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医药巨头VS公众号文章!监管下场发问询函,到底谁说的是真话?
周四晚间,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千亿医药巨头君实生物突然成为了市场的焦点,各种离奇故事刷爆朋友圈。事情的起因还要从盘中发布的一篇题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文章说起。 文章对于君实生物最主要的质疑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君实生物的实控人熊俊父子毫无任何医药背景,在君实生物年年亏损的情况下,却通过资本操作,在新三板和港股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 第二,在研发新药环节上存在重大问题,疑似通过资本操作推进审批进程,并且在药品不良率极高的情况下,专家们仍考虑到临床的需求,有条件的批准了新药的上市。 第三、对君实生物的研发团队资质持怀疑态度,称其为是一个大专生多过博士,一大半都是本科毕业的团队。 (仅总结文章内容,不代表个人观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拓益的描述,文章称拓益即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技术评审时候,既没有完成肝损害患者试验、也没有完成肾损害患者试验,其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7%。有15.6%的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而永久停药。此外在上市及其余多项产品研发环节上存在重大问题。 事实上,君实生物走进公众视野,依靠的正是特瑞普利单抗。该款产品在2018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抗产品。 此文一出,君实生物股价应声下跌。截至收盘,港股、A股分别收跌4.52%、4%。值得注意的是君实生物自7月15日在科创板上市至今连续下跌,跌幅已超过60%。并且在昨日晚间,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监管部也向君实生物发去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自媒体文章中质疑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披露和说明。http://u.thsi.cn/imgsrc/input/2952ae9d4e69d3eed01eea2420a45c26.png 当天晚上君实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2020年11月12日,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注到有关自媒体公众号撰写并于本日发布的文章对涉及本公司历史沿革、对外合作、在研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项目代号:JS001)及重组全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项目代号:JS016)的安全性数据及研发进展情况等诸多内容进行报道,本公司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经确认,本公司认为该媒体文章关于本公司及有关人士的报道内容全面失实,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相悖。http://u.thsi.cn/imgsrc/input/47f455589c64ffee9b8bb1315715b6e3.png 公众号文章与君实生物各执一词,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还需要等待事情进展及相关部门权威发布内容。11月中线翻倍金股出炉。该股是金股池之一,技术上,底部趋势反转,符合中线翻倍选股战法以及涨停复制,筹码高度集中且获利比例90%以上,没有丝毫套牢盘。中线庄家反复通过试盘、拉升、打压等,目前已经锁仓了。只等一个契机拉升。业绩上盈利能力维持稳定,主营业务利润贡献明显提升,现在就是最佳的建仓时机,中线预计涨幅120%以上!16558510515了解
公开资料显示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曾挂牌新三板。2018年年底,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即上文中“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拓益)”)上市,为第一个PD-1单抗上市的国内企业,并于2018年年底在香港上市。今年7月,公司登陆科创板。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发及商业化。近年来,君实生物业绩亏损幅度持续增大。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0.54亿元、0.03亿元、7.7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17亿元、-7.23亿元、-7.47亿元。 研发方面,2020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526人,其中,博士学历17人,占比3.23%;硕士学历184人,占比34.98%;本科学历288人,占比54.75%;大专学历37人,占比7.04%。 单就从这一点,文章称君实生物为是一个大专生多过博士,一大半都是本科毕业的团队,情况属实,但表述存在夸大成分。其余方面,笔者不做过多评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