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 发表于 2003-10-22 20:16

短线高手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蜀国军师,计谋过人。
六出祁山,次次全身而退,得益于超常的风险意识,遇事总是事先安排好退路,从不冲动冒险,寄希望于一举完胜。为人一生谨慎,其风险意识和止损之道值得学习。
司马懿,魏国大都督,是诸葛亮最害怕遇到的人,可见其称得上是高手。诸葛亮曾在西城用空城计使其疑惑而退兵。当时司马懿如果大胆进城,诸葛亮即被擒。但是高手共有的风险意识使其失去了一举获胜的战机。你会说司马懿错失良机吗?是的,机会是错过了,但没有损失什么,下次还有机会。而一旦中计遇伏,损失就大了。司马懿也是高手。
诸葛亮摆空城计不是冒险吗?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兵在外,调回不及,弃城也会被追杀(当时魏军已到)。所以,空城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有它法,决不应该冒此风险。

然而,诸葛亮技巧虽高,却犯了战略上错误,不能称作大师,也是其最终不能成功的原因。
其六出祁山,一心恢复汉室,却急于求成,没有等待最佳时机,致使兵疲国虚,自己也累死于“频繁的操作”中。其虽然知道连吴抗魏的大道,却次次单兵作战,使吴国坐收渔人之利,犯了战略上的错误。

[ Last edited by 至简 on 2003-10-22 at 20:20 ]

adi998 发表于 2003-10-22 20:51

累死于“频繁的操作”中 up

水波纹 发表于 2003-10-23 10:48

时势造英雄,个人觉得诸葛亮频频出征,不是其战略失误,其如同空城计一样,乃是无奈之举。俗语:蜀中无大将,魏延充先锋正是说明了西蜀高素质人材的稀缺,庸臣佞臣多,以诸葛亮这样一个深受托孤之恩的聪明人来讲,应是深知西蜀若不在自己活着时尽力完成框扶汉室统一大业,之后,蜀国恐怕就再没人能完成了。想想当时三国中从君主到臣子及国家的根基讲,蜀国都是最弱的,以诸葛亮的聪明来讲,他对这一点应该比谁认识的都清楚,同样,他自己在蜀国的意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在那样的环境下,唯有尽力联吴以抗魏,争取最短的时间内灭魏,才能尽量完成其当初对刘备的承诺,然而其联吴抗魏战略虽好,却苦在蜀国除他自己外,却没有像吴国那样在周瑜后有鲁速、陆逊、吴蒙那样的高手及孙权一样的明主,岂有不败哉,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频频出征,只因时势所决定下的无耐之举,若蜀国从将材到君主都能像吴那样有好的延续性,以他的聪明,又岂会不知让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蜀国先状大国力的重要性,当然后来收了姜维但时间上已不可能让诸葛亮给姜维更多在蜀国树立像其一样的威信的机会了。

zhong7798 发表于 2003-10-23 11:05

Originally posted by 水波纹 at 2003-10-23 10:48 AM:
时势造英雄,个人觉得诸葛亮频频出征,不是其战略失误,其如同空城计一样,乃是无奈之举。俗语:蜀中无大将,魏延充先锋正是说明了西蜀高素质人材的稀缺,庸臣佞臣多,以诸葛亮这样一个深受托孤之恩的聪明人来讲, ...
高度认同!!!

海杉 发表于 2003-10-23 11:19

good

newlifezyq 发表于 2003-10-23 11:34

Originally posted by 水波纹 at 2003-10-23 10:48 AM:
时势造英雄,个人觉得诸葛亮频频出征,不是其战略失误,其如同空城计一样,乃是无奈之举。俗语:蜀中无大将,魏延充先锋正是说明了西蜀高素质人材的稀缺,庸臣佞臣多,以诸葛亮这样一个深受托孤之恩的聪明人来讲, ...
说的好呀,他也是身不由已,无奈之举。

ts99 发表于 2003-10-23 12:01

呵呵说的好

zhabc1 发表于 2003-10-23 12:10

有意义的评述,加精华

至简 发表于 2003-10-23 12:41

Originally posted by 水波纹 at 2003-10-23 10:48 AM:
时势造英雄,个人觉得诸葛亮频频出征,不是其战略失误,其如同空城计一样,乃是无奈之举。俗语:蜀中无大将,魏延充先锋正是说明了西蜀高素质人材的稀缺,庸臣佞臣多,以诸葛亮这样一个深受托孤之恩的聪明人来讲, ...

水兄的分析有道理。的确是时势造英雄,当时的环境与背景已经注定了诸葛亮成功的机会不大。他也知道时间不等人,蜀中大将与人才正日渐老去。因而频频出征,想乘人才还在的时候抓住机会,的确是不得以而为之。可以说是两头不得利。要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频频出征,要么等待天时但却要冒人才老去的风险。结果他选择了前者。
股市:没有大背景的配合,无论庄家还是个人的操作再怎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不能获得大成功的。

古心明 发表于 2003-10-23 12:45

妙喻!!!

琴心残局 发表于 2003-10-23 14:14

男不看三国,女不看封神,股民不看短线是金

金火 发表于 2003-10-23 14:31

gao ..............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3-10-23 16:46

至简与水斑竹的分析真是精彩。
大势难违,时机难遇。
只做力所能及之事!

frank8000 发表于 2003-10-24 15:17

所以,操作起来勉强不得。
心理压力太大,目标感太强,任你聪明如孔明也是枉然。

horse 发表于 2003-10-25 03:36

明白。高。

车马炮 发表于 2003-10-25 10:35

Originally posted by newlifezyq at 2003-10-23 11:34 AM:

说的好呀,他也是身不由已,无奈之举。

股市别动队 发表于 2003-10-25 11:44

Originally posted by 至简 at 2003-10-22 20:16: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蜀国军师,计谋过人。
六出祁山,次次全身而退,得益于超常的风险意识,遇事总是事先安排好退路,从不冲动冒险,寄希望于一举完胜。为人一生谨慎,其风险意识和止损之道值得学习。
司 ...


你最想表述什么呢? 谢谢

zzzlll 发表于 2003-10-25 12:04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倍出的年代,也是我们学习总结经验的最好典范,

巨毒 发表于 2003-10-25 14:57

O

哈哈乐 发表于 2003-10-25 15:45

<三国演义>这部书看的人很多,可真正悟出道理,用于实际的却很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短线高手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