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今天热点阔散,涉及10多个板块,为普涨状态!!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13 10:20:大盘今天热点阔散,涉及10多个板块,为普涨状态!!
不如板块轮动好,现在有点各自为政的味道。
600659卖出!!
上证B指冲破年线!!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13 10:28:好的, 按理应该涨停.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1-13 10:33:
好的, 按理应该涨停.
所幸只卖一半.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1-13 10:39:
所幸只卖一半.
哈哈, 卖在启动前片刻.
精选个股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大盘在1609点应该有短暂支撑。 大盘这样洗法,一个字好. 再来个阴包阳就有趣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1-13 10:42:哈哈, 卖在启动前片刻.
其他的一半在涨停卖出了吗? Originally posted by jysolo at 2004-1-13 10:54:
再来个阴包阳就有趣了 是呀,哈哈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行合一 at 2004-1-13 10:50:
大盘在1609点应该有短暂支撑。
大盘指标股,在该点上攻,力度较弱!!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行合一 at 2004-1-13 10:56:
其他的一半在涨停卖出了吗?
没有,卖的价格是7.94元卖的. 既然卖不差一分, 要等多久. BP减持中石油股价狂泻 H股再度大幅暴跌
2004年1月13日 09:22
H股昨天再度出现大幅暴跌行情。昨天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大幅下跌的影响下,H股指数终于跌穿5000点大关,最低探至4800点区域,全天下跌227点,跌幅超过4%以上。H股指数在近2周内已几次出现盘中大幅下跌行情,这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本轮带动H股下跌的个股,主要来自一些石油化工类企业,这与市场目前传言外资在不断减持相关个股有一定关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些个股的调整动力,使目前H股指数的技术调整,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短线获利回吐范畴。与此同时,H股指数在5000点区域成交量开始急剧放大,许多H股成交量纷纷占据整个香港股市成交量的前几位。昨天中石油成交量再度占资金排名第2位,但却下跌了5%以上,前期市场更是传说大摩已在高位大规模减持中国石油。而且从近期资金流向显示,H股指数确实存在某些中线资金减仓的迹象,中短线风险正在加大,目前看来,我们前期研判的4800点区域可能也只是1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进一步下跌的动能依然存在。
中石油(0857HK)近日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井喷事故已使其焦头烂额的时候,又传出了战略投资者大量减持公司股份的新闻,记者了解到BP(英国石油)于昨日宣布了将出售所持有的2%的中石油股票,股票的出售将以需求建档配售的方式进行,高盛国际将负责这次股票出售。受此消息影响,中石油股价昨日大幅下挫,最后收盘于4.025元,大跌0.225元,跌幅达到了5.294%。
据悉,2000年初中石油将其10%的股份在国际市场发行上市时,BP购买了其中的约35亿股。BP购买这些股票之举是一种战略行动,以支持中石油进入资本市场,并建立有助于BP拓展在华业务的关系。BP中国公司总裁德克瑞先生表示对中石油进行的投资非常成功,认为现在是出售这些股票的适当时机。据悉,BP持有成本远远低于中石油目前股价,预计投资升值已经超过了两倍。
中财网(2004年1月13日) 如果没猜错的话, 今日600139要涨停.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港称 人民币升值压力已减轻
2004年1月13日 08:00
中国仍将坚持维持美元与人民币交易区间不变,至少是暂时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香港参加国际清算行会议时表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大大减轻,原因是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对大型国有银行进行改造,同时中美贸易差额情况有所改变。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日本一直在指斥人民币不升值,此事成为去年下半年最引人关注的经济话题。不过,自从温家宝总理访美后,中国采取了相当强劲的一揽子措施。
到今天,中国的第三个赴美采购团将在美国发出一个23亿美元的采购大单;过去两个月中,中国还向美国派出了飞机、汽车与大豆采购团,全部价值高达109亿美元。
中国还在上周宣布了一项几年来最大手笔的银行改革方案:政府拿出了450亿美元的外汇注资两大国有银行;未来,中国还将拿出700多亿美元的外汇注资另外两大国有银行。
有分析说,周小川此番讲话可能是对即将召开的七大工业国会议发出的警告,即对于要求放宽人民币交易区间的呼声,中国不会做出让步,尽管多数经济学家仅建议最早从下半年开始小幅放宽人民币的波动区间。(记者 袁满)
北京晨报(2004年1月13日)
相关栏目: 宏观经济-新闻 国际游资不断进入 证券市场可能出现超级大行情
2004年1月13日 08:00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预期人民币升值,国际游资“冲浪”沪深股市
近期,市场有两点非常引人关注:一是大盘一反往常节前波澜不惊的惯例,涨势如火如荼,沪深两市月成交量从7月份的近2万亿元升至目前的近3万亿元,增幅达50%;二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国际游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消息赫然在目。从国际游资进入后股市大涨的情况看,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游资不断进入,我国证券市场有可能出现一波出人意料的大行情。
海外市场前车可鉴
日元升值早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1979年,国外净购入日本股票仅1.92亿美元,1980年猛增到61.5亿美元。1986年,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超过280万亿日元,交易额达160万亿日元,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1987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猛增至26600亿美元,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26520亿美元市值。1985年12月,日经平均股价仅为13113日元,此后一路攀升至1987年9月的26000日元,并于1989年12月29日达到历史最高点38915日元。
同样的历史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曾发生。1988年10月以后,当时台湾中央银行受到压力,采取缓慢升值的政策,却吸引了大批套取汇兑利益的热钱汇入套利,台湾股市加权股价指数从1985年7月的600点开始逐渐上升至1986年9月的2505点。从此如狂飙野马,1987年10月1日,指数升至4600点。此时全球发生股市风暴波及到台湾,指数一度跌到2298点,但稍作整理后股指再度踏上涨升轨道,并于1988年9月26日达到8870点。
当然,游资也对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金融证券市场带来一定负面影响。1989年4月的官方利率上调引发日本股市下跌,1992年8月,日经平均股价已降到14309日元。而台湾股市在1990年2月升至13608点的历史高峰后,台湾当局也加强管理抑制短线炒作,再加上台湾经济每况愈下,此后8个月间股指跌落了11000余点。
国际游资游进沪深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表现说明,有较大规模的新增资金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境外。而证券公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新增资金主导市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证券公司的资金困境仍未解除,已处较高仓位的证券投资基金也不会有太多剩余资金,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按照基金仓位60%、基金份额1240亿计算,基金可动用的资金约250亿左右,而从10月8日至11月5日仅推高8只重仓股就已经消耗近百亿元,基金不可能用剩余不足20%的资产冒险拉高众多高位重仓股,大量新增资金来源于基金的可能性甚小,很可能是境外资金所为。
这种推测初步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证实。外管局日前发布的外汇指定银行专项检查表明,某些投资性公司或生产型企业从境外收取外汇并办理结汇,这部分资金并未用于生产经营,而是转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以及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账户,部分贸易及资本项下资金以个人名义流入境内,2003年以来境内个人外汇收入和结汇增长较快,其中一些收入的外汇来自境外机构和公司,结汇后人民币资金划往境内生产企业、证券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用于生产经营、股权收购、证券及房地产投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境外资金进军中国最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欲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3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达8.5%。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金融、机械、煤炭等行业的未来走势较为乐观。而渐趋开放的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背离将逐步消除,市场孕育着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吸引了出于逐利目的的境外资金进来分一杯羹。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日趋坚挺,国际游资有可能还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引起业内各方高度关注。(记者 乾弘 黄华)
证券日报(2004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