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无敌!
先想想刚进入市场的无知状态下的操作成功率,再想想你现在的成功率和获利的情况~ 是不是有一点感悟呢无论是基本面分析还是指标公式之流无非是坚定你的信心.人没信心没法活的,尤其你是在操作资金啊 是玩钱的人 没有信心也要制造信心不是~
但是你知道你坚定的信念对不对?不对就止损
但是既然知道分析操作成功是无序的那又和开始的无知的操作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呢,但是这中间的确又有很大的区别 感觉很象禅学里面的悟性(先声明我不是神秘主义者)很难说清楚
一句话在市场中能活下去就是从简单的无知到深层次的无知
无知者无畏 无畏者无敌~ 在风险市场里不贪婪也就不恐惧 总是无知就好了,可人总想多知道一些东西 进入市场还是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性。 一句话在市场中能活下去就是从简单的无知到深层次的无知,精辟,就是要把越觉得技术水平提高了,越不知道如何操作了这个坎迈过去。 无知者无惑,关键不要无知当有知,真正知道的往往明白自己又多么无知 Originally posted by terrypang1 at 2004-4-14 01:36 PM:
从简单的无知到深层次的无知,精辟
最终应该摆脱技术分析的束缚,回归长线价值投资 。
没错,我最近也发现我好象有这种倾向。
我正努力摆脱。
绕了一圈,
好象还在原地。 Originally posted by eikc at 2004-4-14 01:45 PM:
。
没错,我最近也发现我好象有这种倾向。
我正努力摆脱。
绕了一圈,
好象还在原地。 同感!!
无知无畏青春无悔,有知有畏伤痕累累,非知非畏春光明媚,无有知畏回家大睡!
关于无知无畏与有知无畏的问题
唉!我这个贴没人看,也没人反应。关于无知无畏与有知无畏的问题,建议大家仔细看看此贴中的第八个故事。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390242&fpage=5 第八个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在替文惠君宰牛之时,只要是他的手所触及到的、肩所倚靠着的、脚所踩到的、以及膝盖所能抵住的地方,都会发出一种“砉砉”的响声。还有他进刀割解时发出“哗啦”的响声,没有一样是不合于音节的。有时如桑林舞曲的节奏,有时又如经首乐章的韵律。
文慧君叹道:“啊!好极了!技术怎么可以达到这样高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手中的屠刀,笑着回答说:“我这一生中,所爱好的就是‘道’,已经超过了单纯技术的意义。在我刚开始学习宰牛的时候,我眼中所看见的不过是一头一头的牛,过了三年之后,我的眼中已看不到整头的牛了。而现在,我动手之际,只需用心神去领会,而不靠眼睛去观看。手顺着牛身体的自然结构去用刀,却从不曾碰撞过它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紧密连接的地方,更加不用去碰所谓的那些大骨头了!一个好的厨师,一般都是一年要换一把砍骨刀,但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它所解割的牛大约不下几千头了,可是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却非常薄,我用极薄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之中,当然是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刀用了19年之后还是像新的一样。虽然是这样,可是每遇到盘骨盘结的地方,不容易下手,我就会十分小心谨慎,眼神特别专注,速度也会缓慢下来。最后只要手中的刀子微微一动,牛也就‘哗啦’地完全解体了,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如同泥土溃散落地!这时我提刀站立,环顾四方,感到踌躇满志,这才把刀揩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抚掌赞道:“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话,领悟了许多人生哲理!”
在证券界里存在着三大门派:基本分析派、技术分析派和随机漫步派。
基本分析派崇尚“物有所值”,重视的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及其发展前景,而非股票的日常涨跌情况。投资者买下的是公司,而非股票。该派的代表人物是世界股王巴菲特。
技术分析派所依赖的理论前提是:市场行为含涵一切、价格朝趋势移动,历史会不断重演。该派的代表人物有江恩、艾略特。不过让人沮丧的是,靠技术分析投资股票在股市上发大财的人自今在全世界还没有出现一个,包括江恩和艾略特自己。但是靠技术分析来骗取股民钱财致富的分析师却有不少。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分析师致富的诀窍是:只作咨询,绝不操作。因此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不无尖刻地说:“华尔街从没见过一个投资成功的分析师,破产的倒看到不少。”
由于我国股市建立的时间短,不过十年,再加上上市公司造假成风,运用基本面分析十分困难,因而加入技术分析派的人众多,但是成功者却极少,像解牛的庖丁一样能从技术中悟出“道”的投资者更是凤毛麟角。
禅宗中有著名的见山是山与见山不是山的公案。公案系出于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后来的人多把此话视为悟道的三种境界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刚刚步入股市的新股民对待技术分析这等大事是非常认真的,先是似懂非懂地开了户但不知买什么股票好,然后买来几本“新股民必读”之类的书回家猛啃,对书中所说的一些基本技巧言听计从,将趋势线、支撑与阻力、突破信号、成交量等要点谨记于心,依葫芦画瓢试着做了几单买卖,发现效果不错,感觉这些技巧还有点用,因而抓住这些基本的要义老老实实地看盘,看到一只股票价升量升判断后市将涨,看到K线图上出现头肩顶转势形态判断股价见顶,看到RSI或KD处于严重超卖状态认定下跌已近尾声。这样虽说有些机械呆板,但见到什么是什么的单纯态度一般不会错得太离谱,如果能严格按照书上所要求的及时停损原则去做,那么就相对比较安全,即使错误,杀伤力也不大。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按照书上的说法去做免不了会遇到伪信号或失败形态,加之自己在操作中慢慢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来,从对股票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自己略有心得的“老”股民,这只能说是一个进步,但常被人误解成是一个飞跃。于是,原有的看盘技巧被打破,新的成熟的看盘准则尚未建立起来,就凭着自己摸索出的一点经验雾里看花,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个阶段是最具破坏力的,比起完全不懂的阶段赔的钱更多,看到技术面出现买入信号时担心是技术陷阱,看到基本面的利空变化时又以技术指标没有变坏为借口一厢情愿地继续看涨,看到移动平均线上出现的金叉买入信号会怀疑它的有效性,看到双底形态突破颈线会怀疑是假突破。总之,左看右看越看越糊涂,自己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方法来却急不可耐地将别人的意见全盘否定,这是绝大多数散户的现状,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停留在这种阶段。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修炼成这种水平,虽然还是画线数浪,还是追涨杀跌,看似与新手无异,实则相距十万八千里。正如庖丁对文惠君所言:“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佛经故事中有一段颇有启发性的对白,说是有个小和尚请教高僧得道之后做什么?高僧答曰:吃饭睡觉。小和尚又问:那不是跟没有得道的人一样?高僧再答:不一样,没有得道的人吃饭不是吃饭,睡觉不是睡觉。
技术分析,说复杂特复杂,说简单又特简单,高手看盘,就是透过复杂的表象看出股价运动最简单的方向。高手喜欢用最简单的分析工具看盘,过于复杂的技术,高手反而会弃之不用,一张K线图加上一把量尺,对高手来说可能就够了。无非还是看支撑、阻力,还是看成交量、移动平均线,这跟新股民初入市的分析方法大同小异,本质的区别在于高手与新手具有不同的境界。
随机漫步派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股价短期(几年内)涨跌是无头绪无规律的,是不可测的。他们认为一头大猩猩用飞镖掷出来的投资组合在长期里会战胜大多数华尔街的精英们。该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伯格尔,此君是全球第二大基金--先锋基金的老板。1976年他成立的先锋指数型基金资金不到1100万美元,受到无数华尔街专家的嘲笑,但是20年过去,该基金已经拥有2500亿美元的雄厚资产,成为世界第二大基金!进入90年代后,随机漫步派已经完全战胜了技术分析派,他们的指数型基金就如同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夺得了比赛的胜利。就连股王巴菲特和战胜华尔街的彼得.林奇也异口同声对他们称赞。
好故事! 但是最难的是这种东西的领悟基本是靠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的历程都不一样 所以一些东西也很难表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无知者无畏,但可能有罪 原帖由 eikc 于 2004-4-14 13:45 发表。
没错,我最近也发现我好象有这种倾向。
我正努力摆脱。
绕了一圈,
好象还在原地。 [/quote
简直说到 俺心坎儿上了。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原帖由 方圆王 于 2004-4-14 12:46 发表
进入市场还是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性。 结论之一
不用买飞虎软件了 知而不行,才是无知;畏而不危,乃是真畏。 看贴回帖 无敌=无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