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3看盘
上周五沪深两市在高位调整震荡。早盘沪综指以1715.81点小幅低开,随后顺势下探至1702.93点后受到支撑,但全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前一交易日的下方运行,尾盘股指出现上扬,终盘沪综指报收于1721.75点,涨4.74点,成交2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萎缩一成多。消息面上,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海外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纷纷表示将会增加对中国的投资的同时,一些从事指数编制的机构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指数机构闻"钱"风而动,现在已经进入这个市场的指数机构,包括新华富时、标准普尔和道琼斯指数公司。此外,据财经时报报道,近来一直为市场密切关注的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赴海外投资者)政策,可能会以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战略作为突破口。中国证监会2002年就向国内部分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征集有关QDII的研究报告。但对QDII制度的三个核心问题——投资者的资格认定、进出资金的监控、许可投资的证券品种和比例限制,有关部门至今仍然没有透露出更多的信息。近日《财经时报》获悉,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修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推动国内的社会保障资金走出国门,投向海外证券市场。
一周大盘波动回顾:上周大盘的总体表现为冲高整理的走势特征,周一股指一改4连阴的走势,拉出上周最有力度的阳线。周二、周三小幅上行,收复1700点阵地。周四冲高震荡,盘中在创出新高点1728.02点后有所遇阻,当日收出小阴十字星,周五以小幅整理为主,成交量出现萎缩,但尾盘仍顽强反翘,收出阳线。一周K线4阳1阴,周K线为一根较有力度的阳线。至此周K线依然保持着较为明显的上升通道,5周均线仍为其下档重要支撑,预计本周仍有冲高的要求。
从盘面上看,上周盘中以小盘、次新、科技为代表的个股群体表现活跃,其中强势品种反复涌现,而聚友网络成为领军品种。另外整体上市概念股也表现活跃,武钢股份强势向上,表现突出;第一百货、华联商厦也表现活跃,加上上海电气也正在整合资产谋求集团的整体上市,该股上周表现强劲,周末又传来锦江集团也有意整体上市,受消息影响锦江酒店一举上封涨停,锦江投资也涨幅居前。这表明继TCL集团成功整体上市之后,已逐渐引发市场对整体上市概念的形成。随着一些大公司、大集团也有意通过此径进入资本市场,看来今年这个题材将会不断深化,并继续会有新的案例出现,值得投资者的关注。但大盘蓝筹股中的重型股仍未摆脱弱势调整状态,长电、中石化、中联通、宝钢等的横盘走势既可以上也可以下,TCL正在运行上市冲高后的回吐走势,相对而言,汽车及银行股表现稍强,但都未能显出领涨气势。
我们在上周初对大盘的基本看法是,大盘有望止跌回升,并在前周四判断,未来三个交易日里必然会产生一天有力度的上涨行情,在上周一得到了验证。在个股方面,我们反复跟踪的一些品种,如新华医疗、潜江制药、江苏阳光等走势良好,上升趋势十分明确;金果实业、悦达投资、第一百货等在周中也有过不错的表现。因此总体而言,无论是对大盘的波动情况和盘中个股的运行,我们本着稳中求胜的策略,应该说还是受到了不错的效果。
从大盘短期运行上看,尾市拉高是强势市场的固有特征,但频繁以这种方式回避调整,说明大盘似强实弱。在多方不断以板块轮动方式维持住千七点以上的人气时,大盘蓝筹股却始终在原地踏步,上涨的基础早不及前时那么稳固。在指数跃上千七点后,我们认为,指数向上的空间相当有限。而如果发生调整,下跌的趋势将会比较猛烈,因此在目前的指数位置上逢高减仓的策略应该继续下去。当然,大盘上方1748点和1776点两大重要点位近在咫尺,行情的延升攻击浪完全有可能上摸。从时间上看,大盘继续向上攻击的时间极限大约在一周半到两周左右,因此,本周初大盘依然有可能向上惯性攻击并创出新高。小时K线上,上证指数上周五末小时继续以接近高点收盘。但上周五上午最多时曾下探10点以上,空方的力量正在继续当中。操作上,继续保持谨慎心态,逢高减仓,并只出不进。
操作建议
高科技板块在经历了近一周炒作后,短线以积聚了一定风险。领头羊聚友网络尽管尾市依然高收,但连续放量后,攻击潜力已大幅下降。预计未来两个交易日内高科技板块将有一次调整过程。近期投资者因继续保持留弱去强的方针,在手中个股连续大幅拉升一天半以后坚决减仓,欲开新仓则继续等待大盘调整的契机。
20040223荐股跟踪
我们推荐的中线潜力股青岛啤酒(600600)、大商股份(600694)、北大荒(600598)和青岛海尔(600690)等目前仍可以继续持有。我们前周推荐的新华医疗(600587)、潜江制药(600568)等个股上周一周的涨幅均已经竭尽15%,短线上升过快将会导致调整压力加大,我们建议持股者下周开始逢高离场。
南海发展(600323)、金果实业(000722)等涨幅较小,目前仍可逢低吸纳。江苏阳光(600220)近期始终保持上升通道,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已经有较大幅度盈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进行操作。由于涨幅已大以后我们不再跟踪该股,原则上建议视该股的上升通道进行操作,通道不破可以一路持有。
强势股排行榜
沪市:
锦江酒店(600754):受消息影响而一举上封涨停,短线有机会,但追涨宜谨慎。
武钢股份(600005):整体上市概念,继续有力上行,仍可适当关注,但追涨不宜。
冠农股份(600251):上升通道运行中开始加速上行,可适当关注。
深市:
隆源双登(000835):受消息影响而一举上封涨停。但短线追涨宜谨慎。
中科三环(000970):今日大幅拉高,但近日走势较为反复,参与宜谨慎。
古 井 贡(000596):上升通道运行中开始加速上行,可适当关注。 大盘在回补缺口 600742下面的大量的接盘,有诱空之嫌,注意其板块的联动。 Originally posted by 欢歌笑语 at 2004-2-22 21:26:
下周看好:000931,600651 。
000931有涨升意愿,值得关注。 上周的沪深股市虽一度走出冲高回落, 但周K线最终还是以光头光脚阳线报收,当然大盘之所以出现频繁震荡主要还是受龙头股的拖累所致. 但由于投资者对后市大盘的看好已明显认同, 因此后市大盘即便出现小的调整,幅度也不会太深,而大盘仍会维系进二退一的格局.周五沪市收报1722点, 全周共成交952亿元.上证180指数收报3240点.深市收报3987点,全周共成交550亿元.深证综合指数收报454.71点.
??上周消息面上, 市场以偏好内容居多,如: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澄清市场有关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的传闻.另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还指出,我国金融业要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大力支持煤,电,油,运等第三产业的GDP增长,并要求金融业一改附加值偏低的现状.此番讲话, 不仅对金融股会存在积极作用,同时它对第三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也将起到刺激作用, 因此投资者后市也不妨予以关注.除此之外,周五媒体还刊登了ST东方出售股票10亿元收获返还的内容,该内容的出现,为其它目前还处于僵局的上市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它对绩差股也会存一定的指示作用.
??从技术面分析,两市大盘经过前周的持续调整,终于在上周如愿以偿的展开反弹走势, 虽然大盘在上涨时略显乏力.但由于投资者目前的做多气氛正浓,而且对个股的挖掘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从而使大盘在调整时力度不强,但考虑到以中国联能,长江电力为首的指标股在短期的获利筹码依旧较多, 因此它们今后的走势对短期大盘的涨升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我们认为,此种负面作用尚不会导致短期大盘的持续涨升终结,但间中的震荡调整将会频繁出现.另外,就目前大盘的技术形态来看,五日线的持续回升和明显支撑已充分显示了此时市场的做空动能不足, 因此本周大盘会看高一线.
??从个股行情分析, 尽管上周两市大盘是小幅上涨,但市场的热点却精彩纷呈,其中网络科技股和有色金属类个股保持明显的强势特征, 而深市本地股,钢铁股,新股次新股, 医药板块也明显有走强迹象,这说明上述个股经过了前周的短线调整,它们的短线获利筹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同时偏高的技术指标也有所修正,这也正是本周大盘能够持续涨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但投资者在介入以上个股时还需区别对待,尚不可盲目追高.
??个股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南京水运(600087):经过长时间的调整,目前该股已调整充分, 近期的放量走强,表明已具备了新的涨升动能,后市一旦有成交量的持续配合,将不排除拉升的可能.穗恒运000531:该股经过连续三周的充分整理,目前不仅开始出现走强, 而且有构筑园底迹象,后市该股只要突破前期高点,将有望步入新的涨升,可密切关注.
??后市方面:两市大盘经过上周的反复攀升, 盘中的短线获利筹码反复释放,尽管部分个股的释放程度还并不充分,如:中国联通,长江电力等,但毕竟为大盘今后的持续涨消除了一定的阻力,加之当前市场的基本面又中性偏好,本周股指即便存在间中调整,但也不会太深.而市场一旦热点有序转换,并再度引发场外资金的介入,那么短时间大盘将有望看到挑战1750点的一幕.在操作上,投资者可采取"重个股,而轻大盘"的操作思维,但切忌盲目追涨. 600643放量跌停是为何? 有基本面大问题吗? 在今天出现近期盘中跌停板的个股600643,巨量封住跌停。大家注意盘面变化。 600355今天要表演了. 0049 割肉出局,还好只买了2000股 看科技股怎么夺回天下.600770,600602,600100,600088 有关人士:全流通试点将在半个月内启动
2004年02月23日 08:56:41
最新一期《证券市场周刊》透露全流通试点将在半个月内启动
最新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透露,全流通试点将在半个月内启动,并且一些中介机构已经在设计相关的方案,最终入选企业可能在5至10家。
该刊刊发的《四川长虹:全流通试点还是外资并购题材》一文中,用“有关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透露作了上述报道。该刊同期还刊发了《瑞银袁淑琴详解国有股减持》的文章。文中袁淑琴表示,“现在就是实施减持的良好时机”。因为市场环境、A股目前的股价水平以及投资者资金流等多方面因素已较为成熟,政府已有条件选择适当的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尽快开始减持的实地操作,而这是多年来较为难得的机会。
文中袁淑琴说:“我们不赞成一开始就全卖掉,但是试点一定要开始了。”“减持的最终结果无非是要增加股票的数量,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管是在哪一个市场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市场资金流量还没有问题和公司也有吸引力的时候做这件事情,是最可行的了。”袁淑琴指出,“最重要的是,管理层要挑一些好的企业去做试点,做几个成功的案例给市场上的各方看看。”袁淑琴在该文中透露,“据我所知,已经有几家公司被圈定作为试点了。除了长虹和市场上现在盛传的几个公司以外,实际上还有许多家。”袁淑琴重申:“选择试点公司的标准是,股票很有吸引力的,股价的水平适中,股东结构也是合理的。”她甚至直接提到,所谓“股价水平”就是要让它在进行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有一个上涨的空间,“大家要能够看到赚钱。” 今日三大证券报标题新闻(2004/02/23 09:30:00)
今日三大证券报标题新闻
??●中纪委第三次全会提出,今年严查金融违规违法行为
??●一份对营业部的调查显示,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近七成投资者赚钱
??●今年国债市场改革有大动作
??推出2年和5年期基准利率国债;引导社会保障、住房改革等基金进入国债市
场;择机推出国债开放式回购、国债远期交易;研究国债掉期、融资等新交易方
式
??●民建深圳市委会提案建议,深圳应争取设立民营放款机构
??●股市日增投资者近2万户
??●银监会定量定性监控银行风险
??●上海勾画资本市场蓝图
??●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并购重组整体上市将成热点
??●自认为在关联交易、独立性等方面不符合新上市标准:茂炼转债发A股落
空
??●一月外汇贷款持续增长
??●南方证券54亿国债招标成功
??●三公司再融资申请:一家暂缓表决两家通过
??●千金药业将发行1800万A股
??●今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17亿吨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全球增长最快 上海资本市场建设酝酿重大突破
2004年02月23日 07:30:03
○海通、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等定位于混业金融控股集团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将与外资机构联手开发一揽子创新型的基金,与上证所共同开发ETF基金
○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酝酿推动本地大集团的整体上市,打造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大蓝图
○吸引大型蓝筹公司上市,把上证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交易所
○积极发展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
上海资本市场建设酝酿重大突破。记者获悉,最近,上海各大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借《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东风,积极谋划金融创新。
券商定位金融控股集团
规划上的第一笔,是跃跃欲试的资本市场各种创新。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向记者透露,公司经过长时间准备的ETF基金产品方案在上证所专家评审中获得好评,近期公司已接到上证所关于共同开发该产品的通知。此外,公司正在与国际著名银行及资产管理集团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一揽子创新型的基金产品,如以金融衍生工具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等。
混业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不少上海本地证券公司的定位。海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开国认为,整合上海乃至全国的金融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迅速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将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特别是利用上海在证券行业的优势,以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证券公司为主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行业和金融资源。
国泰君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祝幼一透露,国泰君安下一步的总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泰君安将紧紧抓住三条工作主线:一是抓业务机遇,乘势而上,大幅提升经营业绩;二是抓基础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与执行效率;三是抓战略实施,调整经营结构,推动经营模式转型。祝幼一表示,在国泰君安的第三条发展主线的战略定位方面,主要是适时地逐步推进规模化、集团化、混业化和国际化进程,通过设在香港的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并有选择性地寻求与银行、保险及外资的战略合作。
今年东方证券的经纪业务将发生重大转型。据东方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时庆介绍,东方证券上海地区营业部将全部实行集中交易。通过集中交易,实现后台的统一集中管理,把营业部转变为营销中心,以控制风险,推动经纪业务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模式、稽核方式、客户管理模式等全面转型。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已被各券商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申银万国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冯国荣说,申万在历史上有过曲折,今后将更加重视规范化的发展。因此,申万把加强风险控制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进而加快建成"资本充足、管理严格、运行安全、效益良好、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大集团酝酿整体上市
作为上市公司中一支重要力量的上海"本地股",也酝酿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上海市金融服务办有关人士透露,自1997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启动大规模重组以来,上海"本地股"的战略性资产重组已进入新的阶段。当前上海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信息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以及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石化、钢铁等,都有可能成为外资比较感兴趣的领域,通过引进外资实现"双赢"目标,将是一种可行的重组思路。随着百联和锦江的成功重组,上海将优化整合国有存量资源,跳出原先的控股集团范畴,站在全市国有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大的企业集团的重组,为后续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奠定基础。上海正在积极酝酿推动本地大集团的整体上市,打造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大蓝图。
金融中心建设谋求突破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突出的意义。专家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空间。为此,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谋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发展。
首先,积极吸引大型蓝筹公司上市,把上证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交易所。一个拥有众多世界知名蓝筹上市公司的证券交易所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努力吸引国企大公司到上证所上市;另一方面,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到上证所上市,真正把上证所建成国际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交易所。
其次,积极发展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一方面应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集中监管、统一互联,尤其是要加强对目前已经逐步兴起的货币市场投资基金的服务,使上海成为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利用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交易平台,率先开设公司债券板块,通过示范效应,争取把大部分的企业债券放到上海来交易。为此,上海有必要尽快设立若干在企业债券评级、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方面的权威机构,进一步完善偿债保障机制。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对各类基础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增设石油等商品期货产品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要积极争取把一些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放到上海。同时,率先推出指数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上海作为全国期货交易中心的地位。(记者 王璐 张炜) 上海资本市场建设酝酿重大突破
2004年02月23日 07:30:03
○海通、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等定位于混业金融控股集团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将与外资机构联手开发一揽子创新型的基金,与上证所共同开发ETF基金
○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酝酿推动本地大集团的整体上市,打造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大蓝图
○吸引大型蓝筹公司上市,把上证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交易所
○积极发展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
上海资本市场建设酝酿重大突破。记者获悉,最近,上海各大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借《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东风,积极谋划金融创新。
券商定位金融控股集团
规划上的第一笔,是跃跃欲试的资本市场各种创新。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向记者透露,公司经过长时间准备的ETF基金产品方案在上证所专家评审中获得好评,近期公司已接到上证所关于共同开发该产品的通知。此外,公司正在与国际著名银行及资产管理集团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一揽子创新型的基金产品,如以金融衍生工具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等。
混业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不少上海本地证券公司的定位。海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开国认为,整合上海乃至全国的金融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迅速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将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特别是利用上海在证券行业的优势,以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证券公司为主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行业和金融资源。
国泰君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祝幼一透露,国泰君安下一步的总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泰君安将紧紧抓住三条工作主线:一是抓业务机遇,乘势而上,大幅提升经营业绩;二是抓基础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与执行效率;三是抓战略实施,调整经营结构,推动经营模式转型。祝幼一表示,在国泰君安的第三条发展主线的战略定位方面,主要是适时地逐步推进规模化、集团化、混业化和国际化进程,通过设在香港的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并有选择性地寻求与银行、保险及外资的战略合作。
今年东方证券的经纪业务将发生重大转型。据东方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时庆介绍,东方证券上海地区营业部将全部实行集中交易。通过集中交易,实现后台的统一集中管理,把营业部转变为营销中心,以控制风险,推动经纪业务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模式、稽核方式、客户管理模式等全面转型。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已被各券商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申银万国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冯国荣说,申万在历史上有过曲折,今后将更加重视规范化的发展。因此,申万把加强风险控制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进而加快建成"资本充足、管理严格、运行安全、效益良好、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大集团酝酿整体上市
作为上市公司中一支重要力量的上海"本地股",也酝酿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上海市金融服务办有关人士透露,自1997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启动大规模重组以来,上海"本地股"的战略性资产重组已进入新的阶段。当前上海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信息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以及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石化、钢铁等,都有可能成为外资比较感兴趣的领域,通过引进外资实现"双赢"目标,将是一种可行的重组思路。随着百联和锦江的成功重组,上海将优化整合国有存量资源,跳出原先的控股集团范畴,站在全市国有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大的企业集团的重组,为后续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奠定基础。上海正在积极酝酿推动本地大集团的整体上市,打造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大蓝图。
金融中心建设谋求突破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突出的意义。专家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空间。为此,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谋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发展。
首先,积极吸引大型蓝筹公司上市,把上证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交易所。一个拥有众多世界知名蓝筹上市公司的证券交易所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努力吸引国企大公司到上证所上市;另一方面,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到上证所上市,真正把上证所建成国际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交易所。
其次,积极发展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一方面应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集中监管、统一互联,尤其是要加强对目前已经逐步兴起的货币市场投资基金的服务,使上海成为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利用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交易平台,率先开设公司债券板块,通过示范效应,争取把大部分的企业债券放到上海来交易。为此,上海有必要尽快设立若干在企业债券评级、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方面的权威机构,进一步完善偿债保障机制。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对各类基础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增设石油等商品期货产品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要积极争取把一些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放到上海。同时,率先推出指数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上海作为全国期货交易中心的地位。(记者 王璐 张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擅长给市场“制造”投资主题的QFII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表现,已令业内对其导向作用看高一线。最近,瑞银相继现身盐田港和天津港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消息人士还透露,瑞银亦斥资过亿元持有另一家沪市港口类上市公司的股票。QFII频繁出手港口股,为其赢来“港口基金”的雅号,也引起市场对港口行业的关注及对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遐想。
但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港口股今年并无耀眼表现:1月1日至2月19日,港口板块整体涨幅仅为14.55%,低于同期大盘涨幅。“目前港口板块市盈率远低于同为交运行业的高速公路板块,这使得港口股在被QFII一致看好的‘坐地收银’板块中颇具魅力”,市场人士表示。同时,高股利及高现金流使港口股成为极佳的防御性资产,即使在过去两年的弱市中也保持着较强的抗跌能力。
不过,出于对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考虑,分析人士指出,2004年港口行业能否续写去年的高成长神话存在很大变数。
高增长面临挑战
综合而言,今年港口行业将受到进出口政策、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行业降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前景不容乐观。
关于进出口政策,云南信托报告指出,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有关通知将会影响出口,而港口类载货量的变动会受到间接影响。国泰君安分析师林志远认为,2004年中国内部消费趋向强劲,将带动今年进口需求增长,部分弥补整体出口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可望减低目前空置集装箱比率,对提高平均集装箱收费有帮助。
由于央行近日明确表示人民币短期内不会升值,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出口货品竞争力在短期内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刺激港口吞吐量及货物运输量需求。但若从长远来看,汇价上涨将对内地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港口行业的整体收益。
至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大多数分析师预测今年将达到2%-3%的温和通胀,这将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通胀预期将刺激消费增长,而由此拉动的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将利于港口行业的增长。但也有分析师表示,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企,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货币的措施,这将间接影响港口业的增长。
另一个可能对港口业造成冲击的因素是政府对钢铁等行业的降温措施。去年全球海运运费急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进口铁矿及钢铁大增,该降温措施会否令到运力增长放缓,尚待进一步观察。
三大港口群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2004年的港口行业能否继续高位运行仍有变数,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支持港口股在未来几年持续走牛。这是因为:其一,目前国内进出口需求已超过内地港口基建供应的负荷,因此,更多泊位投入服务,将带动港口吞吐量持续维持高增长;其二,随着我国放开外商投资内地港口的股权限制,港口法出台,以及交通部计划提高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外资加入中国港口市场,外资并购题材无疑将使其更具魅力。
在众多港口中,业内人士表示看好三个地域的集装箱码头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处于珠三角的深圳港,长三角的上海港和宁波港,以及渤海地区的青岛港、天津港和大连港等港口。 000100快到买点了.
QFII豪赌港口股
擅长给市场"制造"投资主题的QFII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表现, 已令业内对其导向作用看高一线.最近, 瑞银相继现身盐田港和天津港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消息人士还透露,瑞银亦斥资过亿元持有另一家沪市港口类上市公司的股票.QFII频繁出手港口股,为其赢来"港口基金"的雅号,也引起市场对港口行业的关注及对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遐想.??但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 港口股今年并无耀眼表现:1月1日至2月19日,港口板块整体涨幅仅为14.55%,低于同期大盘涨幅."目前港口板块市盈率远低于同为交运行业的高速公路%B
QFII豪赌港口股
擅长给市场"制造"投资主题的QFII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表现, 已令业内对其导向作用看高一线.最近, 瑞银相继现身盐田港和天津港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消息人士还透露,瑞银亦斥资过亿元持有另一家沪市港口类上市公司的股票.QFII频繁出手港口股,为其赢来"港口基金"的雅号,也引起市场对港口行业的关注及对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遐想.??但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 港口股今年并无耀眼表现:1月1日至2月19日,港口板块整体涨幅仅为14.55%,低于同期大盘涨幅."目前港口板块市盈率远低于同为交运行业的高速公路板块, 这使得港口股在被QFII一致看好的'坐地收银'板块中颇具魅力",市场人士表示.同时,高股利及高现金流使港口股成为极佳的防御性资产,即使在过去两年的弱市中也保持着较强的抗跌能力.
??不过, 出于对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考虑,分析人士指出,2004年港口行业能否续写去年的高成长神话存在很大变数.
??高增长面临挑战
??综合而言, 今年港口行业将受到进出口政策,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行业降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前景不容乐观.
??关于进出口政策,云南信托报告指出,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有关通知将会影响出口,而港口类载货量的变动会受到间接影响.国泰君安分析师林志远认为, 2004年中国内部消费趋向强劲,将带动今年进口需求增长,部分弥补整体出口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可望减低目前空置集装箱比率,对提高平均集装箱收费有帮助.
??由于央行近日明确表示人民币短期内不会升值,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出口货品竞争力在短期内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刺激港口吞吐量及货物运输量需求.但若从长远来看,汇价上涨将对内地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港口行业的整体收益.
??至于通货膨胀的因素, 大多数分析师预测今年将达到2%-3%的温和通胀,这将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 通胀预期将刺激消费增长,而由此拉动的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将利于港口行业的增长.但也有分析师表示,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企,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货币的措施,这将间接影响港口业的增长.
??另一个可能对港口业造成冲击的因素是政府对钢铁等行业的降温措施. 去年全球海运运费急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进口铁矿及钢铁大增, 该降温措施会否令到运力增长放缓,尚待进一步观察.
??三大港口群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2004年的港口行业能否继续高位运行仍有变数,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支持港口股在未来几年持续走牛.这是因为:其一, 目前国内进出口需求已超过内地港口基建供应的负荷, 因此,更多泊位投入服务,将带动港口吞吐量持续维持高增长;其二,随着我国放开外商投资内地港口的股权限制,港口法出台,以及交通部计划提高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外资加入中国港口市场,外资并购题材无疑将使其更具魅力.
??在众多港口中,业内人士表示看好三个地域的集装箱码头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处于珠三角的深圳港, 长三角的上海港和宁波港,以及渤海地区的青岛港,天津港和大连港等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