同。这是导致各国相同产业在证券市场定价不同的重要原因。
例如,美国的这些成熟性行业是食品饮料,产生了不少蓝筹股,在我国是成长性行业。如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等值得关注。
当然,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极多,但要抓主要的。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公司管理层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西方成熟市场的势头投资基金经理们极其看重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缺乏企业文化、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加重要。如,要选择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自然资源股除外)。而老少边穷地区不仅留不住顶尖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那些管理层会胡作非为,如银广夏等。最好选(尤其是高科技)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汇集地的企业。
关于定量分析
根据个人的实盘体会,下列办法较适合增长型价值投资者。
A 把握行业运行周期及其先后顺序,计算出各行业运行指数。
如本轮行情(2003年至今)缘起于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最早于1999年启动,2001年上市公司蜂拥房地产行业,2002年达到高潮。但因上市公司内没有优势企业,故未能发动以房地产业为主流的大行情。
进入2002年,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优势汽车公司初显端倪,2003年发动了最大级别的汽车行业局部牛市行情,至今仍在延续和深化。
B 行业在GDP中的增长系数,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内增长系数
(未完待续)
C 用定性分析确定目标股,并进行量化。用PEG(即市盈率以及未来盈利增长性的比率,动态市盈率)和PCF(价格/现金流比率)两个指标进行筛选。然后从核心竞争力、管理层管理体制、财务状况三方面对公司综合评分,打分比较高的进入到核心资产库。
D 评判并量化成长性
主要有三个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对于判断公司产品处于什么样的竞争阶段很有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成长性通常会逐渐下降。如果一个企业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它必须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该行业最新的产品,才能保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1997年入市以来,始终坚持这种方式。当然还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指标,呵呵。具体说就是"先发掘金矿再博取价值"。个人扁好自然垄断与经营垄断融于一体的上市公司。做过的个股中如下:
600009虹桥机场,
000792盐湖钾肥,
000629新钢钒始终处于投资组合的核心(另有600111稀土高科一直在观察);
进入2001年后,作为避险功能的保守品种,600033福建高速和600018上港集箱首次纳入重仓组合。
6.24行情前夕600026中海发展纳入组合,600050作为投资兼投机之佳品上市之初就被纳入重点组合。
2003年春季行情和600016民生银行做为最为看好银行股进入重仓,着眼于民营经济是中国的未来。
同时持有部分600000浦发银行。600036招商银行没有搞懂。
随后的大物流类股000088和600004白云机场进入核心资产。
2004年,随着世界产业化向中国转移和消费升级的到来,600600青岛啤酒、600694大商股份、600037歌华有线等作为核心资产首次进入核心资产。000930丰源生化600812华北制药作为次选。
以上这些股仍将长期作为本人的核心资产,大部分无限期持有,直到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当然,期间还有一些股也是曾经当成“炒做”、被机构认定的“大盘蓝筹股”,如600019宝钢股份,600104上海汽车、000625长安汽车,000800一汽轿车,600900长江电力,600002齐鲁石化、600362江西铜业等。垃圾股做过600799科利华等(当时看错了)。
在过去多年上缴的巨额学费中,99.99%以上都是“短期行为”造成的,因此,今后只做中长线,坚决杜绝短线。
关于分析策略,先看行业、再看公司、后看股价。首先是以企业基本面为基本支撑,兼顾多方面。过去现在未来3-5年的大致情况。公司管理层是首先是我最重点分析的,其次是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合理。
把公司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序,划分出容易管理的和很难管理的公司,应该买容易管理公司的股票而应避开复杂的企业。这一点很重要,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很不规范,或者说缺乏企业文化。如大物流类公路、港口,以及电力、电信等业务单一的企业,相对容易管理;而综合性企业、系统集成和软件企业、科技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医药企业则相对不容易管理,在分析时要大打折扣。
在公司分析方面,主要从上市公司的一贯信誉、管理层素质、薪酬是否真正与经营业绩挂钩等方面考察。
其实。这些都不外乎巴菲特的价值分析法,重在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特许经营权等。
民营企业是中国的未来(在《中国股市中长期概览》中提出)。虽然目前上市的民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民企体制本身没有问题,如600016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是不错的,出现的问题是受整个市场环境制约的的。
还有一种新说法,叫主题投资,呵呵,不错,真的有创意。实质上,增长型投资与主题投资内涵一致,说法不同而已。
主题投资之所以被业内看做是一种新的分析方式,主要在于其没有按照原有的行业来划分股票,而是按照主题来划分股票。行业划分是有一定之规的,但主题划分并没有标准,也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则,究竟什么样的股票属于什么样的主题为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但这并不妨碍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挖掘出潜在值得投资的股票。
有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金融市场有11次明显的投资主题热潮,其表现超过市场均值的150%。而如果把中国证券市场按照主题投资的概念来划分,也曾出现过四次类似热潮,其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收益389%。
参考资料
-----------
世界金融市场的表现证明,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金融市场有11次明显的投资主题,这些主题投资的表现超过市场表现的150%。根据云南信托的研究表明,如果把中国股票市场按照主题投资的概念来划分,也曾出现过四次主题投资,其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收益389%。
无论是从国外还是国内的历史经验看,主题投资的前提是对宏观经济的准确把握。因此,研究四大主题是否成立要看以下几大因素,一、良性通胀究竟能持续多久;二,中国经济起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究竟如何;三、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可知,中国在1970年后经历了一个生育高峰,这部分人口的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提升这部分群体的汽车等升级消费品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投资的主题与其他投资策略一样,只能在某一时期内指导投资,因为主题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每一个主题最终都可能产生泡沫,因此必须把握好机会。但从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看,世界工厂、消费升级、城市化等都会在未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发挥作用。
国际市场历史上的主题投资
房地产 1972-1973年 低利率、高通涨、美国南加洲淘金热
海运 1973年 苏伊士运河开通 石油的 需求及相关技术的进步
黄金 1973-1974年 美元贬值 高通涨 黄金供应不足
航空航天1975-1979年 国防支出军备竞赛
黄金 1979-1980年 中东地区不稳定 美元崩溃
能源 1979-1980年 中东地区石油价格上涨,产量减少
数据传输1982-1983 IBM个人电脑的生产 电脑成为商业主流
金融服务1986-1987 日本资本市场的开放、日本利率的降低(日本泡沫)
建设、住房1985-1989日本低利率高房地产价格(日本泡沫)
钢铁1988-1989需求上涨、日本钢铁公司资产膨胀(日本泡沫)
信息技术1999-2000千年虫问题、网络的流行、移动通讯、冷战结束
中国宏观经济映射下的四大主题
2001年年末、2002年年初启动的这轮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从去年开始,中国走出了多年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通货紧缩,不到2%的温和通胀,加上9%的GDP增长率,中国经济达到了新一轮上升周期的最佳状态,增长空间巨大。
支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大因素:
第一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的巨大的市场需求,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结构升级。
第二是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新一轮重工业化,或重化工业化开始启动。更重要的是,这一轮重工业化,是老百姓花钱买出来的,不是政府计划出来的。因此与市场最终需求密切相关的这一轮重工业化是有深厚的消费支撑的。
第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自2000年以来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必然扩大消费需求。
第四个支撑点是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市场化的投资活动越来越普遍。
第五个支撑因素是本轮经济增长当中周期性的扩张因素,而本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还要归功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由此带来很长的产业链的高速成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住房、电子通信和汽车。这三大行业都处于扩张期,诸多加在一起使中国经济这一轮增长能持续较长时间。
[ Last edited by 红色中国 on 2004-5-14 at 22:16 ]
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顺势而为,果断止损[ Last edited by 红色中国 on 2004-5-14 at 23:13 ] "顺势而为,果断止损" is easy to say, hard to do.
Only through practice and got a lesson,,
then learn something.
Someone maybe smartm I am belont to regular..
a lot things need to pratice. 5-17参赛股票:
600486杨农化工11.25 买入 5000股
[ Last edited by 红色中国 on 2004-5-16 at 20:27 ] 请不要编辑贴子!如果要该错,请跟贴。
麻烦你不要在这个贴子中,跟贴与赛事无关的东西好吗!俺看得费劲呀! Originally posted by 士豪 at 2004-5-17 03:54 PM:
请不要编辑贴子!如果要该错,请跟贴。
麻烦你不要在这个贴子中,跟贴与赛事无关的东西好吗!俺看得费劲呀!
好的! 5-20 计划
XBS-3-02 600828,成商集团 ,6.16 ,买入 6900 Originally posted by 红色中国 at 2004-5-19 07:19 PM:
5-20 计划
XBS-3-02 600828,成商集团 ,6.16 ,买入 6900
买入不成交换为:
XBS-3-02 000971,湖北迈亚,6.45,买入660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