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那点事,不想成为韭菜就要了解(一)
周末一则微博大V爆料的“市值管理”事件,因为“分赃”问题被捅了出来。这样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件,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目前中国股市上的一种常态,不必大惊小怪。这也不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例,其他国家都一样。今天我们通过两篇文章来简单分析梳理一下怎么样识别和避免被割韭菜。管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操作性质。市值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市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发债、套现,被合并收购等等。
市值管理,当上市公司与二级市场资本进行“勾兑”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骚\"操作。
全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家都是一样的。只为了一件事:获得暴利。在获利的过程中,他不会管会侵害到谁的利益,不管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还是其他的资金方,或者利益机构。他们赚的钱总要有人来买单。就是一桩生意。
把一家公司推上市,套现,然后再退市,背后是利益链条,没有资本的推动,一家企业想去上市,门都没有。
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像吸附在实体经济里的吸血鬼,贪婪者挤压和掠夺实体经济。德国好一些,我国好一些,其他国家都一样,尤其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这些利益集团们,为了利益,为了霸权,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是发起战争、牺牲自己的利益。
西方文明基于海盗文化,由掠夺而来,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家搞不明白的,中国一没有侵略,二没有掠夺,却能把经济发展起来的原因。所以我一直称为西方文明为低等文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为了将欧元打垮,发起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搞乱整个中东,发展次级贷,结果是立竿见影,效果也是杠杠的。1999年1月欧元开始发行,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就开始了。这个时点巧不巧。因为欧元动了美元的奶酪。美国发展次级贷并打包成信用评级还算可以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让谁买走了?美国的跟班小弟,欧元区的这些有钱的主们买走了。美国的政府不是百姓的政府,而是有钱阶级的政府,华尔街代表的是利益集团,不管是川建国还是拜灯,他们代表的永远是有钱阶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搞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打击四小龙四小虎。这背后的推手是资本,是霸权,是利益,政治就是个载体。
为什么要讲上面的例子?是为了让大家清楚资本是为了什么。
到处都是镰刀。你以为银行很可靠吗?并不是的。你以为保险很可靠吗?也不是,他们大部分在割韭菜。
资本赚的是技术、操作、专业的钱。有国际资本,有国家背景的资本,有小资本,还有民间资本,每种资本的背后所操作的方法,对应的方式都不相同。我们今天文章里讲的在二级市场做市值管理的属于中间的小资本,属于边缘资本,属于”不入主流“的资本。但是这些资本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镰刀也是磨得非常锋利。
好的公司不会做市值管理。不太好的公司才需要市值管理。
盈利能力比较好的公司,比如市场上各种毛公司,还有盈利能力非常稳定的公司,很少有去做市值管理的。之前我们文章讲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数据,是二级市场资本运作的素材。一些不好的公司为了做高股价,为了套现,增发,或者其他目的,和一些市场上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的三角操作,通过信息不对称,通过资金优势,通过控制有限的流通盘,将股价做到比较高的位置,然后会有第三方去接盘。这一次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内部的分赃不均。
一般一线的公募机构很少参与这样的事儿,一线的私募也很少做这样的事。那么我们怎么样去规避、防范潜在的这样的”市值管理“风险呢?明天文章我们继续。
来源: 市值管理那点事,不想成为韭菜就要了解(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