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杭州,年初DeepSeek上线打了西方模型公司一个措手不及,年末“蚂蚁灵光...
杭州的营商环境以及创新支持力度确实走在全国的前列,诞生了一批知名的科技企业,比如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等等。老牌儿的电商王者也不甘寂寞,在AI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之一的阿里巴巴在年底退出了灵光APP,作者第一时间下载应用,将感想分享出来,以及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其中的机会。
之前的文章我们讲过,目前在AI算力发展阶段已经产生阶段性过剩,但从长期来看,远远不足。而且像日本软银,已经开始抛弃硬件投资AI软件系统。
阿里巴巴是术道有方看好的,为数不多的具备AI系统发展潜力的公司之一,有云计算,AI算力集群,大模型,以及在通用人工智能上的尝试,而且是开源的。
尤其是刚刚发布的灵光APP带来的体验还是不错的。通过并不复杂的功能设计,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可以生成一款界面友好,功能够用的,类似于APP的小程序,我们测试了从健康数据金融等方向的建造能力,基础功能可以达到,但是大部分离设定的目标还比较远。但这却是个开始,也标志着阿里开始进军C端的AI应用市场。
目前灵光还不能商用,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灵光很可能商用并直接生成APP、小程序以及API接口,可以直接商用。这一天应该不用太长时间,会对国内的编程和软件产业产生一定的结构性的影响,也预示着中国的通用人工智能应用进入了新的纪元、新的开始。
之前的文章我们讲人工智能系统方案,包括算力、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三大部分,国内目前在这三个方向均有布局的屈指可数,全部为头部企业,除了文章中的阿里巴巴,还有华为、百度、腾讯字节和中国移动等为数不多的公司。
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华为、百度、腾讯、字节,他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以及流量入口,可以更好更多地收集数据,进行商业落地。
在二级市场上,算力相关已经在相对高位,储能也临近后期,半导体也即将面临较大的整理压力,新的方向正在酝酿之中。
AI的应用场景多元化,如果是C端,那则主要服务于以人为主的各种场景,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意味着成本转嫁,如果没有消费能力或者消费能力不足,那么之前的投入成本与风险则转嫁不出去,必定成为失败的投资。
从目前市场上的盈利情况来看,并不乐观。需要谨慎对待。
站在长远的角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比较多,比如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金融服务、健康服务等等。站在硬件的角度,万物互联带来的通信技术发展,比如6G和卫星通讯,以及相关的硬件也会带来机会。
这些都属于趋势性的,长期的机会,不会短时间走完。进行合理的配置,将获得丰厚的趋势性的回报。值得大家关注。
规律逻辑决定了资产价格的变化,研究规律和发展逻辑,才能把握长期的价格巨大波动带来的红利。这才是确定性的投资行为。 谢谢分享的灵光APP,真的非常简洁。{:7_3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