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了 发表于 2025-2-20 11:00

浅淡中枢的概念及买卖点,

市场走势的“中枢”概念及其应用。中枢是缠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的震荡区间。以下是该课的核心内容:1. 中枢的定义
[*]中枢是由至少三个连续的价格波动(线段)构成的区间,通常表现为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震荡。
[*]中枢的形成意味着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多空双方力量暂时均衡。
2. 中枢的构成
[*]中枢由三个或以上的线段组成,每个线段代表一个价格波动。
[*]中枢的上下边界由这些线段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决定。
3. 中枢的作用
[*]趋势判断:中枢可以帮助判断市场的趋势。如果价格在中枢上方运行,表明市场处于上升趋势;如果在中枢下方运行,则表明市场处于下降趋势。
[*]支撑与阻力:中枢的上下边界可以作为支撑和阻力位,价格在突破或回踩这些位置时,往往会产生重要的交易信号。
4. 中枢的扩展与新生
[*]中枢扩展:当价格在中枢范围内反复震荡,形成更多的线段时,中枢会扩展。扩展的中枢意味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
[*]中枢新生:当价格突破中枢并形成新的中枢时,意味着市场趋势可能发生了改变。
5. 中枢与买卖点
[*]第一类买卖点:通常出现在中枢的边界附近,是趋势反转的信号。
[*]第二类买卖点:出现在中枢突破后的回踩位置,是趋势延续的信号。
[*]第三类买卖点:出现在中枢新生后的确认位置,是趋势加速的信号。
6. 中枢的级别
[*]中枢的级别与时间周期有关,不同级别的中枢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例如,日线级别的中枢与小时级别的中枢具有不同的意义。
7. 中枢的应用实例

[*]通过具体的市场走势图,缠师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中枢、判断趋势以及利用中枢进行买卖决策。
总结:中枢是缠论中用于分析市场走势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识别和理解中枢,交易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趋势和节奏,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交易决策。掌握中枢的概念和应用,是深入学习缠论的关键一步。

缠论中的三类买点形成原理如下:1. 第一类买点定义:第一类买点出现在下跌趋势结束时,价格创新低但技术指标(如MACD、RSI)未同步创新低,形成底背离。形成原理:
[*]趋势结束:下跌趋势进入尾声,空头力量减弱。
[*]底背离:价格创新低,技术指标未跟随,表明下跌动能不足。
[*]买点确认:背离后价格回升,突破短期下降趋势线或关键阻力位,确认买点。
2. 第二类买点定义:第二类买点出现在第一类买点之后,价格回调不破前低,形成次低点。形成原理:
[*]回调确认:第一类买点后,价格回调但不破前低,表明多头力量增强。
[*]次低点形成:回调结束,价格再次上涨,形成次低点。
[*]买点确认:价格突破回调高点,确认第二类买点。

3. 第三类买点
[*]定义:第三类买点出现在上升趋势中,价格突破前期高点后回调不破前高,形成新高点。形成原理:

[*]突破确认:价格突破前期高点,上升趋势延续。
[*]回调不破前高:突破后价格回调但不破前高,表明多头力量强劲。
[*]买点确认:价格再次上涨,突破回调高点,确认第三类买点。

总结
[*]

[*]第一类买点:底背离确认下跌趋势结束。
[*]第二类买点:回调不破前低,确认多头力量。
[*]第三类买点:突破后回调不破前高,确认上升趋势延续。
这三类买点帮助投资者识别趋势转折和延续,制定交易策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淡中枢的概念及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