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在“狂泻”,什么原因,是最后上车的机会,还是熊来了?
昨天还是“大反攻”V型反转,今天就大跌,来了个“当头一棒”。为何总说“短线不好把握”,原因就在于此,哪怕昨天是“艳阳高照”,今天该跌还是跌。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47%、深证成指下跌2.09%、创业板指下跌1.63%。两市成交额亿,仍旧没有放大,说明当前的下跌,并没有造成股市更大的恐慌性抛售。从今天的下跌来看,个人认为是这几点造成的: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743e019abeb44d8a6926103c326efc8?from=pc1、随着10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三季度财报披露也落下了帷幕。但,从现在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整体情况来看,部分行业、部分公司是存在不及预期的情况的。有的是低于市场的预测,而股票价格涨多了,阶段估值高了,有回调的需求;有的公司是在7-9月份业绩不增反降,存在利空影响。要么业绩不好,要么业绩落空,这种情况,随着集体“揭幕”,自然也就造成整体股市的下跌回调;2、“领头羊”下跌存在消极带动性。今天,跌幅居前的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医药、医疗等,而这些板块均是这一波自2660点以及近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如果“领头羊”跌了下来,自然对多军有着冲击,再加上一些利空,消极影响也就有所放大;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44c44f21-1b46-4e9f-9851-91952b240f12?from=pc
3、当前的股市,仍旧弱势!成交额方面没有放大,说明场外的资金意愿更多的还是持观望态度,而场内的资金,就算是积极,也无力推高,另一个能做佐证的便是个股涨跌情况,就算是昨天出现了V型“大反攻”,实际上下跌的股票数量要远多于上涨的个股数量,充分说明点前的股市,仍旧弱势。我是九哥 职业股民一枚,留意我的公众号《九哥论市》,市场机会风险随时提醒, 最新研究报告及十月金股已推出,添加个人联系方式:yyzz784备注“九友”领取。4、资金外流。今天两市资金净流出535亿,北向资金净流出38亿。处于3200点-3300点这个区间,短线技术面又有着一些偏空,外围市场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所以,资金方面更加偏向于谨慎。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8f054079-31a4-4ec3-966c-49980758a0ce?from=pc
个人认为,大致是这4点造成了今天A股的“狂泻”。当然,现在的下跌,个人并不认为是“熊”来了,或者就此没有机会了。这是需要将短线、中线、长线对应不同的时间轴线,区分来看的。短线,不管是从技术面还是氛围面,又或者是三季度财报一些公司不及预期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并不会持续很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稳定,逐渐瞄向年报的预期中去。个人的观点是:1、从估值的角度分析,现在的A股市场,根本没必要恐慌。估值与指数不同,十年前A股上证指数的点位在3000点左右,估值在27倍左右。但,现在呢?股指点位3200点左右,估值仅仅只有15.3倍。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7820557d-fdf0-42e0-bfcc-2e1ab27c602f?from=pc
以历史估值水平为参考,当前处于分位值的30%左右,仍旧处于底部低位。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经济保持增长,同样的位置,估值会更低。如果对应明年、后年的时间,估值其实在14倍以内,而这个估值,是很低很低的。所以,从估值的角度分析,现在根本没必要恐慌,甚至可以说,跌下来就是机遇!2、我们之前,以上证指数季线级别MACD指标讲过长线技术面。这个规律也很好区分,当季线级别MACD指出现标红柱的时候,往往股市就有一波行情。而现在,上证指数季线级别MACD指标绿柱已经处于贴近零轴的位置,颇有下个季度出现红柱的苗头。既然有这样的技术面规律,也就值得我们参考。虽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发生,但参考的价值是存在的。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dfic-imagehandler/dceb67fd-097f-4331-9127-52a88d8e173e?from=pc
3、虽说一些公司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也对现在的股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其中却藏着很多“错杀”机会的。就拿科技板块来说,一些个股三季度的表现确实不是很好,再加上外围市场二次疫情的影响,存在的不确定性很多。但是,一些细分方向的质优股,三季度的表现虽然说不上超预期,但也没有低于预期。这样的局面,现在下跌,更多还是股市氛围面的影响,而不是行业趋势的转变以及公司经营不善所造成的。对于明年来说,跌下来以后,势必机遇性也会更大一些。当前,不仅仅科技板块有这样的“错杀”,其他一些优质公司也存在“错杀”。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在意的。好了,关于今天的点评分析就到这里了,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页:
[1]