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8日 20:28:47
时下年报披露逐渐进入高峰期,截至2月26日,沪深两市一共有163家公司披露了2003年年报。虽然其家数只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十分之一,但也涵盖了各个行业。另外,2003年报反映出上市公司也越来越注重投资者回报。最有看点的是8个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现身于23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前10大流通股名单中,QFII也频频在年报中露脸。面对年报中透露出的信息,投资者怎样才能从中获得启迪,寻踪发掘其中的投资机会呢?
机构关注绩优+成长
主持人:从已公布年报中记者发现,基金重仓股随处可见,社保基金也在23家上市公司中现身,而QFII亦在港口股、银行股中频频露脸。在市场由去年的价值挖掘转向今年的价值发现的大背景下,这些众多的机构的选股思路是否悄然发生了变化?
汉唐证券梁浩:从年报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以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为首的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思路总体没有多大变化,它们介入的个股除了绩优以外,更着重于成长性,它们很看重上市公司未来一年或几年的成长性、有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投资理念有望成为今年投资者选股的一个重要参考。
当然,这些机构有各自的偏好。QFII介入的都是些业绩有良好预期、现金流充沛且流动性好的绩优蓝筹股,具备这些特质的上市公司也会是今后有望入市的保险资金的首选。但社保基金选股则显得不拘一格,涉及很多行业且比较喜欢分散投资,每只股票的持股量都不高。
选股思路:像港口、航空航运、消费升级需求(酒业、乳业、零售业等)等等的行业龙头股,比如天津港、国电电力等个股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当然,另外有国有股减持试点、整体上市金融创新、高送配等题材的公司也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高送配个股中有“黄金”
主持人:2003年年报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推出高送配方案的上市公司层出不穷,大约已占了披露家数的七成,甚至就连五粮液这样的“铁公鸡”也豪爽大方起来了,并且市场人士还预计还会有不少的公司会加入此行列。那么投资者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机会呢?
川财证券刘杰:牛市喜炒业绩,高送配个股自然成为了“香饽饽”。而今年选择高送配分配方式的上市公司也异乎寻常地多,原因很简单,牛市的时候一般经济背景比较好,上市公司业绩一般也比较好,有钱送或配股。其次,牛市的时候股票绝对价格比较高,此时会为转送提供一定的潜力和空间。上市公司如果在取得优良业绩的同时,再配合推出优厚的分配方案,往往对股价有强烈刺激作用,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最大利好。但是不少个股在年报公布前其股价已经被炒翻了天,因此年报公布后,其股价早已高高在上。因此,投资者应该着重发现预计将会推出高送配方案的潜力股。
选股思路:这类个股多出现在次新股中,但也不尽然,主要在业绩优良且公积金很高的公司中去挖掘。所以,如果投资者有心收集有关信息,就可以发现许多此类个股。
寻找利润增长点的个股
主持人:现在正进入年报披露的高峰期,面对起“堆堆”的年报,中小投资者怎样才能从报表中挖掘出牛股呢?
江苏天鼎秦洪: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途径主要有两个:行业景气、产能扩张。而产能的增长除了对固定资产进行挖掘潜力,还有就是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从年报信息所披露的固定资产数据大幅增长中可以寻找到规模扩张型牛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个股虽然固定资产扩张了,但由于固定资产分为在建工程等栏目,那些产能对应的固定资产尚在建设中,或者已竣工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个股最具有爆发力,因为这意味着固定资产将在下一年度初就产生效益,从而给下一年报的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因而具有牛股的特征。当然,固定资产竣工也归属于2004年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有时2004年新的利润增长点难以体现在固定资产一栏中。
选股思路:不妨从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一栏中的文字信息中去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或者说即将竣工且要产生效益的项目,这样,寻找下一报表期间的利润增长点的可靠性就大增。典型个股包括国投电力、特变电工、金融街、韶能股份、中联重科等。(记者 吴红英 张全能) 看来有问题:600282、600231、600019怎么和600808涨停前的形态一样? 000156 15手打到跌停?? 上周买的一商业股600694,今天终于给面子了. 当心今天就回补缺口.
大家早!
短斑 今天你晚了,罚你为大家解盘 :))) Originally posted by jysolo at 2004-3-1 09:57:短斑 今天你晚了,罚你为大家解盘 :)))
呵呵, 你要怎么说. 我只是一个想法, 跌多了买些, 涨多了卖了. 不必恐慌. 现在盘中做T+0也不错.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3-1 10:09 AM:
呵呵, 你要怎么说. 我只是一个想法, 跌多了买些, 涨多了卖了. 不必恐慌.
:*22*::*22*::*22*: 600171现可进 000629今日上涨不低于5个点.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3-1 10:25 AM:
000629今日上涨不低于5个点.
呵呵,恭喜.
600694也有希望 跳空上行,厉害. 6.65元,买入0755,短线参与。 从盘中表现看,蓝筹股板块整体保持震荡蓄势状态。大盘在面临10日、20日均线压力面前,蓝筹股不作为,对市场信心打击非常明显,盘中个股呈现普跌格局。当然,在人气未散的情况下,大盘的调整并没有影响个股行情的发挥。*ST家乐(000533)、*ST四通(000409)、*ST天龙(600234)、*ST秋林(600891)开盘涨停,华北制药(600812)、山东海化(000822)等业绩增长股,放量突破。中色建设(000758)、辽通化工(000059)、法尔胜(000890)、大成股份(600882)、杉杉股份(600884)、成都建投(600109)、凤凰光学(600071)等前期增量资金介入积极、短线维持高位横盘震荡的个股,也开始寻求突破,但由于缺乏买涨盘的跟进,这些个股大都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聚友网络(000693)、江西水泥(000789)等网络游戏股也有进一步冲高举动,盘口显示主力做多意犹未尽,可继续关注。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3-1 11:19:
6.65元,买入0755,短线参与。
很好,就是买点高了些,如果启动时则更好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3-1 11:24:
很好,就是买点高了些,如果启动时则更好了.
没有看到呀,发现了,就立即买下了,哈哈。交给市场了。 现在可开始关注000100了.量能. 网络游戏:新崛起的摇钱树
2004年03月01日 11:12:54
网游股在近一周的股市表现,让人再次体会到了网络游戏产业的一派繁荣景象。从2003年到今年年初的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状况中,似乎又看到了互联网新兴时代日进斗金的井喷成长。网络游戏正成为投资回报率极高的产业新贵,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代理海外产品,新款网游层出不穷。对此的直接感受,是一位IT类媒体记者的话:“几年前IT类的新闻发布会多得跑不过来,现在那样的发布会少了,而为新推出网络游戏召开的发布会多了。”
网游股表现出众
不久前因为获得《A3》游戏的代理权,海虹控股在3个月的时间里,股价翻了一番多。以海虹控股为榜样,上海聚友网络在上周的连续4个涨停,其飚升动力也是因为该公司宣布其控股96. 6%的上海聚友宽频与大股东签署《网络游戏产品有偿代理权购买协议书》,从而获得了在线游戏《神话》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有偿代理权。此外,青鸟华光近期的出众表现,也与网络游戏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此之前,盛大网络靠《传奇》暴富已经创造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神话,而网易凭借《大话西游》I和II,已使其股价狂涨了几十倍。
网络游戏在股市中的表现正吸引着更多的公司投身其中。2月26日,金山公司突然宣布,自己将全面转型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3年内,投资2亿元重造金山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再投资5000万元再造三大游戏***,目标锁定网络游戏为主的数字娱乐市场。金山总裁雷军说,2004年金山将在原西山居游戏***的基础上开设另外2家游戏***,同时进行5款游戏的开发,目标是一年内把《剑侠情缘网络版》做到20万人同时在线,两年内成为业内前三名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三年内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网络游戏服务商。
网游成就了的IT富豪
在胡润的《2003中国百富榜》上,丁磊、陈天桥和张朝阳被誉为财富增长最快的新锐。
2002年,这三人还在榜外徘徊,2003年却一跃进入前20强,其中,丁磊贵为首富,陈天桥位居第10,张朝阳被列入第20名。
而成就他们这一排名的,正是网络游戏。
2000年以门户网站业务为主的互联网英雄丁磊、张朝阳分列富豪榜的第20及37位,但随着纳斯达克网络股泡沫的破灭,他们两人从2001年富豪榜上消失。
2001年末,丁磊将目标锁定在网游和短信服务上,使得网易在很短的时间内打了个翻身仗,没多久就宣布盈利,随之其股价暴涨。丁磊因此重登富豪榜,并以资产总值75亿元人民币而贵为首富。这一数字比3年前增长了将近7倍。目前,在网易的利润收入中,网游已超出了门户网站,仅次于短信业务。
继丁磊之后,张朝阳也加入到了网游的行列,搜狐代理的韩国游戏《骑士ONLINE》,据估计每年可为其带来500万美元的收入。
而以网络游戏起家最典型的当数陈天桥。2001年11月他靠朋友的资金签下了韩国网络游戏《传奇》的中国大陆代理权,以出色的营销而获得巨大成功,游戏收费的第一个月就开始赢利,使《传奇》成为中国至今为止仍排第一的网络游戏。随后,陈天桥开发新游戏《传奇世界》——虽然此款游戏招致知识产权纠纷,但在短短两年间陈天桥从网络游戏上获得的高达4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不能不说是业内的一个神话。
春节期间记者在内蒙古西部一个仅有7万人口的小镇上看到,一家仅20多台电脑的小网吧里,有一半的机器在运行着丁磊的《大话西游》II,其中一位玩家一次冲值十几元的游戏卡达数十张,而此时已是深夜,正应了丁磊的那句话——网络游戏是“每天睡觉都可以有成千上万收入的产品”。
网络游戏,新成长的摇钱树
中国游戏工作委员会(CGPA)与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进行了“2003年度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据其前不久发表的200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1380万,比2002年增长63.8%,网络游戏玩家占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预计到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将达到4180万,将占到互联网用户的29.5%。
快速增长的网络游戏玩家为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据报告统计,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9.1亿元人民币,由于非典及产业自身发展等原因,2003年的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增长率为45.8%,达到13.2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67亿元人民币。
此外,网络游戏出版产业还对批发和零售渠道、IT及通信技术、国家税收等都有较大的促进。2003年,网络游戏对通信业的直接贡献达87.1亿元人民币,对IT产业直接贡献35亿元人民币,对媒体及传统出版直接贡献26.4亿元人民币。
另据一份亚洲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亚洲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家高技术公司都来自网络游戏业。其中,中国台湾的网络游戏开发商Chinese GamerInternationalCorp名列榜首,三年里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了近20倍;中国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公司位居第二,三年间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了近10倍;日本的G-Mode公司位居第三,同期的收入增长了近5倍。
网络游戏以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正带动电信、IT硬软件等相关行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网游已被认为是门户网站继短信后的第二个新增长点,成为新崛起的摇钱树。(记者 李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