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与趋势
随机与趋势——易名——
多数人承认股价在一定程度内具有随机性——即无法预测性、无规律性。但是一些经典理论如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等却又假设股价具有趋势——规律性。对这二个明显对立的观点如何辨别呢?
有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从长期来看,股价是有趋势的,因为从根本上或较长时间来说证券市场不能脱离国民经济独立运行,而经济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股票从长期来说会保持一定趋势运行。但是作为短期波动来说,股价的随机性表现得更突出一些,时间越短,随机性越强。这是因为股价的短期波动受到人为操纵和多数人心理的易变性影响所致。因此,长期看是有规律的,短期看是无规律的。可是,这还是指从证券市场上大体的方向而言,具体到个股上,这个观点几乎毫无用处。
因此,对于在市场中操作的并且试图盈利的人来说,如何处理好随机与规律的问题就很重要。我们的任务是——力争不受随机波动的干扰而进入有规律的市场。那么接下来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辨随机性与规律性?
按照《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一书的理解,它将随机性等同于波动或噪音。而操作的前提就是在排除噪音的情况下介入有明显趋势的市场。当然它有个前提,就是任何方法都很难胜过随机入市的成功率。因此他一方面强调要去除噪音的影响,另一方面承认噪音很难去除。他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以一定时间内的波动量(N日平均振幅的M倍)做为噪音的大小,然后在市场超出噪音之外的时候——也就是有规律的时候入市操作、当然这个噪音的大小是比较主观的(即参数的选择),因此所谓的随机与规律的分别也是自定义的。另外,他为了解决这个主观定义的问题特别提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他承认随机性的影响太大,因此要从数量即概率的层面上解决如何处理主观判断与客观行情矛盾并最终盈利的问题。
我也同意他的观点,但是如果完全认同的话,那无异于承认中国的散户或我自己是很难在股市中生存下去的,因为如果完全依靠概率来取胜,那就要求资金的充沛和分散的投资,而多数散户是做不到这点的。但是有一点是很幸运的,那就是中国股市的活力,或者说不够成熟的特点对于散户在股海中博弈有很多的以小博大的机会。这就像买彩票中奖一样,因为每周都有中奖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用短线炒作的方法来替代分散投资,即一个月快速进出十只股票就类似于分仓投入十只股票守仓一个月。不过这时又面临又一个问题,如何避免风险——股市中的不确定因素——随机性。
首先,要求进入的时点一定要准确。因为是短线操作,所以持股时间很短,力争资金利用率最高,而长时间的横盘或阴跌是无法让人抓住盈利机会的。那么如何选择介入点呢?一般的观点是把握股价转折的“临界点”或“关键点”。因为在这一点附近股价面临变盘的可能性最大。“打蛇要打七寸”,采取偷袭的策略,只在这一点上买入股票,如果上涨最好,如果不涨,超出一定时间或空间限度就换其他股票。
当然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把握准确是很难的。首先就要求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市场,对符合要求的股票判断可能的拐点。其次要时刻保持关注,一旦股票进入目标区域就要随时准备开枪射击。
其次,严格的资金管理又将人挡在门外。
为什么要讲资金管理呢?我们来理清一下思路:市场的随机性太难以克服,因此导致操作上只能用概率取胜,而概率取胜又需要大资金和多品种选择(大资金是保证费用最低、可以分批建仓、容忍小幅亏损和等待未来的机会。多品种选择是对盈利的目标的多重押注),而小资金无法具备上述要求,因此决定了短线快进快出是唯一的选择。可是忙进忙出又会导致大量的、累积的风险和费用,大大超出长线持股和趋势操作的风险,因此就要求盈利的目标更高。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很难解决。
但是不论如何,首先我们要保证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然后才有资格进出不同的股票等待以小博大的机会。而解决生存下去的办法首先就是不亏损(或者说动态的平衡——几次的小亏损和一次大的盈利最后还是平衡)。先不说盈利,能够保证长期下来不亏损的人我觉得已经算是高手了。那么如何能够避免亏损呢?首先就要了解大多数人亏损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改正自己的习性和观点。当然这里面很复杂,因为亏损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位大师说过,他就是不断地在错误中成长的,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地在市场中犯错然后改正吸取经验。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怎能没有错误?!一点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亏损甚至要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记得在《炒股的智慧》中有这方面的论述,不亏损的方法好像第一是要盈利,第二是不要把利润还给市场等等。——因为我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策略,所以记得不太清楚。
只有保证能够不亏或者少亏的情况下才能够有足够长的“命”来保证进入下一个“有可能翻倍”的机会。因此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选择“有可能翻倍”的机会。很遗憾,这个机会也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地方法,否则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
总的来说,对外,要采用“短线操作”的买卖方法,目标是寻找有翻倍机会的股票,进出是在马上就要飙涨前的一霎那和下跌前的一瞬间。对内,要采用完善的资金管理来控制好自己的资金,确定如何入场——利用多少资金、判断需要承受的风险、如何控制风险、如何使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如何保证少流血、怎么能够保护既有的利润又不丧失可能的更大利润。说到最后,一切都是观念上的问题。而正确的观念又来自于正确的心态,讲一句《大学》开篇的话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后记:以上所写的都是在看到一篇文章后有感而发的议论,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只是大概地讲述了一下我最近对股市操作和一些经典理论的理解,而且多是概念性很模糊的东西,具体的原则和技巧我也一直没有理出头绪,算是给大家报告一下我目前的进展吧。但是我现在比以前更多地了解了做股票之难——难就难在观念的转变上。技巧性的东西相对容易些,可是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做前提是无法盈利的。 《大学》开篇的话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就是扬弃的精髓。 在无序中把握有序。
选为精华,奖励10分。 中线操作就抱窝中线趋势,忽略随机的波动。 这里人真少 把握股价转折的“临界点”或“关键点”。如何厘定他们呢?
只有“中庸”的方式方法为上策:也就是你说的:“打蛇要打七寸”,(这个提法也如同上述。难!)采取偷袭的策略,(对手再那?难!)只在这一点上买入股票,(我们只有运用假设。才可以心平气和一些。还是无法确定。)如果上涨最好,如果不涨,超出一定时间或空间限度就换其他股票(这一点,可以扬眉吐气了)。 只有避过下跌的人,才有资格享受上涨的悄然。
每当收盘来临,我就扪心自问,这一天,我是否亏过钱?
答曰:没有。
于是,我心安了。(仅对短线盘而言)
===================
哈哈,俺改动了一下,希望MM莫怪~~ 楼主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学习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